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蹲的準確姿勢技巧_教你如何做靜蹲-健康百科

2020-12-13 騰訊網

跑步,不跑不要緊,一跑就要命,承重最多的膝蓋總是讓你心有餘而力不足,活脫脫就是那句「膝蓋中了一箭」的趕腳。

想想也是,我們日常運動都得大量用到膝蓋。這還沒算上羽毛球、網球這些極度磨損膝蓋的運動。

為什麼大量使用膝蓋就會讓「膝蓋中了一箭」?看看膝蓋的構造你就知道了!

既然膝蓋如此複雜又如此傷不起,那麼確實很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鍛鍊方式,來保護我們脆弱的膝蓋。這就不得不說靜蹲了。

什麼是靜力訓練?

所謂靜力訓練,又叫等長訓練,是一種保持某一特定姿勢對抗阻力的訓練方法。比如鶴立、平板支撐、人體旗幟和瑜伽的很多動作都屬於靜力訓練的範疇,最主要的是,靜力訓練更多是應用在恢復性訓練階段。

掌握了靜蹲,不僅能夠在養傷期間繼續鍛鍊,還能增強身體薄弱環節,避免以後再次受傷。

至於為什麼也能算是鍛鍊的一種方式,看看靜蹲的動作就一目了然了。比如最常用的靠牆蹲姿訓練,可以強化股二頭肌、臀大肌、股直肌、股中間肌、股外側肌、股內側肌,這些肌肉也正是跑步中的主要肌肉,這麼多肌群得到鍛鍊,消耗的熱量可想而知,同時也減少了膝蓋受傷的機率。

適用人群

髕骨軟化,髕股關節軟骨損傷,膝關節骨關節炎(尤其是下蹲能力差的患者),髕骨上下兩極的疼痛性病變,下蹲力量弱或者容易疼痛的患者,平時鍛鍊很少的想加強大腿肌肉力量的人,關節損傷後處於早中期恢復期的患者等等。

說了那麼多靜蹲的好處,還是詳細講解一下靜蹲的鍛鍊方法吧。

靜蹲的姿勢

上身正直抬頭挺胸,保持身體直立,兩腳分開和自己肩寬一樣的距離,腳尖正向前,不要「外八字」或者「內八字」。背靠牆壁站好,腳跟大約離開牆壁一腳長的距離。體重平均分配在兩條腿上,緩慢地下蹲,到大腿小腿呈90°角為止。保持這個角度,然後逐漸把腳向前移動,這時候低頭看一下,膝蓋和腳尖正好在一條直線上,換句話說,就是從上往下看,膝蓋正好擋住腳尖。現在的姿勢就是標準的「靠牆靜蹲」的姿勢了。

這時股四頭肌,就是大腿前面的肌肉,尤其是接近膝關節的部位,會感到非常吃力,再多堅持一會兒的話就會感到肌肉充血灼熱的感覺,然後就是酸疼發脹,再然後就是累得發抖,再然後就是累得堅持不住只好站起來了。達到這樣的狀態,就完成了一次靜蹲練習。

兩次下蹲之間休息一分鐘,不要休息時間太長。接著練習第二個靜蹲,這樣周而復始,連續30分鐘為當天的第一次靜蹲練習。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決定練習的次數。每天練習1-3次。

靜蹲的技巧

控制高度:

找到適合自己練習的下蹲角度之後,可以在腳尖處的地面上畫條線做個標記。這樣下一次練習的時候就能知道蹲到什麼樣的角度了。如果每次角度不同,一次高一次低的,就沒辦法掌握練習的量了。這樣練習一段時間,力量提高可以輕鬆完成五次之後,就把腳向前移動半步,蹲得更低一點,練習的強度就又增加了。

根據需要控制時間:

如果希望提高耐力,可以蹲得高一點,屈膝角度小一點,每次蹲到力竭為止。這樣練習3-5次每天,每次之間的間隔是1-2分鐘。

如果是希望提高絕對力量,增大肌肉的體積。就可以蹲低一些,在90°附近,這樣就會很快達到疲勞力竭。找到一個大約只能堅持1-2分鐘就力竭的角度,1-2分鐘為一次,間隔15-30秒,5-10次連續練習。要注意的是,不要認為蹲得越低強度就也大,屈膝超過100°之後力距就會減小,股四頭肌受力反而變小了。

