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自己的人性,讓世人傷害不了你

2021-01-07 騰訊網

你看清自己,了解自己的人性嗎?我們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我是誰?你是誰?看一個人,看他是什麼樣的職務,有什麼學歷和文化背景,這樣一些外在的因素來描繪一個人,我們又會從這些外在的因素來判斷一個人人性的好壞和優劣。其實這樣的判斷並不是我們真正的自己。

對於我是誰?你又是誰?這些判斷只是朋友心目中的你,老師心目中的你或者是同事心目中的你,以及同學心目中的你、伴侶心中的你,孩子心目中的你,父母心目中的你等。

通常我們自己是看不清自己的全部的,就算是對著鏡子看自己也有盲區。這些盲區,我們要藉助別人才能讓我們看得清楚,但是別人看到的我們,也只是某個部分,比如像人性的部分,別人就很難看得到。

人性是我們看不見、摸不著的,有時候我們藏得很深,有時候又會顯現出來,有時會顯現一部分,有時就會完全顯露。那麼人性在什麼時候會顯現,什麼時候就會隱藏呢?當我們飛黃騰達的時候,或是我們重視外表裝飾的時候。人性就會被湮滅,就會隱藏起來。但是當我們撞完南牆,回頭看的時候,一切是非都瞭然清楚。所以人性是在撞牆回頭時才能看得清楚。

那麼,也就是說一個人要想看清自己的人性,就是要撞到南牆回頭的時候才能看得清楚。為什麼我們會撞到南牆,然後回頭來呢?因為我們撞不過南牆,所以我們會被反彈回來。

我們為什麼撞不過南牆呢?因為這堵牆,太強大了,強大到你用盡所有的能量去撞擊它,都會被反擊回來。你用的這些能量,包括地位、學歷、文化、家庭背景、人脈等,這時候你會發現你一無是處,完全是一個活在自我虛擬世界的空洞身軀而已,這時候的自我人性就顯現出來了。你不過就是一個要吃飯、要睡覺、要穿衣、要交流、要學習,要工作的普通人而已。只是你的人性在過去被你的所謂職務、技能、學歷、文化,以及社會背景所覆蓋和遮擋了而已。

所以每一個人要不斷的找到讓自己可怕、不願意面對的強大的、高難度的東西,和它們相互碰撞。只有不斷地被碰撞得頭破血流、體無完膚的時候,才知道自己是什麼?是誰?或者自己什麼都不是。這時候我們才基本回到了「人之初,性本善」人性最初始的狀態。

人生和人性是兩個概念,我們在人生道路上,人生腳步走得很快,就忘了人性的存在,有時我們會在人生的道路上快速的奔跑,跳躍式的奔跑,以至於丟掉了基本的本性,成為了沒有靈魂的身軀。有時我們會過分的追求身外之物,我們會過度的去追求生存的保障,而是人心和靈魂的趕不上他的腳步。

什麼是人心靈魂呢?人心靈魂就是自身身體的精氣神,這種精氣神,在你什麼都沒有的時候,他卻依然存在,他依然自在,他依然自信,依然在推動著你不斷的前進。人心靈魂是一種修養,一種眼光,一種見識,人心靈魂就是自強不息,居然思維的生活態度。

所以我們每一個人生活和人性要同步進行,生活的腳步不要太快,要閒庭信步般悠閒自在,讓人性靈魂始終活躍在我們身上。千萬不要因為我們跑得太快,跳得太高,最後出現魂不附體、靈魂出竅的不利現象。最後如果您有什麼別的建議和想法歡迎留言評論哦。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如有什麼建議和想法就到評論區吐槽吧!

