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人問:「瑜伽有那麼多種,我該練哪一種?」在這裡,首先需要糾正很重要的一點是:其實瑜伽只有一個。但瑜伽提供了很多不同的練習方法,於是有了各種流派,每種流派的重點和方式各不相同,但本質和目的是相同的,都是通過練習達到身、心、靈的結合。
瑜伽可以分為兩大類:古典瑜伽和現代瑜伽。目前我們在瑜伽館聽到的各類瑜伽都是現代關於體式訓練的瑜伽。
首先讓我們先來了解古典瑜伽分類。
古典瑜伽分類
瑜伽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演變,已經衍生出很多派別。正統的印度「古典瑜伽」包括Hatha Yoga哈他瑜伽、Jnana Yoga智瑜伽、Karma Yoga業瑜伽、Raja Yoga王瑜伽、Kundalini Yoga昆達利尼瑜伽五大體系。
不同的瑜伽派別理論有很大差別。智瑜伽提倡培養知識理念;業瑜伽倡導內在修行,引導更加完善的行為;哈他瑜伽包括精神體系和肌體體系;王瑜伽功偏於意念和調息;昆達裡尼瑜伽著重能量的喚醒與提升。這些不同體系理論的瑜伽,對於修習者來說都是通往精神世界的工具。
01
Hatha哈他瑜伽
哈他瑜伽又名傳統瑜伽,在哈他(Hatha)這個詞中,「哈」(ha)的意思是太陽,「他」(ta)的意思是月亮。它代表男與女,日與夜,陰與陽,冷與熱,以及其他任何相輔相成的兩個對立面的平衡。
在瑜伽中,通過右鼻孔來呼吸被稱為太陽的呼吸,而通過左鼻孔呼吸被稱為月亮的呼吸。通過某種方式來保持呼吸的順暢,對所有哈他瑜伽的修煉都至關重要。
由印度現代瑜伽大師Sivanada創立,體位練習中包含24個體位動作。注重動作的舒緩,有利於身體健康和疾病的消除,適合普通大眾練習。同時,更強調呼吸,呼吸控制,冥想的練習。
哈他傳統瑜伽課程的特點在於它體位練習中動作緩慢,輕柔,舒適,安靜。通過練習可協調身體中的六大系統, 增強練習者的身體柔韌度和耐力,對集中力也會有一定的提升。身體上的積極變化會給練習者帶來心靈上的放鬆與平靜,能夠積極地面對外界的種種壓力。
「現代瑜伽分類中, 哈他瑜伽,流瑜伽,陰瑜伽,阿斯湯加瑜伽,艾揚格瑜伽,空中瑜伽,高溫瑜伽/熱瑜伽,所有身體層面的練習都是以哈他瑜伽為基礎的。
所以,不管你在瑜伽館裡看到的瑜伽流派的名字是什麼,只要它的練習是身體層面的練習,它就是哈他瑜伽。
02
Jnana Yoga 智瑜伽
傳統上,這門學問稱為吠檀多(Vedanta),智能瑜伽(Jnana Yoga)只是突顯這門學問的特性,是一個方便的稱呼而已。提倡培養知識理念,從無明中解脫出來,達到神聖知識,以期待與梵合一。
通過朗讀古老的、被認為是天啟的經典,理解書中那些真正的奧義,獲得神聖的真諦。瑜伽師憑藉瑜伽實踐提升生命之氣,打開頭頂的梵穴輪,讓梵進入身體獲得無上智慧。
業瑜伽本意是指行為本身,而不是行為之後產生的「業」。因而,業瑜伽有時候也被稱為「行為瑜伽」、「行動瑜伽」或者「行業瑜伽」。
業瑜伽的目的是「行動的徹底自由」通過「有為」而達到「無為而無不為」的狀態。
甘地就是一個業瑜伽修行者的典範。
王瑜伽的創始人是帕檀賈利(PATANJALI),著有《瑜伽經》。他所總結的瑜伽八大分支,提供了瑜伽習練者純潔身體和精神的實踐步驟,常被稱為「王者之道」。
王瑜伽(Raja Yoga),意即猶如王者般地位崇高的瑜伽(薄伽梵歌稱之為王學(Rajavidya)),是通往精神世界的必由之路。王瑜伽偏於意念和調息。是東方文明與靈性的哲學。
如果說哈他瑜伽是以形體姿勢修行打開瑜伽之門的鑰匙,那王瑜伽就是以精神為主的禪定修行方式通往與梵合一的必由之路。哈他瑜伽重在體式和制氣,王瑜伽偏於意念和調息。通常使用蓮花坐等一些體位法進行冥想,摒棄了大多數嚴格的體位法。
王瑜伽關注的三個尺度———身體、心靈及精神,通過王瑜伽的方法一個人掌握了這三個方面的領域,引導自我完全的覺醒和頓悟。
Kundalini一詞是「蟠龍」,亦可譯為蟠龍瑜伽。又稱為蛇王瑜伽。昆達利尼瑜伽發展了王瑜珈(Raja Yoga)的氣脈學說,明確提出人體周身遍布72000長氣脈。
其中伊達(IDA)品格拉(PINGA)和蘇叔姆納(SUSHUMNA)三脈,七個神秘中心(三脈七輪)(根持穴muladhara、生殖已舍穴swadhisthana、臍部的聖居穴manipura、心臟處的無觸穴anahata、頸喉處的除雜穴vishuddhi、兩眉間神命穴ajna、頭頂部千葉蓮花sahasrara)、五氣(命根氣、上行氣、平行氣、下行氣、遍行氣);
昆達利尼瑜伽認為七穴或千葉蓮花由於三大氣脈相互交叉聯接,構成一個整體,而每個穴或蓮花又自成一個中心,體內的生命信息在這七穴或蓮花間遊走。在一般人的身體內,這七穴或蓮花通常是關閉的,或最多是局部開放的。這是因為生命氣息從這僅有開放的間隙中遊走,已足以維持生命的需要。但是昆達利尼瑜珈師卻認為,這是人體的一種低等和無能狀態。
根據昆達利尼瑜伽理論,在根持穴內眠伏著一條世大的蟠龍,術語叫kundalini Sakti.瑜珈師通過身密語密意密三密,可以使體內生命氣息上下隔離的狀態消失。眠於根持內的蟠龍被內氣催動,直舒向上,衝破每一穴或蓮花,使用權生命氣息在七穴之間暢通遊走,在體內積聚一股強盛的蟠龍,一旦上下通暢,即可達出神入化的三摩地定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