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4,《月亮與六便士》:用一本書的時間,解鎖人生的意義

2020-12-07 財經點點懂

豆瓣9.4,《月亮與六便士》:用一本書的時間,解鎖人生的意義

月亮是頭頂上的理想,而現實是腳下的六便士。

《月亮與六便士》是一本接近100年前的作品,但卻一直經久不衰,這本書闡述說明了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距離。

我一直在想,這本書為什麼叫《月亮與六便士》。也許「月亮」是象徵虛無飄渺、高高在上的一種美好理想,「六便士」象徵著我們的現實物質生活,而這本小說的本質,是向我們闡述理想和現實之間的選擇。

英國作家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就是講述了一個真實的為了詩和遠方而放棄六便士的故事。小說主人公斯特裡克蘭德(原型是著名畫家高更)原本是一個證券公司的經紀人,收入頗豐,有一個美麗的妻子和一雙兒女,妻子喜歡舉辦一些社會名流的聚會,而斯特裡克蘭德卻對聚會中的名流毫無興趣,表現木訥,看起來毫無藝術修養。

他拋棄了賢惠的妻子,可愛的兒女,穩定的職業、收入和不錯的社會地位,留下一封不到十行的家書,毅然離開倫敦,只身前往巴黎。

他的這一決定自然是不被世俗所理解的,包括他的妻子在內,所有人都以為他有了別的女人。

只有這樣的理由才是符合大眾價值觀的,縱使在探明真相後,人們仍然無法相信他是為了實現理想拋妻棄子的。對,為了畫畫。

對一個四十歲的男人來說,這簡直荒謬絕倫。他沒有紮實的繪畫基礎,也不再年輕,他的理想在別人眼裡可笑的有些可憐。可他根本不在乎,他從不在意外人對他的種種議論和看法。

在巴黎的日子窮困潦倒,他常常食不果腹,有一次差一點被活活餓死。可困苦和磨難不曾磨滅心中的理想和信念,他依然堅守。

他始終有一種超然物外的姿態,而這恰恰是絕大多數人身上所缺乏的。

他不在乎自己畫的好與不好,不在乎別人對畫作的評論,不在乎自己是否能靠此成名,他只是單純的想畫畫,想盡情描繪出心中所見的那幅場景。

我想這才是對理想最純粹的追求和嚮往,不摻雜一絲一毫其他念想,無關功名利祿。

在最後的心靈家園大溪地島,起初他的日子也不盡如人意。一個好心人為他提供了一份工作,可他只要一掙到買油彩和畫布的錢,就會跑到叢林裡去。

他工作穩定性很差,因為心裡始終住著那個沉甸甸的理想,工作只是為了填飽肚子,如果可以不進食而活命,那他連吃飯也會放棄。

對他來說,最幸福快樂的時光應該是在與愛塔結婚以後,而關於幸福的定義,他這樣說

「她不打擾我。她做飯,看孩子,她幹好我吩咐她做的事。」

對思特裡克蘭德來說,最大的幸福就是不受外界打擾,專心畫畫。所有的一切人和事,都要為了他的理想讓步。

在生命的最後階段,他終於描繪出了內心的那幅場景,畢生的理想實現了,內心也得以安寧和平靜。

臨死前的囑託,是不被人理解,卻極其符合他的個性的。

他吩咐愛塔把他們的房子和所有畫作全部燒毀,這也是一種超然於物外的精神境界。

毛姆為我們展現了一個不完美卻真實的理想主義者,他自私冷漠、冷酷無情,卻能始終堅持不懈地追尋心中皎潔的月亮。

理想是美好的,通往理想的路途卻滿布荊棘,坎坷崎嶇。生活中的艱難困苦,外界的議論紛紛,都未曾動搖思特裡克蘭德。我想,理想的達成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他這種超然物外的處世態度和行事風格。

關於月亮和六便士,我們到底該如何選擇,毛姆並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他只是這樣寫道:

難道做自己想做的事,生活在你喜歡的環境中,保持平和的心態,就是作賤自己嗎?做個一年有1萬英鎊收入的外科大夫,有漂亮的妻子,就是成功嗎?我想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取決於你賦予生活什麼樣的含義,你對社會要盡什麼樣的義務,以及你對自己有什麼樣的要求。

