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精讀丨老外眼中的中國酒文化?

2021-02-19 經濟學人雙語精讀

春節期間免不了喝酒,喝酒就離不開勸酒,一方拼命勸,另一方拼命推。2019年2月2日的《經濟學人》中就有篇文章講到了中國的變態「酒文化」,我從中節選了兩段,其中一段介紹了白酒的分類與社交屬性,另一段介紹了老外對勸酒的看法和感受。希望通過這兩段,我們不僅能學會一些地道表達,也能對我們的「勸酒文化」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

原文

白酒的分類與社交屬性:

①Connoisseurs divide the drink by flavour into four categories: rice, light, strong and sauce. ②But it is rarely consumed for its subtleties. ③It is more a social lubricant, usually drunk at mealtimes with family, colleagues or clients. ④It is downed in shots rather than sips. ⑤Endless toasting can turn banquets into tests of endurance.

勸酒...

①Visitors who have lived in China commonly return home with bad stories about baijiu, which often have less to do with the liquid itself—though its hangovers are legendary—than the way it has been foisted on them at raucous events. ②Hosts delight in challenging reluctant guests to drink, and demanding they do so at the same down-in-one pace. ③The Chinese equivalent of 「cheers」 is ganbei, meaning 「empty [your] cup」.

精讀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中國的「酒文化」,以及茅臺等中國著名白酒品牌如何走向世界。我從中節選了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講了白酒的分類與社會屬性。我們先看第一句話:

①Connoisseurs divide the drink by flavour into four categories: rice, light, strong and sauce. 

品酒師根據味道把白酒分成四類:米香型、清香型、濃香型和醬香型。

👇

①句講了白酒的分類。

👇

connoisseur指「品酒師」,注意讀音:[ˌkɒnəˈsɜː(r)] ,他們把白酒劃分成四種類型:米香型、清香型、濃香型和醬香型,對應的英文分別是:rice, light, strong, sauce,很好理解。

👇

白酒的類別是根據味道來劃分的,英文是:divide the drink by flavour.👇

drink泛指「酒類、飲料」,此處特指「白酒」;介詞by在這裡表示「按照,根據」,比如,第八期中我們講過這麼一個句子👇

This week Samsung, the world’s largest maker of smartphones by volume, said its sales were weaker than expected for the quarter, too.

本周,全球銷量最大的智慧型手機製造商三星表示,2018年第四季度銷售額也低於預期。

👇

by volume,根據銷售量來說

the world’s largest maker of smartphones by volume:根據銷售量來說是全球最大的智慧型手機製造商(maker),即:全球銷量最大的智慧型手機製造商。

👇

所以,文中divide the drink by flavour into four categories的意思是:根據味道把白酒分成四類。

👇

有關「酒」的表達有很多,「白酒」我們可以說liquor, spirits, 或之間簡單粗暴的說baijiu,spirit本義是「精神」,烈酒可以振奮精神,所以也可以作「烈酒」講,且常用複數。

而文中的drink既可以指「飲料」,也可以指各種酒類。

如果要精確到「啤酒」,我們可以說beer,最常見的wine指「葡萄酒」。👆

***

②But it is rarely consumed for its subtleties. ③It is more a social lubricant, usually drunk at mealtimes with family, colleagues or clients.

但人們喝酒很少是為了品嘗味道之間的細微差別,而是把它看成一種社會潤滑劑,在陪家人、同事、客戶吃飯時喝上幾杯。

👇

②③句講了白酒的社會屬性。

👇

表示「喝」的詞有很多,這句話就出現了兩個:consume和drink.

consume最基本的意思是「消費」👉文中引申為「吃、喝」👉有時也可以進一步引申為「充滿了某種情感」,比如👇

He was consumed with guilt after the accident.

這次事故之後,他心裡充滿了愧疚。

👇

subtlety,['sʌt(ə)ltɪ],注意讀音,"b"不發音。它的意思是「微妙、細微差別」,文中指不同類型的白酒之間的細微區別,比如是醇甜柔和、餘味淨爽,還是優雅細膩、回味悠長。

👇

我們可以把這句話的rarely提到句首,把句子改成部分倒裝的結構:

But rarely is it consumed for its subtleties.

