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感神經解剖

2021-02-20 正骨醫學分享

交感神經

(一)節前神經元在脊髓T1~L3的側角內。


(二)節後神經元在交感神經節或內臟神經叢節。節後纖維的分布常通過

下列三種途徑:

1•直接到達內臟;

2•纏在血管上,隨血管到達內臟;

3•隨脊神經分布。


(三)交感神經幹:交感神經幹上自第2頸椎平面,下達尾骨平面。共有23~26各神經節,有纖維連接成為交感神經幹。

1頸交感神經節:兩側各有3~4個。

(1)頸上交感神經節。最大。呈紡錘形,在第1、2或第3、4頸椎橫突水平。其節後纖維進入上三個頸神經內。

(2)頸中交感神經節:最小,呈卵圓形,在第5、6頸椎橫突水平。其節後纖維主要進入第4、5頸神經。

(3)頸中間交感神經節:在第6頸椎橫突水平。有時單獨存在,有時與頸中交感神經節合在一起。其節後纖維進入第4、5頸神經。

(4)頸下交感神經節:常與第一胸交感神經節合成星狀神經節在第6頸椎橫突水平或第1肋骨小頭前方。其節後纖維進入下三個頸神經。頸交感神經來源於第1、2胸節的白交通支上行。頸神經是通過灰交通支與交感神經節相連。驚叫幹神經節的節後纖維進入頸神經,也進入腦膜返支神經內,入椎管後支配脊膜、後縱韌帶、椎間關節、關節囊。頸交感神經節末梢分布到咽喉部、心臟、頭頸及上肢的動脈。交感神經纖維也加入腦神經,如舌咽、迷走、舌下神經等。頸內動脈的交感神經纖維分布到眼部,支配擴瞳肌和上眼瞼的平滑肌。圍繞在椎動脈上的交感神經纖維,除調節椎動脈外,並隨椎動脈上行分支到內耳動脈。頸交感神經的幾個灰交通支可合成心臟支,組成頸上心支、頸中心支和頸下心支。T1~5交感神經聯合組成心叢(有的與迷走神經的分支吻合),支配心臟。

2胸交感神經節:兩側各有11或12個,胸交感神經節是最正氣地沿兩個肋骨小頭前方下行,但最下兩個稍偏向內側,處於11、12胸椎體之側面。上胸部(T1~5)交感神經節的一部分節後纖維分布到食管、氣管、支氣管和肺。下胸部(T6~12)脊髓側角發出的節前纖維,通過T6~12交感神經節後纖維,組成內臟大、小神經,達腹腔神經節和腸繫膜上神經節,在節中交換神經元,節後纖維隨腹腔血管分布到腹腔器官。

3腰交感神經節:兩側各有4或5個,均較胸交感神經節偏與內側,沿腰椎體的側前方下行。

4骶交感神經節及尾交感神經節:通常兩側各有4個骶交感神經節及1個尾交感神經節。其位置是處於骶前孔之內側。骶部交感神經幹末端會合呈一個尾交感幹神經節。腰骶部交感神經節後纖維是隨血管分布到直腸、膀胱和男、女生殖各個器官。

以上摘自龍層花(脊椎病因治療學)

