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警察不能稱為policeman? 淺談英語中的性別歧視現象

2020-12-14 大思英語

小時候學英語,老師說,警察的單詞是policeman,長大後,我們發現西方社會再也不用這個詞來指警察,因為這個詞帶有#性別歧視#的色彩。

如果你對一個女警察說她是policeman,就是對她非常大的冒犯。因此,稱呼警察,一律用police officer,不管是男是女,職位或高或低。

英語中的性別歧視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一直爭議不斷的話題,隨著婦女解放運動的開展,西方社會對於英語中的性別歧視特別敏感,如果有人對女性講話時用了有歧視性含義的語言,就會被指責為「性別歧視者」(Sexist)。

在西方社會,性別歧視雖然不及種族歧視那麼廣受關注,但也不是一個小問題,誰要是被扣上性別歧視的帽子,TA會被整個社會所鄙視,工作和生活都或多或少會受到影響。

婦女解放運動讓女性在社會的各個方面開始扮演越來越多的重要角色,女人也能撐起半邊天!過去的主席都是男的,都稱chairman,但也有女性擔任主席呀,稱一個女主席為chairman,讓女權主義者覺得不妥,於是就有了chairwoman。

同樣,政府部門的發言人之前一般都是男的,所以發言人都叫spokesman,後來出現了女發言人,女權主義者不接受發言人專指男人的內涵,spokeswoman就出現了。

漸漸地,在語言方面體現男女平等就成了一種趨勢。在變化的過程中,英語名詞和稱呼有了新的擴展,「推銷員」從salesman變成了salesperson,「生意人」從businessman變成了businessperson,「郵遞員」從postman變成了postal worker(或letter carrier)。

「家庭主婦」從house wife 變成了home maker(家庭主婦,一家之主?)「手工製作」從man-made變成了handmade,「氣象預報員」從weatherman變成了weather forecaster,「消防員」從fireman變成了firefighter……

此外,現在的「監工(工頭)」supervisor在很多場合已取代了foreman,過去的「垃圾搬運工」garbage men已經被garbage collector所取代了,過去的「空中小姐」stewardess(或air hostess)恐怕都要改成flight attendant了。

這一類的例子很多,在使用英語的時候該多加注意,這些細小的地方也能體現一個人的素質。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隨著男女平等的呼聲越來越高,社會對某些英語詞彙的變化也發生了很多爭論,有許多很有趣的見解。

比如,對男性的稱呼用Mr,人們無法談判這個「先生」是否已婚,而對女性的稱呼卻要有已婚和未婚的區別,如:Mrs和Miss。女權主義者認為這一點不公平,憑什麼男的稱呼就不分已婚和未婚,卻要給女性貼標籤呢?這不就是歧視嗎?

所以在英語中就有了模糊已婚和未婚的稱呼Ms。在Ms剛出現的時候,還真的有人對此不滿,他們譏諷地說:在有些國家,人們無論男女都互相稱呼「同志」(comrade),這不是最公平嗎?要不我們也互相稱comrade吧。

還有人提議,「人類」一詞不可以是man,而應該用human,還有人說human裡面也有man,因此,「人類」應該用people,「全世界的人類」應該表達為the peoples of the world。

這些人還提議將manufacture(手工製作)改為produce。更有人提出了一些極端的例子,例如,建議將history(歷史)改為herstory,理由是英文的「歷史」裡面只含有男的his而沒有女性成分。

還有人質問,為什麼男人man還要佔據女人woman的位置(後三個字母是男人的man)?有人調侃說,人為女人所生,那是正常的。

調侃者又不忘加一句,美國英語的大學一年級學生都是freshman,總不能改成freshperson吧?但極端女權主義者很認真,這些人希望「婦女」一詞用woperson。

這下惹煩了很多人,有人反問,下水道(井蓋兒)的「入口」在英語裡是manhole,肥料(動物糞便)是manure,是不是要把manhole和manure都改成personhole和personure啊?要不要再來一個womanure呢?

其實,什麼事情都不應該走極端。女權主義者為了追求男女平等,很多做法明顯都過界了,甚至有人提議,女人也應該像男人一樣,可以在某些公共場合裸露上身,哎,這又是何必呢?

