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感神經
(一)節前神經元在脊髓T1~L3的側角內。
(二)節後神經元在交感神經節或內臟神經叢節。節後纖維的分布常通過
下列三種途徑:
1•直接到達內臟;
2•纏在血管上,隨血管到達內臟;
3•隨脊神經分布。
(三)交感神經幹:交感神經幹上自第2頸椎平面,下達尾骨平面。共有23~26各神經節,有纖維連接成為交感神經幹。
1頸交感神經節:兩側各有3~4個。
(1)頸上交感神經節。最大。呈紡錘形,在第1、2或第3、4頸椎橫突水平。其節後纖維進入上三個頸神經內。
(2)頸中交感神經節:最小,呈卵圓形,在第5、6頸椎橫突水平。其節後纖維主要進入第4、5頸神經。
(3)頸中間交感神經節:在第6頸椎橫突水平。有時單獨存在,有時與頸中交感神經節合在一起。其節後纖維進入第4、5頸神經。
(4)頸下交感神經節:常與第一胸交感神經節合成星狀神經節在第6頸椎橫突水平或第1肋骨小頭前方。其節後纖維進入下三個頸神經。頸交感神經來源於第1、2胸節的白交通支上行。頸神經是通過灰交通支與交感神經節相連。驚叫幹神經節的節後纖維進入頸神經,也進入腦膜返支神經內,入椎管後支配脊膜、後縱韌帶、椎間關節、關節囊。頸交感神經節末梢分布到咽喉部、心臟、頭頸及上肢的動脈。交感神經纖維也加入腦神經,如舌咽、迷走、舌下神經等。頸內動脈的交感神經纖維分布到眼部,支配擴瞳肌和上眼瞼的平滑肌。圍繞在椎動脈上的交感神經纖維,除調節椎動脈外,並隨椎動脈上行分支到內耳動脈。頸交感神經的幾個灰交通支可合成心臟支,組成頸上心支、頸中心支和頸下心支。T1~5交感神經聯合組成心叢(有的與迷走神經的分支吻合),支配心臟。
2胸交感神經節:兩側各有11或12個,胸交感神經節是最正氣地沿兩個肋骨小頭前方下行,但最下兩個稍偏向內側,處於11、12胸椎體之側面。上胸部(T1~5)交感神經節的一部分節後纖維分布到食管、氣管、支氣管和肺。下胸部(T6~12)脊髓側角發出的節前纖維,通過T6~12交感神經節後纖維,組成內臟大、小神經,達腹腔神經節和腸繫膜上神經節,在節中交換神經元,節後纖維隨腹腔血管分布到腹腔器官。
3腰交感神經節:兩側各有4或5個,均較胸交感神經節偏與內側,沿腰椎體的側前方下行。
4骶交感神經節及尾交感神經節:通常兩側各有4個骶交感神經節及1個尾交感神經節。其位置是處於骶前孔之內側。骶部交感神經幹末端會合呈一個尾交感幹神經節。腰骶部交感神經節後纖維是隨血管分布到直腸、膀胱和男、女生殖各個器官。
以上摘自龍層花(脊椎病因治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