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我為中心、極度偏執的追求完美人格,也應視為心理疾病

2020-12-21 李遠雄說影視

電影《下課》講的是一個精神病人的故事。

在美國的一所高中裡,有一位叫巴特勒的文學老師。這天,一個叫盧卡斯的學生來上課。這個學生不簡單。上課第一天,他把一大堆作業交給巴特勒先生,說::這是我借同學的講義,自己加班做出來的。

老師很驚訝:這絕對是學習霸王的作風!

事實上,這個盧卡斯的學生是一個極端心態的人。他平時衣著考究,頭髮梳得很仔細,對自己各方面都有很好的要求,尤其是學業成績。只要他們想得到什麼,他們會不惜一切手段去爭取,即使他們傷害了別人。

這種完全以自我為中心、極度偏執的追求完美人格的行為,也應被視為一種心理疾病。

例如,在學校象棋隊,他被老師指定為二號種子。他覺得很難接受,於是在化學課上設計了一個小機制,讓第一顆種子受傷退出,這樣他就成為了第一個;比如,因為他考試得了B+,與目標a有差距,他就成立了一個局去殺老師,試圖利用這個勒索讓老師把成績改成A。據說在其他學校,他確實這樣做了,而且屢屢得逞。

不幸的是,我們的巴特勒老師沒有吃。你戳我的輪胎,我騎我的自行車;你改變我的文件,我重寫它。因為我從來沒有受到威脅!而且,我不是素食主義者!

作為回報,巴特勒給了這個學生一個F。

師生之間的鬥爭越來越激烈。為了徹底摧毀那個不給自己面子的老師,學生們甚至成立了一個局,殺死了一名女同學。老師也是個硬漢。他親自來學校,從學生那裡學到了一些老把戲。然後他將證據捅向教育委員會,導致盧卡斯直接被學校開除。

什麼時候才是所謂的復仇,對於追求完美的學生來說,這一霹靂讓他崩潰。於是學生們走到門口,殺死了老師的妻子,帶走了孩子。根據學生留下的線索,老師把他們追到學校。經過一番搏鬥,他制服了他們,救出了他們,並把他們交給了警察。

這個故事與美國版的「網上法治」非常相似,習慣了完全以自我為中心的學生,用近乎變態的偏執和黑暗無恥的手段,去追求自己想要的。這種極端的自私和偏執甚至無法忍受自己的父親。當老師來找一些能把他打倒的材料時,他的父親甚至間接地提供了幫助。學生們做了那些歇斯底裡的事後,父親選擇了自殺,而不願和自己的兒子在一起。

這是一部能夠滿足每個人好奇心的電影,它成功塑造了一個扭曲但鮮明獨特的角色。但這種「好奇」也限制了影片的模式。影片中沒有對他成長環境和教育環境的反思,也沒有引導大家反思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怪獸。就像《世界》雜誌一樣,它為你提供了一個非常激動人心的故事。