👇

lubricant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詞,它本義是「潤滑油、潤滑劑」,在實際使用中,常用來比喻有助於事物順利進行的東西,和中文的「潤滑劑」的用法一樣。比如👇

Humour is a great lubricant for life.

幽默是人生的潤滑劑。

再比如👇

Regular sex is the lubricant for a relationship.

👇

在道德品質類的寫作中也可以用到這個單詞👇

...(品質) is the lubricant for success.

👇

文中social lubricant是「社會潤滑劑」的意思,即能幫你增進聯繫和情誼。

usually drunk at mealtimes with...這部分是過去分詞作狀語,mealtimes指「吃飯時間」,所以這部分的意思是:和...吃飯的時候喝上幾杯。

***

④It is downed in shots rather than sips. ⑤Endless toasting can turn banquets intotests of endurance.

人們開懷暢飲,而不是小口慢酌,無休止的乾杯把宴會變成了對耐力的考驗。

👇

④⑤兩句也是在講白酒的社會屬性,順承②③句。

👇

down在這裡是動詞,表示to drink or eat sth quickly 大口吃喝,是對上文drink的同義替換。

👇

shot在這裡是名詞,指a small amount of a strong alcoholic drink「一小口」;sip的意思是a very small amount of a drink,比shot的量更小,可以翻譯成「一啜之量」。👇

down in shots rather than (in) sip的意思就是:開懷暢飲,而不是小口慢酌。

👇

酒桌上最怕的就是一圈一圈的喝酒,這用在英語中叫endless toasting,endless表示「無休止的」,相當於constant;toasting是「乾杯」的意思。 

👇

中文裡我們常說「對...的考驗」,記住這個英文表達:test(s) of...,比如,tests of courage 對勇氣的考驗,文中tests of endurance 對耐力的考驗。

***

第二段主要講了老外對勸酒的看法和感受:

①Visitors who have lived in China commonly return home with bad stories about baijiu, which often have less to do with the liquid itself—though its hangovers are legendary—than the way it has been foisted on them at raucous events.

在中國生活過的老外,回國後經常會講一些關於白酒的不太好的故事,故事和白酒本身並沒多達關係(儘管宿醉是出了名的嚴重),主要是在喧鬧的場合中被人灌酒的滋味不好受。

👇

①句講了老外對中國勸酒的感受,核心詞:bad.

這句話的主幹為:

Visitors commonly return home with bad stories about baijiu.

遊客回國後通常會講一些關於白酒的不好的故事。👇

Visitors後面跟了一個定語從句:who have lived in China

在中國生活過的遊客。

👇

主幹後面又跟了一個長長的定語從句,我們先看從句的主幹:

which often have less to do with the liquid itself than the way (it has been foisted on them at raucous events).

have sth to do with...表示「和...有關係」,文中have less to do with the liquid itself than the way...的意思是:這和白酒本身的關係不大,和這種方式的關係大。

👇

「這種方式」指的是什麼呢?後面又嵌套了一個從句進行補充解釋:

it has been foisted on them at raucous events.

👇

中國人喜歡勸酒,這裡的「勸」就可以用foist這個詞,它的意思是to force someone to accept or have to deal with something that they do not want,迫使某人接受某事,很符合中國人勸酒的心態。

foist經常和介詞on連用,foist sth on sb表示「把某事強加給某人」,比如,There are always people who like to foist their ideas on others. 總有一些人喜歡吧自己的觀點強加給他人。

👇

raucous的意思是「喧囂的」,raucous events指的就是酒桌上互相勸酒、開懷豪飲的那種炸裂場面。

過年家庭聚會,七大姑八大姨你一言我一語的聊天場景,也可以叫raucous events.

所以,it has been foisted on them at raucous events的意思是,在喧囂場合中他們被人灌酒。

👇

最後我們再來看兩個破折號之間的內容:

though its hangovers are legendary.

英文中,兩個破折號就相當於一個括號,因此我們可以把這部分放到括號裡面,不影響句子的結構。

hangover的意思是a pain in your head and a feeling of sickness that you get the day after you have drunk too much alcohol宿醉;legendary是「傳奇的」意思,但這裡是形容宿醉的程度很大,可以翻譯成「出了名的嚴重」。

👇

和前面的內容合起來就是:關於白酒的不好的故事和白酒本身並沒有多大關係(儘管宿醉是出了名的嚴重),主要是在喧囂場合中被人灌酒的滋味。

***

②Hosts delight in challenging reluctant guests to drink, and demanding they do so at the same down-in-one pace.

