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油條貼心警告:多勞多得不可能,現實恰恰是做得越多死得越快

2020-12-14 騰訊網

分享職場故事,交流職場經驗,歡迎關注「文心說」。

職場前輩們都會很喜歡給我們支招出主意,有些我們可以聽聽,有些也聽不得。但是很多時候,他們說的道理我們都聽了,也能做到,但是卻不知道為什麼。

比如說很多混跡職場多年看起來像老油條的人,他們從不搶著幹工作,卻有閒又有錢,他們總是喜歡和新人說這樣一句話:做得越多,死得越快。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做得多不代表做得對。

首先來說做得多並代表我們做的事情都對,做錯了事情還不如不做。很多人在職場中工作,只知道埋頭做事,做了很多之後卻沒有得到應有的結果,這就說明這些事情不是做得都對。

在職場中我們會遇到很多工作,有的是崗位必須要做的工作,也有領導分配下來的其他任務,但不管是什麼類型,做該做的事情都是首要的。有的人覺得只要自己做的工作夠多,就一定能獲得回報。

有些工作是有KPI的,這類工作的薪資都與績效有關,屬於多勞多得,這種工作多做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對於那些吃死工資的工作來說,能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很多人看到別人有沒做完的工作會主動去做,也不會詢問一下對方是不是需要,或者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確。最後當結果呈現出來的時候,發現自己做的完全是錯誤的,好的情況是當事人自己重做就行,不好的情況是你直接做錯,而對方修改也很難,這反而幫了倒忙。

有些人遇到的情況可能不是自己多做了工作,而是別人請求幫忙,本來是可以拒絕的請求,但是覺得自己如果多做的話就會得到更多的回報。所以也不會拒絕他人的請求,就導致了工作負荷過重。

很多時候面對這種情況,答應了別人幫忙的事情我們都會先做他人的工作,然後再進行自己的。由於有了過量的工作,就不能很好的按時完成。所以就會造成自己的工作不能按時完成這種狀況,反而對自己產生了不好的影響。

所以,我們在工作中不能追求量的飛越,而不顧質的水平,只有質量都達標的工作才會為我們帶來更好的結果。多做不一定時好事,但做好一定是讓我們更優秀的原因。

在工作中應該謹記,做得多不一定做得對,所以適當的選擇自己要做的工作,不要悶頭工作,而不管對錯。

第二、做得再多,領導看不大都是零。

很多人會說,我們做工作不是做給領導看的,是為了自己。這句話沒錯,但是如果你想多做工作,那領導看不到,那就是等於白做。

還是說在沒有績效相關的工作中,大部分人都是吃著死工資,不管做了多少事情,都還是得到一樣的回報。很多人都是默默的做事,卻從未讓領導看到。那不管是你的積極主動,還是優秀的處理方式就都是在做無用功。

同事小費很勤勞,總是將項目組的大部分工作都包攬下來,除了在辦公桌前飛速的敲鍵盤,就是奔走在各個部門間協調梳理。其實有很多工作不需要他來做,都是不同職責的分別擔當的。但是小費總是搶著去做這些零散瑣碎的事情,同事們也已經習慣了這種情況。

其實每次項目中小費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也因為他的積極主動才能促使項目每次都能很快的進行至結尾。在小費心理覺得自己做了很多的事情,提高了整體的工作效率,應該會有收穫。

但是在發項目獎金的時候,小費卻只拿到了大部分人一樣最普通的獎金。而項目組的統籌人員卻拿到了更高的獎金,因為領導覺得他的工作為項目做出了更多貢獻。

實際上這位統籌同事很多工作都是小費協助做的,但是對於領導來說,從工作的結果來看,小費的工作並沒有體現出來。領導能給出更多獎勵的,只有自己看到的那些員工。

小費雖然付出更多的勞力,但是卻不能有更多的收穫,這就是因為他做的工作都沒有讓領導看到。這種無用功造成的苦果,也只能他自己去品嘗了。

第三、你做得越多,就襯託出其他人做得少。

最後要說,我們做得越多,就會襯託出他人做得少。在集體生活中,均等分配是很重要的。你的突出表現,就會讓其他人顯得遜色很多。但實際上大家都是處在同一級別裡,如果只有你顯得突出,那就會很不合群了。

