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從古至今女人一直都是男人的附屬品,現代的都市女性相比較於封建時代的女性要自由很多,但是這當中也有很多女人為了婚姻退居幕後,承擔起了生活的柴米油鹽。在中國古代,女人根本就得不到平等的尊重,女人被男人不斷的剝削,未出閣的女子聽從自己父親的安排,出嫁的女子任丈夫擺布。
那個時代的女性從懂事開始就被灌輸相夫教子的概念,她們無法去施展自己的抱負,追逐自己想要的人生。對於悲哀的舊社會女子而言,家庭成為了她們的全部。雍姬就是那個腐朽時代裡面的陪葬品之一,她曾因一個問題非常的困擾,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一下這個讓雍姬兩難的問題。
1.鄭厲公淪為政治傀儡,為了權力聯合雍糾想置祭仲於死地
雍姬的父親是春秋時期鄭國的大臣祭仲,在鄭莊公去世之後,祭仲扶持了鄭莊公的兒子登上國君之位,美其名曰是一國君主,其實就只是一個傀儡而已,當時鄭國的大權都掌握在祭仲的手裡。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剛登基的鄭厲公非常的害怕他。
為了重新奪回權力,鄭厲公和雍糾站在同一陣營上,雍糾是雍姬的丈夫,雖然是祭仲的女婿,但是兩個人關係並不和睦,雍糾對於自己野心勃勃,只手撐天的老丈人很看不慣。後來在鄭厲公的慫恿下,雍糾下定決心要置祭仲於死地,當時他們決定過兩天在郊外宴請祭仲,趁機殺了他。
回到家裡,雍姬發現丈夫神情不對,就詢問丈夫發生了什麼事?沒想到雍糾對妻子也沒有任何的設防,對雍姬全盤託出。雍姬聽後,大驚失色,她考慮自己是否應該告訴父親,可是雍姬又轉念一想,如果自己把這個計劃告訴父親的話,那丈夫該置於何地呢?她心裡很清楚,如果父親知道,雍糾必死無疑。
2.雍姬陷入兩難局面,母親一席話讓她如夢初醒
當時雍姬心裡很矛盾,面對撫養自己長大的親生父親以及自己要相伴一生的丈夫,雍姬無法下定決心。雍糾之所以敢明目張胆把計劃告訴雍姬,是因為他覺得女子出嫁從夫,雍姬和自己是一根繩上的螞蚱,雍姬肯定不會背叛自己,但是一切並未如他所料,雍姬還是很愛自己父親的,她並不忍心看著自己的父親死於政治陰謀。
冥思苦想之下,雍姬決定先行回家,雍姬以探望雙親為由,回了娘家,在和母親獨處的時候,雍姬問了母親,丈夫和父親哪個更加重要。母親很篤定的回答道:"天底下的男人都能夠當女子的丈夫,但是父親普天之下只有一個,二者是不可同日而語的"。聽了母親的話之後,雍姬下定了決心,回家之前,雍姬趁四下無人時,偷偷點撥了祭仲,讓他郊外赴宴的時候一定要小心。
3.偏幫父親,害死丈夫,雍姬成就了一個成語
祭仲聽完之後,覺得其中必定有古怪,為了查清楚這件事情,雍姬立刻派人展開了調查,調查之後他發現了鄭厲公和雍糾之間的陰謀詭計,後來祭仲將雍糾給殺了,聽聞雍糾的死訊,鄭厲公在第一時間逃出了鄭國。
最終雍姬在丈夫和父親的抉擇當中選擇了後者,顧全了自己的父親,雍姬卻背上了不守婦道的罵名。也因為她和母親的這一番對話,"人盡可夫"這個成語橫空出世。
總結:千百年來,雍姬被後世不斷的譴責,但是從現如今的三觀出發,雍姬的選擇並沒有什麼錯,養育之恩難道不是比天大的嗎?
參考文獻《人盡可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