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子甘藍是什麼?是甘藍嗎?

2020-12-21 WJH潘多啦

抱子甘藍,別名芽甘藍,原產於地中海沿岸,看上去就像「迷你」捲心菜,以鮮嫩的小葉球為食用部位,由於長於菜葉「腋下」,所以才形象地稱為抱子甘藍。

抱子甘藍中富含蛋白質,所以生活作息不規律、工作壓力大的人、處於生長發育的兒童、年紀較大的父母、血壓較高的人都適宜吃抱子甘藍,來緩解自身的不適症狀。

抱子甘藍不僅低卡,蛋白質含量在蔬菜家族中也算是很高的。這些小圓球們還含有超高的維生素,只要100g就能滿足你一整天的維他命C的需求 。

抱子甘藍的果實雖然看著很像普通的甘藍,但是其營養價值卻要高出很多,根據研究表明,抱子甘藍每100克的果實嫩葉中就含有糖類8.3克、粗蛋白4.9克、脂肪0.4克、鈣42毫克、磷80毫克等,其中蛋白質的含量是甘藍類蔬菜中最高的。

抱子甘藍中的抗氧化成分,有利於肌膚的美白,還能淡化一些雀斑,減少眼角的小細紋等,同時,抱子甘藍也是減肥的好幫手,幫助去除腸道中的油膩,加快脂肪的燃燒,起到瘦身的功效。