有時你做得越多,就越顯得別的同事做得少,自然就容易招來流言蜚語,儘管這不是你的本意,但問題往往就是通過這種無意的行為找來的。

我們可能會覺得自己多做事情其實是為了集體的利益,但在實際上你的突出表現只會讓他人覺得不適。沒有人願意和最頂尖的人很和諧的相處,被比較的感覺並不好。也沒有人甘心想做你的影子,可能你覺得做自己行業的佼佼者是很好的,但是這類人往往也是孤獨的。

其實適當的做工作,並不說就會體現你能力不足。相反在與大家做同等量的工作時,你也能突出自己的工作能力,將工作做得更好,才是讓同事們都能佩服你的好方法。

工作也是需要循序漸進的,只有在適合的時候做對了工作,才能得到應該得到的效果。我們都不希望自己是鶴立雞群的那個,這種抬高自己貶低他人的行為只會敗壞你的人際關係。

在工作中人際關係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能自然的融入集體,就能在工作中獲得一定的幫助,過分突出自己只會讓他人遠離你。

其實對於職場老人們說的「做的越多,死得越快」並不是說我們不能多做工作,而是在說我們要做對工作,或者是在工作時選用正確的方式。

很多工作不是做了就能有收穫,甚至有些工作做了還會導致不好的結果。正確的選擇要做的工作,分清輕重緩急,才能真正的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

