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咖啡文化裡沒有瑞幸

2020-12-16 界面新聞

在談起瑞幸咖啡的時候,我和一家抹茶供應商的老闆坐在他小巧而舒適的茶室裡。這個狹小的空間裝有落地窗,他說那塊玻璃有100年的歷史,窗外是小小的庭院,松樹被修剪的很整齊,院牆低矮,旁邊就是藍色的天空。

這家抹茶老店坐落在距離京都30分鐘車程的宇治,宇治,因為抹茶而名揚天下。老闆50多歲,他說自己不會用電腦,手機也不智能,一生都獻給了家族的抹茶事業。

當我告訴他瑞幸咖啡席捲中國,開店數量趕超星巴克的時候,他神色驚詫,充滿了豔羨,然後默默地說:「500年了,我的店一直這麼大,而且只有一家。」

抹茶在日本大概是慢生活的象徵,而咖啡則可以隨時隨地喝。

實際上,日本人對於咖啡的迷戀不雅於抹茶,甚至是生活中必不可缺的部分。喜愛推動日本咖啡既有品質,喝起來又極為便利。

2013年的時候,7-eleven便利店推出了100日元(6.4元左右)的咖啡,在一年時間裡賣出了超過4億5千萬杯。而他的競爭對手羅森也推出了高端咖啡,一杯185日元(11.8元左右),真是太高端了!

而對於追求咖啡品質的人來說,他們更願意在一個悠閒的下午走進熟悉的咖啡店喝上一杯濃濃的咖啡。

據說,1641年的時候,咖啡傳入了日本。當時,日本已經進入了閉關鎖國的時期,只有長崎還與外界有少量的貿易往來,而咖啡就是從這個狹窄的裂縫中來到了日本。

當時日本著名的知識分子大田蜀山人喝了人生中第一口咖啡,他記錄下來當時的感受:燒焦了的味道,臭,苦澀……

所以當時日本人沒有把咖啡當做飲品,而是認為那是一種「藥」。

一直到1807年,咖啡在日本才小範圍的流行開來。當時日本很多軍人因為攝入蔬菜不足得了水腫病,不知誰傳的,說咖啡可以治癒。

最終,咖啡有沒有治癒水腫病不知道,但咖啡的粉絲越來越多,他們還給自己起了個綽號——咖啡黨。

一些咖啡銷售商甚至打出了咖啡可以長壽的宣傳口號,於是咖啡終於成為了一種飲品而不再是藥品。

1858年,咖啡豆成為一種商品在日本售賣。此後,日本國門打開,咖啡更加堂而皇之進入了日本。

有文字可考的日本第一家咖啡館在東京的下谷地區,店名叫「可否茶館」—日本很多咖啡廳都取名為「契茶屋」。其實主打產品是咖啡。而「可否」這倆字的日文發音接近於coffee的發音,由此得名。

再之後,東京一家咖啡店推出了冰咖啡廣受歡迎。這是因為日本人喜歡生冷的食物和飲品。今天,你走進一家餐廳,服務員首先會給你端上一本冰水。據說,日本是冰咖啡的發祥地。

到此時,日本的咖啡文化正式興盛起來。很多作家都是咖啡愛好者,比如森鷗外和他的作家朋友們組成了咖啡品鑑小組,一起品嘗味道濃鬱的法式咖啡。

1969年,日本率先推出了罐裝咖啡,同時,日本的自動售賣機開始普及,這些都推動了咖啡文化的蔓延和發展。時間進入80年代,日本咖啡廳遍地開花,日本咖啡協會認為,那時候咖啡文化在日本迎來了鼎盛時期。

此後,咖啡的形式越來越多樣,在日本一些酒店會提供便捷的手衝咖啡:一個紙杯,一包咖啡粉,一張濾紙。掛耳咖啡也流行開來。

這些多樣性有一個隱喻,在追求便利的同時,儘量給消費者提供品質高的咖啡。不管形式如何,咖啡的味道不能打折。

作為世界第四大咖啡消費國,日本人對咖啡的品質要求很高,而即使是100日元咖啡,雖然追求快捷,也不能損失品質。

比如,日本咖啡廳會仔細遴選咖啡豆,然後自己進行烘焙,拿速溶咖啡對付你的情況幾乎不會存在。

我經常會從千葉縣一家小咖啡館門口經過,每每走過,都能聞到香濃的烘焙咖啡的味道。

咖啡店Cafe deL』Ambre也有自己的烘豆機,店主叫關口一郎,他被稱為日本咖啡界的活化石,這是因為他一直努力將匠心注入到咖啡中,他說自己一生的追求就是締造「一杯好喝的咖啡」。