儘管客人有些不情願,但東道主還是很喜歡挑戰客人喝酒,並且要求他們和自己一樣,一氣兒幹了。

👇

②句描述了勸酒的場景。

host和guest是一對反義詞,前者表示「東道主」,後者是「客人」的意思。

challenge和reluctant(不情願的)分別體現出主客的兩種狀態:主人是拼命勸酒,不斷挑戰客人的酒量;而客人實在喝不下去了,又難以推卻。reluctant也呼應了上文的foist.

這兩個詞不是大詞難詞,但用在這裡十分貼切。

👇

delight在這裡是動詞,delight in...的意思是to enjoy sth very much「以...為樂」,比如:

He delights in challenging people. 

他以挑戰別人為樂。

👇

喝酒時我們常說「一氣兒幹、一口悶」,英文叫drink at down-in-one pace.

down in one,一口氣下去,很形象。

***

③The Chinese equivalent of 「cheers」 is ganbei, meaning 「empty [your] cup」.

漢語中的"cheers"叫「乾杯」,即「喝空你的杯子」。

這句話要知道,我們漢語中的「乾杯」,在英語中叫cheers.

equivalent在這裡是名詞,意思是something that has the same value, purpose, job etc as something else對應物,文中可以理解成「對應詞」。再舉個例子,The Chinese word Dao has no equivalent in English. 漢語中的「道」在英文中沒有對應的詞彙。👇

恰當的使用equivalent,會讓我們的表達更加簡潔,比如,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美國總統川普,我們以前可能會說:Japanese prime minister Shinzo Abe and America's president Donald Trump,用equivalent,我們可以這樣說:Japanese prime minister Shinzo Abe and his equivalent in America. 和之前的相比簡潔了很多。👇

再比如,你向老外介紹新浪微博,可以這樣說:Sino Weibo is China's equivalent of Twitter,新浪微博是中國版的推特。簡單易懂。👇

在向老外介紹地理位置時,恰當的使用equivalent會讓你的表述更加直觀、易懂,比如,說到東北,可能老外毫無概念,這時你可以說:Northeast China is the equivalent of Michigan in America. 東北相當於美國的密西根州。(Rust Belt)一句話就把東北的發展情況解釋清楚了。

其實在商業領域,很多交易都是在酒桌上達成的。白天,人們要維持體面莊重的形象,無法撕破臉談利益;晚上,在酒精的作用下,人們進入半酣的狀態,自己的潛意識、最真實的一面就暴露出來。這種微醺的狀態,消除了人們之間的提防與隔閡,促進了信息共享,從而推動了協議的達成。

在西方,酒也起到類似的作用,不過有很大的區別。西方人認為,協議必須在清醒的狀態下達成,所以達成協議分成了兩個步驟:第一,酒吧喝酒,看球吃炸雞(不談利益),建立信任;第二,清醒後談協議。

不過中國酒文化也有一些變態的地方,比如,我們在酒桌上經常會聽到這麼一句話:「你不喝,就是看不起我!」這句話的邏輯在哪裡?我想和就喝,不想喝就不喝,跟看不起你有什麼關係呢?

在《笑傲江湖》中有這麼一個片段:任我行為了約束部下,給部下服用了三屍腦神丹(一種毒藥),只有聽話才給解藥,否則毒性發作,奇痛無比。

《天龍八部》中也有一個類似的片段:天山童姥通過斷筋腐骨丸(一種毒藥)來控制烏老大。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需要遞交投名狀才能入夥。

其實,這四個例子的本質都是一樣的,在大環境的制度體系還不健全的情況下,喝酒、服毒、投名狀都是建立信任、約束對方的一種手段。

過去,周總理進行外交談判時,通常要和對方喝得酩酊大醉,建立了信任,才能繼續談判。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國際關係、外交禮節的制度體系已經十分成熟了,現在,談判雙方的桌子上擺的不再是白酒了,而是茶水。

考慮到公眾號大多是學生黨,今後就不開啟「讚賞」功能了,如果你喜歡的話,可以幫我點一下右下角的「好看」。

感謝閱讀!

點一下「好看」,新的一年你會很好看哦!