至於原因,你自己想想,這部電影就不再是指導你思考的人生導師了。

雖然影片整體質量一般,但主題獨特,也暴露出一些教育上的問題,值得一看。與我們校園電影中對校園生活的讚譽相比,這部電影仍然有它的價值。

相關焦點

  • 偏執型人格很怪又自我? 關注鉑瑞思或許會讓你理解他
    你了解偏執型人格特質嗎?什麼是偏執?簡單說來就是過度執著於一邊,你說「今天好熱啊,好像天上有兩個太陽。」你知道天上只有一個太陽,這是事實,不是觀點。「兩個太陽」的想法是你的主觀感受,它是比喻,是觀點,不是事實。
  • 偏執型人格者/妄想型人格:世界充滿了「陰謀」我永遠都是受害者!
    妄想會讓人變得像魔鬼上述案例中於樂的行為就屬於偏執型人格的表現,也被稱為安想型人格。偏執型人格的行為特徵是:非常敏感多疑,思想行為很固執、死板;心胸狹隘,容易產生病態的嫉妒、怨恨,無法寬容他人的過錯。無端地懷疑伴侶不忠,經常將伴侶無意的或是好意的行為看成是惡意的;面對生活工作裡的挫折和他人的拒絕過分敏感,總是將一些事物解釋為不符合現實的「陰謀」。對自己評價過高,以自我為中心,極度在乎確定的結果確定的答案。喜歡聞他人「你確定嗎?」「你肯定嗎?」。對於偏執型人格者來說,他們的關鍵問題不是不信任他人。
  • 人格反映心理狀態,從人格入手自我療愈,可從源頭上解決心理問題
    心理學脫胎於哲學,區別於神經醫學,1879年,馮特建立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這標誌著心理學的誕生,跟任何學科一樣心理學的發展也是一部不斷的驗證實踐,再驗證實踐的歷史,在弗洛伊德之前人們對待精神類或者心理類疾病是簡單粗暴的,科學家只願意承認那些被解剖的器官或者被驗證的事實。
  • 總感覺有人針對自己,「偏執」的我該何去何從?
    當相對成為絕對,人格特質變得固化、調節不良,引發自我或他人顯著的困擾時,便會形成人格障礙。那麼偏執型人格障礙會有什麼表現呢?偏執型人格診斷表1.沒有足夠依據地猜疑他人在剝削、傷害或欺騙自己。為了抵禦脆弱的情感他們關閉了內心的大門偏執型人格障礙的患病率為2.3%~4.4%,也就是說,每100個人中,就有2至5個人為偏執型,其中男性多於女性。
  • 人人都有偏執心理?
    很難說是那段時間因為將自己長期封閉在家導致的這種心理,還是因為先產生了這種心理才導致其離群索居的階段性生活。伴隨著成長,我們每個階段都會經歷不同的心理狀態,也很難將自己的偏執和妄想簡單套用到他人來分析其心理。佛教認為「一切無有真」,自我中心者如果沒法做到抽離,就會被外界擾亂,陷在固執己見裡無法脫身。因此,有時候提醒自己「你沒那麼重要」,其實很重要。
  • 人格障礙模樣:偏執型、分裂型、邊緣型...
    《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將人格障礙歸類為精神疾病,並對其進行了明確的定義。
  • 關係中的麻煩製造者——人格障礙
    如果人格偏離正常系由軀體疾病(如腦病、腦外傷、慢性酒中毒等)所致,或繼發於各種精神障礙應稱為人格改變。 人格障礙的成分 介紹完了人格障礙的症狀標準,接下來保定市世紀陽光心理諮詢中心李軍旗博士就以特質、動機、情緒、認知、自我概念等幾個變量,來解讀人格障礙的成分。 信任、敵意、孤僻、焦慮……這些詞彙描述的是一個人的人格特質。人格障礙可以被視作正常人格特質適應不良的變量或者組合。
  • 人格障礙的症狀是什麼?患上這種疾病我們應該如何治療?
    患上人格障礙是非常不幸的事情,這種疾病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頻頻多見,讓很多的朋友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和傷害,例如人格障礙症狀影響睡眠,因此,我們需要去深入了解人格障礙這種疾病!人格障礙的症狀是什麼?2、分裂型人格:這種人性情古怪,做事偏執偏執,與他人相處不來,一般孤獨行事,同時,這種人沉默安靜,冷漠冷血,不關心人任何別人,對任何評價毫無感觸,對任何事情索然無味,因此沒有朋友,終日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之中,完全脫離現實。他們一般不會攻擊人,別人攻擊他,他也無動無衷。在面對緊張情況或災難時,他們的反應也與常人不同,非常冷漠,毫不關己一樣。
  • 孩子「小心眼」愛計較,這是「偏執型人格」,家長千萬別忽視
    小青容易「想太多」,「愛計較」,其實這是「偏執型人格」,家長千萬別忽視。一、「偏執型人格」與孩子小心眼有什麼關係?偏執型人格的特點之一就是敏感多思,愛計較。那麼兩者之間有什麼關係呢?1、以自我為中心,任何事情都是以「我」為出發點偏執型人格的特點之一就是以自我為中心。3歲以下的孩子就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我餓了我就哭,我困了就要馬上喝奶。但是隨著年紀的增加和社交的培養,孩子的認知會發展,認識到這個世界除了自己以外,還有其他人。
