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耳朵、肚臍…給新生兒洗澡,建議身上這6個部位需科學護理

2021-12-26 母嬰大佬

最近天氣變化大,冷暖交替,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暖,不能隨意減衣服,不然導致身體不舒服就不好了!

2、擦拭有技巧,由內而外臍要想避免新生兒臍炎,一定要做好日常消毒,並保持臍部乾燥、清潔。具體來說,要注意以下方面。1、寶寶出生24小時內密切關注寶寶出生24小時內,要觀察醫生貼在寶寶肚臍眼上紗布的變化,如果只是一小點血漬,屬於正常現象,不必驚慌。如果有大量血漬,請及時找醫生。之後那幾天,也要密切關注寶寶肚臍的變化,有什麼問題隨時找醫生問清楚,打消自己的疑慮。部擦拭或消毒時,應該是從肚臍根部往臍輪擦,簡單的理解就是由內到外,順時針方向。每根棉籤只能使用一次,不能重複擦拭。臍窩部有分泌物時,可用多根棉籤消毒臍根部,直至臍根部分泌物完全擦淨。動作要慢且輕柔,不要太用力,也不要因為寶寶大哭而手抖害怕,相信自己一定行。3、碘伏、棉籤,醫院開的更放心臍部消毒所用的碘伏、棉籤等物品,雖然大小藥店都能買到,但為了寶寶安全,還是建議選用醫院開的,不要擅做

今天老師要為寶媽們分享的專業知識是眼睛、耳朵、肚臍等6個部位護理的注意事項,大家一起來學習吧!