我當時喝的是曼特寧咖啡,口感順滑,居然還有回甘。關口一郎說:「日本大部分咖啡店都會有自己的手衝方式,烘焙程度不同,衝泡的方式也各異,相同的是,都要經過了無數次測試,找到最佳的口味。」

除了注重品質,日本咖啡廳也想盡辦法用更好的空間設計來吸引消費者。在東京青山匯集了很多具有現代藝術風格的咖啡廳,你甚至分不出來他們是藝術館還是咖啡聖地。

東京清澄白河也是咖啡館聚集地,既有古樸的和風咖啡廳,也有精心設計的現代風格。還有飛機主題咖啡廳、貓主題咖啡廳,不一而足。

提倡標準化生產的星巴克在日本也不拘一格。他們也在努力融入日本的文化中去。

2017年,星巴克在日本古都京都開了店,這座建築有百年歷史,醇香的咖啡味與古建築散發的寧謐雋永居然毫不違和。星巴克並沒有破壞這座老屋的形態,日本式暖簾、推拉門、榻榻米、隔斷依然保留完好,有種歷久彌香之感。

去年,日本宣布1月9日為牙買加藍山咖啡日,這是什麼意思?在1953年3月,咖啡供應商Mavis Bank Coffee Factory的Keble Munn咖啡首次直接運往日本。到2019年,牙買加每年咖啡產值約為2500萬美元。其中85%的產量來自小型農戶,而每年70%的藍山咖啡被出口到日本。

藍山咖啡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優質的咖啡之一,從源頭上,日本人就把控住了咖啡的品質。日本咖啡協會認為,藍山咖啡平衡了甘、酸、苦三種味道,特別是酸味可以有效地中和苦味。

在1969年的時候,日本為牙買加提供了大筆貸款用於咖啡豆的採摘、咖啡生產水平的提升,提升了藍山咖啡的質量——當然,日本的最終目的還是自己能喝上醇美的藍山咖啡。

正是在日本的幫助下,藍山咖啡不斷擴大產量,而日本財團也承包了藍山咖啡的銷售。

當時,日本與牙買加咖啡工業局(CIB)籤訂了30年的合約,持續投資牙買加咖啡業,因此在2009年前,牙買加藍山咖啡基本為日本財團包銷。例如:1992年,牙買加賣給日本688噸藍山咖啡,賣給美國75噸,賣給英國59噸。

2008年,在雙方合約到期後,正遇到全球經濟危機,日本經濟低迷,購買力下降,加上牙買加咖啡農覺醒,不願意再被日本商人壟斷市場,因此對咖啡生豆進行了大幅度提價,到目前,日本購買牙買加藍山咖啡的量已經由之前的90%,降到70%。但依然是第一大買家。

在告別抹茶店老闆之後,我回到了京都,在小路上遊蕩。路邊有個小書店卻也散發出咖啡的香味。我走進去,在書架上拿下一本書,點了一杯咖啡。喝一口真是醇美。

我問老闆,為什麼書店的咖啡可以做得這麼好喝?他說:「如果一家書店的咖啡做得好喝,不也是我們的一大特色嗎?」

星巴克創始人霍華德·舒爾茨有一本暢銷書叫《將心注入》。是的,把心注入才會做出一杯好喝的咖啡。

心,比資本更重要。

(註: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責編郵箱:zhoujing@jiemian.com)

