印象中
江南美食
不都是濃油赤醬嘛?
跟……健康好像……遠了點
上海最近發布了《上海市民健康公約》
中國工程院院士、瑞金醫院院長寧光介紹
《健康公約》裡最重要內容是飲食
長江中下遊居民長期形成的飲食結構
我們稱之為「江南飲食」
有利於心血管代謝性疾病的防控
堪比西方的「地中海飲食」
地中海飲食(Mediterranean diet),是泛指希臘、西班牙、法國和義大利南部等處於地中海沿岸的南歐各國以蔬菜水果、魚類、五穀雜糧、豆類和橄欖油為主的飲食風格。研究發現地中海飲食可以減少患心臟病的風險,還可以保護大腦免受血管損傷,降低發生中風和記憶力減退的風險。現也用「地中海式飲食」代指有利於健康的,簡單、清淡以及富含營養的飲食。
營養學家發現,生活在歐洲地中海沿岸的義大利、西班牙、希臘、摩洛哥等國居民心臟病發病率很低,普遍壽命長,且很少患有糖尿病、高膽固醇等現代病,經過大量調查分析謎底逐漸被揭開,發現這與該地區的飲食結構有關。此前的諸多研究顯示地中海飲食可幫助降低罹患心臟病、中風、認知障礙(如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用大資料庫的方式去看
中國的烹飪方式對疾病的影響
到底是什麼?
瑞金醫院研究團隊在全國收集了2.1億人口的飲食偏好,然後與資料庫中糖尿病、肥胖和高血壓發病率放在一起分析。可以發現很多飲食習慣是有地域分布特徵的。
比如,煎炸在北方地區比較多,燒烤在東北地區比較多,而在江南地區蒸和煮這種方式更加多一點。所有這些飲食習慣放在一起,就可以看到,比較清淡的烹飪方法更好,比如蒸煮涮拌,這種方式對食物的損傷程度較低,更重要的是用油少,對於吸收較好。
研究人員也發現,辛辣食品主要是辣椒對於糖尿病的影響相對較好,對於高血壓也會有一定的好處。另一方面,甜食逐漸從沿海地區向其他內陸地區擴散,比如在上海等沿海地區以往甜食消耗更多,但是目前正在逐漸向內陸地區擴散,這也帶來一定的警覺,內陸地區還處於高鹽食品的特徵下,目前又逐漸消費了更多甜食,這樣的飲食習慣對於健康是不好的。
對於食物的種類來講
到底哪些食物的種類是好的?
研究者選擇了三個飲食習慣來看:
地中海飲食,這是全世界推薦的健康飲食,它的飲食最重要的是三個特徵,使用初榨橄欖油,多推薦乾果和海產品,飲用一定的紅酒。
另外兩種在上海比較典型的飲食,一種是濃油赤醬的上海傳統飲食,另一種是綜合上海飲食、浙江飲食等長江中下遊地區的江南飲食,這種飲食的特點包括:主要使用菜籽油和花生油,較多豆製品,海產品,白肉,魚製品;飲用一定的黃酒。
通過比較,研究人員發現,江南飲食在營養體系上和地中海飲食相似,而江南飲食從降壓和降糖兩個角度則優於地中海飲食。而且這種新飲食習慣是適合於中國人口味的,加上江南飲食裡最主要烹飪方式是以蒸煮為主,這樣就找到了適合中國人口味的推薦飲食方法,這也使健康公約中的飲食推薦有章可循。
基於流行病學證據,長江中下遊居民長期形成的飲食結構有利於心血管代謝性疾病的防控,類比西方的「地中海飲食」。這種飲食方式,稱之為「江南飲食」:
提倡增加粗糧(如糙米粗面),減少精米精面
推薦植物油(比如花生、菜籽油)低溫烹飪
增加白肉、減少紅肉,推薦豆製品
蔬菜多多益善;保證適量水果
推薦適量堅果、奶類、黃酒
強烈推薦蒸、煮、涮的烹飪方式
是時候改變你的飲食習慣啦!
-本文完-
版權聲明:轉載前請聯繫後臺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