誠然,選擇有很多種,卻從來不分高低貴賤。人生的最佳選擇,是追隨自己的心意,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無論你選擇月亮,還是選擇六便士,請捎上一份「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的執著,和「前路有光,初心莫忘」的信念上路。

《月亮與六便士》經典語錄:

1.追逐夢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運,在滿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頭看到了月光。

2.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3.大多數人所成為的,並非是他們想成為的人,而是不得不成為的人。

4.卑鄙與偉大、惡毒與善良、仇恨與熱愛是可以互不排斥地並存在同一顆心裡的。

5.為了使靈魂寧靜,一個人每天要做兩件他不喜歡的事。

6.上帝的磨盤轉動很慢,但是卻磨得很細。

任是最大的文明,也是最大的虛偽」。我們不得不為了生存而做出一些身不由己的事情。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事實就在腳下,而美好卻在天邊,可望而不可及。當我們順著生活的軌跡忙著去撿地上的六便士時,有人卻抬起頭來不顧一切地看著月亮,而這些人,成為了被神召喚的天才。對於大部分人而言,兩者並不矛盾,閒來抬頭看月亮,手裡握著六便士,這才是人生的常態吧,過著現實的生活,想像著著美好而詩意的遠方。

為了夢想而活,而活著就要有夢想。這是我們追求的一種美好的生活狀態,要相信有憧憬才會有未來……

有喜歡的這本書的朋友們,精裝版,現價89元,5本就可以帶回家,對於很多普通人來說是一頓午飯的支出

相關焦點

  • 《月亮與六便士》用象徵主義理論,解讀了月亮與六便士的意義
    《月亮與六便士》,英國作家毛姆長銷101年的文學經典,頻繁地被閱讀愛好者提及,常見於各類書單,應該很少人不知道它。可是幾年前我初讀時,卻感受不到它的過人之處。我甚至悄悄地想,這本書被當成文學經典是不是被過譽了?一個股票經紀人,拋妻棄子跑去當畫家,生前潦倒,死後哀榮。然後呢?這個故事對普通人的意義是什麼?
  • 月亮與六便士: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輩子
    月亮是那崇高而遙不可及的夢想,六便士是為了生存不得不賺取的卑微收入,多少人只是膽怯地抬頭看一眼月亮,又繼續低頭追索賴以渴的六便士。《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國著名作家、「故事聖手」毛姆最重要的長篇小說代表作之一。
  • 《月亮與六便士》豆瓣9.4背後,告訴我們人生貴在平衡
    當時張泉靈追問記者的視頻一時間在網上也引發網友的熱議,很多網友都給張泉靈點讚,真是道高一丈。從職場女性屢次被問到平衡事業和家庭的問題,到毛姆著名書籍《月亮與六便士》筆下主人公斯特裡特蘭德追逐夢想,罔顧道德的故事。意在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人生中,平衡的藝術是多麼的重要。
  • 《月亮與六便士》名言警句解讀(1~23句)
    導讀:《月亮與六便士》,豆瓣9.0分,8W評論《月亮與六便士》,20世紀文學經典。《月亮與六便士》,21世紀榮登作家暢銷書桂冠。這本書,得到了羅曼·羅蘭、維吉尼亞·伍爾夫、村上春樹、王安憶、高曉松、餘華、張愛玲等名人的極力推薦,被譽為文學中的「小說聖經」。其中,書中有一句話「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讓萬千讀者倍受感動。」
  • 月亮與六便士: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短暫的一生