相關焦點

  • 經濟學人精讀|高考頂替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陳春秀事件讓高考頂替得到全國關注,今天「高齋外刊雙語精讀」帶大家一起來看看經濟學人對這一事件的報導,內容有點長,大家耐心看哈,下篇發短的:經濟學人原文:CHEN CHUNXIU was applying to join an adult-education programme
  • 2.11經濟學人考研精讀:新冠病毒的宏觀看法(2)
    如果是這樣的話,這種病毒的傳播範圍比想像的要廣,因此在中國將更難控制。但它也將被證明不那麼致命,因為死亡人數應該與更大的感染基數進行比較。和流感一樣,很多人還是會死。2017年至2018年,嚴重的流感季節導致4500萬美國人出現症狀,6.1萬人死亡。
  • 經濟學人精讀|Picking off the weak
    《經濟學人》通過對過去50年GDP數據的分析發現,在經濟擴張期間,發達國家的增長率趨於相同,即使是最弱的經濟體也會被拉著前進。然而,在經濟低迷時期,表現卻明顯不同。2000年的前5個月,表現最好和最差的富裕國家的GDP增長率之間的年平均差距為5個百分點。在2008年至2012年期間,經歷了全球金融危機之後的經濟衰退,這一差距擴大到10個百分點。
  • 經濟學人精讀:優衣庫為什麼如此成功 | 外刊雙語
    今天「高齋外刊雙語精讀」給大家分享經濟學人精讀。推送經濟學人精讀、經濟學人雙語精讀、外刊精讀、外刊雙語精讀翻譯、外刊英譯漢,適合MTI,CATTI、專四專八、四六級、託福雅思、考研英語備考學習。
  • 經濟學人雙語精讀 | 沉浸式藝術體驗
    收錄於話題 #經濟學人雙語精讀學習蘭登國際的另一個聯合創始人漢尼斯 · 科赫補充道,「展覽增強了你對周圍人和空間的覺察和感知——人們很喜歡這樣的感受。」trait: [treɪt] n. 特徵,特性,特點。近義詞:characteristics。blockbuster:[ˈblɒkbʌstə(r)] n. 一鳴驚人的事物。adj.:blockbusting。hands-on:[ˌhændz ˈɒn] adj.
  • 精讀|《經濟學人》—智利葡萄酒
    終於有時間精讀了。今天選了一篇比較短的文章,還是沒有太多時間。這篇文章選自經濟學人20210102這個話題很吸引我,所以就開始吧。 標題: 智利葡萄酒智利葡萄酒之所以在中國很受歡迎,不僅是因為它的口感好,還有就是供應商能夠根據客戶需求貼上不同的標籤。
  • 老外眼中的中國,竟然是這樣的!
    英語口語此生能遇見你,已然幸福得一塌糊塗Jimmy's Note吉米老師前言:老外眼中的中國是個什麼樣子呢,一起了解下吧~老外看中國如果給老外一支筆,他會如何描畫腰包鼓起來的中國人,如何評價你我的消費觀、愛情觀、育兒觀以及中國式創造?本篇內容帶你走進外媒視角,靜觀其語,無論褒貶均有可圈可點之處,甚至個別點評堪稱一語破的。【消費觀】瀏覽社交網,曬奢侈品者不乏被圍觀;穿梭於人潮中,手拿iPhone者比比皆是。我們咋一個個成了名牌迷?
  • 經濟學人精讀|中國的夜店文化
    本文節選自《經濟學人》20201212期club cultureA different beatThe pandemic
  • 老外眼中「最貴的中國食物」,英國認為是白菜,看到日本:太奇葩
    下文轉載自作者:佩奇愛美食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一個國家,可以說是一個大國,當然中國除了人口比較多之外,中國的食物種類也是非常多的,從而也是吸引了許多老外前來品嘗,甚至有著一些老外定居在我們國家,是因為我們國家的中華美食,還有民族文化特色吸引了他們~今天給大家分享老外眼中最貴的中國食物,第1個是老乾媽,這個東西在我們國家是銷量非常好的
  • 經濟學人雙語精讀| 天空之眼 Eyes in the sky
    收錄於話題 #經濟學人雙語精讀學習Despite 引導讓步狀語從句,從句中邏輯主語是Americans 與suspect懷疑之間是被動,用完成時的被動 have been done,難點在於no的翻譯位置應該否定前移,即翻譯時不能譯作「儘管他們已經被懷疑沒有犯罪」,而是譯為「儘管他們並沒有被懷疑犯罪」。【詞彙】backlash [ˈbæklæʃ]  n. 反衝;強烈抵制vt.
  • 外刊精讀| 《經濟學人》:UNIQLO back to basics