對症治療

以上描述的是標準的「靠牆靜蹲」動作。還可以根據不同需要把這個動作演化成多種練習方法。

比如對於髕骨軟化,或者髕骨軟骨某一個位置有軟骨的損傷,就會下蹲到一個特定角度(擠壓到有損傷的部位)的時候感覺疼痛難忍,或者蹲得越低就疼得越厲害。這時候就可以不必一定蹲到90°。靠牆站好之後,從伸直腿逐漸下蹲,到達感覺疼痛的位置之後,再稍稍高一點,也就是找到一個剛好不疼的角度。

如果只是一條腿有傷病後的肌肉萎縮問題,或者是一條腿萎縮得更嚴重一些,可以採用「單腿靜蹲」練習。當然,這要在練習過一段時間有了基礎之後再嘗試,不然力量太差,單腿根本不能負擔體重,就沒辦法完成了。

不靠牆靜蹲

練習過一段時間,力量提高之後,可以練習不靠牆的靜蹲。這樣在增強股四頭肌力量的同時還可以練習到大腿後群和腰臀部的肌肉。增強整個下肢的肌力和穩定性,以及骨盆和腰部的穩定性,及在運動中與下肢的協調關係。

比如抱球靜蹲

背部靠球靜蹲

平衡墊、BOSU球上靜蹲

為了我們能夠長長久久地運動下去,趕緊靜蹲練起來吧!

