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譜新篇】易地搬遷搬新屋 安居樂業有盼頭

2020-12-22 澎湃新聞

【精準扶貧譜新篇】易地搬遷搬新屋 安居樂業有盼頭

2020-03-20 18: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安居樂業,自古以來都是老百姓最簡單、最直接的追求。從「屋外大雨屋內小雨」的破舊平房,搬進寬敞明亮的樓房,是「安居」;從打零工、收入微薄到自主創業、年年增收,是「樂業」。五岔溝鎮五岔溝村位於阿爾山市嶺南中心位置,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28戶、301人,為了讓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搬得出、住得下能致富」的目標,保障貧困戶住房安全,五岔溝鎮黨委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脫貧攻堅的「當頭炮」和重中之重,牢牢把握「搬遷是手段,脫貧是目的」的根本要求,用心用情用力推進,狠抓落細落小落實,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黃白相間的樓房整齊排列,小區內乾淨整潔,供居民休息玩耍的涼亭坐落其間,老人們正悠閒地散著步……冬日裡,走進五岔溝鎮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朝陽小區,到處可見安居樂業的幸福場景。

楊慧也是朝陽小區易地搬遷戶的一員,從過去老舊的平房搬進實用精緻,臥室、客廳、廚房、衛生間一應俱全,基本實現拎包入住的新樓房,楊慧的心都跟著敞亮了。

2018年對於楊慧夫妻倆來說是特別的一年,不但搬進了新房,還走上了自主創業的道路。凌晨3點多就要起來磨漿、過濾、壓豆腐,還要趕在6點之前要把豆腐送出去。雖然很辛苦,但是小兩口很高興,因為他們的安居樂業之路越走越順遂。「我們在2018年搬進了新房,在政府的幫助下建起了豆腐坊,每天清早我們就起來做豆腐,送到鎮裡的各個商店、超市和飯店,我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增加了收入,我們的日子會越過越好的。」楊慧還向記者介紹到,接下來他們會將豆腐坊生產的豆渣利用起來,探索養羊、養豬等養殖業,發展循環經濟。

而說到養殖業,就不得不提一下五岔溝鎮的脫貧戶王俊了。自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後,王俊在原有養豬經驗的基礎上,藉助產業貸款和產業借款,建起了家庭庭院式的小養豬場。清洗豬舍、煮豬食、餵豬……他們在近20平方米的豬舍裡悉心照料即將要出欄的30多頭豬仔。靠著仔豬出欄的收入,王俊一家四口的生活也是越來越紅火。

「這幾年通過政府的幫扶,我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危房政府也幫助換了樓房,養殖幫扶項目也發展的很好,目前來看養豬的市場行情和發展前景都挺好,而且家裡孩子上大學也有教育補助,現在在我們心裡這樣的生活就是奔小康了,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了。」能過上如今的安穩生活,王俊既開心又知足。

安居樂業賦新篇,精準扶貧暖人心。如果說搬進新樓是貧困戶們幸福生活的起點,那麼脫貧致富就是貧困戶安家樂業的落腳點。現如今,五岔溝鎮五岔溝村易地搬遷戶69戶169人,已於全部遷入新居;已通過產業借款和產業貸款幫助53戶貧困戶發展養雞、養豬等養殖業和雲杉、樟子松等樹苗栽植業致富增收;正在逐步完善遷入地教育、養老、醫療衛生、戶籍、最低生活保障機制,確保建檔立卡戶易地搬遷無後顧之憂。

