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劉備的人設是一個以德為懷,知人善任的好人,但是魯迅曾直言:劉備之德近乎偽。實事求是出發,劉備的本性確實善良,同時也是一個能屈能伸的漢子,他的善更多出於自身利益考慮,甚至是委曲求全,否則最後也不能建立蜀漢。
而在整部小說中,讓劉備一直耿耿於懷的還是「劉豫州」這個坎。很多人都知道劉備並沒有真正做過豫州牧,可是為何他要如此好脾氣的收著這個名號呢?因為這個「劉豫州」的名號劉備又受了多少委屈呢?
圖片:劉備在蜀漢劇照
一、豫州牧的來源
我們經常念叨著:一言九鼎,這裡的九鼎其實最早指的就是我國的九州。大禹時期為了方便管理,將天下劃分成了九個區域,大致為: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
因為時代不同,記載不同,有些史書上的州名會有些許差異,但是豫州從來沒有改變過,豫州的地盤中心在現今的安徽亳州。
三國的背景是在東漢時期,這個時期的官位還是比較複雜,而且過於書面化,很多讀者都被繞暈了,這裡面大致有:太守、郡守、相、刺史、州牧等等。
這些官位名稱隨著歷史的演變,漸漸在不同的朝代消失,所以如果不是很熟悉秦朝和東漢歷史的讀者,會覺得這些官名很陌生,也搞不懂劉備的這個「豫州牧」到底官位有多大,值得他如此執著相守。
圖片:刺史劉表劇照
1、秦朝雛形
秦朝統一之後,在設立地方官員的時候就將全國分成了36個郡,這就是秦朝的郡縣制。每個郡都有一個太守,這個太守既管行政又管當地軍事,權力集中在太守手上,這也是最大的弊端。
後來為了遏制太守的權力,還多了個「相」,只是相和太守就如同省長和省委書記的關係,「相」大部分時間只能聽從於太守,因此在秦朝,太守的權力極其集中。
圖片:秦朝的郡縣制分布圖劇照
2、東漢改制
漢朝建立之後,在地方統治上沿用了秦朝的大部分制度,為了方便更細緻的管理,將九州細分成了十三州,將太守降為郡守,地方管轄範圍縮小,州成了更高級別的管理單位。
同時為了監督郡守,朝廷還派出刺史作為眼線分到各個州,只是讓皇帝沒想到的是,下放的刺史覺得山高皇帝遠,到了地方州之後如魚得水,儼然成了當地的土皇帝。
到了東漢末年,朝廷對於地方的管控能力已經越來越微弱,地方割據開始日漸嚴重,同時,由於地方農民起義越來越多,為了加強控制,東漢朝廷用微弱的力量又派出了「州牧」,將幾個郡集中起來再多派一級官員進行調配管控。
圖片:東漢朝廷派出「州牧」劇照
州牧雖然說和刺史的官階是差不多的,但實際上州牧的權力大於刺史,就連薪資也比刺史多,並且州牧可以統一管理軍權。三國時期,豫州的治所在安城,下轄潁川郡、陳郡、魯郡、汝南郡、譙郡、弋陽郡、陽安郡、襄城郡、汝陰郡9郡,以及梁國、沛國2國。
以後的都督、節度使等其實指的就是東漢末期的州牧,官位大小與能力範圍都是雷同的,這樣看來就比較明白,為何劉備如此執著追求州牧這個職位了,只是可憐的是,當時的東漢朝廷過於弱小,劉備的這個豫州牧其實並沒有得到朝廷正式授命,哪怕他被推舉了三次依然是一場空,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圖片:劉備在朝廷劇照
二、三次被舉薦豫州牧
1、陶謙的假情假意
陶謙和劉備之間的牽扯要從曹操說起,陶謙當時是徐州的州牧,掌管著徐州及周邊的一些小地方。曹操佔據兗州之後,勢必要對外進行擴張,徐州是曹操眼中的肥肉,因此對陶謙發動戰爭是必然的。
但師出無名,曹操等待了很久,終於迎來了一個契機。陶謙誤殺了曹嵩,借著這個名頭,曹操帶領大軍對徐州開展了掠奪,這一戰,曹軍旗開得勝,一下子就攻下了十幾個城池。
陶謙焦頭爛額之際,就向青州刺史田楷求救,田楷則推薦了劉備。劉備向陶謙獻計斷了曹操的糧草,曹操迫於無奈只好停戰,撤回兗州,就這樣,陶謙和劉備搭上了。因著這份情誼,陶謙就將劉備推舉到了屬於豫州牧掌管的地盤小沛做刺史。
圖片:陶謙向青州刺史求救劇照
這個舉動看著似乎合情合理,但如果深究就能發現陶謙的老謀深算。小沛是屬於豫州牧掌管的,但是當時軍閥混戰,陶謙早就對徐州邊上的小地方進行霸佔,小沛就是被陶謙硬佔過來的。
小沛名義上是屬於豫州的版圖,但當時實際控制小沛的正是陶謙,讓劉備去小沛當刺史,聽起來似乎是對劉備的舉薦,其實陶謙真正的用意還是想讓劉備當自己的爪牙。
可是這次舉薦並沒有獲得東漢朝廷的認同,甚至小沛的直屬豫州牧也沒有答應,劉備第一次被推舉到豫州刺史這個官位,其實上任得是名不正言不順。
圖片:陶謙舉薦劉備劇照
2、呂布有樣學樣
劉備吃的一次虧是在對待呂布這件事上,收留呂布是個錯誤的決定,因為後來呂布悶不吭聲的又霸佔了徐州,本來陶謙去世,曖昧不明的遺囑被許多人認為劉備可以繼承徐州,沒想到半路殺出個呂布,讓劉備吃了個啞巴虧。
後來呂布覺得,不管明裡暗裡都虧欠了劉備,於是還寫了推薦信,想讓劉備去做豫州牧。當然,以呂布當時的身份,這份推薦信其實就是作秀,沒有任何人會接受呂布的這份推薦。
圖片:呂布劇照
3、曹操靠譜的舉薦
同樣被呂布耍得團團轉的劉備和曹操,居然能夠將前仇一併拋棄,劉備也能屈能伸,為了尋求更好的發展,投奔了曹操。曹操當時急用人才,加上劉備也是被呂布擺了一道,因此,爽快的和劉備握手言和,並且立刻答應讓劉備做一個「名副其實」的豫州牧。
曹操的這次舉薦是真的靠譜,因為他能夠獲得東漢朝廷的蓋章,讓劉備的這個豫州牧的合法性,雖然最後劉備發現,他能管轄的範圍也只有小沛這塊小地盤,但是作為「皇親國戚」,能夠獲得朝廷認可的官位,這比其他一切都重要,最重要的是,劉備認為地盤是可以自己打回來的。
圖片:曹操與劉備劇照
後來的發展大家都知道了,劉備重振旗鼓搶佔了徐州,和曹操再一次反目,三足鼎立局勢逐漸成熟,可不知道劉備是出於自省的目的,還是真的很喜歡小沛,讓大家都稱他為豫州牧,估計還是想用這段血淚史來不斷提醒自己要知人善用。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