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數據透視表的第三篇教程。
通過前幾篇文章,已經見證了數據透視表的神奇。
我們來總結一下,數據透視表大概是分幾步操作完成的。
通常我是用以下幾步:
1.選擇數據
選擇數據不要選擇多餘的行和列
不要CTRL+SHIFT+向右,CTRL+SHIFT+向下,也不用CTRL+A,比CTRL+A更快的操作是數據表中,單擊任意單元格。
如下,隨便點擊一個單元格。
2.插入透視。
點擊【插入】,【數據透視表】。
如下效果。你可以看到您選擇的數據源區域。
也可以決定數據透視表放在哪裡。可以新工作表,或是現有工作表。
你將得到一個如下的結構
同時可以顯示以下界面。
3.確定欄位
通常表格的第一行,標題就是數據透視表中的欄位。
這些欄位要確定一下,哪些需要欄位在透視表中要用到。
這是根據要求來決定的。
比如按城市進行匯總數量的。
那麼,你將需要用到「城市」,和「數量」這兩個欄位。
4.布局位置
就是將什麼欄位,拖放在數據透視表中什麼位置。
一般來說,按什麼分類的,拖放在行。
比如按城市分類。
把城市拖放到行中,如下圖。
需要統計的欄位拖放到數值中。
如果拖放到列中,按列顯示,就會有很多列,不符合閱讀習慣。
如下篩選器,主要有兩個功能,一是進行篩選,二是拆分頁,以後單獨教程講解。
5.統計方式
統計方式就是要按什麼方式統計?求和還是求平均還是百分比?
對於數值類的默認為求和,對於文本來說默認計數。
可以,右擊數值,【值匯總依據】,你可以更改為平均值。
6.輸出結果
最終顯示結果如下。
以上就是數據透視表的一般操作步驟。
後面的教程大多可以參考這個操作步驟
當然前提是數據表格需要規範設計。
子曰:用之則行,不用則藏。
意思是說,如果你用我的這些建議,就馬上行動,知行合一,如果你不用,就趕緊收藏,以絕後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