    【內容精讀】1. chief executive「chief executive」在字典上的譯義為:the person with overall responsibility for the efficient running of a company, organization, etc
  • 經濟學人精讀:停課不停學!師生關係有何變化? | 外刊雙語
    經濟學人精讀:停課不停學!師生關係有何變化? 最新一期經濟學人對此進行了報導,今天「高齋外刊雙語精讀」帶大家大概看看這篇報導(時間有限,這篇文章就只做一些大概的講解),文章標題叫作The coronavirus is causing massive disruption to education in China(新型冠狀病毒對中國教育造成重大影響) cause massive
  • 俄羅斯老外挑戰中國白酒,一口下去整個人都不好了:比伏特加還烈
    如今的中國發展越來越快,對世界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中國製造讓老外知道了中國製造產品的好用,中國創造也會讓世界知道中國的創造力。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這句話可以用在各種領域。其中,中國的酒文化就是其中之一。俄羅斯老外從海南買的白酒如今中國的酒文化還貫徹到了生活的各個領域,工作應酬要喝酒,全家團聚要喝酒。適量的飲酒對身體的好處不言而喻,中國酒的品種也是多種多樣,其中黃酒和白酒已經出現在了世界各地。
  • 中國最好的10個動漫排行?看看老外眼中的最佳是什麼吧!
    隨著中國動漫作品的增加,國外的一些媒體將目光投射到國內的動漫作品中並給其實10部作品做出了排行。讓我們看下老外眼中的10大最佳吧!10.《愛神巧克力》網絡動畫《愛神巧克力》改編自VIVIAN原作的網絡漫畫《愛神巧克力進行時》。
  • 老外眼中「最美味」的中國糕點,海棠酥上榜,網友:有眼光
    老外眼中「最美味」的中國糕點,海棠酥上榜,網友:有眼光我們一說起甜點,大家應該就會想到那一個一個小巧玲瓏的精緻點心。
  • 老外眼中最最中國的10道中華料理,其中兩道我有點懵
    那麼,老外眼中最有中國特色中華料理,又是哪道呢?No.10 Fried Shrimps with Cashews(腰果蝦仁) 對於老外來說,這兩種食材的搭配真是新奇又美味。估計每一個老外心中炒麵的味道,都得看那家中餐店當天有哪些食材。No.8 Peking Duck (北京烤鴨)用麵皮包著蔬菜和肉一起吃的東西,老外最愛了~而且看師傅片鴨子就跟看雜技似的。
  • 老外一句話道出真相
    老外一句話道出真相說起酒文化,那在我國,那得從什麼時候說起呢?看過三國的網友們肯定知道,在三國時期很多的英雄好漢就非常愛喝酒,美酒配佳餚簡直是人間一大享受,其實我國做多的還是糧食釀造的白酒,香醇濃厚就是我國白酒的特色。那麼在老外眼中我們的酒他們就不敢輕易的嘗試。那是為什麼呢?讓我們來看看吧!
  • | 《經濟學人》外刊精讀
    收錄於話題 #經濟學人精讀Wu, 30, is the most prominent figure in China to be detained over #MeToo allegations.
  • 外刊精讀:「地攤經濟」,聽說你也想去擺地攤?
    6月1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山東煙臺考察時表示,地攤經濟、小店經濟是就業崗位的重要來源,是人間的煙火,是中國的生機。 還比如經濟學人上這句: With the labour force shrinking as the population ages, help-wanted ads are popping up in shops across the country.
  • 一個老外眼中的上海美食
    所以想藉此機會和大家一起來通過老外的眼睛,聊一下他們眼中的上海美食。關於食物的介紹,主要翻譯自原文。食物圖片為老外原文中的圖片。每段食物下方,我會用批註的方法來做點評。老外對紅燒肉的翻譯和理解為:燉豬肉。使用調味料製成的特殊棕色的五花肉,濃油赤醬,有焦糖的甜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