相關焦點

  • 白巖松倡議的靠牆靜蹲如何做才能避免受傷
    此前不久,央視評論員白巖松在一次演講中提及了靠牆靜蹲。他鼓勵每個中國人都應該練習靠牆靜蹲。#為什麼要靠牆靜蹲#膝關節上方的肌肉是股四頭肌,它的主要作用是伸直膝關節。而靠牆靜蹲可以加強肌肉力量和耐力,增強腿部力量,提升身體的平衡協調,以及提高膝關節穩定性。可以說靠牆靜蹲好處多多,適用每個人,而且不受場地限制,隨時隨地都可以練習。這也是為什麼白巖松老師提倡全民可以進行這一項運動。#如何做標準的靠牆靜蹲#靠牆靜蹲掌握正確的姿勢很重要。
  • 靠牆靜蹲如何減肥 你掌握的方法正確嗎
    靠牆靜蹲是一種運動減肥的方法,用這種方法來減肥一定要注意動作的標準性。你的姿勢越標準,你消耗的熱量也會越多,達到的減肥效果也會越好。靠牆靜蹲的時候,雙腿要打開,這樣站立的時候更穩。身體下蹲的時候要蹲得足夠深,這樣腿部被擠壓的力度越強,消耗的腿部脂肪會越多。身體上本身要保持垂直地面,這樣對腿部的壓力才更大,減肥效果更好。
  • 「健康英語」「靠牆靜蹲」用英文怎麼說?喜歡靜態運動的必讀哦~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有人喜歡激烈的蹦跳跑類運動,有人喜歡擼鐵的暢汗淋漓,而還有人更喜歡靜態運動帶來的耐力提升。如果你喜歡靜態運動,你一定對這個經典的動作--靠牆靜蹲不陌生。那麼「靠牆靜蹲」用英文怎麼說?它對我們身體有什麼益處?
  • 白巖松​:多做靜蹲,肌肉鍛鍊是對骨骼最好的防護
    白巖松說,2007年他39歲時,在一次踢球中意外摔倒導致骨折,還因此做了手術。這次骨折的經歷也提醒他,「從此要練肌肉力量,要去做很多身體的平衡訓練;反而可能延長了我的運動壽命,讓我不用掛靴」。
  • 靠牆靜蹲一天練幾分鐘 靠牆靜蹲的注意事項
    隨著一些健身短視頻的普及,很多人就開始練習了靠牆靜蹲。靠牆靜蹲是一個非常刺激大腿的動作,堅持鍛鍊它可以有效的瘦腿。
  • 專家推薦「靠牆靜蹲」
    膝關節是人體最大的關節之一,不僅承受著你的體重,而且只要邁開腿就得用到它。居家隔離以後,許多人都缺乏運動,肌肉萎縮變軟,出門跑兩步就出現膝蓋酸軟的症狀。本期,記者邀請了重慶市中醫骨科醫院筋傷一病區主任郭亮教大家如何強健膝蓋。
  • 如何更好的練習靠牆靜蹲
    靠牆靜蹲可以增加下肢尤其是大腿前側股四頭肌的力量,尤其是肌肉耐力,從而增加膝蓋的穩定,改善髕骨活動軌跡,緩解膝痛;而且靠牆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髕股關節的壓力。靠牆靜蹲適用於髕骨軟化、髕股關節軟骨損傷、膝關節炎等因為肌肉力量原因引起疼痛的人群。
  • 「萬金油」靠牆靜蹲越蹲越痛怎麼回事?那是你方法不對
    之前講過關於髕骨軟化,收到了很多朋友的諮詢和反饋,尤其是因髕骨軟化做靠牆靜蹲的問題,沒有效果卻越蹲越嚴重。之前分享過的髕骨軟化的靠牆靜蹲,我提到過主要有兩點:1、這個動作是否適合你來練或者是否適合這階段練;2、這個動作做得是否標準。
  • 「膝蓋潤滑油」靠牆靜蹲,每天這樣蹲2分鐘,膝關節「報廢」不了
    阿姨聽人介紹,說是每天練練靠牆靜蹲,膝蓋會就好起來。於是她每天扎馬步、靠牆靜蹲一小時。不出一個月,膝關節越來越痛,於是才來到這裡就診。CT檢查顯示,阿姨髕骨研磨、外移,在中間、外側查找出3個觸發點,內外側肌肉不平衡。醫生表示,靠牆靜蹲確實有助於鍛鍊膝蓋,但若方法做得不對,反而可能造成傷害,這就不難理解她為什麼越做膝蓋越疼了。
  • 白巖松公開演講帶火「靠牆靜蹲」,專家提醒:掌握正確姿勢是關鍵...
    不久前,央視著名評論員白巖松,在一次公開演講中推薦了靠牆靜蹲,帶火了這個鍛鍊動作。他在演講中說:「我強烈倡議中國人開始練力量,進行肌肉力量鍛鍊,這對骨骼具有非常有效的保護。一個簡單的靠牆靜蹲,就可以很好地增強腿部力量。」靠牆蹲能否有效保護膝蓋?究竟應該怎麼做?
  • 白巖松公開演講帶火「靠牆靜蹲」 專家提醒:掌握正確姿勢是關鍵...
    不久前,央視著名評論員白巖松,在一次公開演講中推薦了靠牆靜蹲,帶火了這個鍛鍊動作。他在演講中說:「我強烈倡議中國人開始練力量,進行肌肉力量鍛鍊,這對骨骼具有非常有效的保護。一個簡單的靠牆靜蹲,就可以很好地增強腿部力量。」靠牆蹲能否有效保護膝蓋?究竟應該怎麼做?昨日,記者採訪了長期從事膝關節相關疾病診治的中部戰區總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丁然。
