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友對源頭制茶龍珠品鑑評價

2021-01-10 彤掌柜茶業

姜哥對源頭制茶龍珠評價:

彤掌柜茶業有限公司出品的茶品,2019年源頭制茶龍珠。

彤掌柜茶業,立足於雲南臨滄的古茶樹群落管養團隊,源頭制茶人公司。

臨滄,老茶客們熟悉的天下茶尊,雲南普洱茶大產區之一。不贅述。

龍珠圓潤可愛,簡潔的棉紙包裝,色澤墨綠,條索清晰,看茶條,用料等級較高,聞之清香,壓制較緊緻。

蓋碗(約125ML),溫開水3分鐘左右浸泡,令其較快散開,便於衝泡品飲。此不計入衝泡次數。衝泡過程不用茶漏。

再次出湯後開始品飲,前兩泡茶湯入口香氣明顯,湯感細膩,厚度稍有欠缺,品後淡淡甜感開始在口腔中蔓延。基本不苦澀。稍有回甘。額頭滲出汗珠數顆。

第3泡茶湯顏色更加黃亮,滋味飽滿度增加,入口順滑,稍有青味澀感,回甘生津也加強了。湯中含花蜜香香,回甘比前兩泡更加明顯。

第4—8泡,湯色金黃。茶湯醇厚、順滑、醇和,適口性尚好,隨著茶湯滑過喉嚨,口腔中甜感漸顯。苦澀均有上升。茶球舒展開來,用料細嫩,可見是春茶。

第9泡後,茶湯飽滿度開始下降,悶泡後茶湯柔順細膩,清醇舒適。喉韻甜潤,消渴解暑。

品飲結束後,龍珠已經完全舒展開來,條索清晰勻整,墨綠,油潤光亮。醇和爽朗,身心愉悅。體感佳。臨滄茶特質明顯。是一款比較適口,可圈可點的口糧茶。感謝!

- E N D -

◇文字:姜哥品鑑文

◇配圖:姜哥實拍

雲南彤掌柜茶業,雲南臨滄的古茶樹群落管養團隊,源頭制茶人公司。擁有20+自有地塊古茶樹群;百年以上古樹5000+棵;100+家茶農合作戶;製作春茶時900平米曬場。純正好喝耐存「本味制茶」,「留活」工藝注重後期,「慢養慢存」一杯好普洱茶讓人能夠慢下來細品。

