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師養成記 | 教你用聰明杯衝咖啡

2021-02-08 前街咖啡



點擊關注| 專注咖啡烘焙7周年


更多精品咖啡豆請加

私人微信前街咖啡,微信號:

(長按複製)

kaixinguoguo0925



導讀

聰明濾杯為手衝濾杯品種中之一種,不僅廣受國際肯定,也是許多精品咖啡店指定使用的衝煮器具。


聰明杯因其簡易的操作方式,讓每位手衝初學者都能輕易上手,在家為自己衝杯好咖啡,使用後在清洗上也非常方便,儼然就是居家必備的咖啡衝煮器具之一。


本期咖啡師養成記將介紹懶人利器——聰明杯的用法。




聰明杯的原理是什麼?

聰明杯設計關鍵在於濾杯底部的活塞閥,開水注入濾杯後,水壓會使活塞閥自動密合止水,咖啡粉即可充分浸泡於其中


待完成浸泡後,將濾杯置於馬克杯上,底盤受到按壓促使活塞閥開啟,咖啡即會緩緩流入杯中。

 

聰明杯可以說是同時兼具法式濾壓壺與手衝濾杯的優點,既可提供法式濾壓壺完全浸泡的環境,且兼顧了手衝濾杯的過濾功能。

 

本次衝煮使用的是前街咖啡的耶加雪菲日曬紅櫻桃,具體信息如下:

產區

衣索比亞 耶加雪菲

莊園

Aletaland莊園

海拔

1700-2200米

品種

Heirloom 當地原生種

處理方式

日曬處理

烘焙程度

中淺烘焙

 

衝煮教程

本次衝煮參數如下:

咖啡粉量

15g

粉水比

1:15

研磨度

BG #5R

水溫

93℃

 

1.  折好濾紙,安放在聰明杯上,用熱水打溼濾紙,使濾紙貼合杯壁。

 