來源:蘇巖、於佳楠

原標題:《【精準扶貧譜新篇】易地搬遷搬新屋 安居樂業有盼頭》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三臺:易地扶貧搬遷「搬」出美好生活
    2019年,在當地黨委政府易地搬遷政策扶持下,吳天壽老人一家搬進了新居。新房子緊挨著村水泥路,出入方便。說起如今的生活,老人連連感嘆「享了政策的福」。寨山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是三臺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的一個縮影。
  • 搬窮窩,奔富路——湖南永州市易地扶貧搬遷紀實
    為充分展現新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成效,現推出「媒體看易地扶貧搬遷」系列報導。「媒體看易地扶貧搬遷」系列報導之二十七搬窮窩,奔富路——湖南永州市易地扶貧搬遷紀實5月8日,天光初亮,湖南永州雙牌縣瀧泊鎮大路口易地搬遷貧困戶蔣吉軍便帶領員工前往種植基地下秧谷。
  • 搬窮窩,奔富路——永州易地搬遷貧困戶開啟安居樂業新生活
    蔣吉軍的喜事,是永州易地搬遷貧困戶開啟安居樂業新生活的一個縮影。該市將2019年確定為「產業扶貧建設年」,積極開展「百企幫村」「村社合一」行動,從「搬得出」向「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轉變。截至今年3月,全市774個貧困村都有扶貧產業,143家市級以上龍頭企業在498個貧困村建有產業基地,累計帶動42.66萬貧困人口增收脫貧。
  • 易地扶貧搬遷如何精準?國務院扶貧辦:3個環節完成對象精準識別
    12月3日,國務院新聞辦就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在回應如何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如何精準識別認定時,國務院扶貧辦規劃財務司司長黃豔表示,開展易地扶貧搬遷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精準識別,是搬遷工作的關鍵環節,五年來全國共有960多萬貧困人口實現了搬遷,到2019年底,有920萬已經實現了脫貧,今年剩下的40萬人「兩不愁三保障」問題已經解決了,目前正在履行退出程序。
  • 山海同行·決勝今朝③易地搬遷群眾圓了安居樂業夢
    山海同行·決勝今朝③易地搬遷群眾圓了安居樂業夢 2020-09-02 11: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易」得廣廈千萬 開啟幸福新篇——永州市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紀實
    「易」得廣廈千萬 開啟幸福新篇——永州市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紀實江華瑤族自治縣水口鎮安置區突出「中國愛情小鎮」主題,全力推進「七星水街」項目建設,依託旅遊扶貧,引導移民創業增收脫貧。易地扶貧搬遷,搬遷只是手段,脫貧才是目的。如何讓貧困群眾「搬得進、穩得住、能脫貧」?永州著眼全局,在規劃物理搬遷的同時超前謀劃「後半篇文章」,實現了搬遷與脫貧同步規劃、同步推進。
  • 「易」得日月換新天——江華易地扶貧搬遷見聞
    「走出大山心敞亮,幸福來自共產黨」,7月15日上午,筆者走進江華瑤族自治縣大石橋鄉金竹衝易地扶貧搬遷移民安置點時,寫在安置房上的標語映入眼帘,向我們揭示了金竹衝貧困戶住上新房子、過上好日子的奧秘。2018年年底,趙大妹夫妻倆帶著80歲的母親和一個患有先天眼疾的兒子還有女兒從山裡搬出來,入住了位於大石橋鄉政府所在地的大石橋村馬腰山腳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感謝黨的扶貧好政策,我們才有今天的好日子。」趙大妹感激地說。 趙大妹說的「扶貧好政策」,就是指易地扶貧搬遷工程。
  • 會澤:易地扶貧搬遷搬得出、穩得住
    會澤縣「十三五」期間建設集中安置點125個,搬遷安置105068人,通過提升易地扶貧搬遷、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組織化程度,確保易地扶貧搬群眾搬得出、穩得住。在縣城建設集中安置點6個,共安置81257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62768人,同步搬遷人口18489人),分兩期進行,其中:一期建設1個集中安置點搬遷安置20361人(全部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已全部搬遷入住;二期建設5個集中安置點搬遷60896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2407人,同步搬遷人口18489人),安置房已全部建設完成。
  • 金寨縣天堂寨鎮漁潭村的易地扶貧搬遷之路
    新屋組組長徐修身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也是從大山深處走出的易地扶貧搬遷戶,他說:「過去小孩上學早上4點鐘就要起床,遲了就趕不上去縣城的班車了。」電管站的老職工徐祖浩仍記憶猶新,「沒有搬遷那些年,我一個月要到漁潭村好幾趟,今天這裡電線斷了,明天那裡設備燒了,到了過年用電高峰時,家家戶戶連電視都放不了。」
  • 為了搬遷移民幸福安康——零陵區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紀實