相關焦點

  • 老徐鑑茶382:冰島地界500年古樹茶品鑑報告(雲南茶友寄)
    今天品鑑的是雲南茶友寄來的冰島地界500年古樹茶。我去過地界那麼多次,一棵500年的茶樹都沒見到,不知道這一棵是長在哪裡,有幸一定要去看看。別說是地界,就整個勐庫產區樹齡500年以上的茶樹也是鳳毛麟角,當然也許是我見識少,不知道而已。
  • 《老徐鑑茶》322期:2006年南糯山古樹茶品鑑報告(大理茶友寄)
    今天給各位帶來的是雲南大理茶友的2006年南糯山古樹茶的品鑑報告。南糯山古樹茶在普洱圈是比較有名的,尤其是它上面的半坡老寨、拔瑪老寨、石頭老寨等都是非常好的茶,近些年那裡也逐漸成了一個旅遊景點,到訪的遊客也很多,有點類似攸樂山那邊。閒話不多說,我們還是來品一品這位茶友的南糯山古樹茶究竟如何?
  • 習茶 ‖ 發現茶葉品鑑之樂趣
    對於愛茶人來說,每天喝茶時,都有提高自己的品鑑能力的機會,只是需要找對方法。尋找各款茶的特點,比如茶葉價格為什麼不一樣,各款茶葉的優點和缺點是什麼。那麼不管是自己平時的PK還是與友「茗戰」,也是要有規則來限定pk公平性的。 茶具首選蓋碗,不要用壺等會吸茶香的茶具。而且蓋碗要質地相同、大小相同。
  • 老徐鑑茶第330期:2020王子山曼松古樹茶品鑑報告(北京茶友寄)
    今天給各位帶來的是北京茶友的2020王子山曼松古樹普洱生茶的品鑑報告。大家應該都知道,曼松古樹茶應該是普洱茶界的第一高價茶了,動則數萬一公斤,一般茶友是很難接觸到真正曼松古樹茶的。說起曼松古樹茶,其實在業界中爭論是比較大的,其中的是是非非恐怕不是一般人能說得清楚的,這裡我就不再重複了,還是以茶論茶,其餘的就不去理會。第一泡茶湯呈淺黃色,稍帶一點綠,透亮度不錯。無論是茶湯香還是掛杯香都比較濃鬱,蜜香有但不重,花果香為主,但其中似乎夾雜有豆香味。
  • 老徐鑑茶316期:2017無量山古樹頭春茶品鑑報告(河北茶友寄)
    今天給各位帶來的是河北茶友的2017無量山古樹頭春茶的品鑑報告。無量山的地域範圍比較廣闊,它從思茅的景東、景谷一直延伸到大理的南澗,因此它所出產的茶,滋味也是有著相當大的不同。下面我們就來品一品這位茶友的無量山古樹茶。
  • 同樣是冰島茶,為何茶友選擇了藍版,而不是其他?
    藍版「2020冰島」第12泡湯色,茶友韋師做茶,我是新人,入行近8年,和混跡普洱茶江湖的老人們相比,我就是一個茶小白。但是,同樣是冰島茶,為何茶友選擇了我,而不是選擇你呢?俗話說,「貨比三家」,同樣是冰島茶,在咱們茶友的心目中,他們必定只會選擇自己更喜歡的一款。放大來講,同樣是普洱茶商家,在咱們茶友的心目中,他們必定只會選擇自己偏愛的一家茶企。咱們是如何做到的?讓茶友選擇龑王牌藍版「2020冰島」,而不是其他茶企品牌的冰島茶;咱們是如何做到的?
  • 品鑑丨2020年普洱茶吧春暢古樹龍珠純料春茶:茶香高銳 湯感甜
    1、優質原料。3、品鑑。開湯,湯色淡黃清亮,入口即香,無雜味。春暢龍珠勐海春茶生茶茶湯明亮,香氣輕揚,滋味清甜微澀,茶性柔和,回甘生津,耐泡度好,系普洱茶吧用心打造的高性價比口糧茶品,過硬的品質與高性價比,贏得了眾多茶友的擁躉,多年來持續旺銷,供不應求。
  • 茶 | 茉莉龍珠
    首先呢,我們先來了解下茉莉龍珠的製作工藝吧!《茶譜》對茉莉龍珠製法有詳細的描述:採用良種早春綠茶嫩芽或白茶製成坯,並以雙瓣和單瓣茉莉花交叉重窖「七窖一提」而成。成品毫芽肥壯重實,經精工巧製成珠球形狀,美名「龍珠」。茉莉龍珠用經加工乾燥的茶葉,與含苞待放的茉莉鮮花混合窨制而成的再加工茶,其色、香、味、形與茶坯的種類、質量及鮮花的品質有密切的關係。
  • 人情有冷暖,茶性關乎溫涼,每款茶都有它的脾氣!
    紅茶,發酵茶更溫順,冬日裡浪漫多情、溫暖身心,常品飲預防感冒的好茶品。當不知送茶禮的對象愛喝什麼茶時,送紅茶,大都錯不了!雖然所花成本高,但做茶禮也更顯珍貴。以老白茶為例,茶百科結合以往的銷量和口碑,推薦部分茶品供茶友們選擇:※ 2015老白茶龍珠2015老白茶龍珠,茶如其名,外形做成圓珠狀,寓意美好。茶球外部用錫紙密封包裝,乾淨衛生顏值高,存放轉化效果好,且體積比日常見到的小青柑要小,每顆重量保持在5-6克左右,剛好是一泡茶的份量。
  • 【習茶班】一周一茶,三場習茶品鑑會,九份習茶筆記
    茶友國楠拿來他收的05年中心寅老樅水仙,我品嘗後覺得存放很乾淨,有明顯舒適的陳香,且有往藥香轉的趨勢。
  • 遍地大師茶:目前到底有多少制茶大師?
    什麼樣的標準才能算是真正的制茶大師呢?所以從這裡的要求也能看出,要成為真正的制茶大師,是非常不容易的。從目前公布的信息,已發布4批制茶大師的資料,一共:94人。茶友們想查詢更多國家級的茶葉非遺項目及傳承人可以在非遺官方去查詢:http://www.ihchina.cn/
