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建議嚴懲教師失德敗德行為,教育部:將把制度要求變具體舉措

2020-12-06 青新社

教育部網站2日發布《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0149號(教育類006號)提案答覆的函》,針對委員提出的應懲治教師嚴重失德敗德行為的建議,教育部表示,將推動各地各校把師德師風建設的各項制度要求轉化為具體任務舉措,以打造政治素質過硬、育人水平高超的新時代教師隊伍。

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有政協委員在提交的《關於加強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提案》中,提出了健全完善教育培訓機制、切實加強監管機制建設、嚴厲懲治教師嚴重失德敗德行為等建議。

對此,教育部在答覆中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教育部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系列重要精神,全面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建立健全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將師德師風推向制度化、法制化、常態化軌道。

早在2013年,教育部就印發了《關於建立健全中小學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建立起教育、宣傳、考核、激勵、監督、懲處、保障七大機制,以切實解決師德突出問題,引導教師立德樹人,為人師表。同時,還制定了《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明確教師不可觸犯的師德禁行行為。

次年,教育部又出臺《關於建立健全高校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建立起教育、宣傳、考核、監督與獎懲相結合的高校師德建設工作機制,劃出了對高校教師具有警示教育意義的師德禁行行為「紅七條」。

此後兩年,教育部又先後印發《嚴禁教師違規收受學生及家長禮品禮金等行為的規定》《嚴禁中小學校和在職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的規定》,堅決糾正人民群眾反映強烈、嚴重損害人民教師形象的教育行風問題。

2018年,教育部印發《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新時代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以及與之配套的《關於高校教師師德失範行為處理的指導意見》《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等文件,明確新時代教師職業規範,針對主要問題、突出問題劃清基本底線,使懲處機制更具針對性、操作性。

去年,教育部等七部門又印發《關於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堅持高位引領與底線要求相結合、嚴管與厚愛並重,圍繞重點內容,針對突出問題,壓實各方責任,強化多方協同。

這一系列的政策文件,構成了完備的師德師風建設制度體系,為基層推進師德師風建設指明了目標路徑、提供了實踐依據,促進了師德師風建設的制度化、法制化、常態化。

同時,教育部還持續做好人民教育家、全國教書育人楷模等先進個人推選表彰和宣傳,不斷加大違反教師職業行為準則問題查處和公開曝光力度,引導廣大教師牢固樹立底線意識,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不斷涵養高尚師德,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四有」好老師。

委員在提案中提出的切實加強監管機制建設、嚴厲懲治教師嚴重失德敗德行為等建議,對持續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十分重要。

教育部將在下一步工作中,推動各地各校把師德師風建設的各項制度要求轉化為具體的任務舉措,把各項措施辦法融入到教師管理的各環節,落實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構建中央與地方、學校與社會齊抓共建、協同推進的師德建設工作體系,著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新時代教師隊伍。

