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橫跨黃河長江的友誼之花在濱州、武漢孩子們中綻放

2020-12-23 齊魯壹點

在這場戰疫中,武漢人民為祖國做出了巨大的犧牲,而濱州實驗學校南校區對於武漢的孩童也有了更多的思考,隔離病毒不隔愛,為了讓更多武漢和濱州的孩子們深入了解兩地戰疫情況、能更齊心協力的團結戰疫,濱州實驗學校南校區特別發起了與武漢盤龍一小以「江河融匯童心戰役」為主題的聯誼結對交流活動,濱實南校的孩子們積極與武漢的小朋友們進行網絡結對,互相學習,彼此鼓勵,一起攜手,共渡難關。

兩所學校的領導通過充分的交流和精心的部署,共同出臺了聯誼公約「山川異地,江河共情,濱漢牽手,童心戰疫」,並且確定「五大共享」和「十大行動」交流理念。五大共享分別是辦學理念、黨建引領、課程規劃、學術教研、江河文化;十大行動指的是同牽新夥伴、同曬一美食、同讀一本書、同作一首詩、同唱一首歌、同發一倡議、同繪一幅畫、同踢一場球、同享一處景以及同研母親河的行動。

在這次聯誼交流活動中,濱州實驗學校南校區的二三四年級的孩子均有參加。 3月23日,濱州實驗學校南校區與盤龍一小兩校教師進行了第一次視頻會議,在會議期間正式形成濱州實驗學校南校區與武漢盤龍一小的班級間結對交流方案。在第一階段「少年志同,認識你——牽手新夥伴」活動中,班主任們對同學們進行了隨機搭配,幫助同學們結對子,建立聯繫,成為好朋友。孩子們通過微信視頻通話、微信語音聊天等方式進行溝通交流,介紹自己的同時也了解到了對方城市現在的抗疫形勢、在家學習生活情況以及個人的愛好特長等等。孩子們還交流了空中課堂的學習心得,將自己好的學習方法無私地分享給自己的小夥伴。

濱州實驗學校南校區和武漢盤龍一小的孩子們還通過自己稚嫩的文字、童稚的畫作介紹了家鄉的地理位置、名勝古蹟、名吃等等,描繪著自己對家鄉的熱愛。他們都熱情邀請對方到自己的家鄉來做客,讓彼此再次感受到家鄉之美,身為家鄉人的自豪。牽手以來,他們時常交流、相互鼓勵,由最初的焦慮惶恐到現在從容堅定。

雖然武漢與濱州兩地相隔千裡,區域文化有所不同,但孩子們的天真可愛都是相似的,孩子們用自己童真的語言進行交流,分享彼此的興趣愛好並進行了個人特長方面的展示。這次特別的交流聯誼活動打破了地域、時間和空間的界限,讓兩地孩子們的心更近了。

在接下來的活動中,濱實南校與武漢盤龍一小將陸續開展「同上一節課」、「同讀一本書」等十大活動中的內容。通過這次聯誼活動不僅加強孩子們之間的聯繫和互動,及時了解疫情情況、分享生活點滴、而且也讓兩地孩子的居家生活更加的豐富充實、樂趣滿滿。

對於這次聯誼活動,濱州實驗學校南校區的孩子劉珊辰也談到了自己的感受:「我很高興交到欣晨這個好朋友,她特別活潑快樂,喜歡跳舞、摺紙。摺紙天鵝、菠蘿還獲獎了。我們一起討論生活中的樂趣,給彼此講故事,我還會和欣晨學習摺紙,她教我跳鬼步舞。據欣晨說武漢大學的櫻花特別漂亮,我們在手機上玩遊戲,發搞笑有樂趣的表情。我們彼此介紹家鄉,比如魏集古村落,鬱金香展、黃河大壩,還有魏氏莊園的傳音筒。我們距離雖遠,但心卻在一起,疫情當下,我們在一起加油!」