蠔油抱子甘藍

食材:抱子甘藍500g、大蒜適量、蠔油一勺半、鹽

方法:1、將抱子甘藍洗淨,縱向剖開

2、將蒜切成蒜末

3、鍋內放油燒至六成熱放入蒜末爆香

4、倒入抱子甘藍翻炒至表面斷生

5、加入適量熱水(不要沒過甘藍)煮至甘藍約八成熟

6、加入蠔油和適量鹽調味,大火收湯後出鍋。

相關焦點

  • 抱子甘藍
    對新結識的人的習慣、好惡、品性什麼的,你得花好長時間才能了解,對新結識的蔬菜也是這樣。一開始,我對抱子甘藍全然無知。我不知它生性喜熱還是喜涼,不知它喜旱還是喜水,不知它喜陰還是喜陽,不知它喜大肥還是喜小肥或是不喜肥。我只有通過一天一天和它相處的日子慢慢認識它。要了解植物的喜好,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看它的祖先在哪裡。
  • 引起影響抱子甘藍產量的原因是什麼?
    引起影響抱子甘藍產量的原因是什麼?王紅旗抱子甘藍屬於十字花科蕓薹屬甘藍種的一個變種,別名芽甘藍、子持甘藍 ,抱子甘藍小葉球蛋白質含量居甘藍類蔬菜之首。經檢測,每 100 g 食用部分中含有粗蛋白 4.9 g,脂肪 0.4 g,糖類 8.3 g,並含有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及礦物質 。
  • 抱子甘藍:十字花家族的抗癌能手
    抱子甘藍是西方人餐桌上一種非常常見的蔬菜,有時會作為沙拉與其他蔬菜和沙拉汁一起生吃,也會大蒜末和黃油爆炒製作香煎抱子甘藍。中國於20世紀末開始引進並種植抱子甘藍,曾是時興一時的蔬菜,而如今在中國的許多大城市才偶有種植。這主要是基於兩個原因,首先,傳統的抱子甘藍種植是,極易產生成活率偏低的情況,大大佔用了有限的種植土地,不利於農業上的進一步推廣。
  • 抱子甘藍種子及栽培技術
  • 世界是捲心菜的兄弟——抱子甘藍
    抱子甘藍,別名芽甘藍、子持甘藍。
  • 小小捲心菜(抱子甘藍)創意做法九款
    把抱子甘藍全部掰成薄片放入一個大碗中。2. 把事先準備好的初榨橄欖油、檸檬皮屑、檸檬汁和黑胡椒分別加入碗中,與抱子甘藍薄片一起攪拌均勻。3. 再把蘋果丁、帕瑪森芝士、核桃粒、蜂蜜、海鹽倒入攪拌。4. 靜置5分鐘讓調味浸入抱子甘藍中,即可享用。
  • 很Q很有愛的綠色健康蔬菜——抱子甘藍
    這一期,小編為大家推薦一款很Q很有愛的綠色健康蔬菜——抱子甘藍。沒見過的朋友是不是很好奇?這就是抱子甘藍?!是的,你沒有看錯,這貨不是豌豆,這是我們今天的故事主角——抱子甘藍。抱子甘藍的小葉球蛋白質的含量很高,居甘藍類蔬菜之首,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硒的含量也較高。中國於20世紀末開始引進並種植孢子甘藍,使之成為時興的蔬菜。
  • 抱子甘藍炒龍利魚柳,清淡不油膩的健康美味佳餚
    抱子甘藍炒龍利魚柳By 斯佳麗WH家裡都挺喜歡吃龍利魚的, 因為它全部都是魚肉 還沒有刺,特別適老人和孩子吃。家裡還有些抱子甘藍,剛好用來搭配它。抱子甘藍的外觀看似很迷你的蔬菜,其實往往營養價值並不「迷你」,它含有硫配糖體,能抗癌防中毒;而其含有的維生素多元,養生效果好;同時它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有助排便, 因此是不可多得具有顏值同時也有內涵的蔬菜之一。 用它與龍利魚柳一起炒, 葷素搭配, 營養更為豐富,口感更為多層,色彩更為豔麗, 是道清淡不油膩的健康美味佳餚。
  • 美味的「抱子甘藍」,掌握越冬栽培技術,肉質細嫩,輕鬆獲得豐產
    抱子甘藍,又被大家稱為芽甘藍,是十字花科蕓薹屬甘藍類蔬菜的一個變種。抱子甘藍莖直立,植株外形很象不結球甘藍,植株高大,其中心不著生葉球,葉腋間著生許多小葉球,如子依附於母懷,故被形象稱作抱子甘藍。根據葉球大小,抱子甘藍可以分為大抱子甘藍和小抱子甘藍兩種類型。大抱子甘藍小葉球直徑大於1釐米,小抱子甘藍小葉球小於1釐米。抱子甘藍的食用方法多樣,可以炒食、鮮食、速凍等。
  • 盆栽一株抱子甘藍,結出一捧拇指大的白菜「心」!
    每一口都爽爆的抱子甘藍抱子甘藍,菜市場上還比較少見。臺長對它的感覺是:兒菜加白菜的二合一。一顆顆抱子甘藍,既像是一顆顆兒菜,又像是一顆顆白菜心。這樣的蔬菜對於咱們種在陽臺上的臺友們來說:種它,是必須的!抱子甘藍是甘藍種中一種腋芽能形成小葉球的變種。原產於地中海沿岸,以鮮嫩的小葉球為食用部位。
  • 甘藍甘藍,大不同
    甘藍,十字花科,蕓薹屬的一年生或兩年生草本植物,花淺黃色到黃白色,葉片藍綠色,有白色的粉霜。甘藍起源於地中海沿岸,根據人們需要,在栽培條件下已經演化成各種變種。甘藍十分常見,你知道下圖中哪些是甘藍類的蔬菜嗎?當然,甘藍類蔬菜還不止這些。
  • 甘藍=包菜?
    當我過渡到「白菜一甘藍」這一對牽手成功的案例時,從教室的某個角落傳來一聲:「老師,什麼是甘藍」,我下意識地回答:「甘藍就是我們吃的包菜呀」。雖然學生被我機智的回答給「搪塞」過去了,但說實在的,剩下的半節課我都在想甘藍與包菜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
  • 源自地中海沿岸的綠色蔬菜——抱子甘藍,蔬菜沙拉的主要食材之一
    前言 抱子甘藍又名芽甘藍、子持甘藍,是十字花科蕓薹屬甘藍種的一個變種,二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地中海沿岸,是歐洲、北美洲國家的重要蔬菜之一。生長習性 莖幹直立,植株高大,葉片為長柄匙狀葉,每葉的腋芽均可以形成桌球大小的完整甘藍球,每個小葉球均由40多片球葉包裹而成。喜冷涼氣候,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8~22℃。耐寒性強,可耐-3℃的短期低溫而不受凍害。但耐熱性較弱,溫度高於23℃,結球不良。不耐乾旱,適宜在黏質、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上栽培。
  • 米其林三星餐廳招牌菜|香嫩鹿肉配抱子甘藍菜
    難度難 💪   30分鐘準備   15分鐘烘焙時間   0分鐘靜置時間食材份數:-3+500 克 鹿背脊肉 (剔除脂肪)2 茶匙 野味佐料500 克 抱子甘藍30 克 松子仁150 毫升 野味或蔬菜高湯20 克 黃油
  • 抱子甘藍應該如何栽培,老農告訴你這幾點經驗,快來看看吧
    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說一說抱子甘藍的栽培。抱子甘藍屬十字花科蕓薹屬作物,是甘藍的同類。其生育特徵是:莖伸長葉片下的腋芽發育成球狀,數個小芽球著生在莖上,形狀獨特,恰似孩子依偎在母親身邊,故因此而得名。抱子甘藍較普通甘藍纖維少,品質柔嫩,甜味較濃,且富含各種營養成分。
  • 超漂亮的一個蔬菜,抱子甘藍的詳細種植步驟及注意事項
    抱子甘藍原產於地中海沿岸地區,記得多年前超火的一部經典美劇《 Friends》中也有它的靚影。
  • 變化多端的甘藍
    蕓薹屬的種都有很強的形態分化能力,甘藍亦是如此,除了花用型之外,蔬菜中常見的甘藍變種還有葉用型、莖用型、芽用型和薹用型等類群。球莖甘藍,又名苤藍,學名B. o. var. gongylodes莖用型甘藍就是球莖甘藍。
  • 【德國生活】大人才會喜歡吃的抱子甘藍
    說說秋冬時令蔬菜抱子甘藍(Rosenkohl,字面意思是「玫瑰捲心菜」)。說到抱子甘藍,因為在國內少見,很可能有盆友沒留意過。它富含維他命和其它微量元素,是廣受追捧的「抗癌"健康食品之一。(註:請理智對待所謂"抗癌」功效。以神經君有限的能力辨別不了這種說法的真假,大家就看個樂呵。)
  • 春天鮮美的味道---筍片炒抱子甘藍
    抱子甘藍,迷你的小包菜,以前只在國外的電影裡見過,而第一次接觸是在馬來西亞吃到,就立刻被它迷住了,除了外表
  • 好看又好吃的甘藍家族
    說起甘藍,這個名字似乎有些陌生,在大家的菜籃子裡好像和這個名字有關的沒有什麼,倒是在觀賞花卉裡有個叫羽衣甘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