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自《改變從心開始》
細胞記憶
在小宇宙的現實中,包括我們的思想、信念和認知,都會影響到身體的每一個細胞,因此,了解情緒的力量就是健康的關鍵,特別是一再重複出現的想法或態度,往往決定了你是健康的還是生病了。在精神神經免疫學(Psycho Neuro Immunology)中,對心智、情緒和免疫系統之間的關聯,已經有廣泛的研究。研究發現,中樞神經系統與免疫系統以兩種方式聯結在一起。
首先,每個思想都會轉譯成生化語言,由擔任信差的化學物——神經縮氨酸(neuropeptides)來進行傳遞。神經縮氨酸不但影響腦部,也影響到我們所有的器官、腺體、細胞和組織。它們的主要目的似乎就是向身體裡的每個細胞,傳達我們所想到的每個念頭以及感覺到的每個情緒。神經生物學家坎達絲珀特(Candace Pert)的研究顯示,充滿著不同情緒的想法與記憶,會讓身體製造出不同的神經縮氨酸。同樣的,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心臟研究中心(Institute of Heart Math in Boulder,Colorado)的研究人員發現,正向情緒能提升人體DHEA(恢復青春活力的荷爾蒙,能夠保護人體對抗壓力)以及IgA(一種免疫蛋白質)的濃度,而負向情緒則會降低此二者。
進一步的發現是,器官可以儲存情緒信息。在今日器官移植日益普遍之際,這點已經得到更多的證實。保羅?皮爾索爾(Paul Pearsall)的《心臟密碼》(The Heart’s Code)一書,描述了73個因為心臟移植手術而移植了記憶的案例。其中一個案例描述一位換心人因接收了捐贈者的記憶,而偵破了一件謀殺案。一位婦人在換心手術之後,開始迷上了啤酒和漢堡,跟捐贈者一模一樣。另一位換心人則回想起捐贈者說過的母語詞彙與句子,那是換心人未曾學過的語言。這類例子不勝枚舉。
皮爾索爾指出,細胞以電磁波傳送信息,而記憶可以儲存在每一個細胞裡。於是每個細胞就變成了整個身體的全息圖像(hologram),而「某個心臟細胞只是一個具有單一目標的細胞」的觀念,就不再屬實了。事實上,所有的器官和細胞都儲存了情緒的信息,這種現象就是所謂的「細胞記憶」(cellular memory)。
其次,中樞神經系統必須通過自律神經聯結免疫系統。自律神經系統分為副交感神經(Para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簡稱PNS)與交感神經(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簡稱SNS)。副交感神經是陰面,具有促進生長、再生與同化的作用,在放鬆和休息的時候最能發揮影響。它是我們製造出的緩衝方式,能夠幫助我們度過充滿壓力的時刻。交感神經則是反射系統,它監督並適應外在刺激,如噪音、溫度和痛苦等。它是我們生存機制的一部分,能夠幫助我們在瞬間產生強大的活力。副交感神經是向內的,專注於情緒及認知的;交感神經則是對外的,專注於陽面的。
由於快速的生活步調以及大量的資訊和工作壓力,交感神經在我們近年來的文化中更具有支配力。因此,協助副交感神經的方式,便成為維持健康與福祉的基本要素。協助副交感神經的方式包括禪坐、太極拳、氣功與放鬆的方法。
知覺如何影響生物學
知覺和情緒誘因是如何影響免疫系統的呢?
讓我們舉個例子。假設你目前在工作上一切順心如意,為了獎勵你的優異表現,老闆決定提拔你,而你將成為同事們的上司。想像一下,你最初的反應是純粹的興奮。你知道你的薪水將調升50%,公司會配一輛車以及分額外的紅利給你,這些條件令你欣喜萬分。你的大腦製造出這種心態下對應的化學物質,而你身體裡的所有細胞也變得十分興奮。你身體裡的副交感神經的活動因此而增強,釋放出快樂的化學物質β安多酚(beta-endorphins)。這是個好消息,它振奮了你的壓力適應緩衝區。
過了一會兒,其他想法開始出現。你發覺自已是公司裡最年輕的經理人之一,而你即將管理年齡足以當你父母的的部屬,你覺得有點驚慌,怕自己無法達成公司的期望。接著這種預期心理引起了交感神經的反應,導致化學物質如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悄悄地在血液中流動,這些化學物質將壞消息傳達到所有的細胞裡。於是,身體進入了警戒狀態,你的腎上腺素的分泌激增,製造出強而有力的荷爾蒙,即「腎上腺皮質內分泌素」(cortisol),引起所謂的「戰鬥或逃逸反應」,通常是驚慌和焦慮。
你是否看出來在身體裡面,同樣的信息如何因我們當時的注意力專注在不同的思想上,而觸發了兩種相反的反應?
顯然我們的想法引發了生化反應,這也是為何我們的想法會影晌身體的原因之一。同樣的,身體也是由能量系統管理的。在能量體裡兩個最為人知的部分,就是各種腺體的循環系統與主要的能量中樞一脈輪。同樣重要的,則是圍繞在我們周遭的能量場。這是個電磁場,讓我們能夠知道有人在後方注視著我們,或是有人偷偷地從身後接近,儘管我們沒聽到或看到,也會有所察覺。電磁場就是我們的直覺基礎,也就是所謂的「第六感」。(當我們在第二層次的意識狀態時,這些形式的超感能力會變得更活躍。)這個能量場也有心靈的功能,包括了靈魂與肉體間的聯繫作用。
儘管身體能不斷自我更新,我們卻發現自己反覆經驗同樣的疾病症狀,理由是能量模式並沒有改變。我們的藍圖,或者說是模板,仍然維持原狀。當能量系統失去平衡、變弱或受損時,問題就會在其他系統中發生,像是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以及相關的組織。
能量體變弱或受損該由誰來負責暱?只要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誘發了不愉快的反應,都會對我們的能量體有所影響(例如外傷、生病、精神創傷、想法或信念等)。當我們已經變得虛弱時,如果又得面對其他挑戰帶來的新壓力,衝擊就會變得更大。
願下一分鐘的你笑顏如花。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微信公號
或複製ID搜索關注
浮雲之飛
ID:fuyunz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