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平臥、上斜和下斜啞鈴飛鳥這三個動作其實就是一個姿勢,只是躺下的角度變化了,變化的目的是鍛鍊胸肌的上束和下束,做到著重練習!但其中動作細節也有些變化,下面來看看
1.平板啞鈴飛鳥
目標鍛鍊肌肉或效果:胸大肌
起始姿勢:身體放鬆平躺在窄凳上,雙腳平穩的踩在地面上,保證肩部自由活動,手持啞鈴雙臂向上伸直,雙臂保持45度彎曲。
動作過程:吸氣,兩臂張開平穩下滑,使肘與肩同高,呼氣的同時推舉啞鈴至初始位置,要找到一種環抱水桶的感覺。下放啞鈴時注意力集中在胸縫處,靠胸肌的張力控制住啞鈴緩慢下放,同時充分吸氣、挺胸,幅度要完全到位。上舉時要靠胸肌的收縮帶動雙臂向上環抱,直至啞鈴相觸,這樣可避免肩背過分參與用力!採用的重量也要適度,以8-15次/組為宜。第一組應為15次左右,然後做3組10-12次,最後一組可降至8次,一共完成5組左右。
2.上斜啞鈴飛鳥
目標鍛鍊肌肉或效果:對胸大肌上部的厚度和線條有著非常顯著的鍛鍊效果。
啞鈴上斜飛鳥應採用上斜30度傾角的斜凳,傾角過大會使本應加在胸肌上的張力流失。下放時將注意力集中在上胸縫位置,依靠胸肌纖維拉伸的張力控制啞鈴下放,主動吸氣、挺胸。上舉時以胸肌收縮力帶動雙臂合攏。由於手臂呈半懸空狀態,較難控制,故應將訓練重點放在體會胸肌纖維拉伸的張力上,以8~15次完成3~5組。不要強求重量,否則肩部過分用力緊張,使整個動作變形。
3.下斜啞鈴飛鳥
目標鍛鍊肌肉或效果:對胸大肌下部的厚度和線條有著非常顯著的鍛鍊效果。
啞鈴下斜飛鳥應採用下斜30度傾角的斜凳,傾角過大會使本應加在胸肌上的張力流失。下放時將注意力集中在下胸縫位置。
溫馨提示:下斜時頭部向下,會造成顱內壓的升高,所以動作時間不宜過長!
注意事項:
1.以肩關節為運動軸做開合運動。肩胛骨貼緊凳子,肩膀不要聳起
2.動作中,意念集中關注胸部的發力過程。
3.整個動作過程,手臂的動作要保持不變(肘關節鎖死),只有肩關節在運動。動作要平穩,保持對啞鈴的控制,避免拉傷。
4.練習時負重不宜過大。
5.保證動作的協調統一。不要讓一邊標準,一邊很變形,這樣會造成兩側胸肌的不對稱發展。
為了使胸大肌得到平衡發展,每次訓練三種動作最好都要做!
【更多精彩,請關注安徽最具影響力的微信公眾號:msjs365】【慕尚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