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方:漢網,中國早期「皇漢」、漢民族主義復興的重要網站及社群。
訪談對象:南方在野,當代墨學復興運動鼓吹者、新墨家代表人物。
漢網:南方在野先生,墨子有非兵、休戰的主張,這是站在墨家角度思考問題,也代表了戰國時期百姓厭戰的情緒。在當下的民族國家裡,列強爭霸、你死我活。站在中國的角度思考問題,作為一個泱泱大國,我們不求戰、要避戰,但是也不能夠戰、不備戰。從墨家的角度是否同意這樣的論述?你是否支持中國建造「航母」和保有一定的核威懾?
南方在野:首先,我並不認為當今世界「列強爭霸、你死我活」。我個人認為,和平與發展是這個時代的主流。當然,和平時期居安思危是沒有錯的,《墨子-七患》指出:「備者國之重也,食者國之寶也,兵者國之爪也。」 墨子將執政者自我標榜先進性,「自以為安彊而無守備,四鄰謀之不知戒」,列為亡國七患之一。中國建造「航母」和保有一定的核威懾。贊成。高科技不是奇技淫巧,而是必要的防務工具。墨家向來主張科技強兵,重視國家防務,保障人民安全。
建議大家了解一下墨子兵法。先秦墨家是非常重視防務的。墨家非攻而善守,善於正當防衛,能保證自己的應得利益不受損失。墨子兵法有三個特點:其一,專門研究防務問題;其二,在防務戰略上強調「太上無敗」的強國方略、居安思危的戰備理論;其三,在防務戰術上注重尖端科技與武器的發明與應用。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何懼之有?墨子兵法強調的是「入守則固,出誅則強」。墨家非攻,反對的只是侵略戰爭而已。如果侵略者來犯的時候,我們能不能根據戰略需要有所攻呢?回答是肯定的,孫子很了解墨子兵法,他曾說過一句話,「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也」。
當然,從人類和平出發,也從本國人民的利益出發,從總體上來講,墨家是反對將戰爭視為兒戲的。國與國之間的紛爭當然難免,我們中國要善於利用國際規則,要善於合縱連橫,避免戰爭,努力用和平的方法解決問題,以樹立大國風範。
漢網:有人認為恐怖主義者就是墨家軍的現代版,先生是否同意這樣的觀點?恐怖主義和墨家軍有什麼區別?墨家在當代應該怎樣體現其價值?
南方在野:認為恐怖主義者就是墨家軍的現代版,是極端錯誤的。歷史上的墨家軍,是維護世界和平的,是非攻的力量,他們的行為方式,是幫助小國抵禦大國的侵略。現在的恐怖主義者,是製造世界混亂的,是世界不安定因素,他們的行為方式,是不惜犧牲本國平民的生命,以殘害他國無辜平民的生命。墨家軍的產生源於兼愛;恐怖主義者的產生源於仇恨。
墨家在當代應該怎樣體現其價值?這個問題很大,所以我也只能籠統的回答。墨家的基本主張,其精神,比如說兼愛的平等人權原則,非攻的和平發展原則,早已為聯合國人權宣言以及聯合國憲章所肯定。其意義是不言自明的。中國作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之一,首先要對照這些原則來作為立國之本。對內以兼愛為公義,行平等人權,立民主憲政,建設真正的和諧社會,尊重人的權利、價值與尊嚴,激發人的力量,那麼我們的國家就自然會利於不敗之地。對外以非攻為國策,倡和平發展,非世界霸權,建設真正的和諧世界,高舉聯合國大旗,成為負責的大國。如果這樣做,中華民族就不但能有利於己,也能有利於人,就能獲得世界的尊重。所謂「王天下,霸諸侯」就指日可待了。很簡單的一個原則——如果國不愛人,人又以何報國?無仁之國,安可言強?所以首要之事,唯立公義而已!
漢網:在我的理解,墨家思想體現了下層民眾的理想。但是,墨家學說有其時代的局限性。比如墨家「敬鬼」,本質是對墨家信徒的一種精神恐嚇。在當代,墨家的「敬鬼」還有存在的價值嗎?如何體現?
