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對於穿戴設備有影響嗎?根據IDC在6月底公布的數據,2020年Q1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為1762萬臺,同比下降11.3%。基礎可穿戴設備(不支持第三方應用的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1486萬臺,同比下降5.5%,智能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276萬臺,同比下降33.3%。
在成人手錶市場上,前五名分別是華為、蘋果、小米、佳明、華米。前五名當中僅看到了專業運動手錶佳明,其它未涉足大眾消費類(時尚健康類)專業運動手錶品牌如頌拓、高馳、博能、宜準等,在排名上看不到。這也很正常,畢竟專業運動手錶在整個智能穿戴佔比是比較小的。
以上是中國2020年一季度智能穿戴市場情況。其中運動手錶如何呢,是不是大家都推遲新品發布了呢?請繼續往下看。
按發布時間看,每月都有新品發布,有新產品比如頌拓7、華米R-TEX、宜準R3、Polar Grit X等,也有小改款華為GT2e,還有升級款,也有為了營銷推出限量版。
從發布數量看,佳明和華米最多,其它品牌均為一款產品。佳明以發布高端型號為主,其中有兩款高爾夫手錶;華米以低端手錶為主,價格越來越低;宜準推出黑白屏手錶;頌拓手錶從專業向時尚健康開始嘗試;手機廠家OPPO也嘗試做智能運動手錶;華為在外觀上深入挖掘,吸引年輕人;博能一貫的專業;Casio的運動手錶也加入GPS和腕式心率功能。這些運動手錶中背後有兩家運動生理參數的算法公司不得不提,其中大部分運動手錶品牌,包括佳明、頌拓、華米、華為、CASIO均採用了Firstbeat公司算法,Firstbeat開了中文微信公眾號,看來越來越重視中國市場,而OPPO選擇了GomoreAI公司的算法。不管哪種算法,有競爭才會有進步。
一、佳明(GARMIN)
佳明在2019年發布過FR系列、Fenix系列升級換代產品的眾多型號,本以為2020年佳明沒啥動作了,但佳明豐富的產品線,註定不會缺席。
1、 Tactix Delta
佳明Tactix Delta是一款多功能戰術手錶,除了具備fenix6各種戶外運動功能,還具有Jumpmaster(跳傘大師)、戰術模式、雙GPS坐標格式等一系列戰術功能,腕錶表身以MIL-STD-810G軍用標準打造。價格在7680元,屬於中高端手錶系列。
2、 S62/MARQ Golfer
這兩款都是為高爾夫運動打造的。Approach S62具有一系列專業的高爾夫功能,可幫助改善高爾夫球手的擊球表現,提供諸如「 坡度補償」、「 障礙預覽」等功能,並引入了「擊球建議」來分析關鍵因素,例如風速、球場布局和高爾夫球手過去的揮桿表現,幫助球手選擇合適的球桿。內置全球41,000+高爾夫球場信息,搭配Garmin Golf app使用。定價4280-4480元。
MARQ 系列高端商務運動腕錶的新成員 MARQ Golfer 高爾夫,秉持 MARQ 系列產品一貫的風格,是一款以預裝全球41,000多幅高爾夫球場地圖、記錄擊球數據,且整合為個人高爾夫大數據為特色的高爾夫高端商務運動腕錶。定價在16800元。
3、 Quatix 6
Garmin Quatix 6是航海專用手錶,兼具旗艦級戶外手錶的出色性能和您所需要的與航海相關的全部功能,定價在699-1149美元。
4、245M限量版
