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神農嘗百草,而其中有一種草能清熱解毒,其名為「荼」。
夫茶,始為「荼」,品類混雜而繁多。至陸羽公,獨簡南國嘉木之曰茶者論,而之為茶。之當我們深入了解一樣東西時,總是會情不自禁地追根朔源,希望去發掘它的一切,茶一個讓人既害怕又著迷的瑰寶,有著各種不同的傳說,有著太多的炒作,有著太多晦暗的角落。作為一個茶人,與茶結緣不過短短的十年,更是對它的身世來歷充滿好奇。無論是神農時期的起源,還是商周的尊貴,亦或是西漢的交易,都說明了茶葉有著悠久的歷史。於我而言我更願相信神農說,之所以相信不是因為信仰,而是一種本能的判斷,雖然神農說的來源已經被證實只是傳說,但是就因為這是傳說所以更讓人願意去相信。傳說和謠言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傳說的初衷是尊重和無奈。因為喜歡熱愛才會為其去塑造一個可信的傳說,因為無人問津才會利用傳說去推廣,只有故事足夠吸引人才能被大家熟知,這是規律和是現實。
「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上古時期,百姓以採食野生瓜果,生吃動物蚌蛤為生,腥臊惡臭傷腹胃,經常有人受毒害得病死亡,壽命很短。炎帝神農氏為「宣藥療疾」,救夭傷人命,使百姓益壽延年,他跋山涉水,行遍三湘大地,嘗遍百草,了解百草之平毒寒溫之藥性。為民找尋治病解毒良藥,他幾乎嚼嘗過所有植物,「日遇七十毒,得茶而解之。」神農發現了具有攻毒祛病、養生保健作用的中藥。由此令民有所「就」,不復為「疾病」,故先民封他為「藥神」。炎帝神農氏終因誤嘗斷腸草而死,葬於長沙茶鄉之尾」這是我最為喜歡的一個版本,茶作為當時神農解毒的藥物,或是杜撰或是傳說,都不影響茶在我心中的分量。如神農氏那般,我與茶結緣很偶然,也很幸運,但卻無法體會神農嘗百草的堅毅心酸。
傳說與現實產生共鳴的時候就會認為是真的,作為一個茶人,一個好的傳說的作用除了令自己自豪以外,更多的是鞭策自己,所以我更願意相信茶葉的起源於上古時期。那時候的人們很淳樸,每一步都是腳踏實地,每一個決定都會持之以恆,每一個故事都能動人心弦。我也更希望更多人熟知這個傳說。我能理解希望好東西被別人認可的心情,用一個寓言故事來闡述其身世,是無奈之舉也是敬畏之心。
好茶能被發現需要奇遇,若不大肆宣傳,再好的茶也只會被埋沒於市場之中。若不是機緣巧合神農也不會發現茶葉的藥效,若不是對茶的喜愛,百年後的魯周公也不會成為中國茶文化弘揚第一人。可再厚的根基也抵不住別有用心的誇大其詞,古時的茶葉是藥,也有一定的藥效,但現在的種植技術、加工技術、飲用方式都發生變化的同時還能否保證其藥效,這個問題需要再考量一下。茶葉的出現只是為了給人們清熱解毒,而不是讓人們為之上火的,造成現在的誤解偏見實屬悲哀。希望能儘自己的綿薄之力將茶葉重新讓大家認識吧。何為茶,何為茶道,何為茶葉。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東西,也是我想和大家探討的東西。或許感興趣的人不多,就算自說自話我也想把這一切全部說出來,作為茶人我希望茶能被大家正確認識,作為商人我希望大家能購買我的茶葉,作為手藝人我希望被大家認可其手藝。我首先是茶人,其次是手藝人,最後才是商人。不以賺錢為目的是我一直秉承的信念。
茶葉上千年的沉澱不單單是資本的產物,細細道來千年來的滄桑變化。
浮浮沉沉三千載
起起落落轉瞬間
彳彳亍亍百年路
點點滴滴伴茶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