    樓房底層的扶貧車間裡,工人們各司其職,忙碌在各個崗位上,呈現一派安居樂業的景象。零陵區轄10個鄉鎮、6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63萬。「十三五」計劃實施易地扶貧搬遷1505戶5294人。零陵是永州的古城區、文化旅遊發展重點區。
  • 河南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回顧 搬走的是貧困 遷來的是幸福
    這一成績是我省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脫貧攻堅的「頭號工程」、大力實施精準扶貧的結果。如今,全省上下正圍繞「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的目標,全面推進易地扶貧搬遷。  哪些人要搬遷  在伏牛山、太行山、大別山「三山」地區,我省有25.97萬貧困人口生活在大山深處。
  • ...小題大作」幸福來——懷化市系統性謀劃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剪影
    (靖州易地扶貧搬遷辦供圖)肖 軍 李青青夜幕降臨,辰谿縣錦濱家園,易地扶貧搬遷戶楊銀娥來到小區廣場跳舞。「搬到城裡來了,廣場舞越跳越起勁,生活在這裡真的很舒服。」楊銀娥臉上洋溢著幸福。作為全省易地扶貧搬遷任務最重的懷化,從2016年以來,全市共完成易地扶貧搬遷25796戶103904人,提前兩年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建設任務。從2019年開始,將工作重心由安置建設轉向後續幫扶,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搬出來需要勇氣,穩得住需要用心用力。」
  • 城口:高燕鎮易地搬遷扶貧 貧困戶開起「輪椅上的農家樂」
    易地扶貧搬新家貧困戶住上明樓房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近日在走訪中了解到,去年10月1日,高燕鎮紅軍村三步梯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熱鬧非凡,紅軍村9戶貧困戶在新家門口集中擺起了「新家落成宴」,歡歡喜喜搬進新家迎接新生活。
  • 住進好房子 告別窮日子 ——四川涼山易地扶貧搬遷確保「搬得出...
    為充分展現新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成效,現推出「媒體看易地扶貧搬遷」系列報導。編者按「媒體看易地扶貧搬遷」系列報導之四十五住進好房子 告別窮日子——四川涼山易地扶貧搬遷確保「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山高谷深、土地貧瘠,涼山彝族自治州是四川乃至全國的「貧中之貧」。
  • 看易地扶貧搬遷,「搬」出美好新生活
    張小喜告訴記者,5年前,他的老伴兒突發腦梗,從此癱瘓,考慮到給老伴看病拿藥、日常護理等事宜,2017年,張小喜拆除了老家的舊房,拿到拆遷補償後,搬到了縣城裡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益民小區5期。走進張小喜的家中,客廳乾淨整潔,廚房裡整齊排布著白色的櫥櫃,臥室裡的衣櫃和床都是新定製的,衛生間裡坐便、洗手池,屋裡的各種家電一應俱全。
  • 五股泉鄉:易地扶貧搬遷 遷出幸福新生活
    【摘要:近年來,興和縣五股泉鄉始終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後一公裡」的政治任務來抓,在持續做好搬遷對象識別、人房對接等工作的基礎上,高度重視搬遷前和搬遷後服務工作,讓村民遷出幸福新生活。】
  • 「十三五」期間,貴州全面完成192萬人易地扶貧搬遷 搬進新生活...
    為擺脫貧困,政府果斷決策,將三寶彝族鄉實行整鄉搬遷至縣城阿妹戚託小鎮,誓讓群眾過上好日子。阿妹戚託小鎮是貴州易地扶貧搬遷的縮影。「十三五」期間,貴州全面完成192萬人的易地扶貧搬遷任務,搬遷人口佔全國易地扶貧搬遷人口總數的近1/5。
  • 涼山7個掛牌縣易地扶貧搬遷戶全部入住
    10月15日,四川省掛牌督戰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省扶貧開發局副局長駱西寧宣布了一個好消息:今年還未摘帽的涼山州7個貧困縣,在掛牌督戰中,易地扶貧搬遷住房建設已全部完成,貧困戶也已經全部搬遷入住。易地扶貧搬遷是脫貧攻堅的「頭號工程」和標誌性工程。
  • 易地搬遷幸福來
    為深入推進脫貧攻堅,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縣委、縣政府緊緊圍繞「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目標,突出「四引四促」,切實抓好搬遷後扶,取得了顯著實效。易地扶貧搬遷考核連續兩年並列全省第一,「寧遠速度」受到省委書記點讚並批示在全省推廣;首創的「四引四促」後續幫扶經驗在全省全面推介;2020年被評為全國「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成效明顯縣。
  • 平頂山市委書記周斌到魯山縣調研易地扶貧搬遷工作
    3月9日下午,市委書記周斌到魯山縣調研易地扶貧搬遷工作。  在張良鎮思源居安置點,周斌走進蔬菜大棚、扶貧車間,實地察看搬遷點產業發展情況,與在這裡務工的搬遷群眾親切交談,詳細詢問他們的生產、生活、收入等情況,並在隨後召開的座談會上,認真聽取全市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和汝州市、寶豐縣、魯山縣群眾搬遷後的就業、產業、管理情況匯報,與部分鄉(鎮)幹部座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