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起老北京,應該有很多人對它有深厚的情誼吧。老北京人說話的兒化音應該也是很多人都喜歡聽的吧,反正小編是很喜歡的。
老北京是對古都北京的傳統風俗的叫法,北京作為七大古都之首,無論是老百姓還是官員們,對衣著打扮都相當重視。咱們今天呢就來說說老北京的地道小吃。
北京市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其小吃歷史悠久,北京小吃又俗稱「碰頭食」或「菜茶」,融合了漢回蒙滿等多民族風味小吃,以及明清宮廷小吃特色而形成,品種多風味獨特。
北京小吃大約有二三百種,可以作為零食,早點,夜宵,下酒菜等等,其中最具京味特點的是豆汁,灌腸,炒肝,麻豆腐,炸醬麵等。
首先我們來說說豆汁豆汁是老北京獨具特色的傳統小吃,有300多年的歷史。豆汁其實是以綠豆為原料,將澱粉濾出製作粉條等食品後的剩餘殘渣進行發酵產生的,具有養胃,解毒,清火的功效鬥爭,歷史悠久,據說早在遼宋時期就已在北京地區盛行,而豆汁作為宮廷飲料是清朝乾隆年間的事情了。
不要看豆汁其貌不揚,但一直受到北京人的喜愛,原因在於它極富蛋白質,維生素c,粗纖維和糖,並有祛暑清熱,溫陽,健脾,開胃,去毒,除燥的功效。
一般人喝豆汁兒,不管它是熱還是涼,所以喝不出來所以然,現金一些買豆汁兒的褲子,把豆汁兒熬好以後就放那兒,涼了才加熱,有的索性就不管了,這怎麼能喝到正宗的豆汁呢?所以建議朋友們,如果有機會的話,一定要去到北京嘗一嘗最正宗的豆汁,再加上兩根油條,簡直是人生之幸事。
接下來我們說炸醬麵,都說老北京炸醬麵。其實炸醬麵最初起源於東北,是滿人入關之後再到北京的,因為東北自古產大豆,所以才有了東北大醬,繼而產生了炸醬麵這一美食。
炸醬麵在中國北方十分流行,因為在北方人們都以麵食為主,而且在北方最常見的是豬肉丁炸醬,是以半肥瘦豬肉丁加蔥姜蒜等在油鍋中炸炒,加黃稀醬,蓋上鍋蓋,小火咕嘟10分鐘,當肉丁被黃醬咕嘟透了,肉皮紅亮。
其實小編是真的特別喜歡吃炸醬麵的,冬天吃熱的,夏天吃涼的。夏天馬上就到了,小編就給大家講講涼炸醬麵怎麼做吧。
把肉切成碎丁,黃豆大小為宜,取一油鍋倒入一點植物油油,八九成熱後放入肉丁,肉丁炒月色,放蔥絲,薑末炒出香味,然後放醬下鍋,小火慢炒,有了醬香味,放入白糖,當醬炒成紅黑色時加香油料酒,翻炒均勻後起鍋另起一鍋,把麵條煮熟後撈出過幾遍涼水,把炸好的面醬和配菜麵條一起拌勻食用即可。
最後我們講驢打滾。很多人一聽到這個名字就笑了,驢打滾是東北地區老北京和天津衛的傳統小吃之一,成品黃白紅三色分明,煞是好看,因其最後製作工序中撒上的黃豆面,猶如老北京郊外野驢撒花打滾時揚起的陣陣黃土,因此而得名驢打滾。
驢打滾外層沾滿豆面呈金黃色,豆香餡兒甜,入口綿軟,別具風味,豆餡兒入口即化,香甜入心,黃豆面入嘴後可以不嚼,細細品,是老少皆宜的傳統風味小吃。
那麼作為老北京的傳統小吃,豆汁兒,灌腸,驢打滾,炸醬麵,不知道朋友們都吃過哪幾種呢?不過無論如何,還是建議朋友們有機會的話,可以到北京親口嘗一嘗最正宗的風味小吃。
好啦,今天就到這裡了,關注小編不迷路,如果大家還知道什麼北京的特色小吃,可以在下方評論區告訴我,我們下期一起來講一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