2.  把研磨好的咖啡粉倒進杯內,倒進225ml的熱水(93℃),把蓋子蓋上,等待4分鐘。



3.  4分鐘後,把聰明杯架在分享壺上,活塞閥會自動打開,讓咖啡液全部滴濾在分享壺上,這時就可以品嘗咖啡了。







相關焦點

  • 咖啡師養成記 | 手把手教你用聰明杯衝手衝咖啡
    ▲點擊關注 | 每日精品咖啡文化雜誌咖啡工房
  • 咖啡師養成記 | 原來「泡」咖啡比「衝」咖啡更好喝?
    浸泡式萃取包括剛剛提到的帶閥門的v60濾杯、聰明杯、法壓壺之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杯測,杯測因其人為影響因素最少所以常用作產地尋豆、確定烘焙曲線以及門店品控等。而滴濾式/過濾式萃取則更常見,平日見到的手衝咖啡大部分都是滴濾式的模式——一邊注水一邊過濾進行萃取,與浸泡式不同,滴濾式的特點是不斷通過注水進行不斷的萃取,除了受時間因素影響之外,注水的大小、高度等也是影響咖啡味道的因素之一。
  • 江湖客 | 用聰明杯萃取咖啡
    前身是衝茶器,而不是拿來衝煮咖啡,後來聰明杯被應用在咖啡上,大大降低了衝煮咖啡的難度,且咖啡風味上也表現優秀,所以它就這樣火了。聰明杯傻瓜式的萃取法,說起來就像現在的手機攝像頭 ,怎麼拍怎麼美,特別適合咖啡新手和懶人。
  • 咖啡師養成記 | 手衝咖啡中水溫如何確定?水溫相差1℃的影響真的很大嗎?
    那麼我們平時衝煮的水溫是如何確定的呢? 水的溫度一般我們建議衝煮手衝咖啡的水溫在86-93℃之間,其中衝煮中淺烘焙的咖啡建議使用90-93℃,衝煮中深烘焙的咖啡建議使用86-89℃。那麼這個區間是如何得到的呢?
  • 學會用聰明杯衝咖啡吧
    ▲ 導讀 在家想偷懶但是又不想弄一堆器具,有什麼好方法可以喝到一杯「懶人咖啡」呢?其中一個答案非聰明杯莫屬。下面就來聰明杯大教學,在家懶懶地衝一杯咖啡享受悠然的下午茶時間吧。
  • 咖啡師養成記 | 波旁咖啡品種是什麼?
    最具代表的例子便是阿拉比卡以及羅布斯塔的對比了,咖啡在物種級別上主要分為三種:阿拉比卡、羅布斯塔以及利比裡卡,如今全球範圍內的咖啡豆主要屬於阿拉比卡以及羅布斯塔兩種,而阿拉比卡因為綠原酸含量更低,風味更加精緻,而比羅布斯塔更受市場追捧。羅布斯塔咖啡則更加抗病抗蟲,產量也遠比阿拉比卡種要高得多,但缺點則是味道苦澀,缺乏精緻的味道,所以一般用於不過分追求風味的商業咖啡。
  • 咖啡師養成記 | 為什麼自己買咖啡豆回家衝不出咖啡店的味道?
    即使是同一款的磨豆機,研磨的咖啡粉狀態都不同(使用時間的長短會導致研磨出現偏差),更何況你和商家用的不是同一款機器。 那麼前街咖啡衝煮手衝淺烘咖啡的研磨度一般在75-80%範圍內。 咖啡師養成記 | 咖啡豆沒養好怎麼衝煮?
  • 手衝咖啡 |單品咖啡聰明杯衝煮記錄分享!
    聰明杯到底聰明在哪兒呢?您知道聰明濾杯是臺灣所研發的嗎?它堪稱咖啡器具界裡的「臺灣之光」,順勢搭上第三波的咖啡浪潮,流傳至歐美、日本。 顧名思義它絕對是一個「聰明」的咖啡器具,減少衝煮咖啡的諸多變因,不管是玩家或是新手都愛不釋手。聰明濾杯的前身是衝茶器,而不是拿來衝煮咖啡。
  • 咖啡師養成記 | 如何描述咖啡味道
    酸這一方面除了形容咖啡酸的強弱之外,還會形容咖啡的酸質,例如我們會描述耶加雪啡的咖啡會帶有柑橘酸,肯亞的咖啡會帶有明顯的莓果類酸質。乾淨度指的咖啡沒有任何缺陷的味道和不愉悅的味道。咖啡有泥土黴味、藥碘味、洋蔥味、橡膠味等不好的味道都表示咖啡不夠乾淨。無論是COE或者SCAA的杯測體系中,乾淨度都是佔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前街咖啡也深表贊同,無論咖啡的風味再突出再精緻,如若夾雜著令人難以逾越的味道,必將給整體體驗大打折扣。
  • 咖啡師養成記 | 手衝咖啡常見的誤區,你中了幾個?