  • 靠牆靜蹲訓練,對你的膝蓋損傷是預防、恢復還是二次傷害?
    搜尋引擎中,你會看到諸如「靠牆蹲是預防膝蓋損傷的不二法門」、「每天十分鐘,半月後好處或顯而易見」、「簡單的靠牆蹲,可延長膝關節壽命」等推薦靠牆靜蹲訓練的文章。但也有少量的「靠牆靜蹲是無用功」、「不建議你靠牆靜蹲」等對靠牆靜蹲訓練的質疑。
  • 深蹲時膝關節疼痛,靠牆靜蹲能有效緩解嗎?運動康復師告訴你
    當人們提起如何緩解經常做深蹲膝關節疼痛時,很多人會建議採用「靠牆靜蹲」的動作來解決,而很多人又不建議練「靠牆靜蹲」的動作,到底該如何是好呢?深蹲時膝關節痛的原因和解決辦法正所謂:「身老腿先老」,腿部的健康也是大家比較重視的。像深蹲這個鍛鍊腿部的黃金動作,自然而然也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很多人在練習此動作的時候,膝關節會出現疼痛,那麼,又是因為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 闢謠:靠牆靜蹲可以改善膝蓋疼的問題?別鬧了,小心越做越嚴重
    但問題來了,雖說跑步門檻低,但是如果跑步姿勢不對,或者臀腿肌肉太弱,會導致跑步膝蓋痛!每當出現膝蓋痛,很多人都會選擇進行靠牆靜蹲的訓練,因為他們覺得這個動作可以有效強化膝蓋周圍的小肌肉群,從而穩定膝蓋!但事實是,你很可能因為做了這個動作,導致膝蓋受傷更重!為什麼這麼說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靠牆靜蹲與膝蓋痛之間的關係,並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正確解決膝蓋痛的問題。
  • 靠牆靜蹲對我們的身體有哪些好處?
    靠牆深蹲2分鐘並不是很高的水平,任何人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都能夠達成靠牆深蹲也叫做靠牆靜蹲,動作的要領就是我們保持背部緊靠在牆壁上,屈髖屈膝,大腿和牆壁保持75-90度的角度,雙腳站距與髖部同款,腳尖朝前,保持小腿和地面垂直,堅持這個靜態姿勢儘可能久的時間,到腿部肌肉支撐不住開始發抖為止。
  • 靠牆靜蹲能夠強化幫助我們強化膝關節,讓我們的膝蓋更健康
    不過當我們這些肌肉比較薄弱的時候,在做深蹲之類動態發力,肌肉做等張收縮的訓練動作的時候,就很容易因為肌肉的力量不足或者控制力不好,導致膝關節出現超伸或者內扣等現象,從而加大了動作過程中膝關節的受力,反而容易損失膝關節。
  • 靠牆靜蹲全解析—體院教授整理版
    ,靠牆靜蹲的確簡單實用,靠牆靜蹲究竟有哪些作用呢?頻率要求:靠牆靜蹲幾乎不受場地限制,在室外、在家、在辦公室隨處都可練習,建議可以天天做,也可隔天練習,既可以跑完步後做幾組靜蹲,再做拉伸,也可以平時工作之餘進行練習,或者邊看電視邊練習。上班時工作累了,來幾組,電腦前伏案工作累了,來幾組,又緩解了大腦疲勞,又見縫插針鍛鍊了腿部力量,何樂而不為!
  • 天天靠牆靜蹲,蹲的時間短沒有效果?不傷膝蓋告訴你多少分鐘
    運動是維持身體健康的砝碼之一,對於年輕人來說,身體代謝旺盛,簡單的劇烈運動都不成問題。但因為負重運動過多,經常頻繁使用膝蓋,在運動過程中更容易出現跌打損傷。平時多做對膝蓋有益的動作,如坐在椅子上,向前伸腿再收回,可鍛鍊膝蓋的靈活性。除了這些,還有一個對膝蓋加強保護的作用就是靠牆靜蹲。有人說「如果蹲的時間太短沒效果,應該蹲多少時間有效果呢?」如果單從鍛鍊的角度上來看,如果靠牆靜蹲的時間只是幾分鐘,最終達到保護膝蓋的效果很小。
  • 靠牆靜蹲有助於強壯膝蓋,但如果方法不對,則會造成二次傷害
    膝關節的健康與否對於我們的生活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這一點尤其在我們年老之後表現更為突出,所以,我們不要當膝關節發生損傷之後再去想辦法補救,而是應該防患於未然,從預防開始注重對於膝關節的保護,說起強健膝關節的王牌動作我們並不陌生,它就是靜蹲。
  • 膝蓋疼練靠牆靜蹲真的有效嗎?未必,練對肌肉才是關鍵
    你是否有過走路的時候出現膝蓋疼?跑步膝蓋疼?深蹲膝蓋疼?而在網際網路上搜索關於膝蓋疼的話題,許多教學都會推薦採用靠牆靜蹲這個動作來緩解膝蓋疼,但又有不少網友反饋說練靠牆靜蹲不僅沒有解決膝蓋疼,反而還比之前更疼了,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