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紐特人有種重口美食:海燕放海豹肚醃製,3年後取出生吃,真香
導語:地球上有兩個最冷的地方,一個南極,一個北極。對於北極的印象,大家可能會想起絢爛璀璨的極光,或是憨厚白胖的北極熊,抑或是讓人冷得哆嗦的極地氣溫。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你可能想不到,竟然還有一個民族在這定居生存,這就是「因紐特人」,以前他們也被稱為「愛斯基摩人」。
因紐特人早已適應了寒冷的氣候,不過在冰天雪地的北極,種植糧食作物和蔬菜根本是不可能,所以他們只能靠捕獵海洋動物和陸地動物作為食物來源。雖然一日三餐的飲食比較單調,但他們還是創造了不少的特色美食,例如海豹肝臟、鯨魚肉、清燉海豹肉等。
以上提到的美食還算是正常,而今天要介紹的這個重口美食,可能很多人都接受不了,甚至看完後會有反胃的感覺,但是在因紐特人眼中,卻是一道美味佳餚,它就是基維亞克(Kiviak),簡單來說就是醃製海雀。它究竟有多重口味呢?味道又是怎麼樣的呢?我們不妨來看一看。
我們常人理解的醃製,就是放入蔥姜蒜和各種調味料醃製,經過一段時間後再煮熟。因紐特人的醃製方式卻不一樣,還會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北極本來食物匱乏,於是他們就地取材,捕捉1隻肥胖的大海豹和100隻小小的侏儒海燕,這兒的主角是海燕,而海豹只是充當工具而已。
隨後,因紐特人就要對海豹和海燕「下毒手」,把它們一一都幹掉,再把海燕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晾曬一天,之後用刀子把海豹圓滾滾的肚子剖開,將100隻海燕全都都塞入海豹的肚子內,聽說最高的紀錄是可以塞入700隻。這一步有關鍵的一點,海燕是沒有經過任何的加工處理,包括清洗、拔羽毛等,簡直就是簡單粗暴,保持原汁原味。
隨後就是將海豹的肚子密封縫合,將體內的空氣都排擠出來,在縫合的位置均勻塗抹一層厚厚的海豹油脂,防止長出蛆蟲。最後一步就很簡單了,在北極的凍土層找到一個理想的位置,將整隻海豹掩埋進去,做好一個標記就可以了。
人工處理的環節順利結束了,接下來就是交給大自然了,時間就像是一個神奇的魔法師,經過3年左右的漫長等待,等到海豹的胃酸和海鳥充分發酵,再把海豹從凍土層裡挖出來,將海燕一一掏出來,這道特色美食就大功告成了。如果環境溫度越高,那麼發酵時間就越短。
耗費了三年時間做出來的美食,想必大家此刻都迫不及待想嘗試一下它的味道。各位先不要著急,品嘗醃製海燕有3種地道的方式,我們先來學一學吧!
若是你想用最原始的品嘗這美食,你可以學著當地人的樣子,拔掉海燕的羽毛,撕下鳥肉放入嘴裡咀嚼,記住不能烹飪,一定要生吃才有滋味。
除此之外,如果你不想吃肉,也可以吃海燕的內臟,因紐特人將完全發酵的內臟掏出來,做成調味醬料,塗在烤肉上即可。這種特色的醬料,也是他們補充維生素的重要來源之一。
第三種吃法,如果你想追求刺激,來點不一樣的,這種品嘗方式就很適合你了。第一步,按照慣例先拔掉羽毛,第二步,你得做好心理準備了,把海燕像寶貝一樣捧在手心,嘴巴對準海燕的尾部,頭部向前傾,吸住海燕的屁股,直接吸取發酵完畢的內臟液體和腦漿。那麼這是一種什麼味道呢?嘗過的人是這麼說的:
像海綿般的口感和極刺激的味覺享受,不僅有類似糠和納豆的口味,而且海燕特有的濃厚風味也實在美妙,就像所有發酵混合物合在一起。
朋友們,你敢嘗試醃製海燕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一起分享自己的感想和想法。今天大熊的分享就到這裡了,覺得文章有用的話,請分享轉發給身邊的家人和朋友。我是大熊餅乾不加糖,每天分享給大家最實用的生活資訊,喜歡我就點個關注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