相關焦點

  • 讀懂人性的人有多可怕?不顯山不露水,卻已悄然置對手於死地!
    人人都有敵人,不要以為你不傷害別人,別人就不會傷害你,社會的本質就是你爭我鬥,生死相拼。《羅織經》說:「人皆有敵也。敵者,利害相衝,死生弗容。未察之無以辯友,非制之無以成業。所謂敵人,就是和自己有利害衝突的人,你容不下我,我容不下你。資源都是有限的,稀缺的東西大家都爭著搶。如果不能辨別清楚孰敵孰友,不能想辦法搶先制服敵人,就成就不了大事業。這是人生中最大的禍患,必須要根除。這個世界就是這麼殘酷,不要拿你以為的你想像別人。
  • 魯迅對於人性的2句名言,我們讀懂了,也就成熟了
    文章作者:琢磨君(助力個人成長,弘揚傳統文化,傳播國學智慧)年少時候,我們缺乏閱歷,不懂社會和人心,因此很難讀懂魯迅先生的作品。真是「年少不懂魯迅,讀懂時已不是少年」,我們越去品讀魯迅作品,越能領悟人生。魯迅先生經常是一句話一針見血,點破了人性,讓人醍醐灌頂、讓人不寒而慄。比如說,魯迅先生對於人性的這2句名言,我們讀懂了,也就成熟了。要想讀懂人性,記住魯迅的這兩句話,就可以了。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
  • 讀懂三部曲,就是讀懂豆豆,讀懂豆豆,你就讀懂了人生
    就是讀懂豆豆,讀懂豆豆,就是讀懂丁元英,宋一坤及葉子農,而讀懂他們,你就讀懂了人生。但她並沒有因此而追逐名利,而是選擇的退隱,現如今世人多浮華,但她是慢慢沉澱的一類人,她有著明顯的自我意志和堅定的自我信念,能夠抵禦燈紅酒綠的衝刷,這是極為難得的。期待沉澱後的豆豆,能帶給我們更好的作品。
  • 讀懂《西遊記》,你就讀懂了人性
    技能最多的孫悟空,代表的是人的最高需要——自我實現,也就是人需要發揮自己的潛力,表現自己的才能,實現成就的需要。悟空之所以能對唐僧不離不棄,一路西行,激勵他最重要的因素,是他通過自己的能力達到「封神」的目標。
  • 鬼谷子:做人別太天真,讀懂五句社會潛規則,看透人性本質
    鬼谷子:做人別太天真,讀懂五句社會潛規則,看透人性本質說起人性,這方面的專家一定是鬼谷子大神了!他非常的懂人,跟他學習人性,保你不再受欺負!鬼谷子曾說做人不能太天真!天真本身沒錯,錯的是你天真後利用你的人,讀懂這五句話,讓你看透人性的本質!1.
  • 《人性的弱點》經典語錄8句,給你新思想、新志向,記得學以致用
    大多數的不開心,都是我們自己給自己的,不管是社交,還是工作,一定要記得「以讓自己開心」為出發點,學會大聲笑出來,你會發現:你的運氣變得好了起來,生命也美好了很多。但是,人活一世,最重要的,不是別人愛不愛我們,而是自己值不值得被愛。成功的人,往往是事業家庭友情愛情均成功,而不幸的人,處處都是不幸。④ 人性之中最可悲的一件事,就是我們所有人都拖延著不去生活,都夢想著天邊有一座奇妙的玫瑰園,而不能欣賞今天就盛開在我們窗外的玫瑰花。
  • 胡雪巖的3句話:告訴你的人性的弱點,讀懂了人生路會越走越寬廣
    胡雪巖的3句話:告訴你的人性的弱點,讀懂了人生路會越走越寬廣說起「紅頂商人」,由於他的特殊性,可以一手官印,一手算盤,也就是可以同時擁有二個身份:官員與商人,一邊朝廷上做官,一邊市場上經商,二不誤。能獲得如此特殊待遇的之人,在歷史上是屈指可數的,畢竟對人被封之人來說,本事本領絕非一般之人可比的。
  • 讀懂《金瓶梅》,才明白人性的3個真相
    在他看來,這本書不只是情慾的一扇門,也不是過癮的小黃文,而是人性的照妖鏡, 道德的審判官。高曉松也在節目中毫不避諱的談觀後感,他說,小時候初讀《金瓶梅》是越看越失望,長大後發現金瓶梅裡寫的才是真的生活。有道是「年少不懂《金瓶梅》,讀懂也不再年少。」
  • 懂人性的人有多可怕?不顯山不露水,卻已悄然置對手於死地!
    人人都有敵人,不要以為你不傷害別人,別人就不會傷害你,社會的本質就是你爭我鬥,生死相拼。 《羅織經》說:「人皆有敵也。敵者,利害相衝,死生弗容。未察之無以辯友,非制之無以成業。此大害也,必絕之。」所謂敵人,就是和自己有利害衝突的人,你容不下我,我容不下你。
  • 《黃金時代》中接地氣的5句話,讀懂才發現人性到底有多「賤」
    《黃金時代》整部書對於人性的描寫是偉大的,看完在才知道,書中揭示的都是人性,但是在當今社會中,人性是變幻莫測的,但是總結起來,就是人性都是「賤」的。在《黃金時代》中有著接地氣的5句話,讀懂後才會明白,所謂的人性到底有多「賤」。
  • 人性的悲哀:有的女生寧願被渣男傷害,也不接受真正對自己好的人
    【管理情緒做倔強的小草】人們對於表面美好的東西常常很難割捨,這是人性的一種悲哀。一部分女生寧願被渣男傷害,也不願接受真正對自己好的人,渣男是出於一種齷齪的目的,真心喜歡的人是為了一種責任。表面美好的東西總是很能吸引人,畢竟他確實存在一定的價值,而責任是一種自發的承諾,一種長遠的考慮,就有了瞻前顧後,有所顧忌。
