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寶寶,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一部中國式家長的短片

2020-12-17 睿智的小肥醬

這部由皮克斯和迪士尼出品的動畫短片部充滿中國元素。內容只有短短的七分多鐘,全程沒有任何對話,但卻引起了無數的共鳴。

故事的開始

故事開始於一位母親,她平凡地準備著早餐。做完了早飯和丈夫一起享用,丈夫匆匆吃完早飯就上班去了,而她還在繼續。

匆忙的父親

只是這一次包子的和往常有些不同,包子有了生命。而這位母親也從初見的驚慌,到了欣然接受,把它當作了自己的孩子。

驚慌
驚喜與喜歡

新生命的誕生總是驚慌之中帶著驚喜的,雖然會有各種的擔心,但作為母親,更多的還是快樂。其中無論是父親的匆忙離去,還是母親初見生命的狀態都是如此真實而又熟悉。

快樂的成長

在接受了新生命的誕生之後,母親帶著包寶寶快樂地成長。這一段母子兩人相處的其樂融融。孩子圍在母親的身邊為他帶來了無窮的快樂。

量身高,帶著包寶寶出門買菜,一起打太極,精心地保護著包寶寶,不讓他受到一點傷害。把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這句話體現得淋漓盡致。

liang'sheng'g
打太極

大多數的父母對於孩子總是溺愛的,也是有耐心,在孩子小的時候更多的總是快樂。

叛逆來了

依然是母親和包寶寶一起打太極,這是包寶寶看到了旁邊的小孩在踢足球。孩子已經長大了,也開始有了自己的意志,選擇和其他的小孩一起踢球。

母親出於擔心阻止了它踢球。兩人開始陷入了矛盾,包寶寶的叛逆期也正式來臨。開始和母親冷戰,不聽父母的話,無視母親的好意更願意和朋友出去玩。

叛逆的包寶寶

就中國而言,這種現象太常見了。一方是面面俱到的父母,想幫孩子安排好一切,把自己的夢想託付給孩子。一方是開始有了自己意志的小孩,想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父母想要做的事。一個不小心就是火星撞地球,父母有父母的道理,作為過來人不像小孩走太多的彎路,在父母的視角裡,他們都是為了孩子好。但孩子也有孩子的想法,他們抗拒父母強壓下來的想法,想要做自己的事。父母過度的愛已經理所當然。也不一定不明白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想法,但他們更多的是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或許好好的溝通能解決大多數的問題,但是當大家都覺得自己沒有錯時,誰又能說服誰呢?

矛盾爆發

和朋友出去玩的包寶寶回來了,還帶回來了一位女孩子。長大的包寶寶要離開母親了,和女朋友一起住了。矛盾徹底的爆發。

母親過度害怕包寶寶離開自己,兩人發生了爭執,誰也說服不了誰,一個想走,一個想留。最後驚恐的母親一口吞下了包寶寶。但隨後也陷入了深深的後悔。看到這裡有些毛骨悚然,好在只是一場夢。

崩潰的mu'q

對於這段故事的高潮有著很多的解說,有人覺得這是母親對孩子過分的溺愛以及那近乎變態的控制權。但其實這更多的是母親的恐懼。短片中父親近乎沒有出現,包寶寶可以說是母親的全部了,家庭的缺失讓這位母親已經支離破碎,最後的舉動象徵著她最終的崩潰。

後日談

短片的最後母親和她真正的孩子和解了,父親從中調解,孩子也帶著女友回家,一家人其樂融融。

或許孩子長大後能夠慢慢地理解了父母的想法了,以往的種種也都想開了,也能放下一切與母親和解,母親也接受了孩子的成長。但或許矛盾初成時,大家心平氣和的好好聊聊就不會有之後的疑問了。

