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傳才在做伏地挺身
盧傳才在做仰臥起坐
盧傳才在做健身操 蔣雨龍 攝
伏地挺身60個、引體向上20個、跳空繩80個、壓腿60次……如果讓20多歲的年輕人每天堅持這些項目,都非常困難,但對於九龍坡區80歲的盧傳才爺爺來說,這是他每天的「必修課」。他還根據小區附近固有的健身器材,自創了一套保健操,鄰居親切地稱呼他「健美爺爺」。
八旬翁練出6塊腹肌
昨日下午4點,記者在楊家坪科技學院家屬區附近見到了正在鍛鍊的盧爺爺。他身著一身白色運動裝,右腳正搭在低槓上壓腿。接著他又走到高槓處,幾次深呼吸後輕輕一躍,雙手反握抓住杆子開始做引體向上。隨著身體向上運動,盧爺爺雙臂及背部的肌肉顯出來,線條突出分明。
看到記者驚訝的表情,盧爺爺笑了笑,特地停下來展示他的肌肉。他像健美運動員那樣彎曲右臂,凸出肱二頭肌。記者摸了摸,雖然皮膚有些鬆弛,但肌肉結實有力,這對八旬老人來說的確少見。
「我還練了胸肌和6塊腹肌。」告訴記者,為了練肌肉,他做了不少運動,仰臥起坐、伏地挺身、吊手臂抬平雙腿……「前兩個月,小區舉辦健身比賽,他做伏地挺身88個獲得了冠軍,「第二名是個小夥子,只做了53個。」
為了凸顯臂力和肌肉,盧爺爺還秀了一個「絕活」:背對單槓,臂彎夾住槓桿雙腿離地,藉助腰力和臂力使身體上下運動,持續做了十來下。
鄰居贊他「健美爺爺」
該家屬區休閒場地安設了6種鍛鍊器材。盧爺爺介紹,常規的鍛鍊方式並不能達到他想要的健身效果,所以他根據這些器材,自創了一套保健操,並當即展示給記者看。高槓,他用來做引體向上,鍛鍊臂力;漫步機上,他雙手搖擺配合腳下運動,鍛鍊身體平衡能力;到了上肢牽引訓練器,盧爺爺又拉住手環身體儘量下蹲左右大幅度搖擺,以此鍛鍊腰力和臂力……所有器材做完,盧爺爺額頭上已冒出汗珠。
「他鍛鍊的強度比好多年輕人都大,根本看不出來已經80了。」家屬區居民劉女士說,盧爺爺每天會準時來鍛鍊,周圍很多人都見到過,有的雖然叫不出名字,但都呼他「健美爺爺」。
每天鍛鍊已堅持20年
其實盧爺爺住在隔壁小區,看到科技學院家屬區有健身器材,20年來,他每天下午4點都準時來鍛鍊一小時再回家,除了必做的保健操,他要做60個伏地挺身、跳80個空繩、仰臥起坐20次。
盧爺爺介紹,他是一名退休教師,以前在大渡口某職中教物理和地理。年輕時的他喜歡遊泳、打籃球,還當過體操隊員。60歲退休後,他每天堅持鍛鍊,幾個女兒也特別支持,特地給他買了雙槓放在家裡。學醫的小女兒盧女士還表示,要為父親的健康保駕護航,激勵他成為百歲壽星。
揭秘:會寫文章能練肌肉 健美爺爺文武雙全
盧爺爺愛「武」,也好「文」,閒暇時,他還會寫寫文章。就自己鍛鍊的故事,他寫了《我健康 我快樂》一文,並在他所在的退休教師刊物上發表。中秋、端午等節日,他也愛寫點作品參加小區的徵文比賽,晚年生活可謂是豐富多彩。
平日裡的所見所聞,盧爺爺都會拿特地準備的本子記錄下來。在他展示的一本名為《視聽要錄》的作業本裡,全是他看電視新聞所得到的收穫,內容包含政治、經濟等信息。「很多老人都喜歡打麻將,但我喜歡記錄見聞,每天十來條,現看現記,鍛鍊思維腦力。」盧爺爺說,他這一習慣堅持了五六年,現在已記了十多本。
在盧爺爺看來,人活到老,學到老,還應健身到老。無論是身體做運動,還是記錄見聞,都是他鍛鍊身體和思維,強身健體的方式。
心得:選擇適合鍛鍊方式 健身強體貴在堅持
80歲的盧爺爺至今沒掉一顆牙齒,頭髮也只是花白。雖然因為遺傳患有高血壓,但他平時身體很好,極少感冒發燒鬧毛病。「要健康必須要動起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堅持健身。」盧爺爺說,經過多年不斷地實踐總結,他悟出這條道理。除了堅持鍛鍊,他還從來不抽菸、不喝酒,飲食清淡有節制,作息規律。
建議:老人健身注意強度 有病史更要多個心
新橋醫院心內科副教授耿召華介紹,盧爺爺的經歷比較少見,他如今能做高強度的鍛鍊,也與年輕時熱愛運動,身體素質較好有關。不過,盧爺爺患有高血壓,耿教授建議他平時把血壓監測好,避免血壓過高產生腦出血等突發情況。
耿教授介紹,對於大多數老年人來說,只要是長期習慣的鍛鍊方式,應該沒多大問題,但也要注意時常檢測自己的身體狀況,若指標上升應注意休息緩解。
石橋鋪道然坊健身工作室教練趙丹平說,現在很多人的身體都處於亞健康狀態,一開始就大量健身,反而會越練越差,要循序漸進,從有氧運動如跑步、爬山、騎自行車等方面入手,進入狀態後,再慢慢加入器械運動。
(摘自《重慶商報》記者:向青)
實習生丨覃事濤
編 輯丨周 晶
微信用戶如何查閱及分享
點擊右上角→發送給朋友
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或騰訊微博
點擊右上角→複製連結,可發送到電腦上查看
如何訂閱人民網微信
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眾帳號:人民網
添加朋友→搜號碼:people_rmw
點擊右上角→查看公共帳號→添加關注
↓↓↓點擊「閱讀原文」連結,查閱更多內容,喜歡此文請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