由於哭鬧較多,或者淚腺不通暢等原因,寶寶常常比成人更容易長眼屎。對此,不要一言不合就直接用手幫寶寶擦,眼部有分泌物頂多是不好看而已,要是我們手上的細菌「汙染」了寶寶的眼睛,那就得不償失了!平時可以用乾淨、柔軟的毛巾蘸溫水,輕輕把寶寶眼部的分泌物擦掉。先用毛巾的一角從內眼角向外眼角擦,擦另一隻眼睛的時候再換個角。
2、擦拭有技巧,由內而外臍要想避免新生兒臍炎,一定要做好日常消毒,並保持臍部乾燥、清潔。具體來說,要注意以下方面。1、寶寶出生24小時內密切關注寶寶出生24小時內,要觀察醫生貼在寶寶肚臍眼上紗布的變化,如果只是一小點血漬,屬於正常現象,不必驚慌。如果有大量血漬,請及時找醫生。之後那幾天,也要密切關注寶寶肚臍的變化,有什麼問題隨時找醫生問清楚,打消自己的疑慮。部擦拭或消毒時,應該是從肚臍根部往臍輪擦,簡單的理解就是由內到外,順時針方向。每根棉籤只能使用一次,不能重複擦拭。臍窩部有分泌物時,可用多根棉籤消毒臍根部,直至臍根部分泌物完全擦淨。動作要慢且輕柔,不要太用力,也不要因為寶寶大哭而手抖害怕,相信自己一定行。3、碘伏、棉籤,醫院開的更放心臍部消毒所用的碘伏、棉籤等物品,雖然大小藥店都能買到,但為了寶寶安全,還是建議選用醫院開的,不要擅做主洗澡的時候,要注意第一個步驟就是先幫寶寶清潔眼睛,這樣才能保證水是清潔少菌的,以此降低寶寶眼睛感染疾病的風險。可以購買無菌棉球,蘸清水,輕輕擦拭眼角,記住棉球用過就要丟掉,再換新的棉球。不少寶寶出生後的前幾個月裡,頭上都會結著一層厚厚的乳痂,醫學上稱為「脂溢性皮炎」。寶寶出生時,皮膚表層有一層厚厚的油脂,由皮膚和上皮細胞分泌物形成,如果寶寶出生後不洗頭,時間一長就會形成較厚的乳痂;另外也可能受母體激素分泌的影響,寶寶出生時頭部皮脂分泌過多,凋亡的皮膚細胞脫落在頭皮上,就形成了乳痂。乳痂一般不疼不癢,對寶寶的健康也沒有明顯的影響,隨著寶寶的生長發育,通常在寶寶4-6個月的時候會脫落乾淨。如果刻意去清理,寶寶稚嫩的頭皮可能會因此出現局部的出血和疼痛,嚴重的時候還可能會導致皮炎!要是寶寶頭上的乳痂不嚴重,給寶寶洗澡時,按照正常的步驟清洗即可,耐心等待乳痂自然脫落;如果寶寶的乳痂比較嚴重,可以把適量消過毒的植物油(如橄欖油、杏仁油)塗在頭皮乳痂表面,半個小時後,乳痂會被植物油浸泡鬆軟,這時再用溫水輕輕衝洗乾淨就可以了。給寶寶清潔耳朵的時候,用毛巾輕輕把外耳廓擦洗乾淨即可,不要嘗試把棉籤伸到寶寶的耳道內清潔耳垢(耳屎),這樣極容易誤傷寶寶的耳道,嚴重時還可能會損傷寶寶的聽力。
另外,給寶寶洗澡時要避免洗澡水進入到耳朵裡。如果不小心進水了,可以把寶寶的頭側向一邊,在耳道外放置一小塊棉花或紙巾,將水吸出來即可。臍帶沒脫落時,咱們要每天給寶寶用醫院給的酒精,給寶寶臍部消毒,一天早晚各一次。消毒時一個棉籤消不到一圈,然後換棉籤,不要只消毒肚臍表面,裡面也要消毒到位。洗澡時,咱們可以使用防水貼,洗完澡就揭掉並消毒肚臍。給寶寶清潔臍部的時候,動作一定要輕,把周圍容易擦到的地方擦一下就好了。臍部的汙垢如果看得見,小心除去即可,千萬不能用力擦。寶寶的私處可能會出現少許類似白帶的分泌物,這是受母體激素很正常的,不要感到大驚小怪,更不要想著把這些分泌物完全清除乾淨,要知道,這層分泌物並不是什麼「髒東西」,反而能預防小陰唇粘連。給寶寶清洗私處的時候,先用溫水從前往後擦,再輕輕扒開小陰唇,用流動的水衝洗一下即可,不要過多地給寶寶使用沐浴露。注意先清洗尿道口和陰道口,然後清洗肛門口。給男寶寶清潔私處,也不能有「越乾淨越健康」的心理。一般來說,寶寶周歲前是不需要刻意清洗包皮的,此時寶寶的包皮和龜頭幾乎是長在一起的,不宜頻繁地翻動。周歲後可以用清水輕輕衝洗一下,注意力度不要太大。另外,男寶寶私處最容易藏納汙垢的地方是陰囊下面以及腹股溝周圍,這裡容易積留尿液和汗液,每次洗澡都要用清水從前往後輕輕擦洗,注意也不能過度使用沐浴露。對寶寶來說,身體褶皺處的清潔不能馬虎,如脖頸處、腋窩、腹股溝、臀縫、四肢關節屈面等,這些地方常常會有較多的汗漬,咱們給寶寶洗澡的時候,需要輕輕「撥開」褶皺處周圍的肉肉,用溫水給寶寶輕輕蘸洗,寶寶皮膚嬌嫩,不要用力去擦,以免擦傷。另外,不要頻繁地給寶寶使用沐浴露,沐浴產品往往會在洗掉細菌的同時,也會洗掉寶寶皮膚上的有益菌。姐妹們可以視天氣情況,每隔幾天給寶寶用一次沐浴露,重點用在身體的褶皺處,其餘地方儘量少用、或者不用,這樣能保護寶寶皮膚上的天然保護層,讓寶寶的皮膚更健康。好了,本次分享就到此結束啦,寶媽護理時一定要注意細節喲!