相關焦點

  • 吃得越多死得越快,揭開猴子「八分飽」長壽的秘密
    本篇是「秩序下的人生智慧」之「吃出長壽」的第三篇,揭開美國200隻猴子「八分飽」長壽試驗的秘密,探討吃得越多死得越快,養生瞎折騰的問題。前兩文分別講了「養腸胃」和「喝水生津」的內容,這一篇講怎樣遵循科學規律,科學地吃,吃出長壽人生。
  • 這10種植物,現在最怕澆水,澆得越多,死得越快!
    蘆薈夏天長的快,死的也快2、澆完水後要做的事放著通風,注意不要暴曬,特別是雨後的陽光。室內窗臺也不錯,或者旁邊放個小風扇,一點點小風就行,不要猛吹大風。發財樹冒蘑菇,不久就死翹資料:科普中國原標題:《這10種植物,現在最怕澆水,澆得越多,死得越快!》閱讀原文
  • 職場潛規則:活是幹不完的,你越能幹,就會幹得越多
    為何同單位的人會出現這種對立的兩種現象,閒得無聊死了,忙得忙碌死了,難道領導不知道,也看不到嗎?這樣,會做設計的就一直在設計,會寫方案的就一直在寫,越會做越多。但是最怕的是,對公司來說事情很多,誰有本事誰幹,但是有了升職加薪的機會,就得看誰的資歷,工齡夠不夠,誰的關係吃得開,誰能上。
  • 7種花「怕水」,澆水越多死得越快,管不住手的話,再有錢也別養
    文/廿四花事7種花「怕水」,澆水越多死得越快,要管住手,否則爛根黃葉常伴花友們對於花草,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怕「渴著」又怕「餓著」,沒事就喜歡施施肥澆澆水,結果澆著澆著它們就爛根黃葉了。其實,並不是所有花草都喜歡多澆水,比如下面這幾種,澆得越多死得越快,想要養好,還需管住手。1、君子蘭君子蘭葉片寬厚溫潤、紋理分明,開花豔而不俗、落落大方,家中養盆君子蘭,寓意著主人的品質如謙謙君子。不過很多朋友覺得君子蘭難養,總是養著養著就爛根,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因為澆水太多的原因。
  • 警告:三類食物,當心吃得越多,血液越黏稠
    血管堵塞不足70%,身體基本沒有任何症狀;當堵塞超過70%,身體會向你發出警告信號說明血管堵塞對身體造成了「威脅」。一旦出現以上這5種症狀,請及時去醫院做檢查,這說明你已經出現了腦梗的前兆,及時找出病因,謹遵醫囑積極配合治療,才能讓病情得到控制。腦梗是因為血管出現了堵塞而血管堵塞多半與飲食不當和生活習慣不良有密切聯繫一下,這幾類食物吃得越多血管越容易堵。腦梗是「吃」出來的?
  • 堪稱水果界的「發胖王」,熱量比一碗米飯高,吃得越多,胖得越快
    堪稱水果界的「發胖王」,熱量比一碗米飯高,吃得越多,胖得越快!現在的水果種類有很多,每一種水果吃起來都是非常美味的,對於那些想要吃水果減肥的人來說,並不是無限制的要吃水果,因為有的水果乾起來容量不高,但是如果一次性吃得太多的話,熱量要比一碗米飯高多了,這樣的話只會讓你們越吃越胖,那麼接下來就跟大家說一下,堪稱水果界的發胖王,熱量很高,吃得越多,胖得越快。第一個就是西瓜。
  • 學佛人,這三件事,你做得越多開悟越快!
    學佛人常做這三件事,做得越多開悟就會越快,其實佛法就在生活當中,也從來都離不開生活,如果能經常在生活中學會控制自己的心,讓自己的心可以做好這三點,你也就不會再有煩惱了。第一件事,無念。念頭我們要學會控制,做不到念念不生也要做到念念向善,做不到念念向善也要做到減少惡念。第二件事,我們還要學著去做到不執著於相。佛家認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學佛還要控制自己對相的執著,當我們看到任何一種外在的現象時,都要明白你所看到的現象並不是真實不變的,而是虛妄不實之相,你一旦執著了相就會被吸引進去,被幻相所迷。
  • 吃得越多,瘦得越快,8分鐘做一道減脂早餐,酸酸甜甜又脆又香
    吃得越多,瘦得越快,8分鐘做一道早餐,酸酸甜甜又脆又香。最近由關曉彤代言的好麥多奇亞籽穀物酸奶麥片火得一塌糊塗!作為「國民閨女」的關曉彤,身材高挑,長相乖巧。關曉彤自己透露:平時工作的時候都是吃媽媽做的低脂工作餐,早上都是吃好麥多奇亞籽穀物酸奶桃桃麥片。這款麥片打開之後,真的會有一種桃子的味道,桃味滿滿。
  • 這花就怕亂澆水,澆得越多,死得越快!
    蟹爪蘭葉子耷拉可能是假象,因為溫度高,葉面水分蒸發快、看起來蔫兒,但根部並不缺水,如果澆水還有可能把根澆爛了,根系一壞,葉子就更吸收不到水分,會一直蔫兒下去。圖片作者:木頭人用淘洗過的煤渣土或赤玉土重新培根,土壤一定要透氣,越透氣越好,乾燥了澆水,多餘水分也會及時流走的,大概1-2個月就完成生根了。
  • 《下一層》吃得越多,墮落的越快
    它是以食物開場 一群人在桌上暴飲暴食,吃得那叫一個狼吞虎咽。但是先別看他們,看他們的食物,好血腥 蓋滿了櫻桃 灑滿了鮮紅的醬料。這邊骨架被啃得乾乾淨淨,這邊已經是。。。。。。內臟?往下更噁心,這是兔子?這是貝殼裡養著腦花?似乎每樣東西都帶血。桌上還有鱷魚頭,狗頭,豹子頭。顯然,這裡的食物象徵著殘忍。說明吃它們的人,不是什麼善類。果然 你看他們,個個都衣著光鮮 腦滿腸肥。
  • 周末隨筆:為什麼越現實的女人,過得越好?
