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於春,隨著疫情形勢好轉,煙臺工業企業復工率已達90%以上,截至2月23日,煙臺自貿片區規上工業企業復工率96%,復工率領跑全國各自貿區。在厚木襪業(煙臺)有限公司,繁忙有序的生產線前,負責人郭力銘大聲地介紹著企業運轉情況:「271人在崗,90%以上生產線啟動運轉,生產能力恢復正常。訂單基本未受疫情影響,工人們正加班加點搶時間、趕工期,保證按期交付。」
「很貼心,很硬核。」日方總經理鹿內浩巳,連連點頭,「我們堅定不移地與中國員工、客戶、社區以及所有相關方站在一起,相信終將贏得這場戰『疫』。」這家由日本厚木公司出資,在中國建立的擁有全套連貫生產線的連褲襪生產基地在煙臺開發區已經有十個年頭,鹿內浩巳對煙臺開發區營商環境越來越看好。
同樣喜歡上煙臺開發區營商環境的還有來自韓國的吳正植,他正忙著捐贈一批價值4萬元的防疫物資,是開發區首位以個人名義捐贈的外籍人士。「我來煙臺創業3年了,對開發區特別有感情。作為生活在開發區的一名外國人,這裡也是我的家,我有責任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為改革開放新高地和日韓經貿合作橋頭堡,煙臺開發區厚植孕育大批外資企業和項目,高質量發展、高水平開放是其名片。疫情期間,聯企專員駐紮在廠區精心指導,制定科學合理的防控方案,協調班車在五區內通行,解決員工跨區上班問題……自貿區煙臺在這場抗擊疫情中硬核操作,贏得了外資方的認可。
在樂金顯示(煙臺)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記者看到工人們在做好防護的同時,正緊張有序地開展工作。而十天前,公司總經理宋彥昊還在為復工生產犯愁。得知這一困難,開發區管委聯企專員主動「敲門入戶」,幫忙解決了復工難題。「相信疫情對生產的影響是暫時的,依然信賴中國市場環境。」宋彥昊說這次給自貿區煙臺政務服務打滿分。
在開發區,大到供應鏈和物流的正常運轉,小到企業員工的住宿用餐,解決企業復工時的煩心事操心事,從園區到個人,從單位到窗口,營商環境中的各層「鏈條」都全面轉動起來,為外資企業復工復產紓困解難、堅定信心。截至目前,全區外資企業100%實現復工復產。
高質量發展、高水平開放離不開營商環境這把尺子,真正把企業的困境當自己的困難,才能做好工作,從自貿區成立之初樹立的「店小二」服務理念到抗擊疫情中越是困難越向前的戰鬥精神,讓自貿區煙臺再次成為外資企業的心中理想的投資目的地,也提升了城市軟實力。疫情期間,很多外資企業沒有離開,在自貿區煙臺片區,日、韓、歐美外資企業中300多名外籍人士選擇留下來,組成一支外籍「抗疫隊」,紛紛聯繫各自總部,打開國外防疫物資的供應渠道。據不完全統計,已有15家外資企業或個人捐款捐物近500萬元,書寫了良好政企關係的典範。(鳳凰網山東張春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