■劉軍

相關焦點

  • 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深化強師舉措 激發制度活力 用心書寫...
    遴選公布102家企業為首批全國職業教育教師企業實踐基地,推進校企合作。  第四,優管理。一是健全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實施新時代高校、中小學、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及配套的違規處理意見或辦法,明確教師職業行為底線。會同中組部、中宣部等印發《關於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與十項準則共同構建起國家層面關於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制度體系。
  • 曹義孫委員:個人不良信息保存期限5年不利於嚴懲重大失信者
    曹義孫委員:個人不良信息保存期限5年不利於嚴懲重大失信者 微信公眾號「中國信用」 2018-03-16 20:44
  • 七部門發文 規範約束教師行為 提升師風師德
    教育部等七部門聯合發文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 規範約束教師行為促進師風師德養成 近日,教育部、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整頓師德師風,紮實推進《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的實施,教育部以『零容忍』態度持續查處違反教師職業行為準則問題,因此於近日出臺了該《意見》。」楊潔說。
  • 教師再也不怕任人宰割了,因為教育部出面為大家撐腰了
    教育部發文,要嚴懲傷害教師行為,實在是恰逢正時。目前由於各種原因,在教育教學中面對頑劣學生及其背後家長的無原則撐腰,造成現在教師不敢管,不想管 ,不願管的尷尬局面。特別是許多事情發生後上級主管部門不問青紅皂白,責任全部歸於教師,輕則處分罰款,重則開除公職吊銷教師資格證,徹底斷了他們的後路。這些舉措讓教師草木皆兵惶恐不安,紛紛以自保為前提,因而讓一些壞學生越加有恃無恐,讓一些對孩子嬌寵無度的家長越發無法無天,甚至出現打罵殺害教師行為,讓教師職業成為了前所未有的高危行業,風險時刻存在。
  • 教育部印發《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不得侮辱研究生人格,不得...
    同時,針對當前導學關係、師德師風等方面出現的典型問題,明確了導師指導行為「十不得」,為導師指導行為劃定底線。 二是既著眼宏觀總體要求,又重視微觀具體規定。《準則》著眼於研究生教育中的思想引領、培養過程、導學關係等重大問題,提出宏觀總體要求,明晰導師職責。
  • 以德立身,塑造教師美好形象
    教育部日前曝光8起違反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典型問題。如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翰林學校教師耿某帶領學生應援娛樂明星問題,江西省撫州市南豐一中教師徐某某體罰學生問題,遼寧省瀋陽市第127中學教師金某有償補課問題。
  • 教育部介紹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
    2019年,我們將完善頂層設計,出臺加強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督促各地各校貫徹教師職業行為準則,細化制度實施,把準則要求轉化為教師行為指南和禁行底線。持續開展綜合整治,一經發現違反師德行為,我們將依據準則嚴肅處理,並且進行通報。我們也會加強正面宣傳,創作影視作品,弘揚高尚師德。第三,我們要著力振興教師教育,加大師範院校和師範專業建設支持力度。
  • 廣東河南先後曝師德醜聞,民辦學校教師「失德」亂象面面觀
    ,甚至部分教師師德不高,醜聞頻出,不經意就將學校推上風口浪尖,成為民辦學校隱隱的痛。「失德」事件廣東揭陽普寧華美實驗學校教師用圓規扎未完成作業的學生。7月11日,調查組發布了情況通報:涉事教師文某系唐河縣金拇指幼兒園唐城園教師,其行為有悖教師行為規範,在社會上造成了不良影響。7月8日,該幼兒園己將文某予以辭退。
  • 教育部11問答詳解
    文稿形成後,通過書面和座談會等多種方式,徵求有關部委、地方教育部門、各級各類學校代表和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民主黨派成員、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意見建議。 四是認真研究論證完善。文件起草過程中,同步就教育評價改革的重要政策點開展論證,對各方意見建議逐一研究分析,不斷修改完善文本,形成《總體方案》。
  • 教育部:對於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等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最近,各地出臺了相關的政策和措施,關於「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話題則引發了社會關注。12月10日,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對於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這個問題,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
  • 全國政協委員張改平:建議為中小學生減負 為大學生加壓
    5月25日,記者採訪到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河南農業大學校長張改平,對於這個問題,他提出在為中小學生減負的同時,也要為大學生增壓,適當增加大學生學業負擔。  現狀:中小學生學習壓力大 大學生易產生消極觀念  2018年,教育部等九部委聯合印發《中小學生減負措施》,明確並強化政府、學校、校外培訓機構、家庭等各方責任。
  • 學校、教師可實施教育懲戒!教育部頒布《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
    《規則》將於2021年3月1日起實施。下一步,教育部將積極指導推動各地、各校貫徹落實《規定》,依據《規則》健全教育懲戒的實施、監管和救濟機制,讓學校、教師會用、敢用、慎用教育懲戒,讓家長、社會理解、支持、配合學校、教師教育和管理,共同營造良好教育生態。
  • 政協委員建議大陸與港澳臺繁簡體字互認互通 教育部答覆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政協委員建議大陸與港澳臺繁簡體字互認互通,教育部答覆了對於全國政協委員提出的《關於兩岸三地繁簡體字互認互通的提案》,教育部經商工業和信息化部已作出答覆,並於12月16日公開了答覆內容
  •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負責人就《關於進一步激發中小學辦學活力的若干...
    在教師層面,充分發揮教師在課堂教學改革中的主體作用,鼓勵教師大膽創新,改進教育教學方法,積極探索符合學科特點、時代要求和學生成長規律的教育教學模式。同時,提出要大力精簡、嚴格規範各類進校園活動,有效排除對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的幹擾。四、請問《意見》在擴大中小學人事工作自主權方面提出了哪些具體舉措?
  • 以質量為導向的評價:高校教師科研評價制度重構研究
    雖然高校和教師等各類主體都清楚質量對於學術的重要意義,但從他們的具體做法來看,質量為先的理念並沒有得到真正貫徹,理性認知與實際行為之間的悖論令人深思。教師科研評價制度具有極強的引導、激勵和約束作用,那麼到底怎樣的制度設計才能把高校、教師的行為引導到「質量為先」上來?高校又是出於怎樣的擔憂不敢真正貫徹質量理念?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深思。
  • 政協委員建議大陸與港澳臺繁簡體字互認互通,教育部答覆了
    對於全國政協委員提出的《關於兩岸三地繁簡體字互認互通的提案》,教育部經商工業和信息化部已作出答覆,並於12月16日公開了答覆內容。
  •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試譯老子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為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乃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 教育部等15部門多項舉措,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
    具體採取了哪些舉措一起來看↓↓↓強化統籌部署。部署做好教育系統2020年全國「愛眼日」宣傳教育工作,要求各地各校將「愛眼日」宣傳教育與疫情防控、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相結合,高度關注兒童青少年眼健康。教育部聯合國家衛生健康委開展學校疫情防控工作督導,檢查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落實情況。共青團中央發布《共青團服務青年發展重點領域和重點群體工作指引》,將開展兒童青少年近視綜合防控作為身心健康領域主要工作。
  • 教育部將建職教高考制度,打破職教止步專科"天花板"
    新京報快訊(記者 馮琪)12月8日,記者從教育部發布會上獲悉,「十四五」期間將建立職教高考制度,將中職教育與職業專科、職業本科銜接起來。在縱向貫通上,鞏固中等職業教育的基礎地位,強化高等職業教育的主體地位,穩步推進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