濱州實驗學校南校區課程發展中心李秀華主任針對此次聯誼活動說到:「我們雖然不能衝在抗擊疫情的一線,但是做為一名老師,盡我們所能去發揮教育不受時間、地點影響的特點,把德育、疫情融入教學,我們也藉此機會幫助孩子們進一步成長,真正發揮教育的作用。」

濱州實驗學校南校區執行校長趙學軍也提到:「這次的聯誼活動意義深遠,這次活動不僅讓兩地的孩子們在交流中學有所獲、研有所得,同時也增強孩子們正確面對疫情的意識和堅定戰勝病毒的信心,教育了我們的學生擁有禍福相依的生命觀,融入社會、國家和民族,使當下的苦難成為孩子人生的第一劑』疫苗』,未來的生活中彼此鼓勵,敢於面對,勇於擔當,對於孩子們在構建自己未來的人生規劃時也有著深遠的影響」。

在這次聯誼活動之中,兩地的孩子們結識了遠方的朋友,在交流中認識了彼此、鼓勵了對方。這也是一場生動的德育課堂,同在祖國大地,同為中華兒女,我們一個在長江尾,一個在黃河畔,但是流淌的都是疫情下的溫暖。春天來了,同樣的暖陽普照在祖國大地之上,空中心與心的傳遞會靜待不久後天晴。濱州與武漢,黃河與長江,將近在咫尺,緊密相連。少年志同,共在華夏,祖國母親,我們一起保護。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趙旭

