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一年九月六日,《莎木2》在日本發售於Dreamcast。
《莎木2》
如果不是《莎木3》發售在即的話,那麼無論是《莎木》這個系列本身還是Dreamcast都是值得一聊的懷舊話題,而現在鈴木裕帶著《莎木3》回來了,說句實話,我既期待又沒那麼期待。
《莎木》
《莎木》這款作品在電子遊戲歷史上的地位自然不用多談,這個由鈴木裕帶領著SEGA AM2製作的開放世界遊戲在當時可謂是一鳴驚人,無論是其開放世界的構成還是細節處的表現都遠超當時的同類遊戲,更是將遊戲類型定義為了「Full Reactive Eyes Entertainment」,在《莎木》初代發售的時候《俠盜獵車手2》甚至都只是一款俯視角的2D遊戲。但與此同時,其製作工期與費用也是遠超當時的同類遊戲,《莎木》初代一共花了將近七年的時間才得以面世——登錄平臺從最開始第五世代的土星活生生熬到第六世代的DC。
SEGA Dreamcast
而製作費用據相關報導與鈴木裕本人的確認,兩作所耗費的金額大致在五十億日元至七十億日元之間,折合人民幣也就是三到五億左右,也許用現在的眼光來看這是頂尖3A應該有的製作成本,但轉念想一想,那可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期,在那個年頭世嘉正與任天堂、索尼和微軟陷在主機大戰的泥潭中——並且落入下風,而這個製作費用的記錄則一直保持到二零零八年被《俠盜獵車手4》所打破。
《俠盜獵車手4》
當然,投入如此之高的資金世嘉自然也是寄希望於《莎木》來幫助自己在主機大戰中獲得優勢,更別說這款作品還是由自家經驗最為豐富的製作人鈴木裕領頭製作的。
鈴木裕
但結果其實大家都已經知曉了,初代《莎木》僅僅賣出去一百二十萬份左右,距離收回成本都還遠了去了,更別談盈利了,一共打算製作十六個章節的計劃也被擱置,鈴木裕索性在《莎木2》中跳過了第二章然後一次性製作了後續的三個章節,可這也並沒能拯救《莎木2》的銷售成績,Dreamcast與Xbox版本合計也就賣出去五十萬份,更是讓世嘉再次遭受了重擊,至此,鈴木裕隱退,《莎木》系列也被雪藏。
我不想在這裡評論《莎木》是不是壓倒世嘉在主機市場的最後一根稻草,我始終認為Dreamcast的失敗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比如機能較弱,又比如遊戲陣容單薄,還有這世嘉的市場決策出錯等等都是其失敗的原因,而《莎木》僅僅只是這個雪崩中的一片雪花罷了——當然,比較大的雪花。
世嘉
所以當我看到鈴木裕要開始製作《莎木3》的時候,我既期待又沒那麼期待。
期待的是又能看到芭月涼展開冒險,尋求真相;不期待的是,在當下這個製作成本不斷增長時代,《莎木3》要做到什麼樣的程度才能令人滿意呢?兩千年時耗費了數十億日元才打造出來的《莎木》,將最新的作品寄希望於眾籌——雖說眾籌金額只佔製作費用的百分之十,我個人覺得無論是人力還是物力都是遠遠不及當年的,我真的很擔心,擔心《莎木3》會破壞掉某種回憶,而這種擔心從最近放出的宣傳視頻中得到了證實。
我既希望《莎木》可以推陳出新,又希望它能以最好的模樣活在回憶中,想想看,這可真貪心。
遊戲歷史上的今天旨在為你帶來這浩瀚歷史中每一個閃光之處的點滴故事,也許它並不是那麼耀眼,也沒有那麼值得銘記,但是我仍然希望在這洶湧的長河中將其撈起,讓你回想起在許多年前的今天,曾經有一個人與你看著同樣一片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