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戰役第三階段卡西諾戰役德國第一傘兵師山林的綠色惡魔

2020-12-21 歷史的天空歷史的足跡

1944年2月19日,盟軍的第2階段的進攻卡西諾防線的戰役宣告失敗後,盟軍不得不重視德軍新增援而來的德國第一傘兵師。1944年三月當時德國第一傘兵師的全部人員都已經就位,替換下德國第90裝甲擲彈兵師的卡西諾山頭防線。德國第一傘兵師是一支戰功卓越的部隊,是當時德國C集團軍唯一拿得出手後備力量,1944年三月跟德國第90裝甲擲彈兵師交換防線後,德國第90裝甲擲彈兵師從此退到二線休整,在盟軍2次大規模進攻後,第90裝甲擲彈兵師已經是損失慘重,人員損失基本達到半數。

當時位於卡西諾防線的山頭還是第一傘兵團機槍營和第三傘兵團一個步兵營據守, 舒爾茨德軍傘兵上校指揮官, 舒爾茨是德國後期的一位名將,出生於1907年4月30日,1939年獲2級和1級鐵十字勳章。 1940年5月10日,德軍開始進攻法、比、荷等國家。對上述幾國境內的72個機場及縱深目標實施空中突擊。當時 舒爾茨還是一名上尉,指揮第一傘兵團第三營的士兵佔領荷蘭的瓦爾港(Waalhaven)飛機場,整個西線行動的第一聲槍響,就在瓦爾港飛機場響起。 舒爾茨也於同日獲頒騎士十字勳章。

1944年3月盟軍的增援部隊已經全部到達,一場血戰在所難免,當時德國第一傘兵團剩餘的兵力只有1千700餘人,盟軍於1944年3月15日,發起大規模炮擊進攻行動,炮擊造成德國第一傘兵團和第三營損失慘重。 英軍一名指揮官看著滿天的炮火傾瀉而下,在德軍的陣地,防守的建築中遍地開花,驕傲的說道:「在那種炮擊下,德軍士兵是不可能存活預計在天黑之前就能結束戰鬥。」

當德軍第一傘兵團的指揮官 舒爾茨上校,畢竟是一名經驗豐富的指揮官,他下令讓所有的傘兵退出陣地躲避炮火,並在卡西諾一個制高點的教堂設置火炮觀察點,不久英軍的炮兵陣地被第一傘兵師的官兵們發現,師直屬重炮部隊包括獨立炮兵小組,馬上對英軍炮兵陣地進行炮擊,英軍而損失慘重,隨即將炮兵部隊撤出,紐西蘭第二師在次發起進攻,已經沒有炮兵進行火力壓制了,很快德軍第一傘團士兵馬上抵達預定阻擊陣地就位對盟軍的進攻形成了強有力密集火力壓制。

紐西蘭倖存老兵在二戰的回憶錄中說道:「當時德軍的炮火非常準確,直到發起進攻後的2個小時才知道德軍可能在卡西諾制高點的教堂中設置炮火觀察點,德軍很巧妙的利用88毫米炮進行曲射,德國的傘兵部隊的軍服非常奇特是綠色的類似於黨衛軍的迷彩服,這在證明他們是一群訓練有素的野戰殺手。」

英軍最後派部隊派出印度部隊協助了紐西蘭第二步兵師佔領了德軍山上陣地防線並突入了卡西諾小鎮,盟軍以為勝利已經近在咫尺,然而真正的戰鬥才剛剛開始,德國第一傘步兵師的第三傘兵團隨後增援,在德軍第一傘兵團的指揮官 舒爾茨上校的指揮下,開始進行巷戰,紐西蘭第2步兵師的戰鬥經驗非常有限,面對德軍增援到4000餘人精銳傘兵部隊,損失非常慘重,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德軍的阻擊手開始變得越來越多,可以在幾百米外對盟軍進行精確射擊。

漸漸盟軍發現德國傘兵不尋常的單兵武器,盟軍發現德軍狙擊手暴露位置後馬上發起進攻突破清除德軍的狙擊點,但很快德軍的阻擊手就馬上變成了機槍手,開始對突進的盟軍士兵進行機槍掃射,後來才知道,當時的德國傘兵部隊早在1942年到1943年就裝備了一種傘兵專用槍枝FG42傘兵步槍,該槍是當時二戰時期最前衛的一種步兵武器,最大射程達到了550米,經驗豐富的士兵可通過該槍瞄準鏡,進行800米精確阻擊,而且是可以連射的,可以說是當時世界第一款連狙步槍,該槍又設置機槍三角架,可以對盟軍部隊進行掃射。

