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四月詩中踏青,賒來幾枝淺白深紅,祭清明

2020-12-13 風吹蒹葭

人間四月,草長鶯飛,花開如錦。

因為「亂花漸欲迷人眼」,竟然走進了「花重錦官城」。索性就在古詩詞之中踏一番青,吹落心頭凡塵,尋來三兩枝賞心悅目,只為清明。

桃花

在古詩詞的浩瀚天地裡,春日裡開得最多的便是桃花。從先秦的「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到納蘭性德的「記得別伊時,桃花柳萬絲」,盛開了千餘年的桃花,依舊「一樹桃花笑。」

不覺間行至趙子的《東城》

野店桃花紅粉姿,陌頭楊柳綠菸絲。

不因送客東城去,過卻春光總不知。

春日裡的桃花開的一片粉紅,那各種各樣的姿態令人傾心;而田間地頭長出新葉的楊柳也是綠的讓人心醉,柳條隨風飄蕩,如絲帶如輕煙。

桃花和楊柳忽然間就活了,靈動了起來。

詩人送客至此,目睹了這大好春光,身心陶醉的同時,又覺得無意間錯過的春光太多。

那麼我們有沒有錯過呢?蒹葭認為我們沒錯過,因為我們到了《東城》,而我們也錯過了,還是因為到了《東城》,其中意味光陰會給出答案。

梨花

緩緩而行,我們遇到了蘇軾,他正凝望著《東欄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欄一枝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梨花色是淺淡的,卻有雪一樣的純潔乾淨,乾淨如「一片冰心在玉壺」。

詩人微微有著心事,他欣賞著梨花的不俗。或許,心想這樣的景致生命中還能看多少次,還能在幾個清明遇到。

或許,他又想著,有多少人能夠看到幾分明白通透?