相關焦點

  • 濱州:於渤海之濱、黃河之洲,遇見多姿多彩的民間藝術
    黃河流經的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受到「母親河」滋養,形成了一脈多枝的藝術風格,今天小編就帶你開啟黃河藝術之旅,感受中華文脈孕育下的藝城。渤海之濱,黃河之洲,有一個美麗的山東城市——濱州。
  • 《長江 長江 我是黃河》大河網網友原創「抗疫之歌」
    大河網訊(記者莫韶華)1月28日上午,大河網網友、中州古籍出版社首席編輯劉春龍發給記者一段錄音,是劉春龍作詞,鶴壁青年貨車司機、音樂愛好者常雷作曲的「抗疫之歌」《長江!長江!我是黃河!》,曲調時而婉轉,時而激憤,歌詞充滿著振奮人心的力量……聽完讓人止不住淚奔。
  • 半月談丨「最早的武漢」:長江黃河文明融合的結晶
    中國幅員遼闊,長江、黃河貫穿東西,自古就是華夏大地的主脈。而在大運河被開鑿以前,漢江猶如人體的「帶脈」,溝通南北,打通中華文明的「任督二脈」。漢江蜿蜒浩蕩,從漢中一路奔騰,穿關中、越秦嶺、跨江漢平原,至大別山西側匯入長江。漢江入口,便是兩江三鎮、江漢朝宗的「大武漢」。什麼是武漢?
  • 老照片:萬裡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宣傳畫
    1956年夏天的時候,毛主席第一次橫渡長江,當時寫下了一首詞《水調歌頭 遊泳》: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裡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這裡所說的就是舉世矚目的武漢長江大橋,人稱萬裡長江第一橋。歷史上,武漢長江大橋修建於1955年,1957年通車運營。
  • 濱州斷頭路開通是好事!黃河十三路步行道部分「鼓包開裂」了咋回事
    大美濱州網友:「「斷頭路」打通了,方便了出行,大家都說好!最近我從黃河十三路渤七路到八路這一段走,看到紅色步行道有幾處鼓包開裂了,不知道去年同一時期修建的道路是否也這樣?什麼原因呢?有沒有人管一管?小編還注意到,2019年11月份,曾有媒體報導,網友爆料的這一路段為達到通車條件9條路之一:「濱城區實施的黃河十三路(渤海五路至渤海八路)、黃河十四路(渤海五路至渤海八路)、渤海三路(黃河十二路至黃河十三路)三條道路,市住建局實施的黃河十四路(渤海十五路至渤海十八路
  • ...田希婷建議:在黃河風情帶的建設中 融入濱州優秀的傳統文化元素
    24日下午,在分組討論環節,濱州市政協委員田希婷在發言中表示,濱州是一個非常有底蘊和特色,有著非常深厚的文化基因的城市。比如濱州有眾多的歷史古蹟遺存,也有非常多的歷史名人,有老渤海紅色文化,還有傳統民間藝術,可以說是異彩紛呈。濱州在文化上最鮮明的符號就是「河海」文化。濱州依海挽河,在大平原上。
  • 濱州:黃河凌汛安全過境 冰塊撞擊河岸景象壯觀
    2021年1月5日,山東濱州,小寒節氣,黃河凌汛安全過境濱州。凌汛冰塊小約幾十平方釐米,大到數十平方米。冰塊撞擊河岸,發出嚓嚓的聲響。冰塊的存在加快了黃河水流的速度,場面十分壯觀。2021年1月5日,山東濱州,小寒節氣,黃河凌汛安全過境濱州。
  • 山東濱州:航拍黃河凌汛龐大冰塊群過境壯觀景象
    本文轉自【人民視覺】;2021年1月7日,山東濱州,受極寒天氣影響,黃河凌汛冰塊急劇增多,大量冰塊堆積河道,兩岸冰壩擁堵河道,凌汛流速減慢。為保證凌汛順利通過,濱州黃河段的浮橋全部拆除。本文轉自【人民視覺】;山東濱州:航拍黃河凌汛龐大冰塊群過境壯觀景象本文轉自【人民視覺】;山東濱州:航拍黃河凌汛龐大冰塊群過境壯觀景象本文轉自【人民視覺】;山東濱州:航拍黃河凌汛龐大冰塊群過境壯觀景象本文轉自【人民視覺】;山東濱州:航拍黃河凌汛龐大冰塊群過境壯觀景象本文轉自【人民視覺】;山東濱州:航拍黃河凌汛龐大冰塊群過境壯觀景象
  • 連城三紀彥-一朵桔梗花
    人的一生常被拿來與之相比,可是我們究竟是為了什麼而綻放?以生物學的角度來看,花朵的綻放是為了吸引蜂蝶前來授粉;養分從根部、葉片不斷的送至花苞,就為了讓他小巧的蓓蕾盛開;展露鮮麗的花瓣和甜美的香氣,一旦任務完成,迅即凋零。
  • 泰伯公仲雍公從黃河來到長江,夫差公連接了長江與黃河
    ,與長江下遊當地居民一起,啟拓山林,自號句吳,建立吳國,傳播謙遜之精神與姬氏先祖之一的穀神后稷傳承下來的農業文明,以德弘德,經營吳國。 後來,周武王繼位,遷都於鎬,在牧野大戰之後,周武王用輕呂之劍親自斬下商朝紂王的頭顱,懸旗示眾,滅亡了商朝。牧野之戰四百多年後,公元前586年,這時周王室己從鎬遷都洛邑(河南洛陽)己經有180多年,吳國國君壽夢自封為王。壽夢稱王80年後,公元前506年,吳王壽夢之長子長孫吳王闔閭在柏舉之戰攻陷楚國國都郢。
  • 長江為什麼是「江」?黃河是「河」?這兩者有什麼區別?
    世界上最長的河流之一,中國第二長的河流黃河也發源於青藏高原,流經9個省區。都是中華民族的兩條母親河,都是水流,但為什麼有一條叫「河」呢?一個叫「江」?有什麼區別?。早在古史上,據記載,無論是河還是河,都叫水,比如夏商時期的渭水,易水,但隨著文化的進步,人們認為再大的水已經不能統稱為水了,於是就出現了「河」字。不過,當時的用法比較單一。
