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泉鎮加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力度 美麗鄉村「點亮」幸福生活

2020-12-13 大眾網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亓秀寶 通訊員 孫正力 濟南報導

  「我在這裡住了40多年了,以前這裡是個水灣,大家都繞著走。現在好了,建了新公園,有花有草的,成了大家跳舞、拉呱的好地方。」近日,在萊蕪區牛泉鎮西牛泉村新建公園裡散步的66歲的畢大娘深有感觸地說,「你看,土路變成了水泥路、兩邊也安上了路燈……現在的日子真的是越過越好了。」

  西牛泉村是牛泉鎮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成效較好的村莊之一。近年來,牛泉鎮建設美麗農村,突出重點、靶向施治,全鎮人居環境面貌得到有效改善。以各村四大堆為重點,開展各黨建工作區自查互評、正反面典型現場觀摩、「光榮榜、曝光臺」「除雜草、清四堆」和書記主任樣板街等系列活動;開展各黨建工作區自查互評5次,現場觀摩會6次,發布「光榮榜、曝光臺」38期,打造書記、主任樣板街140條;全員發動、共建共享,掀起了全民整治熱潮,共開展大規模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衛生大掃除行動23次,發動各村黨員及人民群眾4000餘人次,動用挖掘機和運輸車500餘臺次。清理村內垃圾死角600餘處,主幹道三堆垃圾、建築垃圾共清理12000餘方,清理小廣告500餘處。全鎮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拆違拆臨、斷壁殘垣等工作緊密結合起來。截至目前,全鎮拆除違法建設30.07萬平方米,完成全年任務。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最重要的是形成長效管理機制,而群眾參與是環境整治長效管理的關鍵力量。鹿毛埠村藉助「六級聯動」機制,通過村「兩委」成員包街、黨員包戶發動群眾,形成了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局面。

  「剛開始,有一部分村民不配合,總認為人居環境整治是保潔員應該做的,但在『黨員帶頭、大家都掃』的氛圍下慢慢接受,並開始自覺打掃門前衛生。」鹿毛埠村黨支部書記鹿桂強告訴記者,在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形成常態化後,村民思想發生了很大改變,自覺清理自家門前及庭院的衛生,柴堆、糞堆等「三堆」也不再往道路、街道堆放。

  馬家莊村曾是遠近聞名的「落後」村,馬家莊村黨支部委員劉茂同告訴記者,以前的馬家莊村雜草叢生、私搭亂建、陳舊垃圾、凌亂雜物到處都是。但自從開展農村道路「戶戶通」工程,村裡發生了大變樣。「借著修路的契機,村裡通過開黨員會、發動黨員群眾,呼籲大家對自家門前戶後的環境進行打掃,現在走在街上,感覺路更寬了、視野更亮了,村民們生活得更舒心了。」劉茂同說。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如今一條6米寬的柏油路從馬家莊村內筆直向外延伸,連接起了村民嚮往的幸福生活。全鎮不斷完善基礎設施,順利完成57個村、92萬平方米的「戶戶通」道路硬化工程;積極實施總投資2500萬元的「四好農村路」工程,6條道路的改造提升工作完成。加快推進以小莊黨建工作區6個村為核心的鄉村連片治理項目落地落實,預計近期全面建設完成,實現村容鎮貌大變樣、大提升,切實讓廣大群眾在整治中獲得更多幸福感、滿足感。