相關焦點

  • 瑞幸咖啡,最終失敗在哪裡?
    通過瑞幸讓我們反思很多事情,一是企業文化的構建;被瑞幸超越的星巴克咖啡是在全球不斷擴張,但星巴克的成功在於由中心產品轉向服務,再由服務轉向體驗模式。,標準服務+高質量的顧客體驗為星巴克帶來競爭力。,通過顧客的體驗傳遞其核心的文化價值訴。星巴克通過這種體驗營銷把價值觀和品牌文化傳遞到世界各地。
  • 咖啡進駐社區,以瑞幸咖啡、星巴克咖啡、塞納左岸咖啡客觀分析
    雖然目前中國的咖啡市場前景非常好,但對商圈的要求還是非常嚴格,並非所有的商圈都適合開咖啡館,包括瑞幸咖啡的外賣廚房也是如此。中國的日均咖啡消費量一直在提升,但是還遠遠沒有達到歐美、韓國、日本的程度,甚至筆者認為中國可以超過歐美、韓國、日本的不是咖啡的日均量,而是整體銷售量,以及產業總額。
  • 瑞幸咖啡破產了嗎?
    今年國慶檔上映了一部電影,叫《一點就到家》,看了這部電影,很多網友驚訝道:「雲南還有咖啡?」「茶」在中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咖啡對於我們來說是來自西方的外來文化。所以我們都知道雲南有普洱,卻很少有人知道雲南還有咖啡。
  • 電梯裡的「瑞幸咖啡」!分眾傳媒被質疑配合瑞幸財務造假
    你見到的瑞幸咖啡廣告最多是哪裡?有網友表示,是在電梯裡。誠然如此。在過去幾年間,瑞幸咖啡的瘋狂擴張離不開廣告營銷。而電梯樓宇廣告,是瑞幸咖啡宣傳的重要方式。但隨著瑞幸咖啡出現財務風波,瑞幸咖啡事件仍在持續發酵,其廣告合作商,分眾傳媒也難逃質疑。
  • 瑞幸咖啡掀起高校咖啡熱潮
    瑞幸掀起高校咖啡熱潮,咖啡文化瀰漫校園  瑞幸咖啡在高校之所以備受青睞,親民的價格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瑞幸的產品價格,基本上都在13-19元區間,加上瑞幸咖啡一直有新用戶優惠,充值贈飲等促銷活動,甚至最近還有「luckin多喝拿鐵季」,十多款人氣拿鐵全部5.5折等活動,折算下來一杯咖啡也就10多元,這個價格即便對於學生而言也可以輕鬆消費。
  • 瑞幸咖啡對餐飲人之大幸
    3 燒錢沒有錯:瑞幸咖啡的燒錢的運營思路,能快速積累用戶,搶奪市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有了數據,去融資,去發力產品,並沒有不妥。這是一個高效飛速的世界,好的產品不能藏在深巷,不被認知。瑞幸的品牌知名度是其寶貴的資產(如果不出現當前這個事件的話)。包括現在的喜茶之類的,同屬於一類。
  • 瑞幸咖啡,打了雞血的咖啡,味道還好嗎?
    瑞幸標榜自己是新零售咖啡代表,以創新的商業模式,領先的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為消費者帶來更高品質的咖啡消費新體驗,推動咖啡文化在中國的普及和發展。是真的嗎?所謂高品質的消費體驗有過咖啡消費經驗的人都知道,真正的好咖啡都是現磨現飲,瑞幸推出外賣咖啡,解決了隨時喝的問題,並沒有解決品質口感的問題,僅僅因為提供外賣就是高品質,我表示懷疑。更不用說高品質還低價格,更是在邏輯上無法說通,小米都逐步向高端手機靠近,難道瑞幸就真的能夠顛覆這樣的商業規律嗎?
  • 瑞幸咖啡,休閒時光裡的標配飲品
    醇香的咖啡香氣、舒緩的音樂、柔和的燈光.....在休閒時刻,現在的瑞幸咖啡門店早已成為都市白領們獨立於家與辦公場所之外的第三空間。瑞幸咖啡之所以能夠獲得廣泛認可,這與它的產品品質和貼心服務密不可分。
  • 瑞幸咖啡,曇花一現?
    前不久,聽聞「瑞幸咖啡」被通知退市得消息,有驚無訝。驚的是「它真的要退市了嗎?」畢竟融了那麼多個億;無訝的是早在上個月,瑞幸咖啡被渾水披露其財務造假,繼而股價大跌,心中已有預期。瑞幸咖啡從被爆造假到被勒令退市,只用了不到2個月時間!
  • 還在等什麼,快到校園裡尋找瑞幸咖啡「小藍杯」的身影吧!
    最近幾年,隨著90和00新生代消費力量的不斷壯大,以咖啡為代表的便捷性飲品行業已經進入高速增長階段。從2018年開始,瑞幸就開始布局高校門店,而最近瑞幸咖啡更是進一步加碼了高校門店的擴張攻勢,掀起了一股「高校咖啡」熱潮。
  • 瑞幸咖啡停牌,「東方咖啡故事」講不下去了……
    本文2258字;需7分鐘閱讀;閱讀建議:先收藏後細讀01瑞幸的故事終於講完了在過去的一周時間裡,自爆數據作假的瑞幸咖啡像坐上了跳樓機,帶著他的股價從高處一躍而下。▲瑞幸咖啡打出的大屏廣告(圖片來源:瑞幸咖啡官方微博)就算如此,中國咖啡市場仍有剩餘。瑞幸曾多次表示,未來的方向是下沉至中國三線以下的城市,因為在那裡,還有好多人沒有喝過咖啡。