相關焦點

  • 英語寫作話題:職場中的性別歧視
    在上一篇我們總結了關於政府社會問題懲治犯罪類的討論我們可以有一些怎麼樣的思路,同樣是當今社會很嚴重的一個問題,也是英語作文中經常考察的一個話題。就是當今越來越嚴重的性別對立問題。計劃生育以來,由於獨生女的存在,女性地位有了一些提高,性別意識逐漸覺醒,女權主義也有了些許抬頭的趨勢。
  • 這些詞居然滿滿都是性別歧視?!使用需謹慎哦!
    聽到policeman、fireman、postman.
  • 「性別」英語怎麼寫?
    性別英語怎麼寫:sexual distinction釋義:性別音標:英 [sekul dstkn] 美 [sekul dstkn]Sex>性別英語怎麼寫相關短語:gender discrimination 性別歧視grammatical gender phr.
  • 數據中的好萊塢性別歧視
    2018年,英國廣播公司(BBC)發布了這部時長八分鐘的諷刺短片——《女主角》,性別、年齡、族群等歧視因素在女演員的境遇中真實地存在。近期的一份報告顯示,女性幕後從業人員也廣泛面對這些歧視。2019年1月,安能博格基金會聯手南加州大學傳媒學院發布研究報告,顯示好萊塢電影的幕後工作被白人男性主導,女性從業者比例顯然偏低。
  • 倫敦女性發起請願行動,要求改變牛津詞典中的性別歧視
    撰稿丨肖赫曦據《衛報》報導,今年夏天,倫敦一家公司的總裁Maria Giovanardi在網上發起了請願,要求牛津大學出版社更改牛津詞典中對「女性」(woman)的定義,她認為這些定義具有性別歧視的傾向。Maria Giovanardi在網上向牛津大學出版社發起了請願。
  • 你已成了性別歧視的幫兇!還有這些詞都帶有性別...
    而大多數將這些語言掛在嘴邊的男男女女並不知道,自己已經不知不覺成為性別歧視者中的一員。早在2018年,中南大學李斌副教授在湖南省婦女理論與實踐研究課題《網絡虛擬社會中的性別表述與性別正義研究》中就指出:網絡詞彙是有性別的,商業利益和傳統性別文化共同助推了網絡詞彙中明顯或隱含的性別歧視,網絡中的性別歧視問題是當下必須直面的現實問題。
  • 英語小測驗:英語中區分性別的職業名稱
    在漢語裡,通常我們靠在一個職業名稱前加「男」或「女」來區分做事人的性別,如:男技師、女醫生、女警察等。但英語語言裡沒有規律的、通過詞性或前後綴變化來區分職業性別的方式。有些職業名稱中包含和性別有關的單詞,如:postman郵遞員;policewoman女警察等;也有些職業名稱性別中立,職業名稱本身並不區分男女,如:midwife 助產士」。通過做下面的測驗,學習英語中常見的、區分性別的職業名稱。1.Which job title can apply to a man or a woman?
  • 是暖男還是「善意的性別歧視」?
    根據《矛盾的性別歧視清單:區分敵對的和善意的性別歧視》by Glick, P., & Fiske, S. (1996)一文中的定義:「我們將善意的性別歧視定義為一系列相互關聯的對女性的態度,包括用帶有偏見的態度看待女性,將女性的角色固化,但觀察者感受到的是主觀善意,這種態度傾向於誘發典型的親社會行為(如提供幫助)或尋求親密行為(如自我表露)。」
  • 職場中遭遇性別歧視的女性如何走出破局?
    這樣的例子真的是太多了!有網友評論說:女性太不容易了,尤其是在競爭激烈的職場,那些「隱形的歧視」尤為明顯。  有調查數據顯示,超過八成女性在就業中存在性別歧視。全國婦聯研究所也曾統計,高達86.6%的女大學生受到一種或多種就業歧視。
  • 史上性別歧視最嚴重的發明
    ,認為什麼需要改進和幫助。緊身胸衣就是個例子(參看利維坦之前的《你對緊身胸衣的了解或許都是錯的》),並不是男性為了讓女性低自己一等而強迫她們,反而是女性自己普遍都樂此不疲地穿上了這件複雜的衣服(提醒一下,女人當然也可能用性別歧視的方式對待自己)。其他產品,特別是化妝品產業的產品本身並無性別歧視之意,也沒有壓制女性的特質,而是在市場營銷階段才變成這樣。這些情況都有點兒複雜。然而,某些發明卻無可辯駁,就是赤裸裸的嚴重性別歧視。
  • 英語中居然有這麼多歧視華人的單詞! 聽到了別猶豫, 直接懟回去!