FG42傘兵步槍

盟軍在卡西諾進行10多天的血戰之後,終於全面撤退,恢復成戰役發起前的對峙階段,最終紐西蘭第2步兵師付出3000多人的傷亡,而且戰果不明確,德軍第一傘兵師的士兵穿著綠色迷彩服,好像永遠殺不完似的不停對盟軍發起反擊和迂迴包抄。此戰過後德國第一傘兵師,被盟軍形象的成為綠色惡魔。德國第一傘兵師堅守卡西諾防線一直到5月2日,盟軍從別處突破防線後第一傘兵師餘部才最終選擇撤退。

整個卡西諾山頂小鎮之戰,一共造成盟軍2萬多人死傷,而卡西諾山地僅僅是還是德軍古斯塔夫防線的一部分。德國第一傘兵團長,舒爾茨上校在率部撤退之後,在1944年下半年,舒爾茨德軍傘兵上校正式接任德國第一傘兵師,師長晉升少將。可謂是名至實歸,成為德軍二戰後期西線的一名著名將領,隨後戰鬥到1945年5月2日,向美軍投降最終得以善終,該師最後盟軍判定並沒有犯任何戰爭罪。

義大利戰役,是當時盟軍在極度艱苦下發起的戰役,當時盟軍都在為諾曼第登陸戰做準備,兵力當時是相當的有限很多也是都臨時組建的新兵部隊,整個義大利戰役損失盟軍二戰時期付出的傷亡最慘烈的戰役之一。

