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施蔬菜種植由於多年連作,土壤板結導致根結線蟲、枯萎病、根腐病等土傳病害嚴重發生,限制了設施蔬菜的產量和效益。目前提出了很多解決方案,如輪作倒茬、伴生、土壤消毒、使用微生物製劑等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連作障礙。
無土栽培是解決土壤連作障礙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發達國家如荷蘭、美國、日本、以色列均採用無土栽培,技術成熟先進,蔬菜產量高、品質優、效益好。我國也引進了國外先進的無土栽培技術,特別是基質栽培技術,成本相對較低,技術相對簡單,在設施蔬菜主產區得到了大面積的推廣應用。
1、品種選擇
選擇市場主流品種,如聖女果、甜心等。
2、開挖栽培槽
於定植前1周進行機械或人工栽培槽的開挖,採用半地下式栽培槽。溫室大棚土地平整、澆水、碾壓後開溝。開溝規格為槽上口寬50cm,下口寬30cm,槽深25cm,槽間距(內徑)100cm,底部 5cm處做三角形排水溝,南北向延長,北高南低,底部傾斜2~5°。槽底、四壁、槽間鋪設黑色薄膜與土壤隔離。
3、基質填充及滴灌設備
採用生物有機複合菌肥、育苗基質、腐殖酸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適量優質複合肥、中微量元素肥,適量清水,充分混勻,每畝需要基質40方左右。具備自來水設施或建水位差1.5m高的蓄水池。採用滴灌系統進行滴灌,每條槽內鋪設2根,滴灌帶距栽培槽10cm。
4、定植管理
4.1定植
(1)蘸根處理,移栽前用瑞苗清+呋蟲胺按500倍液,蘸根;
(2)定植水,用花得力按1000ml/畝,隨水滴施。
4.2環境調控
4.2.1溫度
緩苗期,白天25~28℃,晚上不低於15℃;開花坐果期,白天20~25℃,晚上18~12℃,最低10℃;結果期,白天22~26℃,夜間18~12℃,最低10℃。
4.2.2光照
採用透光性好的棚膜,冬春季節保持膜面清潔,白天揭開覆蓋物,儘量增加光照強度和時間。
4.2.3空氣溼度
通過通風排溼、溫度調控等措施調節空氣溼度。適宜空氣相對溼度的調控指標是緩苗期80%~90%,開花坐果期60%~70%,結果期50%~60%。
4.3水肥管理
採用水肥一體化設備進行滴灌。定植時澆定植水,3天後澆緩苗水配花得力生根劑。保持土壤相對溼度在60%~70%。第一穗果坐果時開始,每周追1次肥,澆2~3次水,每次每畝追施左膀右臂平衡水溶肥 5kg+果來樂20g,葉面噴施用俏潤30g+巧力鈣30ml兌水15kg,間隔14天一次;第五穗果後每次每畝追施左膀右臂高鉀水溶肥5kg+果來樂20g後,葉面噴施用俏豐30ml+果來樂10g兌水15kg,間隔10天1次。
4.4各時期管理要點
4.4.1苗期管理:懸掛粘蟲板,預防白粉蝨等蟲害,噴施俏豐+天達硼+黑魁(微生物菌劑),滴施俏潤,促進花芽分化,提高對環境的抗逆性,預防病毒病。
4.4.2開花期管理
噴施俏潤+天達硼+春雷黴素,預防葉黴病及細菌性病害,提高座果率,保花保果;滴施天達根喜歡,養根護根,棵壯不脫肥。
採取單幹整枝法,利用吊蔓系統雙側交叉吊蔓,形成下部單行、上部雙行的「v」型吊蔓系統。
當最上目標果穗開花時,留2片葉摘心,保留其上的側枝。進入結果盛期後,及時摘除病葉、枯葉、老葉,果實轉色後摘除其下部所有葉片。
4.4.3坐果期管理
噴施俏豐+巧力鈣+果來樂+春雷黴素,預防葉黴病及細菌性病害,提高果實品質,滴施天達根喜歡,促進果實生長,棵壯不脫肥。
4.4.4膨果期管理
噴施俏豐+果來樂+磷酸二氫鉀,提高抗病性,促進果實轉色,提高果實幹物質,增加果實口感和品質;滴施天達根喜歡+左膀右臂膨果液,促進果實膨大和轉色。
5、病蟲害防治
主要病蟲害有灰黴病、晚疫病、葉黴病、病毒病、潛葉蠅、白粉蝨、煙粉蝨等。應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堅持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無害化控制原則。具體防治方法如下:
5.1農業防治
清潔田園,輪作倒茬,選用抗逆品種,平衡施肥,設置防蟲網。
5.2物理防治
利用黃板誘殺白粉蝨、蚜蟲,每畝掛黃色粘蟲板50~80塊於番茄頂部,高度隨植株生長及時調整。
5.3生物防治
積極保護和利用天敵防治病蟲害。採用植物源農藥如苦參鹼、印楝素等,生物源農藥如阿維菌素、新植黴素等防治病蟲害。
5.4化學防治
灰黴病可用嘧黴胺1200倍液噴霧防治,晚疫病52.5%惡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劑2000倍液噴霧防治,葉黴病20%武夷菌素水劑150倍液噴霧防治,病毒病結合白粉蝨預防,可噴施10%植病靈 600 倍液噴霧防治,潛葉蠅用1.8%阿維菌素乳油3000〜4000倍液噴霧防治,粉蝨2. 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噴霧防治。
6、效益分析
通過計產,一株能採摘3.5kg,1畝種植2400株,畝產約至8400kg,比常規種植(一般畝產在5500kg左右),高出2900kg,平均5元/kg,增收14500元/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