    可能每個人身邊,都有這樣的朋友或者同事:三四十歲的上班族,已婚,育有一子或一女,有一份踏實的工作養家餬口。不出意外的話,他們會這樣不知不覺地邁入中年。就像《月亮與六便士》裡面的主人公查爾斯一樣。又有多少人僅僅是抬頭望一眼月亮,又馬不停蹄地追逐六便士?作家蔡崇達(《皮囊》)這樣描述自己的讀後感——「這本書讓我明白,如果我一輩子不忠於自己內心的聲音的話,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開心。」關於理想與現實的矛盾,《月亮與六便士》真的講到了極致。
  • 《月亮和六便士》中給我們的人生哲理
    人生處處面臨著選擇,尤其是夢想和金錢之間的衝突更令人難以抉擇。在《月亮與六便士》中我們可以看的不同的人放棄現在的生活勇於追求夢想的故事。月亮代表夢想,是遙遠皎潔的,每個人都看得到卻很難觸及。六便士代表財富,是大多數人選擇的方向。
  • 《月亮與六便士》:原諒我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人生從來沒有對錯
    《月亮與六便士》中描述到「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月亮與六便士》出版於1919年,至今恰好100年的時間了。歷經百年時間考驗,依然受到許許多多讀者的喜愛,我想這就是經典之作的力量,好書常讀常新,每次總能帶給我們不一樣的感受和啟發。是英國作家毛姆的代表作,這本書至今在經典裡歷久不衰。如果你也時常在尋思人生的終極意義,那麼閱讀本書將會找到答案。
  • 《月亮與六便士》:關於人性、夢想、愛情與孤獨,毛姆寫得透透的
    我想,這還要從他最得意的代表作《月亮與六便士》說起。毛姆在《月亮與六便士》中,以客觀冷靜的姿態和犀利的筆鋒,剖析了理想人生與現實生活、物質享受與精神需求之間存在的種種不可調和的矛盾。人到中年,上有父母,下有兒女,中有婚姻伴侶,在你不只是你自己的年紀,當那個沉睡心底的夢想又熱血般甦醒時,你會為了家庭放棄想要的人生,還是為了夢想,拋下現有的一切?我想絕大多數人都不會成為思特裡克蘭德,他們會把那個夢放在心底,彎腰拾起一地六便士。但是,在瑣碎的生活與繁忙的工作之餘,他們會抬頭望望皎潔的月亮。
  • 有六便士,更有月亮
    讀完《月亮與六便士》,似乎胸口積蓄太多,原因可能是自己與此書共鳴的地方太多,而最大的共鳴就是有時也要活一把自我。
  • 《月亮與六便士》告訴我們的人生哲理
    《月亮和六便士》這部小說是我讀過的所有小說當中標題跟內容契合度最低的,可以說毫無聯繫,我曾經猜想,在這本書的某一頁有一個發生在朦朧月色下的浪漫故事,有一個俊男或者靚女因為某方急需購買某種物品卻沒有帶錢,尷尬侷促的時候突然出現了一位善良的女士或者體貼的紳士,以及其恰當又不傷自尊的方式替他或者她解了圍
  • 《月亮與六便士》:我們在月亮和六便士中輾轉生活
    很多人,終日仰慕著月亮,卻沒有看到腳下的六便士。——描述了太多年輕人,心中充斥著理想,熱血和激情,仰慕「月亮」,浪漫而衝動,卻往往看不到現實的荊棘和妥協,從而這種對暗淡生活的抗議,就真正成為了虛無的浪漫主義。
  • 《月亮與六便士》:一本值得你用心去閱讀的好書,強烈推薦
    《月亮與六便士》書中的主人公思特裡克蘭德,真的是一個很脫俗的人,他是作者筆下的偉人。人到中年,放棄了安穩舒適的生活,拋棄了處事八面玲瓏的妻子、一雙可愛的兒女,遠離故土,悽苦漂泊在異鄉。思特裡克蘭德對於理想的執念、不顧一切的追求精神,這也讓我想起毛姆的另一部小說《人生的枷鎖》。掙脫枷鎖,實現人生價值,或者說找到正確方向,走向值得的生活不容易。但《月亮和六便士》所討論的問題更為深刻與極端。六便士象徵著世俗,包括事業、愛情、家庭、婚姻、道德約束等。
  • 《月亮與六便士》:從阿德勒個體心理學角度,深析人生3大終極問題
    接下來,我將會從個體心理學的角度,來深度解讀洞察人性大師毛姆筆下《月亮與六便士》中的人物形象。你就能知道問題所在之處了。01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人的一生,本來是不存在意義的。一旦人們認為人生有意義,那就是有意義的事。
  • 影響千萬人的小說《月亮與六便士》到底講了什麼?