相關焦點

  • 義大利戰役2,「卡西諾戰役」德國一傘兵師的奇蹟,綠色惡魔
    1944年 2月15日 二戰義大利戰役,進入的第二階段,安奇奧海灘盟軍第6軍團被德軍第14集團軍大部包圍,正在血戰。
  • 德軍這個兵種被稱「綠色惡魔」,在挪威戰役中一戰成名,開創歷史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空降獵兵是德國傘兵規模最大的一支部隊,其實空降獵兵早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就成立了,並且是由希特勒的空軍一級上將一手建立,這種傘兵部隊的數量達到了數個師之多,可見規模之大,並且它的戰鬥力突出,以至於後來空降獵兵成為了希特勒作戰的一股特殊力量
  • 二戰1944年德軍的LG系列無坐力火炮德軍傘兵師的鋼鐵之矛
    德軍於1940年開始裝備在德軍傘兵部隊和山地師部隊中,但由於造價昂貴,德軍不可能進行大批量列裝於常規部隊中,高加索戰役是德軍75毫米的LG40型傘兵炮第一次參加遠程穿插作戰,第三山地師在於蘇聯高加索守軍的激戰中,基本不落任何下風,根據預計德軍75毫米LG40型無座力炮,可以在500米內擊穿當時蘇軍前線量產所有型號的坦克,但打蘇軍的T34坦克還是比較吃力,需要一定距離的和角度。
  • 德軍中的「綠色魔鬼」:一場戰役傷亡20000人
    二戰,卡西諾山地之戰,參加卡西諾山地戰的德國第3傘兵團2營連長舒斯特中尉回憶:飛機引擎的嗡嗡聲和爆炸的轟鳴聲交織在一起,發出的回聲在山谷中迴蕩。這是一種難以形容令人發瘋的聲音,就像是地獄的召喚。整個大地都在顫動撞擊、搖晃著。
  • 二戰阿登戰役德軍的悲壯空降作戰,綠魔鬼的絕唱
    二戰初期,德國傘兵從天而降,出其不意地發動了多次奇襲:在丹麥和挪威譜寫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空降作戰的篇章;空降攻佔所有荷蘭機場,為德軍迅速佔領荷蘭提供保證;突襲比利時埃本·埃馬耳要塞創下二戰中最大膽空降行動的紀錄;克裡特島戰役被算作二戰中唯一一次以傘兵部隊為主實施的攻堅戰。這些空降作戰為德軍「閃電戰」的勝利提供了重要保障。營救墨索裡尼的橡樹行動,卡西諾戰役,德軍傘兵戰績赫赫,贏得了「綠魔」的綽號。
  • 柏林戰役:第三帝國的終結之戰
    1945年4月16日至1945年5月2日,蘇聯紅軍進攻德國柏林,在這場戰役終結前,阿道夫·希特勒自殺。納粹德國在這場戰役結束後,5月8日,籤署無條件投降協議,宣示納粹德國正式覆亡,正式宣告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歐洲戰事的結束。 那麼,柏林戰役的背景是什麼?
  • 德國骷髏師成名之戰——德米揚斯克戰役
    成立于波蘭戰役後,成員無一不是最為狂熱的納粹分子。 骷髏師最開始只是作為德國後備軍事力量作戰,長時間不受國防軍待見,直到在德米揚斯克戰役中骷髏師一戰成名,成為德國的絕對主力,蘇軍眼中的「地獄之師」。
  • 二戰1939年崑崙關戰役義大利的菲亞特CV33輕型坦克立了頭功
    說到1939年崑崙關戰役,人們第一時間記住的是國軍第200機械化步兵師,裝備精良一舉擊破日軍第5師團麾下的中村第21旅團的6000名主力部隊,一舉收復崑崙關。所以崑崙關戰役最終打得十分的艱難,日軍以一個精編大隊,由松本總三郎少佐指揮,兵力雖然只有八百人左右,裝備上卻是得到全面的加強麾下有一個炮兵中隊,一個迫擊炮中隊,一個工兵中隊和一個機槍中隊,各個方面的火力都超過了當時桂軍的一個師的火力,最終只能是二百師和榮耀一師擔任主攻,強攻崑崙關,坦克負責在進攻縱隊的後方面掩護。
  •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對德國的戰役思想發展的一次苦澀考驗
    即使是坦能堡之戰這樣戰役勝利的個例,也無法掩蓋這一事實。這場被升級到近乎神聖的、被稱為「東線坎尼」的戰爭,實際上並不是一場局限在戰爭謀劃階段設立的戰役思想框架中的包圍戰;相反,它是一場防禦戰。最重要的是,坦能堡是一次戰略上的失敗,因為害怕丟掉東普魯士的陸軍最高指揮部從西線調派增援前往東線,而這些兵力正是後來的馬恩河戰役進程中,德軍在法國急需的。
  • 世界史上著名的十大戰役,中國兩大戰役上榜,第一實至名歸
    第九,烽火硝煙中的凱旋曲——奧斯特裡茨戰役。奧斯特裡茨戰役發生在第三次反法聯盟戰爭期間。坎尼會戰發生在第二次布匿戰爭期間,當時戰略之神漢尼拔入侵義大利。由於後勤問題,軍隊缺少糧食和飼料,漢尼拔率領士兵攻佔了義大利糧倉卡尼。羅馬派出部隊加強漢尼拔的計劃,以較少的勝利擊敗連續兩屆羅馬領事。今天,這場戰爭仍然被認為是軍事史上最偉大的戰役之一。
  • 巴斯託涅戰役,《兄弟連》的背景戰役,巴頓解救第101空降師