相關焦點

  • 包寶寶斬獲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 中國元素閃耀奧斯卡
    包寶寶斬獲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 中國元素閃耀奧斯卡原標題:《綠皮書》斬獲最佳影片 中國元素閃耀奧斯卡(附獲獎名單)北京時間今天上午據最新消息,由阿里巴巴影業聯合出品的電影《綠皮書》斬獲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馬赫沙拉·阿里)和最佳原創劇本獎項。由華裔女導演石之予執導的《包寶寶》勇奪最佳動畫短片。華裔戶外名將吉米·金(金國威)拍攝的《徒手攀巖》,斬獲最佳紀錄長片。本次頒獎典禮的入圍作品可謂異彩紛呈。其中,中國元素的集中出現,更是為頒獎禮增添一抹色彩。
  • 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包寶寶》帶來的啟示
    日前,由華裔導演石之予執導的動畫短片《包寶寶》,獲得了第91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包寶寶》英語原名為《Bao》,一語雙關。一部滿滿中國風的短片!不到8分鐘,沒有一句臺詞,卻惹人淚目。戳中無數媽媽的淚點,也點醒了無數父母,我們到底該如何對待我們的孩子?
  • 《包寶寶》奧斯卡獲獎動畫短片,中國式教育的溫情與殘忍
    2月24日晚,第91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在美國洛杉磯舉行,最佳導演阿方索、最佳攝影以及最佳男女主等等獎項一一揭曉,大多實至名歸。由Pixar首位華人女性導演石之予執導的《包寶寶》(《Bao》)奪得了最佳動畫短片獎。動畫在7分鐘的時間內,傳達了一個極具奇幻色彩的故事。
  • 皮克斯首位華裔女導演執導《包寶寶》獲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
    全球矚目的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終於揭曉!今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的是皮克斯首位華裔女導演石之予執導的《包寶寶》。這部溫情的影片觸動了全球無數華人的內心,也贏得了電影屆的一致好評。另外,《綠皮書》等奪獎大熱也收穫頗豐。
  • 《包寶寶》獲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 導演是四川人
    石之予亮相奧斯卡第91屆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包寶寶》!封面新聞密切關注的該片導演石之予成為華人之光!石之予拍攝奧斯卡海報回憶成長道路 父母的愛陪伴成長在皮克斯動畫長片《超人總動員2》放映之前有一部貼片短片《包寶寶》,讓所有觀眾為之動容:影片講述了一家移民到多倫多的中國人的故事,一個熱愛做包子的華人婦女,有一天她的包子活了過來
  • 動畫片賞析:2018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包寶寶》
    取而代之的是,我們將為你推薦一部同樣為迪士尼動畫和皮克斯工作室聯合製作,名為《包寶寶》的3D動畫短片。本片雖然只有十多分鐘,但是卻揭示了一個深刻的主題和含義。雖然該片沒有《玩具總動員4》那樣的大製作和驚心動魄的冒險情節,但是卻能讓觀眾們在平淡中見真情。該片也保留了皮克斯一貫的靈動真實的畫風,並在2018年一舉多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
  • 「中華包子」拿下奧斯卡小金人,榮獲2019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
    就在今天,第91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剛剛結束。對於喜歡看動漫的美術人來說最期待的自然是最佳動畫長片與最佳動畫短片的結果!點擊播放 GIF 0.0M今年的奧斯卡,中國元素滿滿的最佳動畫短片受到了空前的關注。動畫短片《包寶寶(Bao)》《包寶寶》是皮克斯第一部由女性執導的動畫短片,也是第一部由華人執導的動畫短片。《包寶寶》的英文名為《Bao》,蘊含著兩層意思:既是指中國美食「包子」,也是指父母心中的「寶」——孩子。
  • 只有7分半鐘的動畫短片《包寶寶》,為何獲奧斯卡青睞?
    墨西哥最佳紀錄長片:《徒手攀巖》最佳動畫長片:《蜘蛛俠:平行宇宙》最佳真人短片:《皮膚》最佳紀錄短片:《句尾》最佳動畫短片:《包寶寶》其中,由加拿大華裔、「川妹子」石之予執導的短片《包寶寶》(Bao)獲第本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
  • 《包寶寶》獲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 導演石之予是個「川妹子」
    北京時間昨日上午,第91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在洛杉磯舉行,各大獎項一一揭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從四川走出去的「川妹子」石之予(Domee Shi)憑藉《包寶寶》獲得最佳動畫短片獎。電影中的「包寶寶」形象十分可愛,頒獎結束後,成都商報-紅星新聞第一時間特約專訪到石之予以及《包寶寶》出品人貝基·內曼·科布(Becky Neiman Cobb),石之予表示已經給媽媽打了視頻電話,媽媽感動得哭了。而她認為,「做這部短片最棒的事,是沉浸在自己的中國文化中」。
  • 英媒分析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包寶寶》:中國崛起帶動中華文化輸出