  關注公眾號

長按二維碼關注↑↑↑

▶給孩子吃鹽,真的不是越晚越好!

▶育兒35條小知識,你會用得到,請收好!

▶十個嬰兒九個黃,你最關心的黃疸問題都在這!

▶不到3個月的寶寶,這樣睡覺容易耽誤骨骼發育,寶媽要重視

▶別把娃抱成了「歪脖子」!這些毀脊椎的抱姿,也許你每天都在做

相關焦點

  • 夏季新生兒洗澡講究多多,謹記「6個注意、6個步驟、6個細節」
    身邊夏季出生的小寶寶尤其多,很多新手父母第一次抱「小肉肉」,很多日常護理都無從下手,尤其是夏季給新生兒洗澡,怎麼洗?肚臍如何護理?夏季新生兒洗澡講究多,請家長們謹記。(請用溫度計試水溫)注意臍帶護理新生兒出院的時候一般臍帶尚未脫落,有的脫落還沒有長好,這時洗澡時要注意避免臍帶部位沾水,如果沾水要及時用棉籤蘸75%的酒精在肚臍周圍擦拭。
  • 新生兒到家後,6個部位再髒也別過度清潔,別讓娃受傷影響健康
    接新生兒回家是一個家庭中最大的喜訊,但剛出生會髒髒的,愛乾淨的寶媽總想把寶寶洗得白白淨淨,但對於新生兒,有時候過度清潔反而不是一件好事,寶媽需謹記。把新生兒接回家,6個部位再髒也別過度清潔,否則會傷了娃愛乾淨雖然是一個好習慣,但對於剛出生的寶寶來說,太過乾淨可能會造成傷害,尤其是這6個部位,一定不要過度清洗,寶媽們要注意。
  • 給新生兒洗澡不要慌!新手爸媽注意這4個部位,寶寶健康不受影響
    特別是針對給寶寶洗澡這件事,畢竟寶寶幼小脆弱,就怕一不小心把寶寶弄疼。所以在給寶寶洗澡的過程中,寶媽不要太過於用力,也不要用力地使手抓這個部位,以免傷害到寶寶,建議寶媽用清水清洗這個部位即可。給新生兒洗澡需要注意的第二個部位:面部的耳朵就算是成年人,在洗澡的過程中耳朵進了水,也會感覺到不舒服。
  • 面對新生兒手足無措?媽媽護理好十個關鍵部位,讓寶寶健康成長
    新手媽媽,做好這十個關鍵部位的護理,讓寶寶乾淨健康成長第一個部位:囟門其實分為前囟門和後囟門,囟門就是頭部骨頭之間的縫隙。沒有骨頭蓋住,所以相對比較脆弱。但是新生兒頭上可能會因為胎脂看起來有點髒,也就是我們說的頭垢。前囟要到一歲以後才閉合,後囟大概出生後兩個月就閉合,在沒有閉合的這段時間,家長要注意保護好。
  • 新生兒護理|給新生兒肚臍清洗小竅門
    新生寶寶的臍帶一般在出生後7—20天左右脫落,但也會有例外的情況,一般如果1個月還沒有脫落的話,需要到醫院再處理。寶寶的臍部護理要一直保持到臍帶脫落後一周左右,新生嬰兒臍帶被結紮後,臍窩創面血管還沒有完全閉合,再加上臍凹處容易積水而不易乾燥,因此,很容易滋生病菌引發感染,所以學會為寶寶做臍帶護理,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 寶寶洗澡有「講究」,這4個部位別亂洗,新手父母要掌握正確步驟
    01給新生兒洗澡,這4個部位別亂洗1、滷門孩子的滷門分為前滷門和後滷門兩處2、耳朵在給新生兒洗澡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避免有水流進他們的耳朵裡。但是很多新手父母不知道應該如何去做,他們給寶寶洗澡的時候會格外小心,想要避開耳朵的部位。