    上一篇文章中,懵董菌剛剛解讀了毛姆的《刀鋒》,刀鋒之外,《月亮與六便士》是一部影響了千千萬萬各個年齡段讀者的作品。小說原型據說《月亮與六便士》的原型是法國後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書名用「六便士」比喻世俗所認同的安穩生活,而「月亮」則代表那些遙遠而不切實際的夢想。我們或許不會像斯特克裡蘭德那麼極端,突然離家出走去追尋一個如月亮般遙遠的夢想,但想要堅持自己人生理念、生活方式、夢想與愛情,也會像斯特克裡蘭德一樣遭遇現實的壁壘。
  • 《月亮與六便士》,一本值得你用心去閱讀的好書,強烈推薦
    毛姆被稱為「英國莫泊桑」,他的代表作有戲劇《圈子》,長篇小說《人生的枷鎖》、《月亮和六便士》等。《月亮和六便士》是毛姆的最有名的著作,以法國印象畫家高更為原型。小說問世後,情節入勝、文字深刻在文壇轟動一時,人們爭相傳看。即使毛姆去世多年,這本書在中國仍然不斷地被翻譯再版。
  • 毛姆給中年人的靈魂拷問:月亮、六便士,你會選擇哪一個?
    月亮、與六便士,你會選擇哪一個?毛姆給所有人留下了一個靈魂拷問。他是一位很會講故事的人,擁有很強的代入感。我總是對朋友說:我太愛這個小老頭的《月亮與六便士》了。但其實這本書,是在高更的人生基礎上,杜撰成了另一種「高更」。把這位半路出家的畫家,不折不扣的「素人藝術家」,更具「毛姆化」了。《月亮與六便士》之所以在青年閱讀榜單中暢銷,我認為是大多數的中年人去自身定義了這本書,認為就是寫給年輕人看夢追夢的書而已,一直保持著與我無關的態度,有的人甚至聽到名字都沒有翻開過,就給它定義了。
  • 讀透《月亮與六便士》中經典犀利的4句話,揭開人性的暗面和複雜
    讀《月亮與六便士》是什麼感覺?私以為英國現代作家伍爾夫形容的最為貼切,她說:「讀《月亮與六便士》就像一頭撞上高聳的冰山,令平庸的生活徹底解體。」今天這篇文章特意挑選了《月亮與六便士》中最犀利的四句話,這四句話或許能幫你了解人性的複雜和多面01第一句
  • 豆瓣9.0《月亮與六便士》:理想的追求,是精神和意志的高度支撐
    追逐夢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運,在滿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頭看到了月光。——《月亮與六便士》《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國小說家威廉· 薩默賽特·毛姆創作的長篇小說。對於《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中的主人公思特裡克蘭德而言,他的人生追求就是【畫畫兒】,他的人生信條就是對藝術的執著。追求【理想】的價值要高於【家庭】,即使貧窮、疾病乃至生命,他也要用盡全力,完成對畫畫、對藝術的成就。乍一看,【家庭】和【理想】兩者之間本身沒有矛盾。
  • 《月亮與六便士》:人生只有一種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過去的六天裡,我們一起閱讀完了《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走進了一個為了追求理想燃燒自身、打破禁錮、擁有一個特別靈魂的人,閱讀了他一生中的幾個片段。那麼今天,就讓我們從宏觀上再去了解一下這本書。以及探討探討幾個比較深刻的話題:什麼是成功?如何看待生活的意義?
  • 《月亮與六便士》,人生如夢,讓我們枕著月亮生活
    #月亮與六便士#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描述了原本擁有著幸福美滿生活,工作如意,生活無負擔的證券經紀人查爾斯·斯特裡克蘭,毅然拋下這些美好,毫無理由的從倫敦遠走巴黎。3.生活與理想相互依存許多人認為《月亮與六便士》中的布呂諾船長對生活的不斷努力不是追求理想,但是布呂諾船長覺得,他也有著激勵自己的那種渴望,那種力量就是簡單樸素的生活。生活就是他的理想,他認為生活的美可以自己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