    作為單身的我,日常中也會接觸一些異性,現在的某些男人真是有趣得很。混得不好的男人會對女人說,雖然我給不了你大富大貴的生活,但我會給你平平淡淡的日子。每每我聽到這樣的話,就覺得有些奇怪。平淡的日子還需要你給呀?我們選擇誰,不是過平淡的日子?還有一類男士也挺逗的,可能年紀不算小。
  • 水果界的「發胖王」找到了,吃得越多,胖得越快,希望你能避開
    夏天到了,在持續的高溫折磨下,很多朋友的食慾也降低了,不太能吃得下去飯,有些朋友也覺得這個季節是一個絕佳的減肥時機。因為相比於飯菜來說,許多水果的熱量更低,所以也有人晚上不吃飯光吃水果減肥。水果界的「發胖王」找到了,吃得越多,胖得越快,希望你能避開西瓜作為「夏日限定」的水果,西瓜也受到了男女老少的歡迎,它不僅味道可口,水分含量也很高,忙了一天來塊冰鎮西瓜,解渴一絕。
  • 2種常見水果,吃得越多,皮膚衰老越快,早早忌口
    2種常見水果,吃得越多,皮膚衰老越快,早早忌口 作為女人來說,最為反感就是臉上出現皺紋,斑點,當「黃臉婆」,很多人都追求著苗條的審身材,漂亮的小臉蛋,這樣才是最美好的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就早早的開始用一些昂貴的護膚品來保養自己。
  • 四種水果,熱量比米飯高,吃得越多,可能胖的越快,你吃對了嗎?
    實驗結果表明,水果中富含的果糖能夠直接激發食慾,讓人更想吃東西,而且有些水果含有的熱量非常高,甚至讓你越吃越餓,吃的越多,胖的越快。四種水果,熱量比米飯高,吃得越多,可能胖的越快,你吃對了嗎?牛油果牛油果被稱為減肥界的「網紅水果」。
  • 「吃得越飽,死得越早」,權威專家做過的試驗,讓吃貨看懵了
    這種說法在養生界得不到認可,甚至在還有反對的聲音,比如「吃得越飽,死得越早」」「人一生只能吃9噸食物,誰先吃完誰先走」,那麼誰說的對呢?權威專家做過實驗,給出了答案。最開始科學家準備了2組果蠅,第一組每天吃得很飽,第二組進行飲食限制,實驗表明進行飲食限制的果蠅,活得明顯比第一組要長;後來科學家又用小白鼠做實驗,結果依然是限制飲食的小老鼠壽命長,而且比不限制飲食的更健康,患病風險更低;這個時候有人提出質疑,說果蠅、小老鼠的結構跟人體相差甚遠
  • 老兵血的教訓:刺刀越光亮,死得越快
    老兵血的教訓:刺刀越光亮,死得越快大家腦海裡應該還有這樣的記憶場景:一名軍官大喊:上刺刀,準備格鬥!隨後就看到很多士兵掏出刺刀安在槍口上,等待衝鋒的號角,號角一響,就會有刺刀反光的畫面,之後就可以看到一個個士兵不畏生死一樣向前衝鋒。鏡頭一轉就是士兵與敵人扭打在一起的畫面,有時可以看到士兵用刺刀挑向敵人,有時可以看到士兵用刺刀戳向敵人。
  • 《金剛經》中的四句經典,讀得越多,開悟越快!
    同時,也因為任何人都有一個行為存在,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會如夢幻泡影般幻滅,最後歸於空的境地。不僅如此,一切事物,都存在一個空的特性。甚至我們這個娑婆世界,也都是因為人自心的幻化,而產生出來的。但是在這裡,一切都是以苦的方式存在。《華嚴經》云:「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要想脫離苦,就要從自心所造的幻境中,你才能開悟,從諸苦中跳出來。
  • 吃得越多瘦得越多(第一講:營養密度/卡路裡)
    距離最後一次減肥到今天,確切說是從開始全植物素食之後,我幾乎整天都在琢磨怎麼做好吃的,卻再也長不胖了,我知道,這輩子再也不需要考慮減肥這件事了。這世上還真有拼命吃減肥的辦法啊,但你得先耐心看完這篇枯燥的理論,真的明白了,執行起來就容易了,減肥是件極其容易的事。因為,吃得越多瘦得越多,這是全植物素食的「副作用」。
  • 什麼才是職場「老油條」?你是否想做一個人人羨慕的「老油條」
    「老油條」——職場上面一個提得比較多的名詞。今天職場小龍蝦就帶大家分析下「老油條」。職場老油條都經過了歲月的沉澱,看淡了一切,或者說是看透了一切,對一切都提不起興趣,或者說企業的激勵等已經引發不了老油條的共鳴。火燒眉毛才行動。能成為職場老油條,都是有一定能力的。但是,卻從來不主動攬事情,或者說不主動做事情,能推則推,不能推則減少,總之總要等到最後時刻才心不甘情不願地去做事情。
  • 做得越多反而越不被重用?老領導實話實說,聰明人都懂「少而精」
    「做得越多越不被領導提拔」?這確實讓不少職場小白感到很蒙圈,其實在大多數人的認知裡邊,都認為多做一些事情,得到的回報就會多一些,但在現實職場當中,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不可取的。但絕大多數人只停留在體力這樣的一個層次,總認為「我多幹活就能得到別人得不到的東西」,比如漲薪水,晉升職位,可最後卻被現實打了臉。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原因非常簡單,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用手腳上的勤快來掩蓋思想上的懶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