  • 新生兒洗澡時要注意這4個部位,新手爸媽要掌握正確步驟
    :對於新生兒來說,在皮膚表面有殘留的臍帶與胎脂,這兩個部位切忌是不能碰水的。02對於寶寶來說,他們還是過於脆弱,在洗澡時,要注意這4個部位:1、肚臍部位寶寶出生時是要剪掉與母親連接的肚臍的,會在身上留下一段肚臍殘端,大約在一到兩周的時候,這殘端會徹底掉落,在掉落之前,肚臍部位都是寶寶身上的傷疤。
  • 照顧新生兒一定要避開這4個部位,否則可能傷害寶寶,後果很嚴重
    尤其是第一次做媽媽,看著懷中的小寶寶都會覺得很神奇,想捏捏寶寶的鼻子,摸摸小臉,表情裡溢出的都是欣喜,但是媽媽一定要知道,新生寶寶的很多部分都是不能摸的,不然可能會對孩子造成傷害,所以家長要多加注意,下面寶寶的這4個部位,護理時要格外小心。
  • 圖片演示新生兒肚臍消毒的標準流程,月嫂需收藏!
    新生兒臍部是月嫂工作觀察的重點,也是重要的護理項目。小寶寶出生後臍帶結紮,臍部有少量的黃色分泌物或血性分泌物這都屬於正常現象,還會有輕度的紅腫,個別小寶寶由於哭得較多,臍部會有凸起。護理新生兒每天早中晚都要對臍部觀察和消毒,如果臍部分泌物增多,血性分泌物增多,有異味,這就說明臍部發生了炎症,建議及時就醫,同時加強消毒。使用75%的酒精加醫用棉籤,每天進行2-3次的消毒,一定記得徹底清理臍窩的分泌物,臍周部位也清理乾淨,臍部要保持清潔乾燥,這樣臍帶脫落就會很順利。臍部護理,酒精和碘伏選擇哪個好?
  • 新生兒接回家,洗澡的時候這4個部位要小心,過度清潔反而傷娃
    給寶寶洗澡的時候,寶媽覺得寶寶耳朵看起來很髒,想要用棉籤給寶寶掏耳朵。沒想到被月嫂眼疾手快的制止了,還很嚴肅的告訴她:「寶寶的耳朵是不能洗的,可能會傷害到寶寶。」給新生兒洗澡要這4個部分要小心,太愛乾淨容易傷到娃新生兒通過三個產程脫離母體,成功被分娩降臨到這個世界上,離開母親溫暖的子宮,陌生的環境會讓他失去安全感,身體各項發育也不完善,需要媽媽更精心的呵護。
  • 網傳寶寶出生四周肚臍發炎去世,新生兒肚臍護理刻不容緩
    雖說臍炎對於脆弱的新生兒來說,感染的機率大大提升,但是這篇新聞,北辰媽在網上除了文案外查不到任何相關新聞圖片,再說,換尿片的時候肯定會看到肚臍的情況,一旦有什麼異樣,家長肯定第一時間送去醫院!所以北辰媽寧願相信這是一個假的消息,相信這只是公眾後為了推廣而撰寫出來的文案,相信這背後沒有一條生命的逝去。
  • 新生兒皮膚:胎垢、脫皮、醃脖子、肚臍,寶寶乾淨不受罪,輕鬆護理!
    「新生兒皮膚護理:胎垢、脫皮、醃脖子、肚臍、腋下護理具體怎麼做?」
  • 新生兒有4個部位很脆弱,護理時要格外小心,以免帶來傷害!
    新生兒的出生,給一家人都帶來喜悅之情,經常是這個摟完那個抱,簡直對娃愛不釋手。雖然這是家人喜歡娃的表現,但是剛出生的寶寶抵抗力比較低,最好不要跟太多人接觸,以免讓娃受到感染,尤其是新生寶寶,身上的這幾個部位特別敏感,家長如果呵護不當,很容易讓娃生病。
