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妖網紅自曝患有性別認同障礙,曾害怕因性別問題被學校處分

2020-12-06 文藝圈

3月10日凌晨,臺灣人妖網紅Kiwebaby在個人社交帳號發文揭露如今外表光鮮亮麗的他曾經不為人知的一面,令人心疼。

Kiwebaby的外表宛如一位女生般精緻動人,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流盼嫵媚,鼻子小巧高挺,搭配嬌豔欲滴的嘟嘟唇,不禁讓人心生憐愛之情。但其實Kiwebaby是名副其實的男兒身,因為從小喜愛女裝,所以一直保持這類裝扮。

2015年Kiwebaby進行了隆胸手術,還有一系列整容手術,令外表更像一位絕色美人。Kiwebaby有一個夢想,希望自己可以通過變性手術徹底成為女性,便不用再被世俗的言論困擾,但他的父母始終不肯讓步,畢竟在傳統思想裡變性這一說成何體統。

儘管如此,但這並不能阻擋Kiwebaby對女裝打扮的熱愛,他還大膽公開自己想要變性的想法。因為這種堅持,Kiwebaby一躍成為臺灣知名網紅,參加多檔綜藝節目,《康熙來了》和《大學生了沒》等都曾有他的蹤影。

本以為Kiwebaby收穫不錯人氣,在某海外社交平臺坐擁10萬粉絲這樣的成績可以滿足他,可沒想到Kiwebaby因為喜愛女性打扮一事給他造成了很嚴重的童年陰影,至今難以釋懷。

在Kiwebaby發的一篇長文中,他表示曾有體育老師當著全班的面大聲質問他:「你到底是男生還是女生?」Kiwebaby瞬間感到無比難堪,鼻頭一酸,腦袋發熱,只能低下頭掩飾尷尬,Kiwebaby很想哭,但在大庭廣眾之下他不能如此失禮。隨後Kiwebaby小聲回答道:「我是男生。」老師的一句「下次你要說清楚啊」讓Kiwebaby感到前所未有的害怕,他擔心因為性別問題被學校處分。其實Kiwebaby沒有做錯什麼,但因為老師的質問,他開始緊張、不知所措,很想向老師道歉:「是我沒告知性別,造成您的困擾。」

Kiwebaby坦言,其實在他17歲時已經被精神科醫生診斷罹患「性別認同障礙」,當時Kiwebaby表示,倘若積極混進男生的圈子,這樣的事情就不會發生。但身邊很有正義感的女生卻不認同他這種想法:「你不覺得老師講話有點過分嗎?」

患有「性別認同障礙」的Kiwebaby從小就覺得自己與別人不同,但他沒有怨天怨地,反而在被老師當眾給他難堪時為老師開脫:「不會啦!是我不對,是我讓老師混淆了性別。如果我今天是個正常平凡人就不會有這些問題發生了吧!」

Kiwebaby還依稀記得,幾年前有位同學和他有相似的遭遇,但那位同學的思想比較極端,他覺得老師的話讓他感到性別受針對、刺激,心裡不舒服。隨後,他居然趁大家不注意從九樓跳了下去,當場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件事給學校敲醒了警鐘,自那以後更加注意學校防護設施。

只有樂於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同,生活才會變得簡單快樂。Kiwebaby表示,外文系的Irene老師是他最喜歡的老師,因為她會當著全班的面鼓勵他,讚揚他的勇敢,令Kiwebaby感覺自己還能得到身邊人的愛護,世界還有溫暖。

雖然外文系老師與體育部老師待人處事方面有很大不同,但Kiwebaby並沒有因此而討厭體育部老師,還表示其實她的言行可以理解,希望今後能與這位老師和平相處:「也許是自己的與眾不同造成了老師的不便與困擾,她也許也從來沒見過這樣的學生吧,希望老師可以寬恕我的特殊性別。」

Kiwebaby面對困擾樂觀積極的態度值得肯定,但更希望他可以自信一些,不要把所有的錯誤、問題都包攬在自己身上,這樣的話即便坎邁過去了,但心中還會留有一根刺,令自己不舒服。