相關焦點

  • 持續打造徽風皖韻美麗鄉村——安徽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綜述
    美麗鄉村是美麗中國的底色,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三年來,安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以「三大革命」和「三大行動」為抓手,以加大投入為支撐,以完善的機制為保障,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群眾參與為基礎,以群眾的滿意為根本目標,以美麗鄉村建設為統領,紮實推動各項任務的落實,走出了一條生態宜居與產業發展相結合,鄉風文明建設和鄉村治理相互促進融合的美麗鄉村建設之路,為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貢獻了生動的安徽樣本。
  • 昭潭鎮官營村: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場硬仗,也事關廣大農民根本福祉。今年以來,昭潭鎮官營村持續加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力度,進一步鞏固美麗鄉村建設成果。黨建引領,全民參與。堅持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組建人居環境整治「先鋒突擊隊」,集中力量,攻堅克難,營造「我是黨員我帶頭」的濃厚氛圍;落實網格化管理,由村支書擔任村總網格長,村民組長擔任分網格長,所有在家黨員充當網格員,通過包村聯組入戶,全面督促和幫助農戶解決環境衛生問題;強化宣傳引導,通過村廣播、電子顯示屏、微信群、入戶上門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意義,激發人民群眾開展環境衛生整治的主人翁意識,引導廣大群眾自覺主動投身於村莊清潔行動
  • 河北赤城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建鄉村美麗家園
    來源標題:河北赤城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建鄉村美麗家園 清除垃圾、剷除積垢,壘砌花牆、栽樹種花,改廁、汙水治理……如今的河北省赤城縣,鄉村面貌越來越整潔美麗。這得益於全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的持續推進。
  • 傾情百姓幸福 聚力美麗鄉村——伊通滿族自治縣持續開展農村環境...
    近年來,伊通滿族自治縣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持續發力,始終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堅持「物的新農村」與「人的新農村」建設同步推進,加快打造新農村建設升級版,深入開展美麗鄉村創建示範活動,通過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持續開展農村環境整治工作,幹群意識顯著增強,全縣農村人居環境發生了顯著變化
  • 【美麗鄉村】西寧人居環境整治讓鄉村更美更宜居
    ,正在向世人講述一個又一個美麗、真實、溫暖、催人奮進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故事。 「環境更美了,日子更好了,心情更舒暢了。」近年來,西寧堅持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以農村廁所革命、垃圾汙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管護機制建設等為主攻方向,抓重點、補短板、強基礎、增後勁,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農民群眾的生活品質不斷提升。
  • 整治農村人居環境 擦亮鄉村振興底色
    「現在村裡環境變美了,我家裡有衛生廁所,家門外修建了小花園,過上了城裡人一樣的生活。」實施人居環境整治後,烏沙鎮新義村70多歲村民程中行笑得合不攏嘴。整治過程中,該村對多條雜草叢生的路肩進行清理,並聯繫苗木種植公司,發展苗木種植,讓周邊群眾分地段進行有償管理。
  • 開陽縣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打造富美宜居鄉村
    日前,筆者從開陽縣農業農村局獲悉,該縣以開展「千村整治·百村示範」為抓手,推動示範村寨和農村廁所建設,強化措施,抓好農村垃圾清理、生活汙水整治等,提升村莊「顏值」,全力打造富美宜居鄉村。建章立制,推動工作落實。
  • 整治農村人居環境 建設美麗田園鄉村大營鎮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中國網·美麗江蘇訊 8月14日上午,興化市大營鎮「凝心聚力共奮進
  • 人居環境整治,讓三湘大地更美麗
    「這裡其實是個汙水處理池,是長沙目前最大的鄉村汙水處理系統,可同時處理100多戶人家的汙水。」駐村幹部文燁說,幾年前還是垃圾靠風颳、汙水靠蒸發的陳家橋村落,如今已成全省美麗鄉村,村裡四季花海網紅打卡地。(11月23日《湖南日報》)「這幾年村子真的是大變樣,以前村公路坑坑窪窪,路邊堆著生活垃圾,池塘裡漂著塑膠袋和其他雜物,感覺到處都髒亂差。
  • 南岸:人居環境大整治 美麗鄉村入畫來
    近年來,南岸區按照市委、市政府制定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工作部署,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鄉村振興的先導工程,持續打好「整治牌」「管護牌」「發展牌」,全方位補齊農業農村發展短板,努力實現讓村容村貌靚起來,生態環境美起來、產業發展旺起來。