前面佳明發布的手錶跟大部分普通跑者相關性不大,皆是定位小眾特定功能的手錶。因為在2019年佳明把該升級的手錶都升級了,新款也發布了,按照腕式手錶硬體更新頻率,一般兩年更新一次(如果一年更新一次,消費者感覺剛買沒多久就過時了)。所以今年上半年佳明不太可能出新的跑步手錶,FR245M限量版的出現沒有功能上和硬體變化,主要是外觀的變化。
同時在軟體上推出的新功能是「虛擬跑步」,挺適合疫情期間使用的。只是使用此功能有一定限制,需要第三方軟體Zwift或RunSocial。因此虛擬跑步更適合機構運營者如健身房,不太適合個人,對一般跑友吸引力不大。
以上就是佳明上半年發布的手錶,均是針對小眾專項運動的新款手錶,即使是245M限量版也不是新款式,更多的吸引眼球,刷存在感。另一個現象是FR系列如235、735、935,fenix5系列等上一代產品降價不少,成為不少消費者選擇。
二、頌拓
頌拓在CES 2020 國際消費電子展發布了SUUNTO 7新款運動手錶,雙系統,兼顧運動和生活。採用WEAR OS作業系統,除了延續頌拓運動手錶的運動基因外,增加了生活相關功能,音樂、支付、消息提醒、健康管理等功能。國行定價4290元。
頌拓對時尚健康手錶進入比較晚,佳明很早就布局,華為、華米這些品牌的運動手錶的生活功能是標準配置。
三、華米Amazfit
華米是2020年上半年發布手錶款式第二多的品牌,三款手錶,都在千元以下,兩款不到500元。
1、 T-Rex
Amazfit T-Rex是在CES 2020國際消費電子展發布的產品,是Amazfit旗下戶外探索系列第一款手錶,具備MIL-STD-810G耐用等級和5ATM防水能力,可在嚴苛的環境下使用,外觀看很有Casio範。除了配備常規的GPS和光學心率外,還有地磁傳感器和環境光傳感器,沒有配置氣壓計挺意外的,筆者認為氣壓計至少比環境光傳感器更有用。對於戶外手錶,配備AMOLED屏幕有點沒必要,反射屏倒是更適合。定價很親民,只有799元。
2、 ARES
說完T-Rex,看看5月份發布的Amazfit Ares,這款與T-Rex有太多的相似之處。除了屏幕、外觀造型不一樣外,近80項運動模式,引入Firstbeat算法,配置氣壓傳感器,更適合戶外手錶實際使用。價格比T-Rex便宜了300元,才499元,GPS續航達到了23小時,所有這些感覺Ares比T-Rex更值。筆者有幸參加了Ares測評(文章:城市輕越野,值得擁有--華米Ares測評(下)),數據表現相當給力。
總的來說,兩款手錶除了外觀,有太多的相似之處,從產品定位上沒有拉開檔次和距離。
3、 Amazfit 米動手錶青春版1S
米動手錶青春版1S是華米旗下的入門手錶,支持10多種運動模式,支持NFC公交門禁、支付寶離線支付,價格僅399元。華米手錶定價給人感覺沒有最低,只有更低。
四、 華為GT2e
華為在上半年3月底發布GT2e和GT2新款配色,除了外觀變化、在功能方面沒有實質性的變化,和2019發布的GT2一樣。
筆者也測試過款手錶(詳見文章:華為WatchGT2使用體驗)
五、 宜準R3
宜準運動手錶多年只專注於跑步運動,之前發布的多款手錶基本都只有跑步功能。4月發布R3,配備黑白屏,具備了跑步、騎行和自由訓練三項功能,定價629元。
筆者也測試過款手錶(詳見文章:EZON跑步手錶新品R3深度測評)
六、 OPPO Watch
OPPO Watch是OPPO旗下第一款智能運動手錶,可以理解為安卓版的Apple Watch,有通話功能,有作業系統。筆者比較感興趣的是搭載CISS和GoMore專業AI運動算法支持的智能手錶。後來了解並不是像FB一樣提供各種生理數據,僅是給跑步小白提供一些指導。在運動功能上表現如何,推薦杜鴨先知的測評文章《不談顏值,從運動表現看OPPO WATCH值不值得買》
七、 CASIO G-SHOCK GBD-H1000