相關焦點

  • 什麼是性別認同障礙
    1.什麼是性別認同障礙   性別認同障礙是指對自己生物學意義的性別不滿意,並且渴望變成相反的性別。
  • 性別認同障礙:男女之間,我是第三種性別
    可是,即便是身為男子,她的內心始終對自己的性別懷有疑慮和不安。在一系列事件之後,她終於意識到,自己並非絕對的女性,也非絕對的男性。她的性別仿佛處於南極和北極的中間點,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性別認同障礙」。
  • 男孩喜歡芭比娃娃被孤立,反性別愛好≠性別認同障礙,別再搞混!
    一、分辨反性別愛好和性別認同障礙的區別首先,父母應當要分辨他到底只是愛好上反性別,還是從根本上不認同自己的性別。如何分辨呢?主要看這4點:1、反性別愛好的人並不會否認自己的性別,而性別認同障礙者有著強烈的「變性」欲望,且很堅持,不會輕易改變。2、反性別愛好的人只是喜歡偏向於異性的東西,在愛好上有所區別。而性別認同障礙者,牴觸本身性別的一切服飾、裝扮。
  • T 真的是性別認同障礙嗎?
    然後慢慢出現了很多爺T是不是性別認同障礙的討論。不知道你盯著你家T的時候,心裡有沒有出現過這樣的疑問,她想做一個男生嗎,她喜歡自己的性別嗎?其實這個問題在最初的階段來談,談不到性別認知,而需要談一談大眾主流文化對我們的影響,在通過自己的感官感受這個世界的同時,我們也不斷吸收著主流文化對思想的一點點灌輸。
  • 『成人變態心理案例集』第十四章性別認同障礙
    在此之前的1、2年裡,由於他的一些雙性行為,桑迪曾遭到過其他男孩子的很多排斥,他們都叫他「雪莉神殿」。暫且先不談性別認同的問題,桑迪被認為是一個敏感的孩子,他很容易就會被一些外因弄得煩躁不安,如父母爭吵,父母的情緒狀態,甚至包括家裡小狗的死去等。他被父母誤認為是貪玩的人,父母雙方也常為此而發生口角。上一年級的時候,他被心理學教育顧問診斷患有閱讀障礙。
  • 性別認同不一致,如何引導?
    性別認同是對自身性別的正確認識,即掌握自己的性屬性或相應的作用。在正常情況下,兒童總是以確定的性別身份進入這個世界的。從他們一問世,父母便開始與特定性別相適應的特定方式來對待他們,如姓名、服飾、玩具,乃至以後的行為要求、生活方式、道德準則等等。兒童從成人對他們的態度中開始接觸到自身的性別問題,並且開始以某些外部標記來區別周圍的男性和女性。
  • 女裝大佬現已成潮流,父母要警惕「性別認同障礙」,幫男孩子把好關
    女裝大佬現已成潮流,父母要警惕"性別認同障礙",幫男孩子把好關導語電子產品的普及雖然豐富了我們的生活,也幫我們解決了很多生活難題。可是它也有一定的弊端,有的孩子成了網癮,瘋狂的迷戀網路遊戲耽誤了學業。也有的孩子在一些社交網絡平臺上特別崇拜個別網紅,因此還會盲目跟風,不斷效仿。而在這些網紅之中有一個特別火的群體叫做女裝大佬,它通常是一些男孩子裝扮成女孩子來博人眼球,讓人關注。在眾多女裝大佬中最紅最火的是一個叫艾比的男孩,不過雖然很多人都特別質疑他火的原因,還有人說他是為了炒作。
  • 筆記|《變態》C12 性和性別認同障礙
    一、基本概念性功能障礙指男性正常性興趣和性能力的反覆缺損;女性反覆地對性交體驗不滿意,往往性交可以完成,但是得不到樂趣。性偏好障礙又稱性變態,是指性心理和性行為明顯偏離正常的形式,並將這種偏離作為唯一的或主要的獲得性興奮、性滿足的方式。
  • 性別認同障礙者,如果男生背黑書包女生背紅書包,他們背什麼書包
    東野圭吾的《單戀》就將目光瞄向了這一小部分人——性別認同障礙者。書中的日浦美月在闊別多年後重新回到朋友身邊時,已然換了一副模樣,她的嗓音變得低沉沙啞,身上的肌肉結實發達,與此同時,她還帶來了讓人大跌眼鏡的消息——她殺人了。
  • 美國33歲「男子」懷二胎引熱議:性別認同障礙和家庭教育緊密相關
    有網友提到了性別認同障礙,確實有不少孩子存在過這樣的問題。性別認同障礙又叫性別認知障礙或性別焦慮症,指的是人們打心底不承認自己的性別,認為自己應該屬於另外一種性別,它有兩個特點,分別是性別焦慮(既不喜歡自己的性別)和對變成另一種性別的渴望。
  • 伊能靜兒子扮「女裝」,家長:可能是「性別認同障礙」
    但是,又有網友表示不贊同:這是因為單親產生了「性別認同障礙」嗎?單親和性別認同障礙,這兩個關鍵詞成為了大家爭論的重心。單親:很好理解,但筆者並不認為父母離異就能夠直接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父母離異只是父母雙方的選擇,只是婚姻關係是否存續的問題,這並不影響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也不影響父母儘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更不影響男孩子身上的男子氣概(除非在這期間父愛缺失)!性別認同障礙:通俗來講就是孩子對於性別的認知模糊不清,男孩子沒有男子氣概,喜歡「女氣」的物品或者喜歡扮「女生」;女孩子沒有柔若無骨,喜歡剃短頭髮,扮男裝。