  • 鍋溫,殺青,如何喝一口茶調整制茶工藝?
    鍋溫,殺青這些遠離茶桌的制茶環節就連很多從業者都不一定知根知底這時有人在茶桌上喝一口茶便能對這款茶「指點江山」提出對制茶工藝的細微調整這樣的「大師」是不是很厲害?三茶六局戳穿假大師系列已上線本期獨家觀點喝一口茶就能對制茶工藝提出細微調整的人都是胡說八道,請茶友理性喝茶,取悅自己。制茶工藝的細微差距可以通過喝茶判斷嗎?我們平常在喝茶的時候,偶爾也會跟茶友們一起交流,在喝新茶時,有的茶友會認為一款茶殺青太輕青味過重了,也有的茶友會覺得一款茶殺青太重聞著出現豆香味,有點兒綠茶化了。
  • 今大福普洱茶廈門跨年品鑑會圓滿落幕
    2020年最後一天的下午,30多名茶粉們歡聚一堂,圍坐在「茶飾界」的天地大茶席——曲水流茗旁暢飲中國茶,參加今大福廈門品鑑會暨2021茶頻道廈門工作站跨年茶會,以一杯杯茗茶告別不同尋常的2020年,迎來充滿希望的2021年!
  • 葉志堯:「東方美人」制茶師,百年傳承,以匠心做好茶
    葉志堯先生秉承祖傳百年制茶工藝,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多次在國內茶葉評比中獲獎。制茶世家 世代相傳葉志堯先生從小生長在制茶世家,在耳濡目染的環境下長大,他的祖父葉竹霖,是東方美人制茶工藝的始祖,茶界奇人,發明、創新更改過很多制茶機械。父親在戰亂年代仍堅持每年參加業內製茶比賽,1949年在臺灣新竹縣的制茶比賽中榮獲「烏龍之王」。
  • 廣州茶博會唯一指定紀念茶品鑑和慈善拍賣活動成功舉辦
    活動以廣州茶博會唯一指定紀念茶品鑑會和慈善拍賣「紀念茶」、書畫作品的方式來回報社會。拍賣所得款項,全額捐贈給海珠區慈善會,專款專用於幫扶、救助轄內戶籍貧困殘障人士及家庭。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表演3天9場品鑑會,座無虛席「一紀茶情·大愛傳遞」廣州茶博會紀念茶品鑑會連續3天,共舉辦了9場。
  • 【莫道品鑑會】不可不喝的冬片茶!這次,你一定不能缺席
    那麼,當您選擇一款冬茶的時候,應該如何準確鑑別甄選?下周六(1月26日),莫道茶事要舉行一場別開生面的「尊貴冬片茶」品學會,莫道談老師帶領茶友們一起學習對比,領悟冬茶的魅力:1.詳細講解鳳凰單叢茶的製作工藝。
  • 2020深圳秋茶博會隆重啟幕,中吉號經典茶元素驚豔國際茶人
    (展會現場戰略合作籤約)全國各地的中吉號合作夥伴們,也帶來了不少當地的消費者聲音,一如既往的對高性價比產品給予肯定,同時表示中吉號的茶每年喝都有不同的驚喜。在今天,我們奏響了中吉號茶友集結號,讓彩雲之南的好茶,通過粉絲的口口相傳,傳遍千萬家。
  • 關於普洱茶新貴「龍珠」,或許你知道的有點少
    什麼是龍珠?普洱茶龍珠,又叫手工小沱茶,是普洱茶團茶的一種。 龍珠是一種外形揉成小圓球的普洱茶葉,體積比日常見到的小青柑要小,一般取在8-10克毛茶,蒸軟後手工將之揉搓成球狀,大不至團、小若珠丸,故名「龍珠」。 通常情況下,同樣的用料,龍珠的價格都會高於別的形狀的普洱茶的價格,為什麼呢? 因為普洱龍珠的製作非常費時費力,全憑手工揉制。
  • 活動報名丨來茶課現場品鑑,用味蕾感受紅茶香甜味醇~
    在海納百川的海派之源徐家匯源,這裡將持續開展茶葉品鑑、茶葉製作工藝分析、茶質品評、茶藝課程等一系列茶文化相關活動,打造獨具海派文化特色的茶文化品牌項目。系列活動將以中華茶文化為紐帶,促進長三角地區文化一體化的文化交流和資源共享,進一步發揚傳統茶文化,讓廣大市民和中外遊客在親身體驗中,學習感受傳統與現代交融且別有徐家匯源海派韻味的茶文化魅力。
  • 六堡茶:神秘的檳榔香
    檳榔香六堡茶是最具廣西梧州六堡茶特色的茶品。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嘉慶年間,六堡茶就憑藉其獨特的檳榔香味,位列我國24名茶之一。檳榔香是品飲六堡茶最高端的品鑑體驗。具體品鑑過程中,我們更多地感受到的是檳榔香的複合型特徵,仔細區分,其中包含有陳香、木香、藥香等,還伴有麻麻地、涼涼地、有點辛辣的感覺。百聽不如一試,真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六堡茶的檳榔香分為兩類:一類是新茶的檳榔香,一類是老茶陳化出的檳榔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