  • 性格偏執的人,背後大多都藏了把「刀」,一不小心就會害人害己
    這次的事件引起了網友注意的同時,一個關鍵詞也引起了網友的注意:「偏執人格」 這裡網友們所謂的偏執人格,並不是確診的心理疾病,而是一種類似偏執人格的思維方式
  • 以終為始——自我為中心的原則
    若四者全面均衡,去協調發展,並能培育高尚的人格,平和的性格與完美的個體。以敵人或朋友為中心,青少年尤其容易以朋友為重,為了被同齡人的團體所接納,他們願付出一切代價對於這個團體最流行的價值觀與照單全收。他們對於團體極度依賴,以守他人感覺態度,行為或情緒影響。以朋以朋友為中心,以配偶為中心,類似都在感情上過分依賴某個人,因此也容易出現,需要一種衝突,惡性循環和不良後果。
  • 邊緣人格障礙----比抑鬱症還難的諮詢
    人格相對穩定,是一個人的表徵。人格方面的出現的問題在心理診斷中鑑別為人格障礙,是指長期逐漸形成的相對穩定的偏離正常的對人對事的看法,以及偏離正常態的行為模式,是一種性格上的偏差,往往造成人際關係的困擾,和社會適應性不良。常見的人格障礙有反社會/偏執/自戀/邊緣/依賴人格等。 《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5》中對邊緣人格的診斷標準是符合9項中5項即可確診。
  • 以自我為中心的人的表現及改變方法!
    自我中心是一種人格缺陷,在社會交往中碰壁後回陷入懊惱和痛苦之中,從而誘發抑鬱症、焦慮症等心理疾病。不為別人考慮,覺得自己什麼都是對的。 什麼事情都只為自己著想,別人的話聽不進去,我行我素 ,具體的表現有如下幾個方面:1、凡事以自己為中心,都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問題。2、強加自己的意願在別人的身上。3、做任何事情總是以自己的利益為標準。
  • 偏執性格了解一下
    偏執的人往往人際關係不佳,常因固執、不聽勸、好爭辯而致使周圍的人不願與其共事。這種心理如果不及時加以控制,很容易發展成偏執型人格障礙。敏感多疑、心胸狹窄、好爭鬥的人容易產生偏執心理,此類人在人際交往中經常以自我為中心,因為一點小事就與人爭論不休,不能寬容他人的過錯,遇事常片面理解,容易產生成見。
  • 難治性抑鬱症的真相一:6成抑鬱症患者伴有一種疾病!
    其三,國內很多精神科醫生並不接受多軸診斷,他們認為人格障礙與精神疾病是互相排斥的,不能共存。因此,臨床上反而出現一種現象,有的醫生將那些既不能診斷精神疾病,但確實有明顯精神心理問題的就診者籠統地診斷為人格障礙,使其成為了精神科診斷中的「字紙簍」。
  • 當心,夫妻經常冷戰,易讓孩子形成偏執型人格,3點破解之道
    就如今我要與家長們探討的主題:夫妻經常冷戰,為何容易讓孩子形成偏執型人格?如果你結合我上面提到的三個反抗期(這是寒石冷月10年前就提出的理論觀點),就不難想到,為什麼孩子會有執拗人格,或有執拗行為。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因為有意無意冷戰關係給孩子造成的結果。
  • 【2370】北大女生自殺背後的心理真相:警惕愛情中的偏執陷阱
    快要揮手告別喧囂躁動的2019,這個年度的尾巴仍然不缺乏熱點——北大女學生自殺事件至今已有69天,然而後續事情的熱度仍然居高不下。我們在為包麗的悲劇扼腕嘆息時,也對其男友的行為感到憤怒。Obsessive,偏執的;著迷的;迷戀的;難以釋懷的無論是臨床中成百上千陷入愛情偏執陷阱的案主們、還是上個世紀以來心理學對於相關問題的研究,都已經發現了愛情中的畸形狀態。
  • 你可能不是抑鬱症,可能是人格障礙
    一、自戀型人格障礙 這類人的特點是以自我為中心。常誇大自我,渴望被讚賞,有一種缺乏移情(移情:可以理解為共情,又叫同理心,同感)的行為模式。這類人會沉湎於無限成功,權利,美麗,光輝或者是理想愛情的幻想。他會認為自己是特殊的,獨一無二的。只能被其他特殊的高地位的人了解或者與之共事。
  • 嫉妒心理是一種人格障礙嗎?
    嫉妒是偏執型人格障礙的特質在偏執型人格障礙中表現最為突出的就是嫉妒,或者叫妒忌,嫉妒(Envy)和妒忌(Jealousy)這兩種情緒。Envy的詞源是拉丁語invidia 這個動詞的意思是「有敵意地看著」。
  • 如果INTP人格追求廣度知識,那麼INTJ人格追求知識
    1、 INTJ人格的內在這是大多數人對INTJ專家人格的第一印象。如果INTP人格追求廣度知識,那麼INTJ人格追求深度。在Ni(內向直覺)和Te(外向思維)的雙重指導下,專家人格在相關領域的思維水平和專業見解上都可以遠遠超越普通;同時,他也富含高智商偉人,如尼古拉·特斯拉,史蒂芬·霍金,卡爾馬克思。然而除了這種冷酷無情的「刻板印象」,INTJ人格對社會認同的內在渴望和追求藍圖的積極戰鬥精神往往被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