  • 給新生兒洗澡,需要注意的部位!
    每個父母都要幫新生兒洗澡,特別是新手父母需要注意的地方  1、 新生兒洗澡不必過勤。新生兒排泌的汗液有限,不必每天都洗澡,熱天隔天洗一次、冷天隔兩天洗一次即可。  2、為新生兒洗澡時所用的毛巾要純棉質且柔軟,動作要輕柔、有章法,避免傷及新生兒的皮膚和肢體,小心不要讓新生兒被水嗆到。注意清潔皮膚的皺褶處。
  • 新生兒要每天洗澡?育嬰師:太頻繁易起溼疹,這幾方面需注意
    前陣子在群裡給新手媽媽們上新生兒護理課,課後有位媽媽私信我詢問寶寶皮膚問題。說自己家孩子才兩個多月,溼疹反反覆覆,真得很苦惱。溼疹和孩子自身皮膚狀態以及護理都有關係,於是我就問了問她日常護理的細節。新生兒洗澡並非越多越好很多媽媽大概都和上面那位學員媽媽一樣,喜歡給寶寶洗得乾乾淨淨,甚至每天給娃洗一次澡。但是寶寶真的需要那麼頻繁地洗澡嗎?
  • 新生兒耳朵如何護理
    新生兒的耳朵該如何護理呢?
  • 新生兒五官的護理技巧:這11個小細節你都注意到了嗎?
    剛出生的寶寶只能看到黑白的影像,直到大約出生6個月後,才有色彩的感覺。清潔  新生兒分泌物較多,這主要是因為結膜炎所引起。我們建議不要用溼布,也不要用棉籤,買消毒的醫用棉球,因為溼布不衛生,棉籤容易搓傷寶寶。具體操作手法是:準備好溫開水(把燒開的水晾涼),注意不要燙傷自己和其他人。
  • 如何去護理新生兒的五官
    耳的護理:切忌挖耳道,如耳道有膿性分泌物,需去醫院耳鼻喉科看病。洗澡時要捏住雙耳,以防髒水流入耳道。平時儘量側臥,防止嘔吐物進入耳道。口腔護理:新生兒口腔黏膜薄嫩易損傷,而且損傷後極易造成感染,故不宜經常擦洗口腔,尤其不能挑破馬牙(位於口腔上顎中線和齒齦部位的黃白色、米粒大小的點狀物)。要注意奶瓶奶頭的消毒,以預防鵝口瘡及腸炎。有的父母喜歡經常用布給小嬰兒揩洗口腔,這樣做是不好的,因為小嬰兒的口腔黏膜嬌嫩,很容易引起破損而造成感染。正確的做法應在兩次餵奶之間,餵幾口溫開水即可。
  • 關於新生兒肚臍護理最常見的錯誤
    這不,昨天她火急火燎地問:「新生BB的肚臍眼兒怎麼護理?」額,這方面的知識在出院的時候,護士一般都會叮囑的呀!大家有沒有這方面的疑問?小編今天就一起來說說。  每天在寶寶洗澡的同時也要清理寶寶的肚臍,有些媽媽擔心寶寶的肚臍傷口沒有長好,不敢清洗,這是不對的。
  • 夏天給娃洗澡,這5個身體部位一定要重視,別嫌麻煩!
    來源:科學家庭育兒 ID:kexueyuer2012最近的天氣有多熱,小編的朋友是這麼形容的:大街上,倆陌生人一碰面,就成了「熟」人……天一熱,娃洗頭洗澡也勤了。然鵝,夏天給娃洗澡這件小事,寶爸媽的困惑也不少!娃3歲了,是不是該淋浴了啊?天這麼熱,能給娃澡盆裡加點花露水不?能天天給娃用沐浴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