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2月17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司長李昱介紹了清肺排毒湯的臨床應用情況:目前已經有10個省57個定點醫療機構的701例使用清肺排毒湯的確診病例納入觀察,其中有130例治癒出院,51例症狀消失,268例症狀改善,212例症狀平穩沒有加重。清肺排毒湯對治療新冠肺炎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和救治前景。清肺排毒湯為何快速有效?聽聽國醫大師薛伯壽的中醫理論分析吧~
新冠肺炎,流行之廣已勝非典,感染者甚多。作為一名醫生,特別是專業與疫病更緊密,我一直在關注新冠肺炎的疫情防控和救治。我從繼承先師蒲輔周醫學經驗角度對每次診治方案都提供了一些建議,第一次就建議將「溼疫」改為「寒溼疫」。年初二下午在中國中醫科學院會議室研究商討新冠肺炎診治方案,王永炎院士提出:傳染性新冠肺炎,為寒溼疫,倡導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合桂枝去芍藥;仝小林院士在武漢一線,電視採訪分析新冠肺炎亦為寒溼疫。我非常同意王永炎院士提出的,傷寒論就是主要為救治寒溼疫而著。我認為寒溼疫,必須善用麻黃劑,應明麻黃宣肺透邪,既開表閉又開肺閉,消散肺間質鬱飲,麻黃為宣散肺邪之要藥,麻黃又為利小便祛溼聖藥,麻黃更是宣通寒凝血脈瘀滯之聖藥,故寒溼疫必須善於運用。因為歷代醫學經驗在積累,先師蒲老倡融會貫通傷寒、溫病、溫疫學術經驗,擇善而用,融合運用,其實傷寒六經辨證論治方藥,也存在融合運用,如柴胡桂枝湯,就是小柴胡湯合桂枝湯。我也完全贊同王永炎院士倡導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合桂枝去芍藥湯做重症救急方藥。國家衛生健康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推薦在中西醫結合救治新冠肺炎中使用「清肺排毒湯」,我認為非常正確和及時。我總結這次新冠肺炎為仲景時代的寒溼疫,現將「清肺排毒湯」從中醫理論「複方」作一分析。治療新冠肺炎的清肺排毒湯,就是仲景相關經方融合創新運用。此方為麻黃湯、五苓散巧妙相合,既祛寒閉又利小便祛溼,麻黃可增五苓散祛溼,五苓散控制麻桂發汗之峻,桂枝甘草辛甘化陽扶正,苓桂術甘又有健脾化飲之用,因新冠肺炎胸憋氣短,雖無明顯喘,其實肺閉不宣,比有喘咳更為嚴重,又合用射幹麻黃湯及橘枳薑湯,小柴胡湯為少陽病,半表半裡,又可通利三焦,既防疫邪入裡,又調肝和胃,顧護消化功能,加藿香為芳香化溼,用石膏防鬱而化熱。我們始終當以中醫理論為指導應對突發傳染病,既要堅持整體恆動觀,重視思維的微觀,又要認識掌握傳染病發生、發展、傳變、轉歸的全過程,必須循序仲景的六經辨證論治,隨證施治,相關文章可關注「國醫大師薛伯壽傳承工作站」公眾號。因大疫之時,病患眾多,篩選中醫藥有效經方複方非常必要,及時選用針對疫病的有效特效通用方,就能使更多的患者第一時間用上中藥早預防早治療,從而大大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減少後遺症。相信「清肺排毒湯」的使用必能為新冠肺炎的疫情防控和臨床救治發揮重要作用。一、處方組合。清肺排毒湯來源於中醫經典方劑組合,包括麻杏石甘湯、射幹麻黃湯、小柴胡湯、五苓散,性味平和。麻 黃9g 炙甘草6g 杏仁9g 生石膏15-30g(先煎)桂 枝9g 澤 瀉9g 豬 苓9g 白 術9g 茯苓15g 柴 胡16g 黃 芩6g 姜半夏9g 生 姜9g 紫 菀9g 冬 花9g 射 幹9g 細 辛6g 山 藥12g 枳 實6g 陳 皮6g 藿 香9g傳統中藥飲片,水煎服。每天一付,早晚兩次(飯後四十分鐘),溫服,三付一個療程。如有條件,每次服完藥可加服大米湯半碗,舌幹津液虧虛者可多服至一碗。(註:如患者不發熱則生石膏的用量要小,發熱或壯熱可加大生石膏用量)。若症狀好轉而未痊癒則服用第二個療程,若患者有特殊情況或其他基礎病,第二療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修改處方,症狀消失則停藥。三、適用範圍。結合多地醫生臨床觀察,此方適用於輕型、普通型、重型患者,在危重型患者救治中可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合理使用。【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後左下角「閱讀原文」】【崑崙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諮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崑崙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推薦友情關注:
共享【崑崙策網】微信公眾號
【思想火炬】公眾號 【紅色文化網】公眾號
【世界社會主義研究】公眾號【程恩富新馬派】公眾號
【思想大視野】公眾號 【e觀滄海】公眾號
【高度一萬五千米】公眾號 【宏國智庫】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