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東北有一種說法叫做「頭伏蘿蔔二伏菜」,這個季節,市場上會有因蘿蔔苗過密先拔下來的蘿蔔秧,因還沒有開始長蘿蔔,就叫蘿蔔纓,比較健康的食材,燙過之後包包子別有一番風味,可以試試。我用的是自己種的,感覺真是不錯,分享給大家。
蘿蔔纓約400克,肥瘦適中的五花肉一塊(目測焯過水輕輕攥幹的蘿蔔纓的一半就行),鹽適量,花椒粉少許,生抽1湯匙,雞粉一小匙;油比炒菜略多一些。麵粉、乾酵母適量(自行掌握即可)
1、溫水將酵母化開(40度那樣,比手稍熱一點點),倒入麵粉中,和成麵團,稍醒20分鐘(不會發麵的最簡潔辦法就是用麵包機)。
2、醒面的時候先把五花肉剁成餡,別太細碎即可,蘿蔔纓清洗乾淨後放入開水鍋中焯3分鐘撈出過涼後稍攥幹(別過於幹就行),切碎備用。
3、肉餡放小盆中,在表面一處撒上鹽和花椒粉,油燒熱後稍稍涼一點(九成熱)就澆在鹽和花椒粉上,會有香味飄出,加入生抽拌均勻,再把蘿蔔纓放入拌勻即可(吃蘿蔔纓本身的味道)。
4、發好的面揉出氣泡,搓長條,切開成劑子,擀成中間厚、四周稍薄的皮,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包好包子,放入帘子中,蓋上蓋子,再放置10分鐘。
5、旺火開水上屜蒸8分鐘即可(如果包子特別大就十分鐘),菜多肉少很容易熟的,關火後別馬上掀蓋子,等5分鐘後開鍋,取出包子開動吧!
味道鮮美,有蘿蔔纓特有的清香味道,有野菜包子的感覺。
不能用特別瘦的肉做餡,蒸出來餡會發硬,不好吃。如果用帘子直接擺包子,請預先在帘子上塗抹薄薄的熟油,有籠屜布就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