  • 獨樹一幟的霓虹人妖 ta們的性別不在兩腿之間而在靈魂
    在本期欄目正式開始前,先問大家一個問題:看到下面這張圖,您是什麼樣的感受?
  • 泰國曼谷的大學生可以根據性別認同自由選擇校服
    經過多年的校服爭論後,泰國法政大學(Thammasat University)的跨性別學生現在可以根據自己的性別認同來穿校服了。除了統一的規定外,曼谷大學(Bangkok University)還強調,所有工作人員都需要平等對待跨性別學生,歧視或侮辱跨性別學生的工作人員將受到紀律處分。
  • 孩子性別認同障礙有哪些表現?巧用3個小妙招,化解孩子異裝尷尬
    不僅是因為他們對性別的判斷模糊,更是因為這樣打扮可以獲得別人的喜愛和關注。這樣的行為和心理很容易導致孩子患上「性別認同障礙」的心理疾病。患有這種心理疾病的人大多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習慣性地否認自己原先的性別,努力在穿著和行為上模仿異性。
  • 關於性別表達,性別認同和性取向的探討
    他們獲得性滿足後有罪惡感,並伴有性別焦慮和認同障礙,異裝癖基本只發生在男性身上,他們平時著男裝。他們的性取向為異性,大多是異性戀並有公開的和異性結婚,他們對自己的生物性別滿意並不希望成為異性(這一特點與易性癖不同),但許多易裝癖也是潛在的雙性戀者。易裝癖在性變態中居第一位,人數所佔比例最高,多數易裝癖者活動呈周期性發作,所以易裝只有零次和無數次。
  • 如果孩子對性別產生了混淆,「易性癖」的潛在,家長該怎麼辦?
    ◆三分之二的性別認同障礙男孩長大後是同性戀,這不應被視為精神問題外國專家◆父母對孩子易裝打扮容易導致性別認同障礙,少數人留下心理陰影,將來不想結婚如果你兒子說他想成為變性人,你會有什麼反應?他們需要了解什麼是「性別認同障礙」——孩子不喜歡自己的生理性別,很可能出生,或者當父母以異性的打扮方式長大的,一些專家並不認為性別認同的障礙是一種疾病。然而,對「正常人」,的不理解給這些人士的生活製造了無窮的災難,一些未成年人存在嚴重的「易性癖」問題,所以他們想做變性手術。醫學專家建議,我們應該三思而後行,因為變性帶來的痛苦和麻煩是無窮無盡的,我們做完了就不能回頭了。
  • 「我的愛人生理性別為女,性別認同為男」 解析跨性別群體
    社會性別(Gender):各個社會對生理性別進行的文化建構。社會性別是社會設定的一系列性別規範、個人在性別規範框架下確立的性別認同、以及個人基於這種性別認同而呈現出的性別表達這三者的互動過程。中國關於變性手術的規定:1.必須取得家人和警方的同意,年齡不低於20;2.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的《變性手術技術管理規範》要求跨性別者被醫療工作者診斷為易性癖,對變性的要求至少持續5年以上,且無反覆過程;3.術前接受心理、精神治療1年以上且無效(即心理治療去企圖扭轉性別認同障礙未果);4.變性手術的實施順序
  • 性別三問 | 如何看待性別的認同與實踐?
    傳統社會似乎對男女兩性的氣質作出了嚴格的區分;但如今隨著性別意識的覺醒,中性化趨勢的流行,傳統的性別角色認同正面臨著挑戰。當化妝、下廚和照顧家庭不再是女性的專屬,男性也可以自然流露其感性脆弱的一面,對中性化的質疑和焦慮又成為新的輿論熱點,我們或許可以反思,究竟該如何認知性別,如何看待不同的性別認同? 「性別」一詞由來已久。
  • 為什麼會有越來越多的人不認同自己的性別?
    大多數孩子都會度過一個自然的過程,少數會經歷性別不安症,也叫性別認同障礙。性別不安症患者無法認同自己的生理性別所引申的社會期待與標籤,認為自己應該屬於其他性別。性別不安症多在兒童時期出現,不過具體年齡階段很難判定。「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展開現象,最早在學齡前階段就可能出現。」舊金山發展心理學家黛安娜·伊恩薩夫特說。
  • 「性器官不能決定我的性別」,5%的「跨性別者」都想切除自己的生殖器官
    人妖之所以變性,大多是出於自願。為了謀生,他們不得已把自己改造成女性來營業。於是窮人家養不活自己的孩子就送去人妖學校,注射大量雌性激素,學習唱歌跳舞,被硬生生地改造成了女人,以此賺錢養家。在微博上屍哥曾看過一段視頻,講述的是在這個世上,除了男人和女人,還有那麼一群長期被忽視和歧視的群體--「跨性別者」,Ta們認為自己本身應該是另一種性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