卡西歐G-SHOCK手錶始於1983年以創新,以抗震著稱,2020年2月CASIO G-SHOCK發布了帶GPS和腕式心率功能的GBD-H1000,其特點是延續了G-SHOCK的硬朗外形,引入Firstbeat算法的8個參數,GPS續航18小時,表現平平。重量達到101克,對跑步來說有點太重,如果是戶外運動還可以接受,國行價格3590元。
八、Polar Grit X
Polar以心率準確見長,Polar手錶在國內不溫不火,但卻有一批死忠粉。2020年4月Polar發布一款名為Grit X,定位戶外探險的運動手錶,達到MIL-STD-810G標準軍事級防護,Hill Splitter、FuelWise、轉彎導航、長續航都是比較有亮點的功能。京東價5199元
九、 高馳
高馳原計劃於5月份發布PACE2.0,後因故推遲至7月,是否與疫情有關,我們不得而知,官方的說法是為了完善產品。雖然5月沒有如期推出PACE2.0,但在5月份高馳推出COROS2.0,其中主要的功能是訓練組合,類似佳明訓練(非訓練計劃),即自定義單個訓練課程,除了跑步、騎行、遊泳訓練外,最大亮點是加入力量訓練,而且更符合國人的使用習慣。高馳往專業化方面更進一步。
佳明在2019年發布了絕大多數的新品,2020年上半年雖然有4款新品,都屬於小眾專業運動領域手錶,離大眾有點遠。245M的限量版,與其說限量,還不如說是為了銷量,刷存在感,虛擬跑步功能雖然方便,但多數跑者用不上。
華米在2020一季度成人手錶出貨排名第五,可見其實力。上半年連出三款新表,均為較低端入門級手錶,雖然定位低端,但功能配置一點不低,可見其搶佔市場的決心。
華為小改款GT2e價格更低、更多配色、更加時尚的外觀,雖然沒有在專業運動上推出新的功能,但這不影響華為在國內的老大地位。高顏值、功能全、低價格對於入門跑者確實無法拒絕。但對於嚴肅跑者,選擇華為手錶的不多,華為在專業上確實需要更進一步。更專業、高顏值、高性能、低價格這才是華為應該追求的。跑步小白終究是會成為老司機的。
都說SUUNTO7是頌拓「出圈」的型號,定位專業+時尚生活,一款定位中高端的手錶,即追求專業又追求時尚健康生活。筆者不太看好這款手錶,這麼理解,喜歡專業運動的人群本來就少,其中追求時尚健康就更少,專業運動的人更在乎專業性,續航,至於是否能收微信、能否支付不太重要,感覺是定位在少數人中少數。當然作為小眾高冷的型號是可以的,大賣是很難的。
宜準做運動手錶比較華為、華米都早,但是發展的令人有點失望。上半年發布的R3入門手錶,一款黑白屏的跑步手錶,感覺有點倒退。即使更便宜的華米Ares也是採用彩色觸控螢幕,而且功能更多。宜準一直以來深耕於跑步手錶,其它運動很少涉及,部分型號有騎行,自由運動。即使從跑步功能看,也沒有深入挖掘,間歇跑、訓練課程、訓練計劃,心率區間、軌跡導入\導出等等功能。跑步是運動手錶的基本功能,一般運動手錶至少可提供10種運動以上,為什麼宜準做不了呢,還是不想做,我們不得而知。
OPPO Watch是智能手錶,運動是輔助功能,準確性和實用性還有待提高,不想做太多點評。只可惜Gomore算法沒有體現出什麼亮點。
Casio的運動手錶以抗震著稱,之前G-SHOCK型是沒有心率和GPS功能的,GBD-H1000是Casio首款加入GPS和心率的運動手錶,應該對G-SHOCK的粉絲有很大吸引力,但對一般的跑者吸引力不大,101克對於跑步確實有點重。
Polar推出的Grit X型號,在戶外探險更進一步,更豐富了博能的產品系。只是Polar的海淘價與國行價差距太大了,一倍差距,所以購買的博能手錶的,買國行的少,海淘的多。另外Polar在國內沒有伺服器,使用google地圖對中國用戶不太友好。