詩人的情感世界我們很難深入,發光點如星河裡的星一樣多,客易讓人流連,「沉醉不知歸路」。

海棠

噓——,是誰在吟「春似酒杯濃,醉得海棠無力」,這句子簡直醒人心脾,那面容微紅的海棠到底盛開的多姿意張揚,讓人生出這絕妙的比喻。

而春日這杯美酒,不是人人都有雅量去消受的。

李清照都醉了,她說「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原來不止春日醉人,海棠也醉人。

海棠花可以「疊萼重跗眩朝日」,亦可「獨立濛濛細雨中」,因為它「也知造物有深意」。

或許,正因如此優良品性,才有「一片春心付海棠」。

不覺間已然微曛,蒹葭這一程知足了。關於歲月流逝、關於人生起伏、關於花開花落,這三兩枝足以達表所有情思,在這個四月,在清明之日,祭予清明。

【文章是蒹葭原創,圖片來自網絡,喜歡請關注、點讚,交流請留言,愛你們哦!】

相關焦點

  • 清明時節|踏青尋春意
    農曆書曰:「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潔顯而清明, 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齊,故名也。」清明節氣,太陽到達黃經15度, 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日均氣溫已升到12℃以上,此時正是桃花初綻、楊柳泛青、凋零枯萎隨風過的明朗清秀景致的再現。清明,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又為三月節,在陽曆四月五日前後。
  • 2020清明踏青祝福語精選簡短 清明圖片大全帶字
    2020清明踏青祝福語精選簡短 清明圖片大全帶字時間:2020-04-04 23:4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清明踏青祝福語精選簡短 清明圖片大全帶字 1、楊柳青青春來到,點點思緒隨風舞;遙在他鄉逢清明,勿能回家伴二老;千裡傳音送問候,拳拳孝心在其中。
  • 書畫清明:春半花盛踏青時
    根據「耕」中抄錄的樓璹詩句「東皋一犁雨,布穀初催耕」,可以清楚知道,作品反映的正是清明穀雨時節的農事活動。在二十四節氣中,清明是唯一一個被作為節日的節氣。這個傳統最早可追溯至唐代。古歷載,冬至後一百零五日為「寒食」。是日起,家家都要禁用舊火,只吃冷食,直到新火降臨。這便是歷史悠久的寒食節。起初,寒食節禁火時間很長,至唐代已縮減為三日。
  • 清明踏青|又是一年春好處,清明踏青看這裡
    清明時節人間最美四月天春暖花開桃紅柳綠正是春季旅遊的好時節趁著春光約上三五好友或拖著家人踏青出遊,詠而歸今天,就為大家帶來雲瀑洞天景區踏青春遊攻略小夥伴們趕緊一起來get吧!想去看花踏青的小夥伴們,現在正當時。說走就走的旅行,踏青旅途的輕鬆完美!
  • 2020四月清明節踏青祝福語圖片,願你擁有好心情
    1.淅淅瀝瀝中,清明近了。清明前後,草長鶯飛、百花盛開、柳枝碧青,和家人一起備上清酒,灑在故人面前。這一刻,除了對先人的思念,縈繞在你身邊的,更是溫暖的親情。清明祭奠已故親人,以示寄託哀思、告慰亡靈,面對逝者。更重要的是讓我們的懂得珍惜生命,善待他人,孝對至親,學會感恩。早安!
  • 這個清明「雲」上見! 長沙網友邀您一起賞花賞詩賞春光
    視頻來源:嶽麓區文明辦)  雲上聽 在詩詞裡「邂逅」清明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踏著春天的腳步,清明節已向我們走來。在這個詩意的季節裡,長沙網友誦讀經典祭英烈,書寫詩詞敬英雄,朗朗書聲傳承傳統文化。
  • 人間四月天:清明時節 親子時間
    林徽因在《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寫出了四月的春風輕靈、春光明媚、春色多變。人間四月,到了一年最翠綠的時節,朋友圈裡也是滿屏的綠色。因為疫情,今年清明祭拜活動少了,倒是踏青這種節令性的民俗活動,在廣州成了新風尚,人們抓住春的尾巴,不辭風雨。
  • 人在畫中遊,客在花中居|竹泉村紅石寨 · 清明踏青
    清明節即將來臨,又到了適合踏青春遊的季節了。竹泉村·紅石寨裡春意滿滿,陽光正好,在這個最適合遊玩賞花的好時節,身心開始渴望窗外的世界,不如此時一起用腳步感受春天的氣息吧。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 清明踏青晚到,卻也掩不住那婀娜的春色
    清明節俗豐富,歸納起來是兩大節令傳統:一是禮敬祖先,慎終追遠;二是踏青郊遊、親近自然。清明節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節氣又是節日,清明節不僅有祭掃、緬懷、追思的主題,也有踏青郊遊、愉悅身心的主題,「天人合一」傳統理念在清明節中得到了生動體現。經歷史發展,清明節融匯了寒食節與上巳節的習俗,雜糅了多地多種民俗為一體,具有極為豐富的文化內涵。
  • 《清明》原創主題詩詞79首,如絲細雨洗梨花,夢裡流香煮艾粑
    萬物生長此時,皆清而明淨,故謂之清明。節日起源於山西綿山祭祀介子「寒食節」風俗:踏青、蕩鞦韆、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禁火(寒食)、掃墓、紀念祭祖先。清明節與端午節、春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踏青賞景值清明,日麗風和緩步行。
