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重度拖延症患者,常常覺得時間不夠用,這篇文章別錯過

2021-01-09 景先生說

01

很多人都說自己有拖延症。

我覺得拖延症是對明天的過度樂觀。

我們總覺得明天還有時間,就把本應該今天做的事情通通推給了明天,但等到明天你就會發現,明天有明天的安排,各種各樣的工作、學習、生活瑣事都會撲面而來,根本不受你的控制,它們拼命擠佔你本來應該用來完成拖延事情的時間。

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時間不夠用。如何高效的利用自己的時間?

我以前有個同事,她說自己從來不坐公交車,那時候還沒有地鐵,公交車不知道什麼時候才來一趟,等待的人又多,又擠,本來工作一天就很辛苦很累,如果坐公交車晃悠半個多小時回家,人會更加疲憊,於是她每次都是打車上下班。

有人肯定會說這多浪費呀,單位又不給報銷。但你不知道她在計程車上不僅能夠休息一會,也能夠清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回家以後利用晚上的時間,做什麼樣的工作,心裡都想清楚了,或者在計程車上用手機記下重點和思路。而不是像我們普通人一樣,到家了以後隨隨便便一個晚上的時間就沒了。

很多時候,花錢才是節約時間、提高效率的最好辦法。

例如,你花了一天時間也沒找到一個合適的PPT模板,網上花20元錢就能買到一個高手的作品;你在網上花了大半天時間也沒找到一本書的電子版,30元錢就能買到正版圖書。

02

一個比較有名的大V,他說有時候如果遇到上下班高峰期,他會選擇請代駕幫他開自己的車,而他就坐到後排,用筆記本電腦寫作。

只要你想省時間,其實很簡單。關鍵就怕你覺得自己的時間不值錢,因為你把時間節約出來以後,你不知道用時間來幹什麼。

凡是知道自己節約時間用來做什麼的人,都在時間的利用上,像個吝嗇鬼。

我們常常羨慕那些大牛,他們每天非常忙碌,卻能做很多事情。他們的一個時間管理的技巧就是「快速切換自己所在的狀態」,前面一件事情搞定以後,立刻就能開啟下一件事情的節奏,無需通過長時間的休息、玩玩手機、刷刷微博、四處逛逛、聊聊天……

切換到新的狀態,對他們來說,本事就是一種休息。

如果你有拖延症,沒關係,拖延不可怕,我們要學會一種處理拖延的辦法,叫結構性拖延。

我們常常都有很多待辦事項,把這些要做的事情,寫在手機便籤裡面,或者是雲筆記裡面,但我們應該做某些事情,但是不想做,想拖延的時候沒有關係,我們就不去做,但是這個時間不要浪費,我們要從自己的待辦清單裡面,再挑一件事情去做。

這樣的話,時間並沒有浪費,你依然在完成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只不過對順序進行了一些調整。

這和學霸們做數學題累了,煩了,就切換到英語,做幾篇閱讀理解的道理是一樣的。

03

很多學生也常常抱怨時間不夠用。因為他們常常從早上醒來的那一刻,就充滿了慌張。

我們常常看到,每天總有一些同學上課踩點或者遲到幾分鐘。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除了自己不重視時間觀念,喜歡拖延以外,還在於缺少一些時間管理的技巧。

例如,每天晚上睡覺前,把第二天要穿的衣服、襪子、鞋子準備好,而不是早上在衣櫃裡翻找,猶豫穿哪一件衣服,或者因為找不到另一隻襪子而耽誤時間。

你可以每天把鬧鐘設置到比昨天早5分鐘,逐漸影響自己的生物鐘,直到找到自己早起的時間點,同時晚上設置提醒自己睡覺的鬧鐘(如果你管不住自己的話)。

早上急吼吼地踩點跑進教室,就不說對老師和其他同學的幹擾了,自己的小心臟撲通撲通半天才緩過神來,一節課就差不多過去了。

課堂上無法集中注意力聽課,難道你還能指望自己課後花大力氣彌補?

04

試用過很多時間管理類的app,例如番茄、滴答清單、奇妙清單、愛今天、成就清單等等。最後發現,最好的時間管理是把手機扔到一邊。

通過各類軟體管控時間,效果並不好。實際上,用好手機自帶日曆提醒,就可以做好有時間節點的工作提醒。用好雲筆記或者紙質筆記本,完全可以滿足需求。

很多人學習時間管理的出發點都是增加效率,但單純的增加效率,只會讓你的工作越來越多、壓力越來越大。時間管理的本質是選擇。

有時候,我們可以放棄時間管理,精簡自己的目標,只完成核心的任務。例如今天晚上加班回來,我就坐在電腦前寫了一篇近2000字的文章,完成了我今晚的核心目標。

生活上,隔一段時間就要做一次斷舍離。把生活中不用的東西、雜物整理出來,該扔就扔。學習的時候也是,桌子上亂糟糟的,該收拾就收拾,不用的書要麼放回書架,要麼送人處理掉。保持簡單的生活狀態,更容易專注、平靜,達到內心的安寧。

