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四月,草長鶯飛,花開如錦。
因為「亂花漸欲迷人眼」,竟然走進了「花重錦官城」。索性就在古詩詞之中踏一番青,吹落心頭凡塵,尋來三兩枝賞心悅目,只為清明。
桃花
在古詩詞的浩瀚天地裡,春日裡開得最多的便是桃花。從先秦的「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到納蘭性德的「記得別伊時,桃花柳萬絲」,盛開了千餘年的桃花,依舊「一樹桃花笑。」
不覺間行至趙子的《東城》
野店桃花紅粉姿,陌頭楊柳綠菸絲。
不因送客東城去,過卻春光總不知。
春日裡的桃花開的一片粉紅,那各種各樣的姿態令人傾心;而田間地頭長出新葉的楊柳也是綠的讓人心醉,柳條隨風飄蕩,如絲帶如輕煙。
桃花和楊柳忽然間就活了,靈動了起來。
詩人送客至此,目睹了這大好春光,身心陶醉的同時,又覺得無意間錯過的春光太多。
那麼我們有沒有錯過呢?蒹葭認為我們沒錯過,因為我們到了《東城》,而我們也錯過了,還是因為到了《東城》,其中意味光陰會給出答案。
梨花
緩緩而行,我們遇到了蘇軾,他正凝望著《東欄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欄一枝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梨花色是淺淡的,卻有雪一樣的純潔乾淨,乾淨如「一片冰心在玉壺」。
詩人微微有著心事,他欣賞著梨花的不俗。或許,心想這樣的景致生命中還能看多少次,還能在幾個清明遇到。
或許,他又想著,有多少人能夠看到幾分明白通透?
詩人的情感世界我們很難深入,發光點如星河裡的星一樣多,客易讓人流連,「沉醉不知歸路」。
海棠
噓——,是誰在吟「春似酒杯濃,醉得海棠無力」,這句子簡直醒人心脾,那面容微紅的海棠到底盛開的多姿意張揚,讓人生出這絕妙的比喻。
而春日這杯美酒,不是人人都有雅量去消受的。
李清照都醉了,她說「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原來不止春日醉人,海棠也醉人。
海棠花可以「疊萼重跗眩朝日」,亦可「獨立濛濛細雨中」,因為它「也知造物有深意」。
或許,正因如此優良品性,才有「一片春心付海棠」。
不覺間已然微曛,蒹葭這一程知足了。關於歲月流逝、關於人生起伏、關於花開花落,這三兩枝足以達表所有情思,在這個四月,在清明之日,祭予清明。
【文章是蒹葭原創,圖片來自網絡,喜歡請關注、點讚,交流請留言,愛你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