  • 割資本主義韭菜的瑞幸咖啡
    這個故事在我們看來是有巨大問題的,中國人很少喝咖啡的,中國人最喜歡喝茶,中國的茶文化和中國360度無死角營銷的「茶葉妹」開闢巨大的茶葉市場,只有很少的年輕人,都市白領沒事喝個咖啡,就算是奶茶,它的銷量也要遠遠高於咖啡。這個故事嚴重忽略的市場所在地的餐飲文化。
  • 瑞幸咖啡重組再出發
    瑞幸咖啡總裁辦也同步發布了內部信,稱造假事件發生以來,瑞幸咖啡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品牌形象和聲譽受到影響,為員工所受困擾致歉。內部信還稱,事件調查還在進行中,公司將配合調查,新一屆管理層將儘快重組公司架構,重塑企業文化,強化內控確保合法合規,保持經營穩定。
  • 瑞幸咖啡自救!創始人錢治亞卸任瑞幸咖啡法人 郭瑾一接任
    6月20日消息,據天眼查數據顯示,近日瑞幸咖啡(中國)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錢治亞卸任法定代表人、總經理、執行董事,由代理CEO郭謹一接任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經理。5月12日晚間,瑞幸咖啡發布公告稱,董事會已分別終止錢治亞、劉劍的執行長、營運長職務,同時任命公司董事、高級副總裁郭謹一為代理執行長。據了解,郭瑾一畢業於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專業博士,2009年至2011年,曾在中國交通科學院擔任研究助理;2011年至2016年,任職於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
  • 瑞幸咖啡搞垮了誰?
    來看看創投圈知名大佬們的「警世之言」: 京東零售集團CEO徐雷朋友圈評論稱:現在還在鼓吹瑞幸財務造假是個人行為、瑞幸咖啡商業模式沒有問題、瑞幸咖啡好喝的人,不是蠢就是壞,這樣的中概股老鼠屎對中國企業的形象影響是破壞性的,對中國創業企業的負面影響是深遠的,經此事,全社會很多的經濟成本會提高,因為信任已經被破壞了,而信任是最昂貴的
  • 瑞幸咖啡造假事件發酵
    麥當勞中國有超過23年的工作經驗,從2018年6月開始擔任瑞幸咖啡的高級副總裁,負責門店運營和客戶服務。而吳剛此前在多家航空公司擔任高級管理職務。  神州系CEO加非神州系董事的組合,似乎透露出瑞幸維穩的意圖。郭謹一熟悉瑞幸咖啡的產品和供應鏈,另外兩位新董事則沒有神州系的背景,且有豐富的連鎖和管理經驗,也兼具透明度。
  • 瑞幸為什麼不能好好賣咖啡
    蛋解創業在北京地區實地探訪了悠享店和快取店,沒有探訪旗艦店,因為還在籌備中;也沒有探訪外賣店,因為它只做外送,不對外開放參觀和接待,也不支持自提。 二、快取店——瑞幸咖啡面積10平米,只有一個製作咖啡的吧檯,吧檯中間有瑞幸的小鹿標誌,共2名員工。在天天易家裡面,和旁邊的壽司、快餐檔口共用12個座位,沒有充電的地方,雖然面積不大,但是外賣生意不錯。外賣包裝精緻,紙袋底部有底託,插吸管的位置用膠帶十字封口,便於攜帶。
  • 瑞幸咖啡 復活?
    瑞幸咖啡 復活?  1、風頭一時無二的瑞幸,突然被曝財務造假,不得不退市,如今卻意外地活了下來。  2、它是如何自救的?雖然漲價了,但還是用性價比留住了忠實消費者,還在私域社群裡撬動復購率。暫停無人零售,快取店站上C位,將成本向性價比最高的門店傾斜。  3、差異定價、拓展合作平臺,沒有資本的持續輸血,瑞幸真能奇蹟般地復活嗎?
  • 一二線咖啡,三四線奶茶,小鹿茶品牌獨立背後的瑞幸格局
    而一個值得參考的案例則是,在和中國文化相近的日本市場,茶系飲料佔據日本軟飲料市場銷售額的25%,是最大的軟飲料品類。而一個好消息則是,海外巨頭在茶飲方面一直缺乏成功經驗,大概是文化理解方面的問題。雀巢、可口可樂、星巴克等在這方面的拓展接連失利,日本的本土企業還是把握著茶飲市場的大局。
  • 瑞幸咖啡,復活?
    圖源:IT時報30秒快讀1、風頭一時無二的瑞幸,突然被曝財務造假,不得不退市,如今卻意外地活了下來。2、它是如何自救的?雖然漲價了,但還是用性價比留住了忠實消費者,還在私域社群裡撬動復購率。3、差異定價、拓展合作平臺,沒有資本的持續輸血,瑞幸真能奇蹟般地復活嗎?臨近年末,中國咖啡市場賽道又熱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