  • 仙風山墓園︱讓愛傳遞,清明將舉行統一共祭
    薪火相傳、慎終追遠在自治區、梧州市兩級民政部門的積極指導下,仙風山墓園定於清明節當天,隆重舉行清明統一共祭活動,因疫情防控需要,現場謝絕圍觀。清明節是傳統的春祭節日,感恩思念、慎終追遠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因此,掃墓與踏青這兩大禮俗主題,薪火傳承,至今不輟。
  • 清明丨梨花風起正清明,和風徐徐,萬樹流鶯
    也稱作「踏青節」,人們不僅會在這一天掃墓、祭祀,也會外出踏青遊玩。尤其是在古時候,這是一個非常重大的節日。現代的我們也會選擇在這一天集中地緬懷先祖,表達對已經離去的人們的思念。本期安久和大家分享一首關於清明的詩,懷念先人的同時,別忘了看看這美好春天。
  • 寒食清明詩中的節日風俗——踏青遊玩
    溪上人家凡幾家,落花半落東流水。蹴踘屢過飛鳥上,鞦韆競出垂楊裡。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王維:《寒食城東即事》)「園林過新節,風花亂高閣。遙聞擊鼓聲,蹴鞠軍中樂。」(韋應物:《寒食後北樓作》)「曉日清明天,夜來嵩少雨。千門尚煙火,九陌無塵土。酒綠河橋春,漏閒宮殿午。遊人戀芳草,半犯嚴城鼓。」
  • 最美四月天 和曲江來個約會吧
    又是一年清明時萬物復甦、草木萌發所謂逢春有宴,當不負錯過了四月芳菲的美景可是要遺憾一年在這溫潤和煦的季節移步易景,也不知是花在詩中開,還是人在畫裡遊。曲江池遺址公園門庭春柳碧翠,階前春草芬芳曲江池水面悠遠靜謐,江邊柳樹沿池岸曲折排列,形成柳岸。江中築有島,島上建有亭閣,憑欄遠眺,周圍美景盡收眼底。
  • 春遊何處去,跟隨古詩遊:品賞十首春遊踏青詩
    同時,李白有點瞧不起對方,詩題中的「俗人」二字就是佐證。此地美不美,去了便知。有的人未到踏青時節,就出外春遊。如唐代詩人楊巨源二月初,就到長安都城東郊春遊,他觸景生情,作了首《城東早春》詩: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均。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 漢萃芊栢薈:清明踏青,別忘了這些事……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又到一年清明時,今年的清明和以往有些許不同;這次受疫情影響,大部分人都響應國家衛健委的號召,少出門、不出門,往常熙熙攘攘的街道說來也巧,隨著大家日常生活重新步入正軌,時間也到了清明節氣。清明節,又稱為踏青節、行清節、祭祖節,融合了自然節氣和人文風俗,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統一,講究順應天時地宜、遵循自然規律的思想。古時清明,往往會有踏青、植樹、放紙鳶、掃墓、插柳、拔河、鬥雞、蹴鞠、蠶花會等民俗活動,其中的很多傳統也一直延續和保留了下來,比如踏青。
  • 詩意清明丨春天是愛,是暖……主播玥廷與你一起品讀現代詩中的春天
    編者按:春花次第爭妍,春林逐漸茂盛,又至清明時節清明,是節氣,是法定假日,是祭拜先祖的日子,更是民族的文化載體和精神寄託。古往今來,許多文人墨客以清明為題,留下無數詩句。詩意清明,詩累累,情切切,意盈盈,無限情愫蘊含其中。閃電新聞推出《詩意清明》,帶大家感受詩意之中的別樣清明。本期推出林徽因的詩歌《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6日訊 過了煙花三月,春光一瀉千裡。
  • 清明踏青,不負春光不負卿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肖翊 | 北京攝影報導最是人間四月天,不負春光不負卿。疫情擋不住春天的腳步。眼下,北京郊區漫山遍野春花怒放。山桃、山杏、梨花……此起彼伏。清明將至,不少朋友早已按耐不住春色的誘惑,計劃在清明假期和大自然來一次親密接觸。先跟隨攝影記者的鏡頭,提前感受靜謐悠遠的大自然之美。除了賞花,還可以體驗挖野菜的樂趣,走走停停,盡情感受大自然的饋贈。在家裡宅久了,別忘了還有詩和遠方。
  • 念清明 遊清明 誦清明:聽東營講述「清明印象」
    清明,既是我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中國人祭祖尊賢、緬懷先人的日子,還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的探春時令,更是中華民族沿襲了幾千年的重要傳統節日。在我們的印象中,清明是綿綿的細雨,還是漫天的風箏?是河畔的金柳,還是漫野的春花?是爺爺的故事,還是奶奶的青團?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清明印象,兒時、少時、此時,你經過了一個個怎樣的清明,又留下了怎樣深刻的印象?
  • 清明快樂還是清明安康?2020清明節祝福語送領導同事朋友最新
    把祖先祭,祭走哀傷。將柳枝插,插滿生機。清明節至,祝你健康平安,順風順水,吉祥如意。  2、清明節,煦風吹,陽光媚;楊柳青,花草萌;重養生,去踏青;親自然,身體健;挖野菜,無公害;心腦康,福成雙;朋友心,情意濃。小長假好心情!  3、清明時節雨紛紛,黃花楊柳風含悲;祭祀先人懷舊憶,相思一片起心底;緬懷時光流年逝,祝福朋友康樂福;珍惜眼前好時光,幸福生活萬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