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茶的國度,現在年輕人可能不一定覺得喝茶有多重要,但等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會開始默默地喝茶習茶,目前喝茶群體最多的應該是80後,70後,60後,50後,40,30,20,...
茶文化是喝茶品茶的重要內容,而且在喝茶過程中習茶,也是茶文化的內容之一,更是一種樂趣。有人說,喝茶喜歡就好,不一定要懂,太辛苦了,這也是一種對茶的態度,不存在好與不好。其實,如果掌握一定的方法,自己在喝茶中去學習茶知識,對茶有更深入理解的時候,收穫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對茶的認識,同時收穫一種歡喜的心情,快樂的心態。
對茶的認識,需要有一定的基礎方法,理論學習。對於大多數茶友來說這些太枯燥無味,可能會失去學習的動力,所以小編給您介紹一種玩中習,習中樂的方法。
對於愛茶人來說,每天喝茶時,都有提高自己的品鑑能力的機會,只是需要找對方法。
尋找各款茶的特點,比如茶葉價格為什麼不一樣,各款茶葉的優點和缺點是什麼。
這是一次難得的提升機會,大家一起交流學習,也是一種樂趣,古時,這叫「茗戰」。
那麼不管是自己平時的PK還是與友「茗戰」,也是要有規則來限定pk公平性的。
茶具首選蓋碗,不要用壺等會吸茶香的茶具。而且蓋碗要質地相同、大小相同。
茶葉最好是有區別,但要是同類<名字可以不同>,比如熟普,可以是老茶頭與散熟普<金芽、宮廷>等;可以是不同年份<尋找年份的區別>;可以是價格區別<尋找價格高低的原因>;也可以通過pk尋找性價比最高的茶。不能不同類的茶進行pk,有些茶即使同類,也不適合一起比,比如烏龍茶中,鐵觀音和巖茶一起比,就缺少可比性,主要看個人想了解兩款茶哪方面的區別,再來判斷是否具有可比性。
同樣的水,同樣的水溫,如果對比兩三泡,衝泡時間不會太長;但如果衝泡次數過多,衝泡的水可能水溫會下降,時間的間隔也會有區別,所以要注意。交替衝泡各款茶,出湯時間相同,這樣才能公平。
品鑑時,不僅要找優點,還要找缺點,優點是加分項,缺點是扣分項。如果是自己與自己PK,那要一杯多次循環品,來回對比。記下初步印象,然後第二杯,是否確定第一次的印象,如此一直下去,比耐泡度,最後看葉底。
與茶友或多人「茗戰」,一定要用盲(暗)評法。大家一起把茶交給泡茶人「選一位不參評的人泡茶」,然後為茶編好號,避免大家都覺得自己的茶永遠是最好的,而不能夠客觀公正的來對茶品作出評價。
這樣的品鑑方式,您以前品茗的時候用過嗎?如果沒有,那不妨抽時間試一試,體驗不一樣的品茗樂趣。
❖關於我們❖
《愛隨茶香》欄目丨昆明葳盛茶業有限責任公司
中華普洱茶文化網(www.zhpecwh.com)
吃茶、諮詢請加微信:499735304
關注本公眾號請點擊標題下的藍色署名
歡迎關注服務號「葳盛茶業」享受更多特權
官方微博:愛隨茶香official
今日頭條:葳盛文化
淘寶店鋪:愛隨茶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