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拖延症孩子,請第一時間打開這篇文章!7招解決(轉給家長)

2020-12-21 騰訊網

點擊"教育孩子的訣竅"關注我們

什麼是拖延症

拖延症是指自我調節失敗,在能夠預料到後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事情往後推遲的一種行為。

造成拖延的原因

生理因素

注意力不集中,專注度不夠,容易受外界的影響而分心。

缺乏時間觀念

從小缺乏時間概念,對時間快慢觀念模糊,這個需要從小引導。

反抗心理

進入青春期,愛和父母唱反調,父母越催促,反而越慢悠悠拖拖拉拉。

沒有興趣

對於自己沒有興趣的事情,往往會覺得無聊、乏力、提不上興趣。

父母影響

父母起到反面教材的作用,孩子有樣學樣,也變得磨磨唧唧。

例:媽媽你能給我講個睡前故事嗎?

——等一下,媽媽把手頭上的事情處理了再說。

——我現在很忙,沒時間,晚一點再說吧!

有些孩子為了期待得到滿足,學會了耐心等候,但有些孩子則學會了:以後遇到我不想做的事情,我也要讓事情等一下。

如何緩解拖延症

培養專注力

好奇心是每個人的天性,不僅孩子,大人也容易受外界新鮮事物的誘惑和影響。

當做一件事情時,如果不能全身心的投入,注意力就很容易發生轉移,當孩子回過神來,時間已經過去了很久做事的效率自然低下。

所以,家長應該儘量排除外界環境的幹擾,給孩子一個安靜舒適的學習環境(生活中很多家人一邊大聲的搓著麻將,一邊呵斥孩子專心做作業)。

措施:舒爾特方格訓練法

在一張方形卡片上畫上 1cm × 1cm 的 25 個方格,格子內任意填寫上阿拉伯數字 1 —25 共 25 個數字。

訓練時,要求被測者用手指按 1 — 25 的順序依次指出其位置,同時誦讀出聲,父母在一旁記錄所用時間。數完 25 個數字所用時間越短,注意力水平越高。(每次數字順序都打亂重新填寫)

幫孩子認識到時間的價值

孩子做事磨蹭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還沒有時間觀念。家長要想辦法使孩子認識到時間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

時間買不著、借不到、留不住、回不來,只有珍惜它,抓緊它,才會「延長」它。可以試著在書桌及臥室張貼一些時間類的名言警句來提醒孩子。

讓拖延付出代價

家長一方面希望孩子改掉拖延的壞毛病,一方面可能會忍不住出手幫助孩子,縱容孩子。

其實,某些時候,讓孩子吃吃「苦頭」也是很有必要的,這也是人們常說的後果承擔法。

讓孩子體驗到「快的好處」

只有孩子發自內心地覺得做事快對自己是有好處的,他的動作才能夠「快」起來。

生活中,當孩子積極的完成了作業之後,可能等來的是更多的試卷、習題、練習冊。

在孩子看來,做事情快,非但沒有為自己贏來更多的自由時間支配,而是更多的任務纏身,試問他又怎麼會繼續提高速度呢?

所以,將孩子提速之後贏得的時間,真正交由他支配,他才會積極主動變「快」。

讓孩子學會制定計劃

擁有拖延症的人最討厭或者最不習慣的就是定計劃,他們普遍認為計劃沒有變化快,計劃沒有什麼用。

事實上,計劃會讓生活井井有條。

會制定計劃的人一定會有效地安排學習和休閒的時間,而不是一味的只知道學習。

分解目標,只做一件事

把大的目標分割成小的任務(task),分重點、分時段,與其他事交替進行著做,單一時段只做一件事情,多時段可以切換事情來做。

至於確定目標和目標分解SMART原則就不用囉嗦了。

堅持

堅持,堅持,堅持。(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21天習慣定理」想必大家都有聽說,確實,有些需要長期堅持的事,不如藉由以上幾點慢慢變成生活習慣的一部分。

比如早起,一旦變成自然而然的事情,身心會自發像吃飯睡覺一樣習慣去做,就無所謂堅持不堅持,拖延不拖延了。

寫在最後:

