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網紅作家「蒙淇淇77」連帶著她的「凡爾賽」文學在微博上火了。在她的動態裡,動輒是北京最豪華的skp商場的定位,像偶像劇一樣過於完美又脫離現實的愛情,哭要去香港哭,吃要吃最奢華,奢侈、精緻的「貴族」生活,用一種看似抱怨實則炫耀的語氣展示在網友面前。這種明意炫耀又故作低調,「先抑後揚,明貶暗褒」的炫耀被網友們笑稱「凡爾賽文學」。
這樣的「凡爾賽文學」的主角們應該還有很多,他們展示出的生活像是在「高貴」的雲端,動輒是幾套豪宅別墅,其日常似乎只有被眾多人仰慕的負擔,而自己過於優秀、受人歡迎,是他們甜蜜的煩惱。「男朋友送了我一輛粉紅色的瑪莎拉蒂,這顏色也太直男了吧?唉,怎麼跟他說我不喜歡這個顏色呢?」
諸如此種,包含著一種自我彰顯和中庸克制的矛盾,最後產出的就是一種自我滿足的造夢、一種失意生活的麻醉劑。其實,分享生活、炫耀本是一個人的自由,即使虛榮,但不觸犯道德和法律,旁人也並不能指責什麼,但這樣的「假精緻」在網際網路上大行其道,不僅不是良好的社會風向標,對青少年的價值觀形成也無益。
在「凡爾賽文學」這個詞出圈之前,類似價值取向的文學作品並不罕有。郭敬明大獲成功的小說《小時代》裡就充斥著這樣的內容:顧裡的金句「浦東的空氣,無論什麼時候聞起來,都不像是住人的地方」,就深得「凡爾賽文學」的精髓。
「回過頭,看見提著LV包包、踩著Gucci小短靴的顧裡朝我們走過來。她隨手把一杯只喝了一小半的奶茶丟進路邊的垃圾桶裡。於是她從剛買的巨大PRADA拎包裡拿出一個用高級環保紙包裝好的煙燻槍魚三明治,包裝紙上面全都是法文。」這樣的內容在小說裡隨處可見。
不管是蒙淇淇的「敞篷車逛校園」還是郭敬明筆下的「浦東空氣不能住人」,亦或是網友跟風玩梗的種種「凡學」表現,不難看出,由此傳達出的價值觀,儼然是將奢靡生活作為標配,將金錢至上娛樂至死的生活方式奉為圭臬,把不切實際、絕對完美的愛情當做追求,不管是《小時代》等作品的風靡還是社交網絡上「凡爾賽文學」的盛行,都應該讓人警醒。
在成年人看來,這種假精緻的高級人生,不過像是一段自編自導自演的單口相聲,在社交媒體上遇到這種「凡學達人」,不過是一笑而過,全當日常消遣,但在不諳世事的青少年眼裡,「凡爾賽」故事裡的主角,儼然是人生贏家般的存在,對世界認知不清,對浪漫充滿幻想的未成年們,很容易將這種虛假的故事投射成自己對現實生活的追求,在這種無限浪漫、無比奢侈的海市蜃樓中迷失自我。
在「蒙淇淇77」的微博下,就有很多留言羨慕的網友,這些用戶往往年齡不大,很多是讀蒙淇淇小說的年輕女孩。在他們看來,蒙淇淇筆下的生活無疑是標杆一般的存在,而網友對其的反應是在「嫉妒」「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如果說,「凡爾賽文學」的書寫者是需要滿足被追捧的虛榮心,那這些迷霧中的追捧者,便是由對生活膚淺的幻想而找到了對應的偶像,試想,如果青少年們都從「凡爾賽」式的文學和影視裡了解生活、想像愛情,世界將會怎樣?
其實,「凡爾賽」故事的主角們與其沉溺在精心鋪就的幻象中,刻意營造一種虛偽的、代理的自我感覺良好以及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社交散發上,不如把注意力轉移到美好生活的實質上,腳踏實地抓住身邊真正的生活。而我們的網際網路上、社交媒體上、影視屏幕上、文學作品中,也應該少一點精緻的「假貴族」「人上人」,免給價值觀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帶來誤導,從而回歸生活的本真和深刻。
來源:河北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