    《包寶寶》動畫海報(資料圖片)參考消息網3月4日報導英國廣播公司網站3月1日刊登了題為《<包寶寶>與華人文化:當奧斯卡獎給了80後華裔女導演》的文章,文章摘編如下:短短八分鐘的動畫短片《包寶寶》以具有中國文化象徵的「包子」詮釋母親的愛,奪下2019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
  • 奧斯卡最佳短片《包寶寶》 戳中了怎樣的痛點?
    原標題:奧斯卡最佳短片《包寶寶》,戳中了怎樣的痛點? | 睡前聊一會兒 前兩天,一部七八分鐘的中國風短片《包寶寶》,獲得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獎,細膩的描述、大膽的想像、感人的劇情,打動了無數觀眾,也戳中了不少中國家庭的痛點。受黨報評論君的邀請,今晚我們來聊一聊這部短片。   這部由華裔女導演執導的短片,用華人家庭的形象和場景,講述了一個中國人熟悉的話題:媽媽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控制」,以及如何面對長大以後的孩子。
  • 今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合集!其中一部來自80後中國導演
    直到今天,關於《寄生蟲》值不值得4個小金人,誰是本屆奧斯卡最大遺珠的爭議還如火如荼……許多人為10提0中的《愛爾蘭人》打抱不平,而其導演馬丁·斯科塞斯也在ins上親自回應,哦不,慶祝了自己的0封戰績 ↓滿臉寫著高興此外,關於本屆最佳動畫短片的討論
  • 奧斯卡金像獎上,以包子為靈感的中國風短片獲得最佳動畫短片獎
    昨日,奧斯卡金像獎迎來了第91屆頒獎典禮,值得一提的是本屆的最佳動畫短片獎項,由一部以包子為靈感的7分鐘短片動畫——《包寶寶》所贏得。寒假已經結束,恰逢開學的時間段,這部短片動畫也是戳中了為人父母的內心,動畫中所敘述的故事,是從一個中國典型的家庭背景下開始講起。
  • 奧斯卡最佳短片《包寶寶》:可愛小包子背後卻是中國式教育的反思
    當我看到《包寶寶》的時候,有點驚異,因為如此濃厚中國風的動畫短片居然是由皮克斯動畫工作室所製作,而當我看到導演是石之予也就能理解,為何這部動畫短片卻包含了如此之多的中國元素。這部斬獲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獎,是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第一部由女性執導的動畫短片。
  • 除了《包寶寶》,這些中國風動畫也讓奧斯卡評委動容
    近日,由皮克斯動畫首位華人女導演石之予執導的,有著鮮明中國元素的動畫短片《包寶寶》,喜獲第91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包寶寶》以其細膩的描述、大膽的想像、感人的劇情,打動了無數人。除了《包寶寶》,還有一些中國風動畫短片與奧斯卡金獎擦身而過,這些潛心製作的佳片,值得人們靜心去觀看。中國美食講述中國親情「家庭」與「愛」,一直是皮克斯動畫所關注的主題。這部時長僅8分鐘的動畫片《包寶寶》,將中國美食包子塑造為一個人格化的寶寶形象,講述了一個中國母親與孩子之間,關於愛與成長、親情與理解、包容與放手的故事。
  • 一個包子成精的故事,憑什麼拿下第91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
    2019年第 91屆奧斯卡金像獎終於在今天揭曉了!在頒獎典禮正式開始前,最受期待也是討論熱度最高的當屬最佳影片獎。不知道各位朋友對《綠皮書》拿下最佳影片有何看法?必須說一句,拋開所謂的「政治正確」,本片絕對是部好電影。話不多說,今天要介紹的是本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
  • 動畫短片《包寶寶》諷喻中國式母愛
    7分鐘動畫短片《包寶寶》講述中國母親對孩子長大離開她獨立生活的事實難以接受之痛。一位喜歡包包子的中國媽媽,難以接受孩子長大要獨立的現實。在包包子的過程中,虛幻出包寶寶,將其撫養成人,結果再次上演包寶寶要獨立離家結婚的難忍之痛。媽媽拒絕孩子離開家裡,一口將包寶寶吃下,然後夢醒了。全片以母子最終團聚,一起包包子結束。除了西方人眼中典型的中國母子(女)關係外,全片還充滿中國元素,如包子和掛曆,連音樂亦極具中國風,不過沒有臺詞。
  • 除了這部講「包子」的動畫短片,我對今年的奧斯卡獎毫無興趣!
    北京時間2月25日上午(美國時間2月24日晚上),第91屆美國奧斯卡金像獎頒獎禮在洛杉磯舉行,各大獎項陸續揭曉。電影《綠皮書》獲得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創劇本三項大獎,成為最大贏家。這部電影最大的競爭對手《羅馬》獲得最佳導演、最佳外語片、最佳攝影三個獎。
  • 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中國小包子帶給家長們的愛與恨!
    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已經落下了帷幕,讓人驚喜的是一股中國水墨風飄了出來,這就是華裔導演石之予指導的《包寶寶》,容獲第91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空巢媽媽獨守寂寞,無處不在的空虛讓她倍感沮喪。然而,這一天卻出現了神跡:當做晚餐的肉包子長出了四肢,變成了活靈活現的嬰孩。
  • 第91屆最佳動畫短片,奧斯卡金像獎得主,被一個包子支配了恐懼!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娛樂新資訊是:被一個包子支配了恐懼……其實我說的包子是今年出彩的動畫短片《包寶寶》。在2019年1月22日的時候,該影片就獲得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提名 :就在昨天,2月25日,它獲得了第91屆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包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