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是陶瓷業務約談會面時最普遍的習慣,如果對泡茶的知識無半點知曉,有可能會錯失一些機會。所以,在客戶或者客人面前,泡什麼茶,怎麼泡,大有學問。下面,整理一些關於泡茶的知識,簡單有效,可以速成。
喝茶有講究
早上適宜喝紅茶:人在睡了一夜之後,身體往往處於相對靜止的狀態,喝紅茶則可促進血液循環,同時能夠祛除體內寒氣,讓大腦供血充足。
午後適宜喝青茶或綠茶:通常情況下,人體在中午時分會肝火旺盛,此時飲用綠茶或者青茶可使這一症狀得到緩解。
晚間適宜喝黑茶:晚飯後能夠飲用一杯黑茶則有助於分解積聚的脂肪,既暖胃又助消化。黑茶性質較溫純,不會影響睡眠。
衝泡方法
用80℃~85℃水衝泡,現泡現飲。
綠茶屬於不發酵茶,比較常見的有西湖龍井、碧螺春等。這類茶比較細嫩,不適合用剛煮沸的水泡,以80℃~85℃水衝泡為宜,茶與水的比例以1∶50為佳,衝泡時間為2~3分鐘,最好現泡現飲。
衝泡綠茶最好用瓷杯。衝泡時先用1/4水把茶葉潤一潤,過20秒或半分鐘再衝水飲用,泡綠茶一般不蓋蓋子,否則茶湯會發黃。
先用熱水燙杯,再用沸水衝泡。
紅茶是全發酵茶,常見的有高檔工夫紅條茶和紅碎茶。與綠茶不同的是,高水溫浸泡能夠促進其中有益成分溶出。因而泡紅茶最好用剛煮沸的水,用水量與綠茶用水量相當,衝泡時間以3~5分鐘為佳,高檔工夫紅條茶可衝泡3~4次,紅碎茶則可衝泡1~2次。
紅茶可以用玻璃杯來衝泡,這樣能欣賞到茶葉在水中的翻滾舒展。具體方法可使用中投法,先在杯中倒入大約1/10的熱水燙杯,再投入3~5克茶葉,然後再沿玻璃杯壁倒水進行衝泡。泡紅茶要蓋上蓋子,這樣茶香會更濃鬱。
用沸水多次衝泡。
烏龍茶是半發酵茶,如鐵觀音、大紅袍等。泡烏龍茶時邊上要有個煮水壺,水開了馬上衝,第一泡要倒掉,用倒掉的水可以把所有的杯子潤一下,然後再倒入開水衝泡飲用。烏龍茶可衝泡多次,品質好的可衝泡7~8次,每次衝泡的時間由短到長,以2~5分鐘為宜。
泡烏龍茶最好用紫砂壺,並且一定要用100℃的沸水,烏龍茶的投葉量比較大,基本上是所用壺或蓋碗的一半或更多,泡後加蓋。
先洗茶,再沸水衝泡。
黑茶是後發酵茶,在儲存中仍然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進行自然的陳化,在一定時間內,還有越陳越香的特點。黑茶衝泡時也要用100℃的沸水。第一次衝泡黑茶,要用10~20秒鐘快速洗茶,即先把茶葉放入杯中,倒入開水,過一會兒把水倒掉,再倒入開水,蓋上杯蓋。這樣不僅濾去了茶葉的雜質,而且使泡出的茶湯更香醇。後續衝泡時間常為2~3分鐘。
黑茶一般用專業的茶具來泡,紫砂壺、蓋碗杯都可以,投放量一般是綠茶的2倍。
並不是所有茶都適合用沸水衝泡的,例如用沸騰的開水衝泡綠茶或是白茶中的白毫銀針、白牡丹,就會破壞很多營養物質,例如維生素C、P等。另外,如果水溫過高,綠茶葉或茶芽容易泡熟,變成紅茶,失去原有的茶香和口感;而且還會溶出過多的鞣酸等物質,使茶湯帶有苦澀味。
當然,像紅茶、黑茶、烏龍茶(青茶)、白茶中的貢眉和壽眉,都是可以用沸水衝泡的。
誤區二:用保溫杯泡茶
用保溫杯泡茶葉,茶水較長時間保持高溫,茶葉中一部分芳香油逸出,使香味減少浸出的鞣酸和茶鹼過多,有苦澀味,因而也損失了部分營養成分。
誤區三:習慣泡濃茶
泡一杯濃度適中的茶水,一般只需要3-6克左右的茶葉(大紅袍約需8克),但是有的人喜歡泡濃茶,實際上這樣喝茶並不健康。
因為茶水太濃浸出過多的咖啡因和鞣酸,對胃腸刺激性太大,普通茶葉(除紅、綠碎茶和速溶茶外)以衝泡三次左右為例。
誤區四:長時間浸泡茶葉
一般而言長時間泡茶(叫做「坐杯」),茶水會有苦澀味,放在暖水瓶或爐灶上長時間煮的茶水,還易發生化學變化。因此茶葉應適當浸泡,一般而言浸泡1分鐘以內飲用最佳,前幾衝只需幾秒鐘就可以出水,因為此時已有80%的咖啡因和60%的其它可溶性物質已經浸泡出來。
誤區五:扔掉泡過的茶葉
大多數人泡過茶後,喜歡把用過的茶葉扔掉,實際上這種做法並不經濟,有專家稱,可以對茶葉進行適當咀嚼,因為茶葉中含有較多的胡蘿蔔素、粗纖維和其它營養物質。
│中國陶瓷網│
長按二維碼關注「中國陶瓷網」
加盟|招商|採購|品牌推廣|活動策劃|新聞報料
網絡推廣 在中國陶瓷網
微信號:ceramicschinacom
微博:@中國陶瓷網官博
Tel:400-115-2002
Email:cerchn@163.com
Website:www.ceramics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