  • 人性有多惡毒?歐洲女子將自己麻痺6小時,路人對她做法極其殘忍
    人性有多惡毒?歐洲女子將自己麻痺6小時,路人對她做法極其殘忍文/觀心通史對於人性的討論,一直都是眾說紛紜。古代先賢孟子曾說:「人性本善」,人生來便是善良的;而思想家荀子則認為:「人性本惡」,人生下來就是惡毒的,如果不去加以教導和約束,還會變得更加惡毒。
  • 所謂世人,不就是你嗎:《人間失格》這10句話,我明白得太晚了
    所謂世人,不就是你嗎?4. 唯有盡力自持,方不致癲狂。5. 早晨,我睜眼醒來翻身下床,又變成了原來那個淺薄無知、善於偽裝的滑稽角色。膽小鬼連幸福都會懼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有時也會被幸福所傷。因為怯懦,所以逃避生命,以不抵抗在最黑暗的沉淪中生出驕傲,因為驕傲,所以不選擇生,所以拒斥粗鄙的樂觀主義。7. 一旦別人問起自己想要什麼,那一剎那反倒什麼都不想要了。怎麼樣都行,反正不可能有什麼讓我快樂的東西——這種想法陡然掠過我的腦海。
  • 她能看千裡以外,被世人讚譽,最後身死,卻暴露了人性弱點
    她能看千裡以外,被世人讚譽,最後身死,卻暴露了人性弱點文|書香能致遠小時候,我們在看《西遊記》的時候,孫悟空剛剛出生的時候,引發了天地異象,讓天庭震動,玉帝派千裡眼和順風耳去打探情況。不過,事業當紅的她,年僅二十五歲,就自殺了,在她自殺的背後,卻暴露了人性的弱點。千鶴子出生於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她的本家是熊本家族。熊本家族世代以看病為生,千鶴子在成婚後,就開始幫助自己的父親看病謀生,她利用自己透視的超能力,可以很快的找到病人的病根所在,並且對病人進行快速治療,讓很多人都擺脫了病痛的折磨。千鶴子的姐夫還會催眠術,千鶴子就跟她姐夫學起了催眠。
  • 了解人性的墮落、敗壞,儘可能可以少些傷害,多點福氣
    了解人性的墮落、敗壞,讓我們少些傷害,多點福氣國家在不斷的強大和富強,社會經濟也在飛躍發展,科技更在不斷的進步,我們享受著文明社會的變革;不管是吃、是住、是行、還是樂……殊不知無數貧窮的人們正在忍受著飢餓的困擾;再說出行,在這個文明的時代,反倒不文明了,不管是景區還是平常大街,隨處都可見不文明的行為,隨地扔垃圾果皮,吐痰,隨處皆有不遵守交規亂穿紅燈、逆行,還有更危險傷及性命的什麼住宅高空拋物,等等諸多行為不雅之風;這些社會的毒瘤如何才能得到根治呢?
  • 哲學中有3個重要自我概念,看完後,保證你讀懂人性
    哲學中有3個重要自我概念,看完後,保證你讀懂人性。人性包括人的社會屬性、自然屬性、經濟理性屬性。自我的概念自我的概念在大多數哲學分支中扮演著中心角色。例如,在形上學中,自我被看作是探究的起點(都在經驗主義者和理性主義傳統)。
  • 總是生氣不可控的人,讀懂三句話,幫你快速化解煩惱!
    ——拿破崙世間萬物各有不同,人與人的脾氣秉性也並不相同,但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是人性中最本質的地方,比如大家都不喜歡被別人訓斥,喜歡更加溫和的批評,而很多人總是發現,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氣,性格暴躁,不要著急,讀懂這三句,或許能讓你平靜下來。怒不過奪,喜不過予這句話的意思是,人不能因為自己的生氣發怒就對別人進行過分的處罰,高興了也別給別人過多的獎賞。
  • 著名學者周國平關於愛與孤獨的三句箴言,讀懂了,你就活明白了
    我們時常會有爭論,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我自己是人性本善論的支持者,因為我們看到即使是大奸大惡之人,在細微弱小之處,有時候也會流露出自己內心的善意。它可能不經意,也可能不被注意到,但不可否認,它存在。這是我堅持人性本善的原因。
  • 《人間失格》充滿人性陰暗、頹廢的消極面,為什麼那麼多人愛看?
    可是太宰治在少年最後的成長中,又給予了我們正視這個社會的啟發,他在與朋友交談中說「你說的世人,不就是你自己嗎?」大庭葉藏的一生,都與這「世間」息息相關。他童年不惜扮醜,來討好這「世間」,後期也為這「世間」的模糊而感到恐懼。
  • 曾國藩留給後世的處世秘籍,40歲以後一定要逼自己讀懂!
    【國學生活】為大家錄出了視頻,把曾國藩的處世絕招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你。 學成後你讀懂的不僅僅是曾國藩,而是修身養性、持家教子、為人處世上的大智慧。 學成後你讀懂的不僅僅是曾國藩,而是修身養性、持家教子、為人處世上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