南方在野:墨家「敬鬼」,本質是對墨家信徒的一種精神恐嚇?——這個理解是根本錯誤的。
墨家的確是明天志鬼神的。這不是什麼迷信,而是一種信仰。中華先秦哲學博大精深,不是用唯物唯心就可以分的清楚的。讓我們回到先秦來理解.。
先秦時期,國人是信仰 「天」「上帝」的。這種信仰也有一個流變的過程。夏桀與商紂,皆因殘暴而滅亡。所以西周人初步意識到,上天並非偏袒執政者,而是有親民傾向。他們甚至說,天是順從民意的,所謂「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尚書?泰誓中》) ,「民之所欲,天必從之」(《尚書?泰誓》逸文)。這種思潮在「國人暴動」之後,影響極大。就連西周政治家周公也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要求天子必須「以德配天」。可見當時的民本思想與尊天神學有合流的跡象。
到了春秋時期,周天子的權威已是日薄西山。而以民本思想為主要內容的尊天神學,更是風靡一時。公元前706年,隨國大夫季梁與隨君論述治國之道,說:「所謂道,忠於民而信於神也。……夫民,神之主也。是以聖王先成民而後致力於神。」(《左傳?桓公六年》)在這裡,「忠於民」是「信於神」的必然選擇,而「信於神」是「忠於民」的精神支柱。士人在廟堂之上,公然地向國君宣揚這種神學思想,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的事了。虢國的大臣史囂,更是說:「國將興,聽於民;將亡,聽於神。神,聰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左傳 莊公三十二年》)東周時期,這種進步的神學思想儼然形成了一種傳統。神,並非遠離民眾,而是聰明正直始終如一,順從人民的意志而行事。
試問,對這樣進步的神學傳統,是繼承,還是不繼承?孔子「敬鬼神而遠之」。但墨子主張繼承這種神學傳統。在墨子看來,這麼進步的天志,神意,不但要倍加珍惜,而且要將之明確地確定下來,所以墨家就專門寫文章:《法儀》《天志》《明鬼》。這些文字的中心主旨,就是宣揚:「人無幼長貴賤,皆天之臣也。」「天之愛天下之百姓」。墨子告誡執政者「既以天為法,動作有為必度於天,天之所欲則為之,天所不欲則止。」他要求執政者順天意,行義政,而不要反天意,行暴政(力政)。墨子說的「天志」不是人為的道德仁義,而是要以天為明法,實行真正的法治。這一點請大家閱讀墨子的《法儀》篇。
所以,墨子明天志鬼神,在當時是對中原進步神學思潮的一種繼承。實際上,墨家這種天志,並未完全斷絕,而是已經深入到民間,中國人的精神潛意識。「蒼天在上」,「上有天理」,「天理不容」,等等,天志是一種永恆的正義,是一種法律的自然主義。自然法要高於人定法,是人定的指導原則,現早已為文明國家之基本法律信仰。現在要做的只是將此種天志進一步明確,然後將之立為憲法精神,就可以了。墨子說:「人無幼長貴賤,皆天之臣也。」(《墨子·法儀》)。——有沒有價值?今天試問諸君,你信,還是不信?
漢網:當今遍布全球的非政府組織(NGO),從某種角度來說就是「現代墨家軍」,先生是否同意這種說法?對於非政府組織先生持什麼態度?有什麼建議?
南方在野:我謹慎地同意這種說法。當今遍布全球的非政府組織(NGO),比如綠色和平組織,其主張可持續發展,維護世界和平的主張是完全符合墨家主旨的。
墨家在歷史上就是最早的非政府組織(NGO)。所以墨子是主張民眾自由結社的。先秦墨家社團,其鮮明的特點是「和平、合法、理性、公開」,這在今天也是要注意的,不然的話,結社就會變質。兩千年的專職統治,使中華兒女失去了結社了自由,這個後果是很嚴重的。這就是華人社會失去了基本的自救能力。失去結社傳統的惡果,就是使華人社會出現了兩個怪胎:(1)華人社會的「江湖生態」,到處是小混混,比狠,比黑,欺負窮弱,做上不了臺面的事。(2)華人民族成為「散沙民眾」,遊兵散勇,縮頭縮腦,正義力量永遠無法匯聚,自救能力底。
近代以來,因著各種原因,國人政治普遍政治冷感,不關心政治,力量很小,聲音很輕,這和結社意願衰弱有關。世界上很多排華事件的發生,比如前幾年發生的印尼屠華事件,近日發生的小國千戶華商被洗劫事件,都與華人喪失結社傳統,力量小有關係。只有自由結社,華人成為威武君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