05

我還有個壓縮時間的技巧:試試做任何事情都逼著自己用一半的時間做完。

例如,寫一篇文章,本來準備一天的時間預算,但逼自己半天寫完,竟然也沒有什麼懸念就搞定了。你給自己多少時間,就會花費多少時間,這是一個深刻的切身體會。

一般來說,你有多少時間做事,你就會花費多少時間完成它。

當你時間緊迫時,拋開雜念,全力以赴,很快搞定。當你有充足的時間去完成時,通常不慌不忙,結果一不小心就到了deadline。

有人說,截止日期就是生產力。但並不是每次截止日期前,你都剛好有空。

最好的開始時間是昨天,其次是今天。

相關焦點

  • 一個連「克服拖延症」都拖延的重度拖延患者,是如何走向自律的?
    我從小到大都有嚴重的拖延症。所有寒暑假作業都是臨開學最後一夜趕出來的。剛放假,時間趕趟,再玩幾天,最後一個月肯定會搞定。最後一個月到了,還有四個星期呢,沒關係。只剩一個星期了,7天每天8小時,還有56 個小時呢,應該夠用。直到……最後一夜。我每次都是邊哭邊寫的,因為沒功夫擦眼淚,作業本都被洇溼了。
  • 一個重度拖延症患者自我療愈的故事
    作為一個曾經的嚴重拖延症患者,我一度以為自己沒救,但經過積極的自我療愈,結果讓我比較滿意。你想像不到屏幕那端坐在鍵盤旁邊碼字的我曾經覺得自己就是棵廢柴。但事實的確如此。我改變了自己的拖延症,經歷從嚴重拖延到不那麼嚴重,再到症狀基本消失。儘管這個過程非常痛苦,但我每進步一小點就會收穫成倍的快樂。我認為這是一個值得分享的過程。
  • 我是如何從一個重度拖延症患者走出來徹底改變的?
    我曾經是一個嚴重的拖延症患者。我的拖延症可以嚴重到做的一個計劃,比如說學車的計劃,我能從一個計劃確立到最後完成,花了三年的時間才拿到駕駛本。又或者我的一個考試計劃,當時設立的是兩年的時間,結果花了差不多有10年才把這個試給考下來。這兩件事成為我人生的一個汙點,我都不好意思跟別人說這兩件事情,因為我覺得太丟人了。
  • 同是拖延患者,你和薛之謙差別在哪|Procrastination拖延症
    ,只是,因為有比這更無聊的事,或者你覺得更沒有意義的事(宅在家裡看劇,一個人發呆,玩遊戲ORZ...)。逃避,只會帶來更深的罪惡感,這才讓你選擇了相對讓自己內心覺得好過點的,有意義點的事,而這不代表我喜歡呀!
  • 再來人留學分享:重度拖延患者的芝大MPP錄取記
    再來人留學以攻克名校申請為起點,研發出一系列產品來幫助學生在留學這件事上充分發揮潛力、實現個人目標。今天為大家帶來的再來人留學學員案例分享是來自復旦大學的X同學,重度拖延患者的芝大MPP錄取記:我為什麼放棄全包,選擇半DIY模式!
  • 原來達文西也是個重度拖延症患者,根治拖延症,你要牢記這4招
    拖延。達文西是典型的拖延症患者,他因為習慣性拖延,最終傳世畫作不超過20幅,其中五六幅直到他去世,都沒能完成交給客戶。達文西沮喪地說:「告訴我,有哪些事情到底是完成了的?」你看,原來大咖犯起拖延症來,跟我們普通人沒有差別。
  • 拖延症、懶癌,如何戰勝這磨人的小妖精?
    B:咦,你不是說睡了嗎!!!?上面這種情景大家是不是覺得很熟悉呢,沒錯,平時我們在生活中常常因為各種各樣的問題懶癌犯了,而且容易拖延,今天小王醫生就和大家來好好說道說道,究竟該如何戰勝拖延症你是否會晚上上床刷抖音、微信,一再拖延睡眠時間?
  • 你是拖延症嗎?這10道趣味測試題看看你的拖延程度
    這10道拖延症測試題,我拖了10個月才做,突然覺得好像也不用測了……- Part1 -你有拖延症嗎?拖延症,一般表現為「玩完這把」、「就刷半小時」、「時間還很多」、「雖然沒什麼事,但我還想醞釀會狀態」,然後「我錯了,下次再拖是孫子」,結果卻還是「爺爺,拖延真香」。心理學釋義是指自我調節失敗,在能夠預料後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事情往後推遲的一種行為。
  • 拖拖拖拖拖延症,這老毛病該治了
    「第一步是避免拖延症」?其實「避免拖延」這種話只能說給偽拖延症者聽,那些人生活中的「拖延」場景往往是——「我每天上班時間都忍不住刷兩下票圈,肯定是對待工作犯『拖延症』了。」而偽拖延症又往往對真正的拖延症患者說,「別拖延就好了啊。」
  • 心理學:解決「拖延症」的最佳辦法,就是做好這件事