最近微信官方改變了公眾號推送規則,不是按更新時間順序排了。

所以想要第一時間收到教育孩子的訣竅的推送,你可以每次讀完後點個「在看」,或者「星標」,這樣教育孩子的訣竅才會第一時間出現在你的訂閱列表。

點個「在看」,只要你想看,我們都在。

相關焦點

  • 家有拖延症孩子,請第一時間打開這篇文章!7招解決
    什麼是拖延症 拖延症是指自我調節失敗,在能夠預料到後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事情往後推遲的一種行為。 當做一件事情時,如果不能全身心的投入,注意力就很容易發生轉移,當孩子回過神來,時間已經過去了很久做事的效率自然低下。 所以,家長應該儘量排除外界環境的幹擾,給孩子一個安靜舒適的學習環境(生活中很多家人一邊大聲的搓著麻將,一邊呵斥孩子專心做作業)。
  • 孩子「拖延症」嚴重怎麼辦?家長學會這幾招,難題輕鬆解決
    文/洋洋媽談教育生活中,孩子的拖拉問題非常普遍,而家長們對孩子的「拖延症」也常常無表示無奈,不知道如何幫助孩子進行改正,孩子的「拖延症」,在家長眼中簡直就是洪水猛獸,不止讓孩子在學習上拖拖拉拉,就連平時的生活也受到了影響,孩子經常把「馬上就來」「等一下就去」掛在嘴邊,但是,家長卻發現,孩子口中的「
  • 孩子有拖延症?家長更需看到孩子拖延背後的心理問題
    現在很多人都有拖延症,拖延症本身只是一種自我調節失敗,但是嚴重拖延症患者心理健康可能存在一定的問題。前段時間帶孩子出去玩,正好碰到好久不見的一位朋友,就約了一起吃午飯。吃飯期間談起孩子的話題,朋友顯然有非常多的話題,談了好多關於孩子的事情,但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這位朋友說起他家小孩子有拖延症這個問題。
  • 孩子越催越慢,心理學:拖延症有原因,催促不是解決之道
    孩子意識不到自己該不該做作業,以大人催促的音量和犀利的眼神來判斷該不該做作業。孩子越催越慢,心理學三方面解釋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孩子的拖延症,就要先了解為什麼催促會使孩子越來越慢。孩子產生這種心理後,家長就會越發著急,從而產生惡性循環。家長給孩子怎樣的暗示,孩子就會給自己有怎樣的自我定位,當然就會有怎樣的外在表現。這一切來源於家長對孩子的是否完全信任,以及家長內心的安定和從容。現在的家長每天面對著高節奏的生活,永遠追求著更快更高更強,追求著不輸在起跑線上,內心焦慮,從而把焦慮轉嫁到了孩子的身上。
  • 三招告別「拖延症」,從孩子做起最有效
    誤區二 對付拖延症就要不停地催這一點在家長對待孩子身上尤為明顯,家長總是催著孩子出門,催著孩子做作業,催著孩子洗澡睡覺。其實這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可能導致孩子因追求自我價值實現,而與家長無意識的對抗,越是不讓孩子拖,孩子最後變得越想拖。
  • 孩子有拖延症怎麼辦?拖延症不等於慢性子,父母要這樣引導
    文丨一更育兒說起來拖延症這個詞,很多人都不會覺得陌生。有人總是到最後一刻才完成工作,如果還沒有到deadline,就絕對不會想著早點做完,這真是妥妥的拖延症了。其實孩子也會有這樣的情況,甚至比成年人還要嚴重。
  • 孩子磨蹭,家長一籌莫展,5步拯救末期拖延症
    我非常生氣,已經五年級的孩子了,為什麼作業還需要家長監督、催促、檢查。而整整一個假期,作業一定要拖到最後幾天無法再拖時,才開始趕作業,這不由讓我非常生氣。但是冷靜下來後,我反思在五年級之前所有事情比如什麼時候寫作業、寫什麼作業、什麼時候睡覺、起床、吃飯都要我一直催促,否則一定會有各種遺漏、不完成或遲到。
  • 制定時間表 改掉孩子「拖延症」
    有家長則提出用獎勵政策,如果在規定時間內做完作業,可以獎勵小孩子喜歡的東西,如看一會課外書,聽一個故事,或者一起去運動等等。拖拉孩子不一定有「拖延症」孩子做事拖拖拉拉,是患有拖延症嗎?親子教育專家於東輝認為,家長要判斷孩子是否患有拖延症的方法很簡單,就是看孩子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會不會拖延,如果做他自己喜歡的事情時表現得很爽快,很快就能完成,說明孩子本身並不是有拖延症,而是他在做某件事情時,充滿痛苦,讓他反感或者拒絕,但又沒辦法反對,只好用拖延方式來進行反抗。如孩子不喜歡早起床或根本沒有睡醒,家長硬要拉孩子起床,有些孩子就表現得拖拉。
  • 心理學:拖延症與原生家庭五大傾向,解決拖延從解決家庭問題開始
    小麗人如其名清麗又機靈,可是工作上卻拖拖拉拉,典型的「拖延症患者」。每天早上上班打卡必遲到,上司交代的任務也總是拖到時限最後兩天才熬夜完成,經常聽她說要學門新技術又沒見她行動過。時間一久,上司對她的行為表現很不滿,也沒有同事願意跟她做搭檔,小麗也明白這都是自己拖延症的毛病害的,開始反思患上拖延症的原因。