相關焦點

  • 交感神經
    交感神經的活動主要保證人體緊張狀態時的生理需要。人體在正常情況下,功能相反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經處於相互平衡制約中。當機體處於緊張活動狀態時,交感神經活動起著主要作用。中文名交感神經外文名Sympathetic nerves組成中樞部、交感幹、神經節、神經 目錄1解剖
  • 交感神經與疼痛臨床
    自主神經周圍傳出纖維的交感部,稱為交感神經。交感神經以交感幹為中心,向身體各部發出交感神經纖維,到達各個內臟器官。
  • 關於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圖示解讀
    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當人體處於興奮狀態時,交感神經活動佔據優勢,心跳加快,支氣管擴張,但胃腸的蠕動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動弱;而當人處於安靜狀態時,副交感神經活動則佔據優勢,此時,心跳減慢,但胃腸的蠕動和消化液的分泌會加強,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
  • 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
    當劇烈運動或處於不良環境時,交感神經的活動加強,調動機體許多器官的潛力提高適應能力來應付環境的急劇變化,維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在交感神經系統活動增強時,常伴有腎上腺髓質分泌的增加。腎上腺髓質直接接受交感神經節前纖維的支配,其末梢釋放乙醯膽鹼遞質;腎上腺髓質細胞的受體為N型膽鹼能受體,分泌的激素為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
  • 人體的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
    > 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區別一、人體神經系統分類:(一)中樞神經系統:腦、脊
  • 神經解剖——副交感神經
    此外,有人報導,脊髓的胸腰部也有副交感神經,其節前神經元在脊髓后角根部內側的中間帶;節前纖維經後根至脊神經節內,與該節內的副交感節後神經元形成突觸,其節後纖維隨脊神經分布於四肢和軀幹部皮膚的血管和汗腺,使皮膚血管擴張,汗腺停止分泌。副交感神經系統的作用與交感神經作用相反,它雖不如交感神經系統具有明顯的一致性,但也有相當關係。
  • 交感神經與脊柱的關係
    交感神經的周圍部包括交感幹、交感神經節,以及由節發出的分支和交感神經叢等,根據交感神經節所在位置不同,又可分為椎旁節和椎前節。治療周圍血管疾患,施行交感神經切除術,即以此為依據。(2)對消化系統的作用:交感神經對胃腸道的作用主要是抑制,使蠕動減慢,但當胃腸緊張性太低或不活動時,交感神經衝動則可以提高並興奮之。對消化腺的分泌功能,交感神經的作用甚不一致,對胰和唾液腺雖可促進其分泌,但因此部的血管收縮而分泌不明顯,對胃液則阻止其分泌。
  • 解剖學習筆記(三)→自主神經系統
    神經系統功能強大,解剖概念及解剖結構繁雜,思路決定效率。
  • 【教學參考】新教材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兩個釋疑
    二、解答: 原因是:絕大部分內臟器官既接受交感神經又接受副交感神經支配,形成雙重神經支配。雙重神經支配內臟器官是自主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上的重要特徵。但也有少數內臟和組織只受單一神經支配。例如,食管上部只有副交感神經的支配;汗腺、立毛肌、皮膚和骨骼肌內的血管只受交感神經支配等。
  • 女子長期「暈乎乎」,原是交感神經「失控」
    人體有一個控制交感神經的「開關」,叫「星狀神經節」,它和頸椎緊密相連,具有調節自主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的功能,劉會全表示,張女士受長期失眠及情緒敏感、緊張等多重誘因刺激,導致了這個「開關」失靈,使得交感神經失張「嗨過頭」,便引發了頭暈、頭痛、臉腫等一系列症狀。
  • 尺神經解剖、走形及檢查
    由於神經損傷後,不僅會引起感覺的障礙,而且還常累及手部的運動和交感神經功能,作為臨床醫生,熟練掌握這些神經的解剖、走形、分布及特殊檢查法,對快速診斷疾病、制定治療方案尤為重要。尺神經的起源及走行尺神經在腋部由臂叢內側束形成。
  • 脂肪組織源性神經營養因子3調節脂肪組織交感神經
    【文獻精選——文獻精讀】Adipose tissu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3 regulates sympathetic innervation and thermogenesis in adipose tissue(脂肪組織源性神經營養因子3調節脂肪組織交感神經支配和產熱
  • 當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平衡失調時,又會如何呢?
    即是因為刺激了交感神經的好處。植物神經混亂——當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平均失調時,又會怎樣呢?而在日常生活中,大片面的交感神經愉快來自於我們以為的「危機」,也即是壓力。因為辛勤、懊惱和費心等工作永遠過分的壓力,會使交感神經過分愉快,佔有上風。交感神經佔上風此時腎上腺會大批滲透一種叫腎上腺素的激素。
  • 植物神經紊亂中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定義和區別
    治療周圍血管疾患,施行交感神經切除術,即以此為依據。       (2)對消化系統的作用:交感神經對胃腸道的作用主要是抑制,使蠕動減慢,但當胃腸緊張性太低或不活動時,交感神經衝動則可以提高並興奮之。對消化腺的分泌功能,交感神經的作用甚不一致,對胰和唾液腺雖可促進其分泌,但因此部的血管收縮而分泌不明顯,對胃液則阻止其分泌。
  • 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對同一器官也有協同作用
    大多數器官或組織接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的雙重支配,但也有少數器官例外,如腦血管、冠狀血管、子宮、立毛肌、肝等僅受交感神經支配,瞳孔括約肌僅受副交感神經支配。另外,位於胃腸壁內的腸神經系統是一個獨立於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整合系統,也屬於自主神經系統。
  • 異常出汗是交感神經興奮還是臟腑失調?
    中醫認為——多汗症是體質和臟腑功能失調的表現,具體劃分需要面診來辯證。因為交感神經引起的多汗是有前提條件的,那就是交感神經興奮。那麼,交感神經為什麼會興奮呢?我們知道,人的潛力是無限的,當人處於極端情況下時,會爆發出遠遠大於日常生活中的力量,如:正常情況,一個成年男性可以舉起70kg的重物,但是在極端情況下可能會舉起100—200kg的重物。
  • 巧記Avellis症候群——從解剖到臨床
    原創 EVA 醫學界神經病學頻道 來自專輯神經影像室神經解剖,助力臨床。Avellis症候群為延髓外側症候群的一種,目前國內報導僅11例,通過以下的教學病歷,我們可加深對延髓結構的認識,提高臨床診療水平。
  • 交感神經興奮引起的心跳加快是什麼樣子的?會不會引起猝死?
    常聽說有人夜裡睡覺時心跳加快、胸口難過,這其實和交感神經興奮有關。交感神經興奮引起的心跳加快是什麼樣子的?有什麼危害?
  • 副交感神經和交感神經的作用~
    自律神經系統分為副交感神經(Para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簡稱PNS)與交感神經(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簡稱SNS)。副交感神經是陰面,具有促進生長、再生與同化的作用,在放鬆和休息的時候最能發揮影響。它是我們製造出的緩衝方式,能夠幫助我們度過充滿壓力的時刻。交感神經則是反射系統,它監督並適應外在刺激,如噪音、溫度和痛苦等。
  • 結、直腸與肛管解剖生理
    結、直腸與肛管解剖(一)結腸  結腸包括盲腸、升結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