    1944年下半年,法國,荷蘭,比利時已相繼解放,盟軍的戰線已推進到北起荷蘭奈梅亨南到瑞士一帶,對德國的合圍之勢已形成,二戰勝利在望。喜歡豪賭的希特勒,不顧手下將領的反對,調集第三帝國最後的精銳,親自策劃了被稱為二戰最後轉折點的阿登戰役。
  • 1939年的崑崙關戰役:中日戰史上最慘烈攻堅戰
    崑崙關戰役陣亡將士墓園崑崙關戰役發生在一九三九年十一月,是抗日戰爭的大型戰役之一,也是桂南會戰中國民革命軍投入戰力最強的一場戰役。當時,日軍第五師團突然在廣東欽縣登陸,十一月二十四日佔領南寧,十二月初佔領崑崙關。日軍原擬乘虛由貴州直攻重慶,國民政府旋即調集了大軍反攻,白崇禧擔任總指揮。
  • 二戰1944年諾曼第戰役的法國坦克擋住了盟軍三天三夜
    1944年6月6日的諾曼第戰役率先抵達前線德軍裝甲部隊,並不是德國第21裝甲師,而是第716步兵師和352步兵師中坦克殲擊營部隊,這些法國坦克之前隸屬於德軍第21裝甲師,後來第21裝甲師組建之後,就轉化為了二線裝備,被隆美爾將軍編入到前線的步兵師中到坦克殲擊營裡面充數,其中也表現出了當時隆美爾的
  • 諾曼第登陸戰役的勝利,給我們提供了哪些經驗和啟示?
    1941年,德國軍隊突然向蘇聯發起進攻,希特勒對蘇聯不宣而戰。蘇聯紅軍奮起反擊,形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反法西斯戰爭的第一戰場。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邱吉爾、蘇聯武裝力量最高總司令史達林,在德黑蘭會晤決定於1944年春,美英盟軍橫渡英吉利海峽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
  • 上甘嶺戰役中的「喀秋莎」
    在負一層武器展廳裡,一輛綠色的吉斯151運載車靜靜矗立著,車頂架設的滑軌上掛載著數枚火箭彈。通過下面的說明牌可以得知,這就是曾經名揚天下的BM-13型火箭炮,俗稱「喀秋莎」火箭炮,曾用於抗美援朝戰爭中的上甘嶺戰役。  「喀秋莎」火箭炮到底是怎樣的一種火炮?它是怎麼出現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當時它發揮了怎樣的作用?本期,讓我們一起走近它。
  • 《金剛川》戰役結局是什麼 是一場怎樣的戰役
    在整個金城戰役中,整個志願軍消滅了53,000多名敵軍,成功擊潰了南韓軍的4個師,奪回了160平方公裡的陣地,有效地與停戰談判進行了合作。此後,韓國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也宣布停戰」。1953年7月27日,中美籤署了停戰協定,雙方承諾以「38號線」為邊界,抗美援朝也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 二戰1943年東線奧廖爾戰役正式爆發德國第78突擊師最後反擊作戰
    奧廖爾戰役,是庫爾斯克戰役期間中間階段,在7月5日到11日德軍的進攻最終以失敗告終轉入了全面防禦。蘇聯紅軍趁著德軍攻勢消退,開始從戰略防禦轉入了全面進攻,奧廖爾戰役是庫爾斯克的高潮部分,是蘇聯紅軍把握住戰場主動權後一次有計劃的大規模進攻目的是擊潰德國突進庫爾斯克市附近第2裝甲集團軍,間接包圍殲滅莫德爾的第9集團軍為企圖。該作戰計劃早庫爾斯克戰役爆發前兩個月就出現在了史達林辦公桌上。
  • 最後的戰役柏林戰役
    荷蘭、挪威和義大利仍有部分領土在德軍控制下。不過,支撐德軍士氣的唯一因素只有柏林了。如果柏林失守,那麼德軍的士氣將轉眼間土崩瓦解,同時也意味著戰爭的結束。深知德國軍心民心殘存希望所在的盟軍和蘇軍,從東西兩面逐步往柏林壓進,最後大決戰即將到來。 或許是阿道夫·希特勒也看到了柏林是維繫「抗戰」的最後一絲希望,因此他力主包括自己在內死守柏林。
  • 第二次世界大戰莫斯科戰役在嚴冬和增援的幫助下,蘇聯擊退了德國
    莫斯科戰役於1941年10月2日至1942年1月7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39-1945年)。經過幾個月的攻擊和反擊,德國軍隊試圖攻佔莫斯科,蘇聯的增援和俄羅斯嚴冬對德國軍隊造成了傷害,幫助挫敗了德國的計劃,使德國軍隊疲憊不堪,士氣低落。
  • 解放戰爭中,從上黨戰役到海南戰役,一共有多少位國軍將官戰死?
    二級上將在國軍銓敘軍銜中處於第三等級,僅次於特級上將(老蔣一人)和一級上將。 彭在45年上黨戰役中殞命,此時解放戰爭尚未全面爆發,敵我雙方處於抗戰結束後的重慶談判階段,但以山西土皇帝自居的閻錫山為了將八路軍趕出山西,恢復往日勢力範圍,談判期間鬥膽命19軍軍長史澤波率部進攻上黨地區(中央軍都沒有動手,閻錫山竟決定自己出頭,令人匪夷所思),十分輕視我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