  • 有「拖延症」的孩子,可能不會完全改正,家長可以從3方面引導他
    嘖嘖嘖……聽聽這些話,孩子收到的信息就是我要學習好久,還不一定考得上,而且過程很辛苦,怎麼有動力去做呢?那麼問題來了:拖延症的孩子將來會一事無成嗎?家長不要太過緊張,因為關於拖延這件事情成年人也經常做。在月末之前完成就好,反正今天也要加班乾脆就慢點做。
  • 五分鐘解決你的拖延症-這真的是乾貨
    拖延症需要多長時間可以改變?如果說5分鐘就行,你會相信嗎?很多朋友的第一反應應該是:小編是個騙子。給大家講個故事:一位女士很久沒打掃房間,面對髒亂的房間,這位女士設置了五分鐘的倒計時,然後在這五分鐘內迅速打掃了房間一遍,至少看上去整潔了很多。事實上,很多朋友靠「5分鐘法則」戰勝了拖延症。
  • 孩子做事拖拉不積極?這是拖延症的表現,4個小妙招或能改善情況
    父母問小明,你為什麼沒有完成作業,小明說他想要先玩耍,然後再去寫作業,但是玩耍的時間太長了,所以沒有時間寫作業,孩子的這種行為就叫做拖延症。很多孩子包括大人都會有做事拖拉的毛病,也就是傳說中的「拖延症」。
  • 令人焦慮的「拖延症」:也許在潛意識裡,你的拖延,是在恐懼成功
    一個員工,收到老闆交付的任務,明明感覺時間不夠,就是提不起精神,剛打開筆記沒幾分鐘,就忍不住摸了摸手機,然後在追了幾集劇集,吃了半桶爆米花之後,終於開始通宵工作,第二天帶著黑眼圈和被老闆責罵的恐懼,來到單位。
  • 用好這幾個方法,幫助孩子擺脫拖延症
    (中國教育服務網 匕頁)父母們在面對做事愛拖延的孩子的時候常會感覺到束手無策,並且愛拖延是一種非常影響工作學習效率的行為,幫助孩子擺脫拖延症是非常緊要的。網絡上關於擺脫拖延症的方法並不少,但是如果要真正有效的話,還是嘗試以下介紹的方法更好。
  • 孩子做事總是拖拉,可能是因為出現了拖延症,用對方法糾正並不難
    但事實上,出現拖延症的小孩往往會有一系列的表現,家長可以通過孩子的這些表現,來判斷他們是否存在拖延症? 1)孩子時間觀念差 孩子如果有拖延症的話,往往意味著他們的時間觀念是非常差的,這在性格慢吞吞的孩子身上不太會出現。 因為前者是對時間觀念差,所以他們分不清事情的主次,或者在做事情的時候,自我約束力會比較弱。
  • 如果你是重度拖延症患者,常常覺得時間不夠用,這篇文章別錯過
    01很多人都說自己有拖延症。我覺得拖延症是對明天的過度樂觀。我們總覺得明天還有時間,就把本應該今天做的事情通通推給了明天,但等到明天你就會發現,明天有明天的安排,各種各樣的工作、學習、生活瑣事都會撲面而來,根本不受你的控制,它們拼命擠佔你本來應該用來完成拖延事情的時間。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時間不夠用。
  • 孩子做事磨蹭怎麼辦?家長從這些方面入手,幫他糾正「拖延症」
    這些都是拖延症的表現,愛拖拉的習慣對孩子非常不好,家長一定要及時幫助孩子糾正過來。 在規定的時間內高效率的完成指定的任務目標,不但可以節約出來很多時間去做其他事情,還可以幫助孩子養成自律的生活習慣。 這對於他們的學習和將來更好的在社會立足都有很大的正面影響。
  • 孩子有嚴重拖延症怎麼辦?5個小妙招
    有科學研究表明,嚴重的拖延症會給人帶來消極影響,對於人的身心健康發展十分不利,甚至還可能會因此變得越來越焦慮,沉浸在自責中無法自拔。所以,家長應該予以重視,以免拖延症對孩子造成不利影響。覺得自己的孩子做事拖沓的時候,家長首先要反思一下自身或是周圍的人是否給孩子做了錯誤的示範。2. 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要想讓孩子做事不拖拉,就要從小注重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讓孩子知道什麼時候,該去做什麼事情,而不是凡事都等待人來催促才開始做。
  • 心理學:解決「拖延症」的最佳辦法,就是做好這件事
    作者:心理師,盧先生摘要:1、每個人都有拖延症,只不過是每個人拖延的程度不同,真正的大忙人沒有時間拖延,你看企業董事長有時間拖延嗎?不可能的,他們滿世界飛。有嚴重拖延症的人,大多都是無聊的人,或者是無所事事的人。
  • 嘉興人網丨孩子拖延症癥結在哪?聽專家來支招!
    在微信朋友圈中,經常會看到有些家長大嘆苦經。自己的孩子一寫作業就開始磨磨唧唧拖拖拉拉,怎麼說都改不了。每天晚上寫作業的時間,家庭氣氛就開始不和諧,有的上演動作片、有的上演災難片,有的上演懸疑片。那麼孩子拖延究竟是什麼原因?它會給孩子成長造成什麼影響?家長又該如何應對呢?今天我們就來關注孩子拖延這個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