  • 博羅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上田埔村村委書記陳水堅認為,美麗新農村的建設要打造屬於自己的品牌,把一、三產業結合起來,在搞好農業的同時讓環境變得更好,吸引遊客進村感受鄉村美景,讓村民過上富裕生活。連片推進美麗鄉村示範創建據了解,博羅連線連片推進主要交通沿線、羅浮山、象頭山和鄉村景點周邊村莊示範建設,選取泰美、柏塘、長寧、龍溪等8個鎮街作為試點鎮,選取陂頭神等71個村作為美麗宜居建設試點村,重點推進沿高速路、國(省)道兩旁以及村主幹道、村中心區、人口密集區的村莊環境綜合整治,連線成片示範帶動全縣農村人居環境全面提升。
  • 「面子」靚 「裡子」美——臨澤縣全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紀實
    今年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收官之年,臨澤縣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載體,圍繞農村廁所、垃圾、風貌「三大革命」,紮實開展農村汙水治理,完善村級公益性設施共管共享機制「六項行動」,不斷加大人居環境整治力度,實現從潔淨整齊到美化「顏值」的再提升,讓農村居民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
  • 鶴山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見成效!這些鄉村美景你見過嗎?
    如何順應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夯實鄉村振興的基礎?就這兩個問題,鶴山市用近三年的時間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實施,給出了令群眾滿意的答案。改造後的共和鎮來蘇村「以前我們村入口雜草叢生,現在這多了一個美麗的村居公園,村裡面的髒亂差黑點清理了,道路、公共文體設施也完善了,這不就是美好生活的樣子麼!」
  • 江蘇揚州:三年整治 農村人居環境美得有內涵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場硬仗。「十三五」期間,江蘇省揚州市大力開展揚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近日揚州市農業農村局通報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的進展與成效。
  • [分享]鄉村人居環境整治施工方案資料下載
    鄉村人居環境整治施工方案專題為您提供鄉村人居環境整治施工方案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鄉村人居環境整治施工方案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
  • 鄉間處處皆風景——延吉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走筆
    提起村裡的變化,村民郝吉峰滔滔不絕地說:「現在村子的環境和以前相比,那真是翻天覆地的變化!」八道村的改變,折射出延吉市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喜人成果。近年來,延吉市不斷加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力度,3年共對54個行政村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新建及改造圍欄圍牆16萬米,種植綠化帶2.06萬平方米,種植樹木5.4萬株,鋪設草坪9866平方米,新建廣場8473平方米,安裝路燈4732盞,對6個村委會辦公室進行改造,拆除危舊房屋615戶。
  • 西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引「蝶變」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不僅讓西安的鄉村美了「面子」,舊貌換新顏,也讓村民借環境生態之美,走上了產業發展的小康之路,實實在在富了「裡子」,引發了一場場鄉村振興的西安「蝶變」。「我們堅持基礎設施改善和生態宜居相融合,讓鄉村生活美起來;堅持人居環境整治和產業升級相融合,讓群眾腰包鼓起來;堅持產業富民和鄉風文明相融合,讓鄉村文化活起來。『三融合』全面推動鄉村振興,在小康道路上越走越有勁。」太乙宮街道工作人員李飛說。
  • 一幅鑲嵌在古鄴大地上的美麗畫卷——全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剪影
    今年3月以來,我縣打響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戰,全域整治、全面整治、全員整治。短短幾個月時間,全縣撬動社會投資8億多元,新植樹木16萬餘株,硬化道路260萬餘平方米,建排水邊溝43萬餘米,9.4萬多戶農民通過「雙代」工程實現清潔取暖,農村人居環境發生巨變,生活品質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滄縣杜林鄉多措並舉,持續推進人居環境整治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滄縣杜林鄉多措並舉,持續推進人居環境整治 2020-07-09 17: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安坪鎮:整治農村人居環境 提升鄉村顏值
    據悉,為切實改變農村人居環境,安坪鎮利用公益性崗位、文明實踐志願者經常性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活動,通過「村村響」廣播和村民微信群,廣泛宣傳清「六堆」(清草堆、清糞堆、清土堆、清石堆、清柴堆、清垃圾堆),「勤三洗」(勤洗澡、勤洗衣、勤洗被)、「理三室」(整理清潔廚房、整理清潔客廳、整理清潔臥室)、「掃三道」(鄉村道、村組道、入戶道)、「美三口」(美路口、美村口、美門口)行動,鄉村的顏值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