  • 以河長之名 築牢長江黃河上遊生態屏障
    作為長江、黃河上遊綠色生態屏障和主要水源涵養地,「千河之省」四川肩負著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推動長江、黃河兩大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重任。讓每一條河流都有守護者和代言人!2017年,四川全面建立河長制;2018年全面建立湖長制。三年多來,四川大小河湖陸續迎來七萬多名守護者,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河(湖)長。
  • 為什麼長江黃河的淡水都匯入了大海,不能在長江黃河流域儲存嗎?
    為什麼長江黃河的淡水都匯入了大海,不能在長江黃河流域儲存嗎?現在如果遇見雨水很少的年份或者季節,咱們國家很多地方依舊會出現水量短缺的情況。著名的南水北調已經說了很多很多年,但是利用人力改變自然又是何其艱難的事。
  • 黃河下遊生態環境保護座談會暨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黃河生態研究...
    12月17日,黃河下遊生態環境保護座談會暨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黃河生態研究中心(濱州)成立會議在濱州舉行。近年來,濱州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生態環境保護系列決策部署,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探索形成了「1 1 10」汙染防治攻堅體系,全力打好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全市上下更加注重統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高質量發展,「富強濱州」建設由全面起勢到加快成勢。但同時,全市「四個結構」不合理等生態環境問題主要病根依然存在。
  • 濱州奪冠!「農行杯」首屆沿黃城市老年人桌球比賽濱州圓滿結束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趙旭 李海濤 通訊員 董會青12月5-6日,「農行杯」首屆沿黃城市老年人桌球比賽在濱州桌球館舉行,本次比賽共有來自全省沿黃城市的11支代表隊120餘名運動員和嘉賓參加,設混合團體和嘉賓組單打兩個項目。
  • 黃河流域十大城市排名,比長江流域十大城市差距有多大?
    黃河,中國與長江齊名的第二長河。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隨著中國近現代經濟重心的南移,黃河流域也逐漸落後於南方省份。隨著國家重提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區域發展。在經濟方面,黃河又將被提至和長江的同一高度水平。
  • 貴妃榻上有一朵綻放的花
    榻上婦人身著白色束胸長裙,亞麻色捲髮挽在腦後,體態豐腴,眼神明亮,鼻梁挺拔,表情安詳,一種靜謐之美鋪展在畫面上,她儼然就是古羅馬的維斯塔女祭司。當然,設身處地想一想,如此使用這件家具並不科學。對雷卡米耶夫人而言,她在貴妃榻上擺的甫士——左側手肘支撐靠枕,半個臀部承受重心,還扭頭回望,在力學上屬於最脆弱的平衡。關鍵是,她每天必須花幾個小時做這個動作,日復一日,為時數月。
  • 盡享熱鬧武漢安全武漢 孩子花樣過國慶
    ■ 六歲娃娃飛上藍天長江日報訊(記著周錕)10月5日,武漢漢南通用機場奔跑著一群萌萌噠的孩子,他們是來自楚才精英訓練營的小營員,最小的6歲,最大的也才12歲。他們的航空夢將在這裡啟航。這幾天,孩子們在這裡深入探索航空領域的方方面面,從輕型運動類小型飛機到運輸直升機,從神秘機庫到各類航空器,從模擬駕駛到真機實操飛上藍天,無一不讓孩子們興奮稱奇,躍躍欲試。
  • 河南濟源有一處黃河三峽,比長江三峽更加靜謐,仿佛畫中的世界
    黃河三峽有「中原第一高峽平湖,華夏罕見大河風光」、「皇家山水」之稱,雖然在名氣上比不過長江三峽,卻也是一處山靈水秀的好地方,在以山為主的北方,自有一股清秀的風韻。黃河三峽,顧名思義,和長江三峽一樣有三條景色壯麗的大峽谷,分別為「孤山峽」、「龍鳳峽」和「八裡峽」。
  • 再啟新程,北新防水帶你打卡長江、黃河上的明珠!
    千裡水路悠悠沿江而下,走進湖北,看到的是一片片鐫刻著壯闊革命史詩的紅色土地,武漢,是一顆鑲嵌在長江中遊的璀璨明珠,是一座承載了苦難與輝煌的英雄城市。 黃河水奔騰不息,牛肉麵日夜飄香。來到了蘭州城,意味著你的雙腳,已經踏進了蒼涼廣博的大西北。日日夜夜、經流不息流向遠方的黃河水,使蘭州成為一座「有性子」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