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宏剛
「獻身」是一個褒義詞,是指為了理想和信仰奉獻出自己的時間、精力乃至生命,大到家國情懷,小到個人事業,都可以跟獻身扯上關係。勇士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是為獻身,科學家在實驗室幾十年如一日搞科研也是獻身,白領在辦公室加班加點也可以算是獻身。
勇於獻身的人,因為具有強烈的「利他主義」精神,得到他人敬重,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然而,有些「獻身」看上去很感人,也很震撼,但帶給他人的更多是費解和質疑,一些旁觀者甚至還會認為獻身者是在無底線地炒作自己。
熟悉當代藝術的人,對何雲昌不會陌生,他就是大眾眼中具有強烈獻身精神的行為藝術家。這些年,他創作了許多讓觀者目瞪口呆的行為藝術作品,每件作品一經問世,便會引來極大爭議,但他沒有收手的跡象,依然會不遺餘力地調動自己的創作潛能,一次又一次刷新人們對他的認知。
何雲昌1967年出生於雲南西部德宏州,1991年從雲南藝術學校油畫系畢業後進入工廠上班,由於不習慣工廠按部就班的工作,他於兩年後辭職,成為自由藝術家,開始以自己的身體作為藝術表達的工具與媒介,創作腦洞大開的行為藝術,隨著不斷堅持創作,他的名氣和影響與日俱增。到目前,他是當代非常有分量的行為藝術家之一。
在此,簡單說一下什麼是「行為藝術」。
行為藝術從20世紀50年代在歐洲誕生,大約在80年代傳進國內,是一門只有短短幾十年歷史的藝術形態。跟傳統藝術,如繪畫、雕塑更注重視覺結果和留存圖像比起來,行為藝術看重的是藝術家的創作過程,並且帶有一定的表演性質。
行為藝術必須包含四項基本元素:創作時間,創作地點,藝術家的參與,藝術家與觀眾的交流互動。
通俗來講,在行為藝術中,藝術家乃至觀眾都可以是作品的一部分,藝術家創作的過程也是觀眾欣賞藝術的過程,藝術家創作完畢,觀眾也就欣賞完畢,一件精彩的行為藝術作品,是藝術家和欣賞者共同創作完成,在藝術家的主導下,藝術和生活被融合在一起,跟傳統藝術的欣賞方式有本質上的區別。
何雲昌最瘋狂的一件作品,無非就是從2008年8月8日開始創作的行為藝術《一根肋骨》,創作過程如下:
他於當年8月8日來到醫院,躺在手術臺上,讓醫生取出自己左側體內的第8根肋骨。同時,他還邀請了一些記者和其他行業的人,共同見證這一刻。
當這根長度約為30釐米的肋骨取出後,何雲昌對其簡單處理後,跟400多克黃金一起打造成一個項圈,並把項圈取名為「夜光」。
之後,何雲昌邀請身邊關係親密的5名女性,包括他的女友和母親,她們一一佩戴項圈,並跟他一起合影,這個行為藝術才算創作完成。
為了創作這個行為藝術,何雲昌前前後後花去近一年時間,並且付出了很大代價。
然而,觀者對他這個作品並不看好,許多專家、網友乃至同行,紛紛對他口誅筆伐,說得最多的一句批評是:無下限的瘋子,只會博人眼球。
面對這些批評和非議,何雲昌並不理睬,也不向觀眾解釋他這個作品要表達的含義,很快又投入到下一個作品的創作中,留給欣賞者的只是無限的遐想。
以我之見,何雲昌在《一根肋骨》裡是想表達「親密關係裡複雜而豐富的生命之愛」,其靈感來源於西方神話故事《亞當與夏娃》,亞當用一根肋骨創造了夏娃,從此,兩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為生命旅途中最親密的搭檔。
除過《一根肋骨》,何雲昌的其他作品同樣給觀者帶來了強烈的精神衝擊。
2013年4月13日下午到14日下午,他用去整整24小時,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國家美術館門口,創作了一個名叫《涅槃·肉身》的行為藝術,創作過程如下:
當天16時45分,何雲昌穿著一身睡衣來到布魯塞爾國家美術館門口,然後掏出打火機點燃自己的衣服,目的在於把身上的衣服燒為灰燼,但不傷害到自己。
為了讓自己安然無恙,每當火勢太大無法忍受時,他就撲滅火,然後重新點燃。斷斷續續,這場「玩火藝術」整整持續了一天,直到他身上的衣服全部燒光,他光溜溜地站在美術館門口時,他開始慶幸自己還活著,在門口歡呼跳躍,讓路人注視他,對他評頭論足,他這件作品才算創作完。
相對來說,《涅槃·肉身》的藝術主旨容易理解,旨在表達面對危險時,生命體現出來的堅強不屈,這些忍受力會讓精神和意志得到升華。
到今年,何雲昌從事行為藝術創作已經20多年,他其它有影響力的作品還有《抱柱之信》,創作於2003年,他在水泥柱子上挖出一個洞,然後用水泥把自己的一隻手澆築於水泥柱子裡長達24小時,旨在表達《莊子盜蹠》裡的場景,倡導每個人應該堅守信約,做一個誠實守信之人。
面對何雲昌的任何作品,如果是一名善於思考的觀者,還是能或多或少地欣賞到他在作品裡要傳達的藝術理念。
我以為,何雲昌的作品並不是為了激發觀者的視覺震驚,而是把自己的思考和理念置身於中國古典哲學,西方哲學,再融合當代藝術的特性,來揭示現代人在生活裡面對的一些生命困境。這些困境每天都在發生,許多人已經習以為常,乃至麻木。
只不過,何雲昌的做法顯得過於前衛,遠遠超出了普通大眾的接受程度,以及藝術修養的高度,讓大部分人理解起來很困難,因此,每當他的新作誕生,總能引起社會各界的討論和抨擊。
實際上,以行為藝術、裝置藝術、空間藝術為代表的當代藝術,雖然已經發展了幾十年,但還是難以走向大眾化,只能在小圈子裡流行。這種現狀註定會讓搞當代藝術的藝術家,長期處在孤獨中,他們為了藝術,容易產生瘋狂行為而獻身於藝術。
也許,真正的藝術家本身就是孤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