    在衝煮的短短2分鐘左右,背後是龐大的知識儲備積累。對於新手來說,很容易會陷入誤區,本期咖啡師養成記就來盤點下哪些容易出現的誤區。 一:注重手法,邯鄲學步 很多小夥伴是被咖啡師優雅的動作而吸引入坑手衝咖啡,這將導致認為手法對一杯咖啡的影響非常大,甚至對手法的執著「走火入魔」(認為衝不好喝一定是手法的問題)。
  • 咖啡師養成記 | 不知道該怎麼挑選濾杯?教你從四個因素入手
    ▲點擊關注 | 每日精品咖啡文化雜誌咖啡工房
  • 手衝咖啡必備選擇「聰明杯」
    推薦的原因:1、一杯兩用,既可當正常的濾杯進行通過式的萃取,又可以用浸泡式的萃取來製作咖啡。2、操作簡單:用浸泡式的萃取方式,則不太受注水及手法的影響,對於初入咖啡坑難以在短時間內提高控流和注水的朋友來講更加友好。只要固定好粉水比、研磨度、水溫、時間等參數,基本上就可以得到好喝且可複製的咖啡。現在比較常見的聰明杯主要有兩個:Mr. Clever(左);Bonavita 開關濾杯(右)
  • 咖啡師養成記 | 教你使用摩卡壺煮咖啡
    >導讀之前向小夥伴們介紹了很多咖啡衝煮器具的使用方法,如虹吸壺、聰明杯、法壓壺等,今天來分享一款紅遍歐洲的咖啡衝煮器具——摩卡壺的使用方法。下壺是盛水的水槽,粉槽是用來盛放較細研磨的咖啡粉,上壺是來盛萃取後的咖啡液的。摩卡壺萃取咖啡的原理很簡單,就是利用下壺內產生的蒸氣壓力,當蒸氣壓力大到可滲透咖啡粉時,會將熱水推至上壺,煮出濃香的咖啡。
  • 咖啡師養成記 | 手衝咖啡如何衝出咖啡的甜感
    咖啡的風味質是飲食中水溶性的風味分子,在口腔中被味蕾接收,通過神經傳進大腦。味覺只能分辨出酸,甜,苦,鹹,鮮,但咖啡中沒有「鮮」這個說法,所以咖啡關於風味的大類上只有4種。 一般來說,舌尖對甜味最敏感,舌根對苦味最敏銳,舌頭兩側的前半段對鮮味最靈敏,舌頭兩側中後段對酸味最敏感(不是說這些部分對其他的三個風味感受不出來,表達的只是最突出的一點)。
  • 新手入門:聰明杯VS手衝咖啡,哪種適合你
    Clever Coffee Dripper——聰明杯結合了法壓壺和手衝壺的優點,簡單,方便,易用如果一時難以熟練地掌握穩定的水流,又接受不了法式壓的細粉,那麼聰明杯不失為一個容易操作,也能兼顧風味的選擇。僅需五分鐘的時間,不管你是咖啡達人,還是新手,都能輕鬆獲得一杯優質的好咖啡。
  • 咖啡師養成記 | 盧安達咖啡的衝煮方案分享
    ▲點擊關注 | 每日精品咖啡文化雜誌咖啡工房
  • 乾貨 | 聰明杯手衝咖啡指南,最聰明的手衝器具
    Clever Coffee Dripper——聰明杯結合了法壓壺和手衝壺的優點,簡單,方便,易用。僅需兩分鐘的時間,不管你是咖啡達人,還是新手,都能輕鬆獲得一杯優質的好咖啡。Q2:聰明杯怎麼來的?臺灣同胞發明的。Q3:聰明杯的特點。
  • 新手入門咖啡濾杯 聰明杯和手衝區別 聰明杯原理 V60濾杯特點
    關於手衝咖啡,前街表示這是一種能夠突出精品咖啡原始風味的衝煮方式。而對於剛入門的朋友來說,選擇一款合適的衝煮器具尤為重要。聰明杯無論是衝煮什麼處理法的咖啡,都能夠很好的hold住場面,衝煮出來的咖啡口感圓潤紮實。那麼聰明杯和我們常見的v60濾杯有什麼不一樣呢?
  • 咖啡師養成記 | 哥斯大黎加的葡萄乾蜜處理咖啡又是什麼味道?
    ,種植海拔、咖啡品種、處理方式以及烘焙等,每個因素都影響深遠,前街咖啡認為處理法相較於其他因素更快捷且容易實現,所以近年來創新咖啡處理方式層出不窮。米拉蘇莊園的這支葡萄乾蜜處理咖啡與巴哈不同之處在於其品種以瑰夏混合SL28、ET47以及MAICO,其中瑰夏品種佔50%,為主體。所以,這支米拉蘇莊園的葡萄乾蜜處理咖啡即使是處理法同為一個名字,同為一個產區,但品種的差異也讓前街咖啡在杯測這支咖啡時感受到不一樣的新奇。幹香也可以聞到明顯的發酵氣息,中間夾雜著輕微的花香,而注水後等待四分鐘,用杯測勺輕輕破開咖啡粉層,成熟甜膩的水果香氣四散開來。
  • 咖啡師養成記 | 教你製作冰滴咖啡
    ▲點擊關注 | 每日精品咖啡文化雜誌咖啡工房