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曉煒健康花園的第164篇文章
身心合一 活在當下
01
身體的「智慧」、想法和情緒
我們很大一部分思考(thinking)是不自願的、自動的、和重複的。也就是說,思考發生在我們身上,不由我們選擇。就像身體內的消化和體內循環,思考會自行發生。
我們的身體有它自己的「智慧」。身體吸入氧氣,將食物轉變成能量,心跳和血液循環,免受外界對身體侵害的免疫能力, 還有將外界感受轉變成神經衝動,傳入大腦,然後對外界現實產生認識,等等。這一切都在身體的「智慧」下自動進行著,不是我們在運行身體。
其他任何生命形式也是如此。比如, 動物,花樹。
但是,身體的這種「智慧」也會對我們大腦裡的想法(thoughts)起反應。它不能區分實際情況和想法之間的不同。它對每一個想法都會反應,好像想法就是現實。
當我們遇到外在危險時,身體會立刻出現「戰鬥或逃跑」(Fight or flight)的反應,以應對外界的危險。但對身體而言,一個擔憂或害怕的想法也意味著「我正處在『危險』之中」,會對它起反應,比如心跳加快,肌肉收緊,或呼吸加速。這時,體內會有能量(energy)積累起來。但是,這種「危險」只是一種幻覺,能量沒有出口。一部分重新回到思緒,產生更焦慮的想法。其餘的能量能打亂身體和諧的功能。
除了體內能量的積累,當身體對想法反應時,情緒也就產生了。情緒又將能量返回給第一次產生情緒的想法。這樣,在沒有被覺察的想法和情緒之間就有了惡性循環,形成情緒化思考(emotional thinking)。
負面情緒對身體具有毒性,並影響身體的平衡。負面情緒包括害怕、焦慮、憤怒、難受、耿耿於懷、怨恨、強烈的討厭、嫉妒等。這些情緒會打亂內在能量在身體的流動,影響心臟、免疫系統、消化、激素產生等等。醫學界已經很肯定,負面的情緒狀態和身體疾病有關。
所以,對負面想法的覺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我們只有覺察到它們,才有可能不被它們左右。
02
如何不被負面想法所困?
首先還是要回到「我們是誰?「這個終極問題上。
我們不是頭腦裡的聲音,不是想法。我們是自己想法和情緒的觀察者。
Michael A Singer,「不羈的靈魂「和」臣服實驗「的作者,在一次採訪中對如何不被負面想法困擾,是這麼說的:
「首先,當頭腦裡的聲音開始說話時,我們應該放鬆,離那個聲音遠一點。
第二,觀察那個聲音,問自己「它有幫助嗎?」,避免做任何反應。
第三,在覺察中,內在會產生一個空間, 聲音和想法可以穿過。「
他提到最關鍵的一點是:當頭腦裡的聲音(即想法)一出現時,我們就該覺察到它。
也就是說,打破負面想法和情緒惡性循環最關鍵的是:在想法升起時,我們已經注意到了。而做到這一點是極具挑戰性的。
所以,在當下的每一刻,我們都要學著觀察自己的內在-自己的想法和情緒,養成一種習慣,成為自己內在的觀察者。
我逐漸發現:人的很多想法具有重複性。通常,也是這些重複出現的想法在困擾我們,讓我們情緒低落。如果我們沒有覺察到自己思緒裡的活動,我們便以為這就是自己的生活狀態。
所以,觀察重複出現的負面想法和隨之而來的情緒。當相似的負面想法再次升起時,我們要提醒內在的自己(小我,ego), 讓它離開。
如果我們停下來仔細觀察和聽,每一樣自然的事物,花、樹和動物都在教我們一些重要的道理。比如,鴨子,它們在河裡打完架後,抖抖自己的翅膀,然後就和平地走開了,好像剛才發生的就像沒有發生一樣。
人類創造出無數的奇蹟,這是人在意識狀態下思考的結果。但,人類思緒的一個普遍特點:它通常會對過去發生的反覆進行思考。所以,過去發生的並沒有過去。它還會常常評判。
我想,這就是人類痛苦的源頭,是我們生而為人與花草和動物最不一樣的地方。如果我們能帶著覺知(awareness)活著,看到自己的想法和升起的情緒,和它們保持距離,讓它們穿過我們的身體。在這種有意識(consciousness)的狀態下,面對世事,然後做出積極的回應。
這樣的我們就不會被束縛住,會感受到一絲絲的自由,就像Singer說的,「freedom is free fromourselves.」 (自由是我們從自身解脫出來。)
當我們撥開思緒的重重迷霧,冷眼靜觀時,那些負面的想法就不會再左右自己了。
相關文章-
幸福原來在這裡
關於自己,我們又懂得多少?
曉煒健康花園HealthyLiving
身心合一 活在當下
Living fully in the present with body andmind connected.
長按二維碼關注
健康|療愈|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