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限塑令」升級 台州塑料行業波瀾四起

2020-12-13 中國台州網

喝飲料需要塑料吸管、買菜得用塑膠袋子裝著……眼下,塑料製品充斥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但這一局面,即將迎來重大變化。近期,浙江省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工作新聞發布會舉行,宣布浙江的「限塑令」升級——到2020年底,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將被禁止、限制。

「限塑令」升級,無疑會對我們生活帶來影響。那麼台州現狀如何?一紙文件,又會在台州這個「塑料製品王國」掀起怎樣的波瀾?日前,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歐尚超市東海大道店,消費者在使用超市提供的塑料購物袋

市場:可降解塑膠袋供應提上議程

「白色汙染」的危害眾人皆知,塑料汙染治理也早已提上日程。在2008年,我國就開始實施「限塑令」,要求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然而舊版「限塑令」執行十餘年,困難重重,效果也打了折扣。

日前,在歐尚超市東海大道店,記者注意到,消費者在購物時,超市會有償提供塑料購物袋,大袋0.6元一隻,中袋0.3元一隻,小袋0.17元一隻。在排隊結帳的十多名顧客中,三四個老人會自帶布袋,或推著拉杆車,其餘的人都選擇購買購物袋。

「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後,我們超市的購物袋消費量確實大大減少,差不多是以前的一半。但不少人使用塑膠袋的習慣一直都沒變。」歐尚超市東海大道店的一位工作人員坦言,她觀察過,大多數年輕人圖方便,一般購買塑膠袋。那些老年人自帶袋子或拉杆車,主要是為了節約。

隨後,記者又走訪了七八家超市、店鋪、農貿市場,發現大型超市執行塑膠袋收費政策到位,但過半消費者仍會購買塑膠袋。而為招徠消費者,小型超市、小型店鋪及農貿市場的商販大多免費提供塑膠袋,幾乎每一位消費者的手上都拎著大大小小的塑膠袋。

與此同時,記者也注意到,可降解塑膠袋的佔比並不高。

「我們也考慮過用可降解塑膠袋,但這種袋子要比普通塑膠袋貴2倍左右,不划算。」在洪家菜市場經營一家蔬菜攤的張先生介紹,他們的塑膠袋都是免費贈送的。如果使用可降解塑膠袋,經營成本就會增加。

不過,全面升級的「限塑令」有望改變目前參差不齊的市場情況。採訪中,多家超市、商鋪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計劃更換為可降解購物袋。

製造:有企業「受傷」,有企業迎風口

升級版「限塑令」迫在眉睫,從銷售終端來看,似乎波動不大。然而,在台州塑料製品製造行業,一塊巨石早已投下。

「下個月開始,我們所有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全面停產,改為生產0.027毫米的塑料購物袋。」趙建勇在黃巖經營著一家塑料包裝廠,主要從事塑料購物袋生產。升級版「限塑令」一出,他很是焦慮,先是厚度0.025毫米以下的塑料購物袋訂單量大幅度下滑,後是此類購物袋的生產線得全面改造。

同樣位於黃巖的一家模塑公司也受到了波及。「我們公司主要從事模具加工、一次性快餐盒生產等。『限塑令』升級,我們是直接受影響的。」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是從去年開始投產快餐盒的,雖然時間不長,但銷售量還挺可觀,一年能賣出去七八萬箱,一箱150套到300套不等。但今年,估計是達不到了,「不僅浙江升級了『限塑令』,上海、海南等地也發布了不同程度的『限塑令』,不少老客戶都在觀望,還沒下新訂單。」

這邊,部分傳統企業憂心忡忡,那邊,一些企業卻喜出望外。

「我們是今年7月剛成立的,專業從事注塑和可降解垃圾袋等生產。新政出來後,10月份就有不少新客戶陸續前來詢問,可降解垃圾袋的訂單量也明顯增加。」浙塑環保科技(台州)有限公司總經理金剛說,撇開淘寶店日均300公斤的銷量來算,目前月訂單量達到二三十噸。雖然產能還未飽和,但接下來還要增加設備,計劃到明年元旦擴大月產能到200噸,「畢竟市場還是挺可觀的」。

「限塑令」的變化,也讓台州富嶺塑膠有限公司有望進一步拓展國內市場。從2011年起,該公司就進行生物降解材料與塑料環保產品的研發,目前已經掌握了成熟的環保型吸管生產技術。不過,環保型吸管價格較高,是普通塑料吸管的4倍,在國內不易普及。得益於新政,在環保吸管方面,「富嶺」內銷或將迎來新增長。

原材料:

可降解材料價格大漲,市場仍有空間

新政背景下,可降解塑料製品市場似乎前景可期。採訪中,多家傳統塑料製品企業負責人也紛紛表示,要轉型升級,生產可降解塑料製品。然而,轉型並非易事,他們首先面對的就是可降解材料價格大漲。