    你想下午兩點外出,結果磨磨唧唧地拖到了三點,最後乾脆不去了,心裡談了一口氣,明天去也是一樣的。你想等15分鐘後再去做一件事,結果,N個15分鐘過去了,你還是沒有去做,心裡想的是,在等最後15分鐘,我一定會去做。這就是拖延症的可怕之處,甚至,我也有拖延症,我給自己規定的寫文章時間是,上午11點開始,結果每次都拖延到了下午一點開始。
  • 拖延症的應對策略④
    拖延有很多原因,比如逃避壓力;害怕失敗的焦慮;認為不是最好就是失敗的完美主義。當然除了交稅和死亡這兩件事是肯定的,世界上沒有那麼多事是必然的,所以也沒有那麼多的失敗。「立即行動」哲學,就是以合理的方式、合理的時間去做合理的事情,拒絕哪些拖拉衝動,找出容易做的事立即行動。三管齊下搞定拖延症,這就是認知、情緒和行為的三管齊下方式。
  • 生活配方 | flag與拖延症
    有人說「自控不等同於自虐」,同樣的,立flag也並不意味著「打臉」。我們最好的狀態,也許就是對自己有所要求但又能適當地偶爾「偷個懶」。 或許你有拖延症,或許你也常常立flag卻沒有達成,但沒關係,這些網絡用語出現的意義正在於告訴你「並不是一個人」,不必過度掙扎於周圍人都在進步,只有自己止步不前的焦慮。
  • 乾貨|深度分析拖延症背後的心理問題
    現在,你已經意識到自己有拖延症,就別再拖啦!!!(土拔鼠式咆哮)(╯▔皿▔)╯動起來動起來!從現在認真閱讀這篇文章開始。拖延症,其實就是低自尊人群否定自我價值的表現。三.害怕一個人拖延症患者常常有"害怕一個人"的心理。有時候我們會覺得,假如沒有另一個人在場或陪伴,我們就無法將行動付諸實施。
  • 拖延症不可怕,幾條建議,幫你順利面對它
    但是實際情況是,他搜集了很多資料,但是卻總是在事情的外圍工作,他腦子裡有一個大概的輪廓,但就是不知道怎麼呈現出來。如果這時候你約他出來喝酒吃飯,他一定會說,不行啊,這論文等著交呢。可是他自己的時間還真的未必都用在寫論文上,你喝酒的時候,可能他正在手機或網際網路上打發著無聊的時間呢。通常到了交工的頭一天,他才真正玩命熬夜,動手開始。寫出來的文章,質量也就不敢保證了。
  • 家有拖延症孩子,請第一時間打開這篇文章!7招解決
    什麼是拖延症 拖延症是指自我調節失敗,在能夠預料到後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事情往後推遲的一種行為。家長要想辦法使孩子認識到時間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 時間買不著、借不到、留不住、回不來,只有珍惜它,抓緊它,才會「延長」它。可以試著在書桌及臥室張貼一些時間類的名言警句來提醒孩子。
  • 五分鐘解決你的拖延症-這真的是乾貨
    拖延症需要多長時間可以改變?如果說5分鐘就行,你會相信嗎?很多朋友的第一反應應該是:小編是個騙子。你的大腦思考方式變得和拖延心理不一樣了:整理房間好累,但是只要整理5分鐘就行,實在太好了,就算整理不完,到時間我就停下來,那麼現在加油幹。因為這5分鐘給你的大腦設置了一個止損限制,即使再累也不過就是5分鐘而已,讓你立馬行動起來。
  • 如何治癒拖延症?
    運營者為網際網路行業從業者,分享內容定位於:新媒體運營、裂變方案、增長黑客、私域流量沉澱以及轉化、小程序運營方案、小程序裂變運營案例、社群運營、文案策劃、市場營銷、全鏈路營銷、生活感悟等,每日一篇網際網路運營模式文章,很高興你能來~~今天想給各位聊一聊拖延症
  • 拖延症患者的日常,說的是你嗎?
    不管你是否承認,相信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的有一定的「拖延症」。比如領導的交代的工作,不到最後時間節點絕不動手做;比如老師布置的作業,不到第二天上課交作業,絕不認真對待。我的大學同學小雅,每次寫作業的經歷,都是一個個拖延症的真實寫照。
  • 重度拖延症的日常表現是這樣的,你中了嗎?
    重度拖延症的日常表現是這樣的,你中了嗎?
  • 5個方法,讓你從拖延患者變成自律達人
    拖延的第一個原因,是不自信。不自信會導致拖延?這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但其實,對自己的能力不自信的人,容易產生逃避心理,常常會用狀態不好、時間不夠等藉口拖延工作。舉個簡單的例子。公司領導讓你部門的每個人都寫一份策劃案,三天後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