再提一下高馳,雖然失約PACE2.0,但推出了COROS2.0,在專業道路上越走越遠,而且更符合國人使用習慣。在運動手錶的三大功能裡,目前僅專注運動,生活類和健康類暫未涉及。筆者倒是認為類似支付功能不影響續航的生活類功能可以加入手錶中。這個問題與高馳相關人士聊過,他們說目前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再考慮其它功能。專注所以專業,好事。
之前筆者做過一個調查,不需要非運動功能的跑友僅佔12.2%。看來隨著技術進步,跑者的需求也在變。
在佳明頌拓時代,使用運動手錶,更多的是跑步資深愛好者,跑步小白用跑步APP居多。隨著國內華米、華為、高馳、宜準等廠家加入運動手錶行列,運動手錶的價格會越來越低,腕式心率的普及,安全意識的提高,科學訓練需求,拍照裝X的需要都促使了運動手錶的普及。
筆者收到不少跑友對運動手錶的諮詢,收到最多的問題是某某型號的手錶軌跡準不準,心率準不準。如果購買手錶為了運動為第一需求的,軌跡和心率準確性肯定是首要考慮的。否則就是捨本逐末。不管是幾百元的運動手錶還是上萬元運動手錶,基礎數據不準,運動手錶就沒有用處,有時還會誤導人。比如實際心率150,手錶顯示180。如果數據不準,即使第一次因為性價比或外觀等因素吸引用戶購買,但在使用一段時間後,用戶大概率會換掉數據更準的手錶。
在運動功能上,跑步、騎行、遊泳、徒步應該是最基本的運動模式,不管是基本款還是高端款都會有這些運動。加上ABC傳感器後和戶外導航的功能,就能成為戶外手錶。在技術細分上,各個廠商可以發揮各自特長。
AMOLED高清屏、眾多顏色款式和多樣的錶盤,這些因素確實可以吸引到用戶眼球,是運動手錶加分項,從華為銷量可以看出,但這些絕不是主要的。
從運動手錶具體指標上看:
續航時間:如果新發布的手錶GPS續航少於20小時,就那OUT了,不要跟我講待機時間多少天,買運動手錶為了運動而不是為了當電子表用的。
定位時間:新發布的手錶都會有星曆(有的手錶稱呼AGPS)時時更新功能,如果定位時間不在秒級範圍內,都屬於OUT了。室外空曠地帶,熱定位少於10秒,冷定位少於1分鐘,一般手錶都能達到。如果達不到,就是OUT了。
GPS精度:高GPS精度是個趨勢,華米ARES不到500元,已經配置了每秒採樣的GSP精度,同時GPS續航可達20小時+,這是不是給以後的手錶打了個樣。當然在野外環境下,確實不需要每秒定位,給用戶選擇不同的定位精度是個很好的模式。
心率:大家最關心就是心率準不準,距離多50米少50米,影響不大,但心率多10點,那就差好多。心率不準還會影響生理參數,比如最大攝氧量、訓練負荷等,所以心率參數是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
非運動功能:可以有,但不能喧賓奪主。在不影響續航的前提下,增加實用的生活類功能比如NFC、支付,音樂和電話功能太影響續航,可酌情考慮。
屏幕:在專業運動手錶領域,反射屏還是佔多數,輕運動時尚手錶,高清屏佔多數。
心率區間:最大心率法和儲備心率法是基本配置功能。
自定義間歇跑:跑步手錶必備。
軌跡文件導入\導出:至少需要有導出功能,有導入功能更佳。
操作方式:即使使用觸屏,也離不開按鍵,因為汗水、雨水的情況下,會影響操作,除非技術上已經解決有水情況下,觸屏可以順利操作。
生理數據:基本的要有,如最大攝氧量、卡路裡消耗。
跑姿數據:中高級跑表功能。
數據共享:能夠共享的平臺越多越好。
訓練功能:專業跑者必備。
以上是盤點2020上半年運動手錶新品發布情況,疫情對馬拉松等運動影響有多大,現在還無法預測,紐約馬拉松、柏林馬拉松紛紛宣布取消。下半年有哪些運動手錶發布呢?高馳的PACE2.0是比較確定的,根據華為更新換代速度,一年一代,下半年GT3是大概率,宜準越野手錶?其它品牌目前還不明朗,沒有消息,我們一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