「『限塑令』升級後,可降解材料熱了,價格漲得挺厲害。例如PLA這種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去年是3萬多元一噸,今年9月還是3.6萬元一噸左右,現在已經漲到4萬元一噸。」路橋一家塑料原料公司負責人張先生說,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等傳統塑料原料價格還沒到1萬元一噸。

即便價格漲得飛快,可降解材料依舊炙手可熱。「春天到了。」澤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專門生產生物基可降解和全生物可降解原料。聊起公司現狀,總經理王小威是這麼形容的。

由於生物基可降解和全生物可降解原料比普通塑料原料成本高,在「限塑令」升級前,澤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拓展市場相當難,需要業務員自己聯繫企業,上門拓展。如今,新政頒布後,前來聯繫業務的人迅速增加。

「以前,我們月均銷量也只有一二十噸。疫情期間,還一度擔心公司做不下去。眼下,我們一個月銷量達到200多噸。」王小威說,目前公司只有4條生產線,月產能在600噸左右。計劃到年底,生產線增至12條,月產能擴到1200噸至1500噸之間。

短短幾個月,就打算拓展這麼多條生產線,王小威的信心,源於市場,「我們也調研過,在台州乃至全國,能做生物基可降解和全生物可降解原料的公司不算多。而且,這些原料研發生產需要技術。對於傳統原料企業來說,存在一定的技術壁壘,短時間內想要轉型並不容易。」

