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吃魚吃肉不如吃豆?為什麼提倡「夏季吃豆」?這其中蘊含著怎樣的科學原理?食品科學博士田維娜老師給大家做了講解:
夏季高溫容易出汗,汗水會帶走身體裡的一些鉀元素以及水溶性維生素。而扁豆等豆類富含鉀元素、B族維生素,能起到一定的補充作用;
豆類和肉類一起食用,能提高蛋白質的吸收利用,對於身體提高免疫力非常重要。
家政培訓師陳慶安,看到「家政大姐金牌菜」系列節目,覺得自己有必要一展身手,但與此同時,自己在做菜方面也遇到了難題,想請教一下大廚。
都說家政大姐在家庭生活方面是樣樣都行,做起菜來也是得心應手,那關於夏季吃豆,廚房達人陳慶安會帶來怎樣的美味?又有哪些問題等著大廚?烹飪學校老師盧曉光現場教學,又會如何化解難題?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排骨焯水:排骨涼水下鍋,放入料酒、薑片等,煮開後,撇去血沫即可;
鍋中倒油,下入冰糖,炒出糖色,放入焯好的排骨,翻炒均勻,使其上色;
【竅門】:炒糖色:用冰糖炒糖色,顏色更亮,炒制時開小火,能更好地控制火候,糖色不容易炒煳。
放入大料、草果、豆蔻、蔥、姜、蒜煸香,加入啤酒、熱水、紅燒醬油,燜1個小時左右;
【竅門】:紅燒醬油味道偏甜,顏色本身油亮,加入紅燒醬油也可以代替炒糖色
梅豆掐去一頭一尾,去掉兩邊筋絲兒備用,並在鍋中倒水,放入梅豆、鹽、油,焯2分30秒左右撈出;
◎ 梅豆也叫豬耳朵豆角兒,大的叫豬耳朵,小點兒的叫貓耳朵,五六月份左右是成熟期;
◎ 梅豆含有皂角素,所以食用的時候要焯熟,而梅豆焯水2分30秒左右,口感更脆;
◎ 梅豆口感非常脆嫩,適合炒制或者燉製。
鍋中倒油,下入梅豆、蒜、鹽,並放入撈出的排骨,淋上少許排骨湯,翻炒均勻,即可出鍋。
【竅門】:梅豆要單獨下鍋煸炒;排骨單獨撈出與梅豆炒制,減少油膩,口感更好。
將豌豆焯水,放入料理機,加水攪打2分鐘左右。其中水與豌豆的比例是2:1;
將豌豆汁過濾兩遍,倒入鍋中煮開,水澱粉勾芡,關火加入白糖,之後倒出過濾第三遍,冷藏後放入熟芝麻即可。
陳大姐廚藝這麼了得,到底是有什麼問題要諮詢盧大廚,一看本子,密密麻麻的全是關於「燒鴨子的問題」,原來陳大姐自己在家煮出來的鴨子特別腥,總是做不好。
那麼盧大廚是如何一一破解這些難題的,在挑選、烹調鴨子上,有什麼秘訣?
煲湯,用南方的老鴨子,有肥有瘦,湯汁肥美;燒鴨子,就要兩年以內的,太老的鴨子燉不爛,又柴又硬。
鴨子燒不好,不僅有腥味,還有股臊味,其原因在於鴨子的油脂。因此,盧大廚給出了去「去腥四步走」的方法:
① 做鴨子時,一定要儘量去除它的油脂;
② 鴨子切塊後進行泡水,也可以幫助去腥;
③ 凡是腥、羶、血汙多的肉類,焯水時用冷水,水逐漸燒開後,撇去浮沫;
④ 煸炒鴨子,持續去腥。
燒鴨子要從嫩燒到老再燒到爛,所以一定要有足夠的時間,一般燒30分鐘左右,但高壓鍋壓15分鐘左右即可。
從食養的角度來說,鴨子屬涼性,夏季是吃鴨子非常好的季節,這次盧大廚給我們帶來了毛豆燒鴨子。
將鴨子處理乾淨,切塊,放入冷水中浸泡後撈出,放入鍋中,加冷水、料酒焯制;
水逐漸燒開後,撇去浮沫,再撈出泡在溫水中。
鍋中倒油,下入郫縣豆瓣兒醬、料酒、大料、桂皮、蔥、姜、蒜、鴨塊煸炒;
放入幹辣椒、花椒、啤酒、白糖、胡椒粉、鹽、紅燒醬油,小火燜三十分鐘,放入毛豆,開蓋煮5分鐘,最後放入紅椒塊,收汁出鍋。
果然,這樣烹調出來的鴨子,不僅吃起來沒有一丁點腥臊味,而且肉質軟爛,特別好吃,就連豆子也非常入味,很是下飯。
毛豆就是新鮮連莢的黃豆,又叫菜用大豆,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口感脆嫩,同時本身無毒,適合燉、煮、炒等多種烹飪方式。
夏季吃點應季豆,不僅味道鮮美,對健康也大有裨益,何樂而不為?快跟家人一塊分享豆子的美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