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念
性功能障礙指男性正常性興趣和性能力的反覆缺損;女性反覆地對性交體驗不滿意,往往性交可以完成,但是得不到樂趣。
性偏好障礙又稱性變態,是指性心理和性行為明顯偏離正常的形式,並將這種偏離作為唯一的或主要的獲得性興奮、性滿足的方式。
戀物症指反覆多次以非生物物體或異性軀體某部分來激起性幻想、性渴求和性行為。
異性裝扮症簡稱異裝症,指一個異性戀的個體反覆多次以穿戴異性服裝來激起性幻想、性渴求或性行為。
戀童症指反覆多次通過與青春期前兒童的性活動來激起性幻想、性渴求或性行為。
露陰症又稱暴露症,指反覆多次在事先毫無準備的陌生人面前突然顯露自己外生殖器,從而激起性幻想、性渴求和性行為。
窺陰症又稱窺淫症,指反覆多次觀察毫無準備的裸體、正在脫衣服或從事性活動的他人,從而激起性幻想、性渴求和性行為。
摩擦症指反覆多次與不同意此行為者作觸碰及摩擦,從而激起性幻想、性渴求和性行為。
性別認同障礙是一種強烈而持久的異己性別的身份認同,不僅僅是想以作為另一性別而獲得社會文化上的好處。
同性戀是指指向同性的、情愛的思想和情感,伴有或不伴有性行為。
二、性偏好障礙
(一)性偏好障礙的特點
(1)性行為與社會普遍接受的觀點不一致;
(2)在性行為中可能對他人造成傷害,如戀童症或性施虐症;
(3)有自我的痛苦體驗,這種痛苦來自社會的態度,自己的性渴求和道德準則之間的衝突,或是知道自己要對他人造成某種傷害。
(二)性偏好障礙的治療
(1)與病人商討治療目標。對異常性行為是打算控制還是完全放棄,或是採取更加好一些的代替行為以減輕內疚和痛苦,需要病人自己選擇。同時要讓病人明白,不管什麼目標,都需要其自身的積極努力。
(2)嘗試放棄異常性行為。行為治療家運用行為治療加上社交技能訓練幫助患者部分控制異常行為。
(3)鼓勵正常的性關係。通過心理治療,處理那些妨礙與異性建立關係的焦慮和抑鬱情緒,逐步與異性進行接觸,並建立起正常的性關係。
(4)預防復發。與病人討論,哪些場景容易引起他的異常性行為,讓病人明確這些場景,並加以迴避。可以尋找行為鏈中早期環節,例如無意識做出激怒妻子的行為,讓自己有藉口跑到一個容易產生異常性行為的地方。
(5)此外,加強法律的懲戒也是克服異常性行為的有效方法。
三、性別認同障礙
DSM-IV對性別認同障礙的診斷標準
1.一種強烈而持久的交換性別的身份認識。
(1)如果是兒童,表現出下列4項以上:
①反覆申訴自己想成為另一個性別,或堅持認為自己是另一性別;
②男孩喜歡換穿女裝或耀眼的女性盛裝,女孩則堅持一直穿典型的男性服裝;
③在假扮遊戲中強烈而堅持地偏愛另一性別的角色,或堅持幻想成為另一性別;
④強烈地希望參加典型的另一性別的遊戲及娛樂;
⑤強烈偏愛另一性別的遊戲夥伴。
(2)如果是青少年或成年人,則表現為申訴自己願成為另一性別的願望。往往發誓是另一性別,希望像另一性別那樣地生活或要求他人如此對待,或深信自己具有另一性別的典型感受和反應。
2.患者為自己的性別感到持久的不舒服,或者認為自己目前的性別角色很不舒服。
(1)如果是兒童,表現為下列任一項:如果是男孩,斷言自己的陰莖或睪丸是令人厭惡的,即將消失,或者斷言最好沒有陰莖,或者厭惡莽撞性的遊戲並拒絕典型男性的玩具、遊戲和活動;如果是女孩,拒絕坐在那裡小便,斷言自己有陰莖或會長出一個陰莖,或斷言自己不會長乳房或來月經,或厭惡正式的女性服裝。
(2)如果是青少年或成年人,表現為沉湎於設法除去第一及第二性徵的想法,或深信自己生錯了性別。
3.此障礙並不與軀體上的兩性人同時存在。
4.此障礙產生了臨床上明顯的痛苦煩惱,或在社交、職業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功能缺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