相關焦點

  • 央視財經評論丨限塑令升級!塑料是否真的限得住?
    來源:央視央視財經評論丨限塑令升級!塑料是否真的限得住?環境、技術、意識缺一不可→昨天,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媒體稱之為「新限塑令」。「新限塑令」要求按照禁限一批、替代循環一批、規範一批的思路,到2020年,率先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
  • 2020中國塑料製品行業發展現狀多地出臺「限塑令」可降解塑料成新寵
    塑料製品在生活中最多見的是塑膠袋,而我國從2008年6月1日施行限塑令,在商場、超市及集貿市場等商品的零售場合,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在全國範圍截止生產及銷售,使用厚度>0.025毫米塑料購物袋.
  • 限塑令升級 昆明準備好了嗎
    「限塑令」升級,是否會讓塑料製品的使用率降低、讓市民的環保意識增強?塑料製品生產企業又該路向何方?使用現狀農貿市場是「重災區」9月15日,記者在位於茭菱路的一家大型超市內看到,糖果點心、蔬菜、肉類、水果等攤位前,都擺放有免費的連卷塑膠袋。
  • 【聚焦】升級「限塑令」 抑住「反彈」的塑膠袋
    要對各地各行業使用塑料製品等進行督查,明確監管部門的責任,對違規使用或者監管不到位的要依法依規追責。在時機成熟時,要讓「限塑令」升級為「禁塑令」,在全國範圍內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不可降解的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塑料包裝製品,改為生產使用可全降解的聚乳酸等製品。環保、質監、工商等部門必須在塑膠袋生產的審批、監控、執法環節中出狠招、抓落實,不讓違規產品流入市場。
  • 造紙行業深度報告:限塑令機遇來臨,造紙行業準備好了嗎
    1)2008 年限塑令實行至今已 達 12 年,報告對限塑令頒布後國家及各省市的配套支持政策進行梳理,理清 全國各省市在限塑工作方面的推進效果,把握國家對限塑工作的政策導向和執 行進度。2)報告對新版限塑令帶來的塑料缺口和替代需求進行詳細測算,對造 紙行業在限塑令下的新機遇進行量化。得到面對新版限塑令下多領域的替代需 求,我國可降解塑料 2020 年存在供給缺口 1200 億個。
  • 限塑令升級,塑料包裝企業咋辦
    「限塑令」升級!塑料包裝企業咋辦?記者探訪→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 境部關於進一步 加強 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上海、廣東等地從1月1日起,再次加強了塑料製品使用的管理。 其中,上海的商場超市將不再提供一次性塑膠袋。 廣東省全面禁 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
  • 「史上最嚴限塑令」來襲,可降解塑料市場將增長?
    通過對兩版限塑令在覆蓋範圍、替代品說明、目標階段等方面的對比,可將本次限塑令的優勢總結為以下三點:1)新版限塑令根據時間區域分別制定階段性政策。舊版限塑令僅提出2008年起在全國範圍內實行禁塑令,並未對其後階段性效果進行規定,而新版限塑令在目標制定方面更具有漸進性。
  • 「限塑令」升級,還能用吸管喝奶茶嗎?
    疫情雖趨穩定,公眾卻更加依賴電商和外賣了,升級的「限塑令」如何落地執行,尚待觀察。新冠疫情加劇了公眾對於塑料的使用。2020年3月3日,長春,疫情防控升級,藥房用塑料薄膜圍起櫃檯,防止與買藥人正面按觸。
  • 限塑令升級倒計時 青島商家主動求「解」
    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分2020年、2022年、2025年三個階段。距離第一階段的限塑任務只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更加嚴格的限塑令已經在路上。那麼在「倒計時」即將吹響之時,島城市場執行情況如何?
  • 「限塑令」前夜 替代材料升溫 塑料重塑
    十二年間,「舊版限塑令」的確在限制塑膠袋使用、遏制白色汙染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塑料的使用量至今仍然十分驚人。如今地方政策相繼出臺,「最嚴限塑令」已進入倒計時。
  • 熱評丨升級版「限塑令」 環保路上全民總動員
    很多人在2021年的第一天發現,原先奶茶店、快餐店、烘焙咖啡店提供的一次性塑料吸管不見了,它們或被換成了紙質吸管,或被改成了聚乳酸可降解吸管,還有的被可以直接飲用的杯蓋代替了。原來,「升級版限塑令」1月1日起正式上路,這可是一件與咱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大事。
  • 「限塑令」升級,可降解塑料能成為最終的解決之道嗎?
    01、步步緊逼的「限塑令」今年年初,國家發展改革委及相關部門發布了一項關於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這是繼13年前的「限塑令」以來的第一次升級,保證到2025年底,全國塑料製品的生產、流通、消費和回收等各個環節均建立起基本制度。
  • 限塑令」升級能否管住小小塑膠袋?
    新華社廣州9月3日電題:農貿市場用量反彈,外賣生鮮用量大增——「限塑令」升級能否管住小小塑膠袋?各地近來也相繼推出了新版「限塑令」。「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從2008年6月1日開始實施「限塑令」至今,一段時間內,不可降解塑膠袋的使用有所減少。但近一兩年來,在一些農貿市場,一次性塑膠袋的使用出現反彈。同時,外賣、生鮮電商成為塑料製品使用大戶。
  • 調查:「限塑令」升級倒計時 青島商家主動求「解」
    咖啡店已經減少提供塑料吸管。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白菊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分2020年、2022年、2025年三個階段。距離第一階段的限塑任務只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更加嚴格的限塑令已經在路上。那麼在「倒計時」即將吹響之時,島城市場執行情況如何?
  • 成都最強限塑令: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吸管「拜拜」
    成都最強限塑令: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吸管「拜拜」 到今年底,成都市城市建成區的商超、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外賣、展會活動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成都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 不長牙齒的「限塑令」,註定啃不動塑料垃圾
    《北京市塑料汙染治理行動計劃(2020-2025年)(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限塑10條」)日前發布。據悉,「限塑10條」除了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和銷售外,更聚焦餐飲、外賣平臺、批發零售、電商快遞等重點行業,強化減塑力度,嚴控一次性塑料製品向自然環境洩露。
  • 新限塑令下的汙染「死結」:塑料越限越多屢敗屢戰
    為解決這些難題,2020年1月19日,國家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該項新政也被稱為「新限塑令」,以區別於2008年推出的「限塑令」。據央視財經報導,舊版限塑令執行的八年中,全國主要商品零售場所使用的塑料購物袋,共節約了700億個左右,平均計算下來每年節約87.5億個。
  • 廈門:「限塑令」本月底升級為「禁塑令」
    不再為堂食提供塑料吸管「限塑令」本月底升級為「禁塑令」,麥當勞和肯德基門店已行動廈門晚報訊(記者 張海軍)細心的市民可能已經發現,在麥當勞、肯德基的廈門餐廳,店方已經不再提供吸管了。昨晚,記者在漢堡王門店看到,門店仍然提供塑料吸管。店員說,明年1月1日前,塑料吸管會下架處理。他們現在為顧客提供的塑膠袋已是可降解塑料製品,屆時推出的新材質吸管主要以甘蔗渣為原料,屬於可降解的製品。
  • 史上最嚴限塑令進入倒計時,你準備好了嗎? —禁塑限塑、一次性塑料...
    2020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生態環境部,發布了「史上最嚴限塑令」,對需要禁止和限制使用的一次性塑料製品按照不同時間段、不同城市,不同領域,做出不同的禁塑限塑規定。2020年底是限塑令實施的重要時間節點,零售、餐飲、外賣企業作為限塑令的監管對象,須在規定的時間完成相關產品的調整和替換。
  • 成都發布最強限塑令: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吸管「拜拜」
    來源:澎湃新聞到今年底,成都市城市建成區的商超、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外賣、展會活動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成都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禁用「倒計時」:發布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此前,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成都此次出臺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