    去年年底列治文出現了散發歧視華人傳單的事件,前幾個星期多倫多華人老移民的SUV汽車被人噴上了「中國人滾回去」的字眼…… 「歧視」這種現象其實在任何地方都不能避免,在國內我們有地域歧視、性別歧視、工作歧視、信仰歧視,在國外可能碰到最明顯是種族歧視。那麼我們今天就來總結一下,北美地區英語中關於歧視華人和中國人的說法有哪些。大家以後聽見這些說法就應該直接懟回去!
  • 中國學術圈性別歧視有多嚴重?
    這份調查從數據上印證了女性在學術職業發展中的流失遠遠比男性嚴重,而這一現象確實受到了學術圈中「性別歧視」的影響。「這個歧視是全方位的。有個人層面的,比如大學導師的態度;也有體制層面的,比如科研機構內部及國家政策的影響。」1月2日,王立銘接受澎湃新聞採訪,他說,「我們的調查結論不是說女性就一定要做學術、科研。
  • 華東師大《男生女生學數學》教輔,是科學創新,還是性別歧視?
    有人甚至認為,教輔書如果按照性別來區分,實際上是一種變相的「性別歧視」。中學生學數學,男生女生究竟有沒有差異?作為一名長期從事中學教學一線工作的教師,筆者對此問題有些看法。高中階段確實存在男生比女生數學成績好的現象。
  • ,法國女作家出版《我恨男人》被搶售一空,大搞性別歧視,竟還引發全網厭男熱潮...
    看到市場上出現了性別歧視的言論,法國性別平等部特別顧問拉爾夫·祖梅利對此發表了觀點:「這本書顯然是對男人仇恨的頌歌。我想提醒你們,煽動基於性別的仇恨是刑事犯罪!因此,我要求你們立即將這本書撤下,否則將受到刑事起訴。」 而正是這樣的發難,導致這本書的前三版瞬間售罄,本來是想對這本書進行打壓,但沒想到卻促使了這本書的火爆。
  • 愛講女權的好萊塢,本身卻是性別歧視的重災區
    近日,一位谷歌男性高級軟體工程師在公司內部論壇發文稱「女性不適合編程」,再度引發人們對矽谷性別歧視現象的討論;2015年,「大表姐」詹妮弗·勞倫斯也曾公開控訴自己和同級別男演員合作拍攝電影《美國騙局》時,卻遭遇同工不同酬。
  • 「性別不一樣,零食也要不同」,網友:這該死的歧視!「刻板印象」英文怎麼說?↓
    中文「歧視」一詞,出自清薛福成《出使四國日記光緒十七年二月二十一日》:朕恭膺天命,寅紹丕基,中外一家,罔有歧視。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歧視」一詞的含義十分簡單:「不平等地看待」,是指直接針對某個特殊群體成員的行為。
  • 用快遞小哥代指快遞人員是性別歧視?反思不宜上綱上線
    近日,有網友發微博稱,中通快遞微信小程序中,對快遞員的默認稱謂是「快遞小哥」。這意味著,其默認快遞員的性別是男性。該網友認為,中通快遞默認使用的「快遞小哥」稱謂,有明確性別指向,用語欠妥,希望該公司予以改進。
  • 被指性別歧視和醜化中國人,「大陰陽師」J.K.羅琳又翻車了!
    在轉推中,她標出「來月經者」一詞,被網友怒批陰陽怪氣,歧視跨性別者。(註:跨性別者指一個人在心理上無法認同自己與生俱來的生理性別,相信自己應該屬於另一種性別,比如跨性別女性就是認同自己是女性的男性)(圖源社交媒體,下同)《為來「來月經者」創造更加平等的後新冠世界》一文於當地時間5月28日刊登在devex網站上。
  • KPL榮耀大話王,職業選手性別歧視引爭議,難道女生就不能打野?
    在最新一期的榮耀大話王中,職業選手性別歧視引起爭議,難道女生就不能打野?官方提出的問題是:給女生推薦一個打野英雄?這本來是一個很簡單很普通的問題,但是某些職業選手的言論確實存在著歧視女性玩家的嫌疑。許諾:就想玩打野啊?想太多了,給你推薦一個沙包一樣大的拳頭吧。Zero:哎還是別玩打野了吧,你打野真的隊友都傷心。
  • 使用性別中性稱謂就是「不男不女」「不認父母」了?
    使用中性稱呼的緣由《福布斯》雜誌的一篇文章《如何使用中性語言,以及為什麼這種嘗試很重要》,介紹了使用中性稱呼的重要性,和應該如何使用。原文地址:http://bit.ly/3neB0ns文中指出,使用中性稱呼由來已久,反映了在職場中對各種群體,各種性別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