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南國,還是炎熱的盛夏,更不用提進入颱風季,每每被副熱帶高壓所帶來的高溫籠罩。
幸好北美的九月,已是風高雲淡,早晚涼爽的季節。
剛到多倫多,連著晴天,親友們對我說抱歉,說是一來就遇到高溫。
我笑答,這才30°!怎麼算高溫!你們忘了我來自什麼地方啦!
起初,我還納悶,明明是大湖區,咋就不像我所知道的那些湖區,風一陣,雨一陣,陰晴不定不事先說。記得上個月去撫仙湖,問酒店前臺天氣,服務員為難地回答,天氣預報就沒準過啊,還是帶把傘出門比較好。
進入九月,多村就常常夜間一陣雨,晨起還有些烏雲,到半晌就雲開霧散,陽光燦爛了。
這才是湖區嘛!
如此陽光與溫度,周末自然要去湖邊走走的,有跑兒開車,感覺哪兒都能去。
到了擁擠的Downtown,發現路上幾乎沒有人戴口罩,時刻緊繃防疫一根弦的我們,緊戴口罩,在擁擠的人群中逆流……
湖邊烏泱泱的人流,有遛狗的,跑步的,騎單車的,發呆的,做瑜伽的,各行其道,各得其樂。疫情似乎很遠很遠。
之前上網查湖邊餐廳,發現可選的湖景餐廳並不多,Yelp上找到一家加拿大餐廳,Against the Grain,點評還可以(不過我剛才又查了一下,已經跌到3顆星了),看圖有著美麗景致的戶外區,圖片上的食物也還不錯。於是停好車,步行了十幾分鐘去到。
我們忽視了加拿大人民對陽光和自然的愛好,也忽視了周末的時光,到了餐廳門口,戶外就餐區人滿為患,前面大約有十幾個人在排隊等候,而此刻已經下午快兩點了。
跑兒去問領位員,得知室內不用等候,如何選擇,腹鳴如雷的時候,不在乎外面景致了,坐下來點菜是硬道理。
室內清冷,不僅僅是沒有客人,還有冷氣在工作,室內室外兩重天啊。
室內現代裝修風格,看起來更像酒吧,餓急了的我,只關心吃什麼。
按圖索驥,跑兒要了一個神奇的「CheeseTom.Toast」和蘑菇燴飯,我要了法式洋蔥湯和白汁寬意面,跑兒的髮小翻閱菜單良久,要了三文魚。
先上來的Cheese Tom,西式擺盤一貫看起來不錯,所有食材似乎一目了然,Burrata乾酪,烤過的全麥麵包,烤西紅柿,但是,跑跑拿了片麵包,沾了點汁,一口下去,他露出了為難的表情。
這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也拿起了一片麵包嘗嘗,嗯,滋味確實難以形容,又甜又油的感覺,好像吃了10個蜂蜜沙琪瑪之後的口感;再嘗一口奶酪,齁死了!感情上面那些黑色顆粒不是松露啊,全是鹽!
我以為盤子裡就是橄欖油,而菜單上明顯寫著:黑椒、蜂蜜、橄欖油、馬爾頓鹽。
原來,蜂蜜是和橄欖油一起併肩子上的,而馬爾頓鹽並不呈現它該有的鹽片狀,而是以夏威夷黑鹽的樣子出現,也許它只是穿著夏威夷黑鹽的外套的馬爾頓片鹽。
我有點get不到這道菜的亮點了。
接著上來我的洋蔥湯,扒開融化的奶酪,沒有洋蔥奶油的香味,沒有高湯的香味,除了鹹,我找不到第二種口感。
接著上來的主菜,不用說,都可以讓苦力工人迅速地充滿力量!
很鹹的三文魚,很鹹的燴飯,不很鹹的意面,但上面的Burrata依舊神奇地灑了很多鹽!
我不知道是不是今天后廚的鹽快過期了導致廚師如此大量地使用鹽,這樣的一餐飯,幸好不是在戶外食用,否則怎麼對得起良辰美景啊!
吐槽完畢!
————————————————
話說回來,這樣一餐令人印象深刻的餐食,還不如我在家的快手菜,烤牛肋條。
Costco買的一大盒牛肋條,加拿大產,37元不到,品質極佳,可以吃兩到三頓。
材料:牛肋條
調料:料酒、生抽、蠔油、胡椒粉、蜂蜜、蒜,以及自己喜歡的調味(我加如影相隨的四川辣椒麵)。
步驟:
牛肋條切小條,預先用調料醃製半天。
烤箱預熱170攝氏度。
用錫箔紙包好醃製過的牛肋條,可以在牛肋條下面放土豆塊、洋蔥、胡蘿蔔、西蘭花等任何你想一起吃的素菜,烤20分鐘。
打開錫箔紙,敞開繼續烤5-10分鐘,稍待片刻,擺盤上桌。
非常簡單易行吧!
如果不想出門去做小白鼠,那就好好享受在家做飯的時光。
我有牛肋條,你有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